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企業如何增加完工產品成本
擴展閱讀
傷殘鑒定費用如何結算 2024-09-22 07:19:21
基金理財產品哪裡有 2024-09-22 07:02:17

企業如何增加完工產品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2-01 18:58:54

Ⅰ 企業如何降低產品成本為企業增加利潤

降低產品成本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努力降低采購環節的成本。

建立良好的供應商選擇制度,優質供應商保持長久合作。避免多供應商、多批次的零散采購。

2、 盡量降低存儲量

在采購的過程中,要避免大批量壓貨,這樣會增加倉儲的管理難度,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的資金壓力。

3、 滯留原材料及時處理

倉庫經常會出現原材料采購回來後使用量和使用頻次下降,最終原材料滯留倉庫,到材料快過期時也用不完的現象。要盡量避免出現滯留現象,及時處理。

4、合理調整產品定價結構,控製成本佔比。

5、選擇利潤相對高的產品生產。

6、淘汰不能創造價值的產品。

7、提高生產效率。

8、合理規劃生產流程。

9、採取適當的政策,獎勵員工降低不合格品的報廢數量。

10、加強員工的培訓,提高技術水平,樹立成本意識。

Ⅱ 新開企業的在產品成本怎麼算,我公司生產的產品生產周期較長,月末沒有完工產品,這時怎麼計算在產品

在沒有產品入庫之前,所有為生產產品所發生的成本費用(包括材料、人工、製造費用)都在生產成本科目里掛著,即所謂的在產品,到有入庫時再核算產品入庫成本。

希望能幫助到您!

Ⅲ 完工產品成本是怎麼進行核算的

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
1、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期初生產成本和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應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這是成本計算工作中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企業應當根據生產特點、組織特點及管理要求,選擇既合理又簡便的分配方法,對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進行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六種: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
(2)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3)在產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算。
(4)約當產量法。
所謂「約當產量法」,是指將在產品按其完工程度摺合成完工產品產量,生產成本按完工產品數量和在產品約當產量的比例進行分配的一種方法。
約當產量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在產品約當產量=在產品數量×完工程度
產成品成本一單位成本×產成品數量
月末在產品成本=單位成本×產成品成本
在計算在產品約當產量時,原材料成本項目和其他成本項目是有區別的。在計算原材料成本項目的約當產量時,應注意原材料的投料方式。如果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則不論產品完工與否,每一在產品數量應負擔的原材料費用與完工產品完全相同,因此,不需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如果原材料是隨著生產過程陸續投入的,則需要計算在產品的約當產量。換言之,如果原材料是隨著生產過程逐步投料的,那麼,各成本項目都按完工程度計算出相同的約當產量;如果原材料是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的,則原材料項目不需要計算約當產量(或約當產量就等於在產品數量),其他成本項目要按完工程度計算約當產量。
採用約當產量法,要求科學地確定在產品的完工程度,而這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企業可以根據月末在產品數量,採用技術或其他方法測算出完工程度。產品工時定額工作做得好的企業,可按每道工序累計單位工時定額除以單位產品工時定額計算得出。其中,每道工序中的在產品,其完工程度一般等於所在工序的50%(如果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則原材料項目視為全部完工)。
[例]甲產品的單位工時定額為100工時,經過兩道工序製成。各工序的單位工時定額是:第一道工序30工時,第二道工序70工時。則每道工序的完工程度可計算如下:
第一道工序=(30×50%)/100=15%
第二道工序=(30+70×50%)/100=65%
(5)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
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是指先對在產品確定一個定額單位成本,月末根據在產品數量乘以各項定額單位成本,計算出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並進而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在這種方法下,月初在產品成本加上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減去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即為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產品成本=月末在產品數量×在產品定額單位成本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的生產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
定額成本法適用於定額管理基礎較好、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動不大,實際成本脫離定額成本的差異可以相互抵銷的企業。
(6)定額比例法。
定額比例法是指按定額(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或定額工時)比例分配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與定額成本法相比,定額比例法要求為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制定比較准確的消耗定額,因此,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的實際成本可以根據定額消耗量、定額費用或定額工時作比例分配。通常情況下,材料項目按定額消耗量比例分配,而其他成本項目則按定額工時比例分配。
在定額比例法下,相關的計算公式如下:
材料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實際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100%
完工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完工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工資(或其他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實際工資(或其他費用)+本月投入的實際工資(或其他費用))/完工產品定額工時+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
月末在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成本=月末在產品定額材料成本×材料分配率
完工產品應分配的工資(其他費用)=完工產品定額工時×工資(其他費用)分配率
月末在產品應分配的工資(其他費用)=月末在產品定額工時×工資(其他費用)分配率
2、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
企業的完工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材料及自製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為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提供修理勞務等。本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生產成本」科目轉出。其中,產成品轉入「產成品」科目;自製材料、工具、模型等轉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科目;為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不論其完工與否,均應結轉至「在建工程」科目。「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額表示月末在產品成本。

Ⅳ 請問生產企業,如有未完工產品,那如何結轉生產成本呢,麻煩啊能舉個實例

料工費都要歸集到生產成本科目,然後要做分配,完工品和在產品要分攤,常見的分攤方式有按材料重量、按工時等,分攤後,屬於完工品的部分,予以結轉,轉入庫存商品,屬於在產品的部分,留在生產成本科目中,即生產成本科目期末余額表示在產品成本。
比如,當期料工費合計1000,本月完工品80,在產品20,分攤後完工品分攤800,在產品分攤20,分錄為
借 庫存商品 800
貸 生產成本 800
期末生產成本科目余額200即為在產品成本。

Ⅳ 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怎麼做會計分錄

企業的完工產品包括產成品、自製材料及自製工具、模型等低值易耗品,以及為在建工程生產的專用設備和提供的修理勞務等。
當月完工產品的成本應從「生產成本」科目的貸方轉入有關科目:其中完工入庫的產成品的成本,轉入「產成品」科目的借方。
完工自製材料、工具、模型等的成本,轉入「原材料」等科目的借方;為企業在建工程提供的勞務費用,月末不論是否完工,都應將其實際成本轉入「在建工程」科目的借方。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就是基本生產車間在產品的成本。」
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完工產品的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期末在產品的成本
根據這一關系,結合生產特點,企業應當根據在產品數量的多少、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的大小、各項成本比重的大小,以及定額管理基礎的好壞等具體條件,採用適當的分配方法將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定額成本法和定額比例法區別:
定額成本法是先確定月末在產品的定額成本,然後根據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倒擠完工產品成本。
而定額比例法,是將月初在產品成本和本月生產費用按照月末在產品定額和完工產品定額進行分配,計算月末在產品成本和完工產品成本。
月末,結轉製造費用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Ⅵ 如何結轉完工入庫產品生產成本

分計分錄應該是:借:庫存商品-甲 貸:生產成本-甲 。因為你本月還存在在產品乙產品。生產的費用與製造費用是需要在這兩個產品之間分配的,分錄中的庫存商品金額=期初在產品+本期投入+分攤費用。另資產負債表中:庫存商品的金額應=期初數+本月入庫-本月出庫。

乙產品本月未加工完成,留待下月繼續加工。
仍然保留在「生產成本-乙產品」明細科目中,在「資產負債表」存貨項下體現。
製造費用分配方法有按生產工人工時比例分配、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按產量分配、按總投入分配等。具體哪一種分配方法更適合更科學,是跟你企業的具體情況來確定的。

Ⅶ 企業本月結轉完工產品成本112000元其會計分錄借方科目應如何填充

借:庫存商品 112000
貸: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112000

Ⅷ 關於工業企業結轉完工產品成本的問題

  •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你是個好學上進的大學生!

  • 針對你提的問題,簡單說下,供參考:

  • 如果你全部學完成本核算這一章節是很好理解的,祝你學業有成,事業發達。

    Ⅸ 按售價核算的生產型企業如何核算完工產品的成本

    按照售價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即產成品入庫按照售價計算,結轉銷售成本也按售價結轉,即產成品成本,也可以設計一個過渡科目專門核算生產過程的差價(可不設),最後把差價轉入本年利潤即可。具體分錄如下:
    借:產成品(售價)
    貸:生產成本(售價)
    借:產品銷售成本(售價)
    貸:產成品(售價)
    借:本年利潤(售價)
    貸:產品銷售成本(售價)
    借:本年利潤(售價與實際成本的差額)
    貸:生產成本(售價與實際成本的差額)
    不過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會計制度呢,不方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