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進行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都有哪些
進行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
1、高低點法
(1)特點:以過去某一會計期間的總成本和業務量資料為依據,從中選取業務量最高點和業務量最低點,將總成本進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態的模型。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2、回歸分析法
(1)特點: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和混合成本的歷史資料,應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業務量與混合成本關系的回歸直線,藉以確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是一種較為精確的方法。
3、賬戶分析法(會計分析法)
(1)特點:根據有關成本賬戶及其明細賬的內容,結合其與產量的依存關系,判斷其比較接近哪一類成本,就視其為哪一類成本。
(2)優劣及說明:只適用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數量之間有規律性聯系的成本分解。
4、技術測定法(工業工程法)
(1)特點:根據生產過程中各種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術測定來劃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5、合同確認法
(1)特點:根據企業訂立的經濟合同或協議中關於支付費用的規定,來確認並估算哪些項目屬於變動成本,哪些項目屬於固定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合同確認法要配合賬戶分析法使用。
按照成本性態,即在一定條件下成本總額與特定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系,成本可以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類。介於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其總額既隨業務量變動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的數額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呈非正比例的變動。
②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包括啥
進行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都有哪些
混合成本是指介於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其總額既隨業務量變動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這種成本還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解,下面的文字主要重點來介紹進行混合成本分解的五種方法:高低點法、回歸分析法、賬戶分析法、技術測定法以及合同確認法。
進行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
1、高低點法
(1)特點:以過去某一會計期間的總成本和業務量資料為依據,從中選取業務量最高點和業務量最低點,將總成本進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態的模型。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2、回歸分析法
(1)特點: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和混合成本的歷史資料,應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業務量與混合成本關系的回歸直線,藉以確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是一種較為精確的方法。
3、賬戶分析法(會計分析法)
(1)特點:根據有關成本賬戶及其明細賬的內容,結合其與產量的依存關系,判斷其比較接近哪一類成本,就視其為哪一類成本。
(2)優劣及說明:只適用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數量之間有規律性聯系的成本分解。
4、技術測定法(工業工程法)
(1)特點:根據生產過程中各種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術測定來劃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5、合同確認法
(1)特點:根據企業訂立的經濟合同或協議中關於支付費用的規定,來確認並估算哪些項目屬於變動成本,哪些項目屬於固定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合同確認法要配合賬戶分析法使用。
按照成本性態,即在一定條件下成本總額與特定業務量之間的依存關系,成本可以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類。介於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之間,其總額既隨業務量變動又不成正比例的那部分成本。混合成本的數額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呈非正比例的變動。
③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高低點法
(1)特點:以過去某一會計期間的總成本和業務量資料為依據,從中選取業務量最高點和業務量最低點,將總成本進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態的模型。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2、回歸分析法
(1)特點: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和混合成本的歷史資料,應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業務量與混合成本關系的回歸直線,藉以確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是一種較為精確的方法。
3、賬戶分析法(會計分析法)
(1)特點:根據有關成本賬戶及其明細賬的內容,結合其與產量的依存關系,判斷其比較接近哪一類成本,就視其為哪一類成本。
(2)優劣及說明:只適用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數量之間有規律性聯系的成本分解。
4、技術測定法(工業工程法)
(1)特點:根據生產過程中各種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術測定來劃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5、合同確認法
(1)特點:根據企業訂立的經濟合同或協議中關於支付費用的規定,來確認並估算哪些項目屬於變動成本,哪些項目屬於固定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合同確認法要配合賬戶分析法使用。
④ 混合成本都有哪些分解方法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合同確認法
合同確認法是指根據與其他單位簽訂的合同中關於支付費用的具體規定來確認成本的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
2、技術測定法
技術測定法是指根據生產過程中消耗量的技術測定和計算來劃分成本的變動部分和固定部分的混合成本分解方法。例如,通過技術測定把熱處理電爐的預熱,耗電成本(初始量)劃歸固定成本,把預熱後進行熱處理的耗電成本劃為變動成本。
3、歷史成本分析法
1)高低點法。高低點法是根據一定期間內的最高業務量及其成本和最低業務量及其成本,來推算成本中的固定成本部分和變動成本部分的一種混合成本分解方法。
採用高低點法進行成本分解時,應首先根據固定成本在相關范圍內不變,業務量最高期成本與業務量最低期成本之間的差額,是由於業務量增加而增加的變動成本部分的原理,計算出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業務量所增加的成本,即單位變動成本。然後,再根據單位變動成本和最高(或最低)期的業務量計算出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
2)散布圖法。散布圖法是根據若干期的業務量、成本資料,在坐標圖中標出所有各期的成本點,再用目測的方法畫出一條能夠反映成本變動的平均趨勢直線,並在圖上確定直線的截距即固定成本,然後據以計算單位變動成本的一種混合成本分解方法。
3)回歸直線法。回歸直線法是根據若干歷史時期的業務量和成本資料,運用最小二乘法的原理,計算出最能代表業務量和成本關系的回歸直線,據以確定成本的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的一種混合成本分解方法。
在上述三種歷史成本分析法中,高低點法最為簡便,但這種方法沒有利用所佔有的全部數據,只利用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數據,因此,如果最高點、最低點業務量的成本有畸高或畸低現象,則計算結果就不會准確。散布圖法也較為簡便,容易理解,但由於是通過目測畫線,往往因人而易,很難十分准確。回歸直線法利用了離差平方和最小的原理計算結果最為准確。但計算工作量較大,隨著計算機的推廣與普及,這種方法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
⑤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幾種
進行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 1、高低點法 (1)特點:以過去某一會計期間的總成本和業務量資料為依據,從中選取業務量最高點和業務量最低點,將總成本進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態的模型。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
⑥ 怎樣分解混合成本
馮正維混合成本是指同時兼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種不同性質的成本。混合成本又可分為半變動成本、半固定成本、曲線變動成本和延期變動成本四類。但不論怎樣,在實際工作中,管理會計為了便於計劃和控制企業經濟活動,最終都必須把全部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類.因此,對於混合成本應將其性質相近的匯總在一起,並採用適當方法將其中的變動和固定兩種因素分解出來,再分別納入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中去。常用的分解方法有以下三種:1.合同確認法。就是通過檢查與其他單位簽訂的合同中關於支付費用(水費、電費等)的具體規定,來確定成本的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2.技術測定法。就是根據生產過程中消耗量的技術測定和計算,來劃分成本的變動部分和固定部分。3.數學分解法。就是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與成本的歷史數據,採用適當的數學方法加以分解。常用的數學分解法有以兩種。(1)高低點法。根據歷史成本資料中業務量最高期和最低期的成本數據,來推算成本的固定部分和變動部分。
⑦ 會計管理 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有如下:
⑧ 簡答題:混合成本的概念及其分解方法
1、選擇適宜的營養物質 總體而言,所有微生物生長繁殖均需要培養基含有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水及能源,但由於微生物營養類型復雜,不同微生物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因此首先要根據不同微生物的營養需求配製針對性強的培養基。自養型微生物能從簡單的元機物合成自身需要的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維生素等復雜的有機物,因此培養自養型微生物的培養基完全可以(或應該)由簡單的無機物組成。例如,培養化能自養型的氧化硫硫桿菌(Thiobacillus thiooxdans)的培養基組成見表3.9。在該培養基配製過程中並末專門加入其他碳源物質,而是依靠空氣中和溶於水中的CO2為氧化硫硫桿菌提供碳源。 就微生物主要類型而言,有細菌、放線菌、酵母菌、黴菌、原生動物、藻類及病毒之分,培養它們所需的培養基各不相同。在實驗室中常用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或簡稱普通肉湯培養基)培養細菌,用高氏I號合成培養基培養放線菌,培養酵母菌一般用麥芽汁培養基,培養黴菌則一般用查氏合成培養基。 2、營養物質濃度及配比合適 培養基中營養物質濃度合適時微生物才能生長良好,營養物質濃度過低時不能滿足微生物正常生長所需,濃度過高時則可能對微生物生長起抑製作用,例如高濃度糖類物質、無機鹽、重金屬離子等不僅不能維持和促進微生物的生長,反而起到抑菌或殺菌作用。另外,培養基中各營養物質之間的濃度配比也直接影響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和(或)代謝產物的形成和積累,其中碳氮比(C/N)的影響較大。嚴格地講,碳氮比指培養基中碳元素與氮元素的物質的量比值,有時也指培養基中還原糖與粗蛋白之比。例如,在利用微生物發酵生產谷氨酸的過程中,培養基碳氮比為4/l時,菌體大量繁殖,谷氨酸積累少;當培養基碳氮比為3/l時,菌體繁殖受到抑制,谷氨酸產量則大量增加。再如,在抗 生素發酵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控制培養基中速效氮(或碳)源與遲效氮(或碳)源之間的比例來控制菌體生長與抗生素的合成協調。 3、控制pH條件 培養基的pH必須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以滿足不同類型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或產生代謝產物。各類微生物生長繁殖或產生代謝產物的最適pH條件各不相同,一般來講,細菌與放線菌適於在pH7~7.5范圍內生長,酵母菌和黴菌通常在pH4.5~6范圍內生長。值得注意的是,在微生物生長繁殖和代謝過程中,由於營養物質被分解利用和代謝產物的形成與積累,會導致培養基pH發生變化,若不對培養基pH條件進行控制,往往導致微生物生長速度下降或(和)代謝產物產量下降。因此,為了維持培養基pH的相對恆定,通常在培養基中加入pH緩沖劑,常用的緩沖劑是一氫和二氫磷酸鹽(如KH2PO4 和K2HPO4)組成的混合物。K2HPO4溶液呈鹼性,KH2PO4溶液呈酸性,兩種物質的等量混合溶液的pH為6.8。當培養基中酸性物質積累導致H+濃度增加時,H+與弱鹼性鹽結合形成弱酸性化合物,培養基pH不會過度降低;如果培養基中OH-濃度增加,OH-則與弱酸性鹽結合形成弱鹼性化合物,培養基pH也不會過度升高。 但KH2PO4 和K2HPO4緩沖系統只能在一定的pH范圍(pH6.4~7.2)內起調節作用。有些微生物,如乳酸菌能大量產酸,上述緩沖系統就難以起到緩沖作用,此時可在培養基中添加難溶的碳酸鹽(如CaCO3)來進行調節,CaCO3難溶於水,不會使培養基pH過度升高,但它可以不斷中和微生物產生的酸,同時釋放出CO2,將培養基pH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在培養基中還存在一些天然的緩沖系統,如氨基酸、肽、蛋白質都屬於兩性電解質,也可起到緩沖劑的作用。 4、控制氧化還原電位(redox potential) 不同類型微生物生長對氧化還原電位(F)的要求不一樣,一般好氧性微生物在F值為+0.1V以上時可正常生長,一般以+0.3一+0.4V為宜,厭氧性微生物只能在F值低於+0.1V條件下生長,兼性厭氧微生物在F值為+0.1V以上時進行好氧呼吸,在+0.1V以下時進行發酵。F值與氧分壓和pH有關,也受某些微生物代謝產物的影響。在pH相對穩定的條件下,可通過增加通氣量(如振盪培養、攪拌)提高培養基的氧分壓,或加入氧化劑,從而增加F值;在培養基中加入抗壞血酸、硫化氫、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二硫蘇糖醇等還原性物質可降低F值。 5、原料來源的選擇 在配製培養基時應盡量利用廉價且易於獲得的原料作為培養基成分,特別是在發酵工業中,培養基用量很大,利用低成本的原料更體現出其經濟價值。例如,在微生物單細胞蛋白的工業生產過程中,常常利用糖蜜(製糖工業中含有蔗糖的廢液)、乳清(乳製品工業中含有乳糖的廢液)、豆製品工業廢液及黑廢液(造紙工業中含有戊糖和己糖的亞硫酸紙漿)等都可作為培養基的原料。再如,工業上的甲烷發酵主要利用廢水、廢渣作原料,而在我國農村,已推廣利用人畜糞便及禾草為原料發酵生產甲烷作為燃料。另外,大量的農副產品或製品,如鼓皮、米糠、玉米漿、酵母浸膏、酒糟、豆餅、花生餅、蛋白腖等都是常用的發酵工業原料。 6、滅菌處理 要獲得微生物純培養,必須避免雜菌污染,因此對所用器材及工作場所進行消毒與滅菌。對培養基而言,更是要進行嚴格的滅菌。對培養基一般採取高壓蒸汽滅菌,一般培養基用1.05kg/cm2,121.3℃條件下維持15~30min可達到滅菌目的。在高壓蒸汽滅菌過程中,長時間高溫會使某些不耐熱物質遭到破壞,如使糖類物質形成氨基糖、焦糖,因此含糖培養基常在0.56kg/ cm2,112.6℃15~30min進行滅菌,某些對糖類要求較高的培養基,可先將糖進行過濾除菌或間歇滅菌,再與其他已滅菌的成分混合;長時間高溫還會引起磷酸鹽、碳酸鹽與某些陽離子(特別是鈣、鎂、鐵離子)結合形成難溶性復合物而產生沉澱,因此,在配製用於觀察和定量測定微生物生長狀況的合成培養基時,常需在培養基中加入少量螯合劑,避免培養基中產生沉澱,常用的螯合劑為乙二胺四乙酸(EDTA)。還可以將含鈣、鎂、鐵等離子的成分與磷酸鹽、碳酸鹽分別進行滅菌,然後再混合,避免形成沉澱;高壓蒸汽滅菌後,培養基pH會發生改變(一般使pH降低),可根據所培養微生物的要求,在培養基滅菌前後加以調整。 在配製培養基過程中,泡沫的存在對滅菌處理極不利,因為泡沫中的空氣形成隔熱層,使泡沫中微生物難以被殺死。因而有時需要在培養基中加入消泡沫劑以減少泡沫的產生,或適當提高滅。以上為復制,但是比較詳細,已核查。
⑨ 管理會計的混合成本分解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高低點法
(1)特點:以過去某一會計期間的總成本和業務量資料為依據,從中選取業務量最高點和業務量最低點,將總成本進行分解,得出成本性態的模型。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2、回歸分析法
(1)特點:根據過去一定期間的業務量和混合成本的歷史資料,應用最小二乘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業務量與混合成本關系的回歸直線,藉以確定混合成本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是一種較為精確的方法。
3、賬戶分析法(會計分析法)
(1)特點:根據有關成本賬戶及其明細賬的內容,結合其與產量的依存關系,判斷其比較接近哪一類成本,就視其為哪一類成本。
(2)優劣及說明:只適用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數量之間有規律性聯系的成本分解。
4、技術測定法(工業工程法)
(1)特點:根據生產過程中各種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的技術測定來劃分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計算較簡單,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故代表性較差。
5、合同確認法
(1)特點:根據企業訂立的經濟合同或協議中關於支付費用的規定,來確認並估算哪些項目屬於變動成本,哪些項目屬於固定成本的方法。
(2)優劣及說明:合同確認法要配合賬戶分析法使用。
按照混合成本變動趨勢的不同,可以分為四種:
1、半固定成本
半固定成本又稱階梯式混合成本,是其總額會隨產量呈階梯式變動的成本。這類成本的特點是在一定業務量范圍內其成本不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動,類似固定成本。
當業務量突破這一范圍,成本就會跳躍上升,並在新的業務量變動范圍內固定不變,直到出現另一個新的跳躍為止。如企業化驗員、保養工、質檢員、運貨員等人員的工資等就屬於這類成本。
2、半變動成本
半變動成本又稱為標準式混合成本,是指總成本雖然受產量變動的影響,但是其變動的幅度並不同產量的變動保持嚴格的比例。半變動成本是一種同時包含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因素的混合成本。
這類成本的固定部分是不受業務量影響的基數成本,變動部分則是在基數成本的基礎上隨業務量的增長而正比例增長的成本。如企業的電話費、水費、電費、煤氣費、機器設備維修保養費等就屬於這類成本。
3、延期變動成本
延期變動成本又稱低坡式混合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范圍內總額保持穩定,超過特定產量則開始隨產量比例增長的成本。例如,在正常產量情況下給員工支付固定月工資,當產量超過正常水平後則需支付加班費,這種人工成本就屬於延期變動成本。
4、曲線式混合成本
曲線式混合成本通常有一個初始量,一般不變,相當於固定成本;在這個初始量的基礎上,成本隨業務量變動但並不存在線性關系,在坐標圖上表現為一條拋物線。按照曲線斜率的不同變動趨勢,這類混合成本可進一步分為遞增型混合成本和遞減型混合成本。
無論哪一類混合成本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用一條直線方程y=a+bx去模擬它,這就為成本性態分析中採用一定方法進行混合成本分解提供了數學依據。
⑩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包括什麼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主要有:高低點法、回歸分析法、賬戶分析法又稱會計分析法、技術測定法又稱工業工程法、合同確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