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供銷售的商品成本怎麼算
擴展閱讀
成本低的促銷品有哪些 2025-01-19 16:29:38
樂視電視劇資源怎麼樣 2025-01-19 16:21:54

供銷售的商品成本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2-02-02 09:52:50

1. 已銷售的產品成本如何結轉

已銷售的產品按照買價結轉成本,會計工作中重要的具體業務,通常它是把一個會計科目的發生額和余額轉移到該科目或另一個會計科目的做法,這個做法叫結轉。結轉的目的大體有四個:其一是為了結出本會計科目的余額;

其二是為了計算本報告期的成本;三是為了計算當期的損益和利潤的實現情況;其四是為了保持會計工作的連續性,一定要把本會計年度末的余額轉到下個會計年度。

(1)供銷售的商品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本年利潤賬戶的余額表示年度內累計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該賬戶平時不結轉,年終一次性地轉至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賬戶,借:本年利潤,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為虧損則作相反分錄。年終利潤分配各明細賬只有未分配利潤有餘額,需將其他明細賬轉平,借:利潤分配一未分配利潤,貸:利潤分配— 提取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等。

2. 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是如何算的

一般納稅人:含稅價格/1.17 小規模:含稅價格/1.03

3. 怎麼計算銷售成本

一、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

1、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

計算公式:銷售成本=銷售數量×進貨單價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2、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銷售成本;

計算公式: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

二、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

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按最早購入的商品進價作為出售或發出商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即先購入先銷售,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先入庫必須先發出的商品,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簡單的企業。

2、個別計價法

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實際進價作為計算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於直運商品和進貨批次少、銷售能分清進貨批次的商品。

其計算公式如下:每批商品銷售成本=每批商品銷售數量×該批商品實際進貨單價

3、加權平均法

是以每種商品庫存數量和金額計算出加權平均單價,再以平均單價乘以銷售數量和期末庫存金額的一種方法,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較少,前後進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

計算公式為: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庫存金額+本期購入金額)/(期初庫存數量+本期購入數量)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銷售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期末庫存金額=期末庫存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4、移動加權平均法

在每次購入商品以後,根據庫存數量及總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品種簡單,前後進貨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

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結存金額+購進金額)/(結存數量+購進數量)

5、後進先出法

按照每一種庫存商品的最後購進的商品進價成本作為計算商品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先按最後一次購進的進貨單價計算,最後一次購進的商品銷完了以後,再依次向上一次推進計算。

6、毛利率法

是一種對商品銷售成本估算的方法,一般適宜於經營品種較多,月度計算商品銷售成本有困難的企業。

4. 銷售成本是什麼,怎麼計算

  • 銷售成本 :

    1、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2、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3、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

  • 計算公式:

    銷售成本=工廠成本+銷售費用

  • 核算方法:

    產品銷售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產成品的生產成本。企業為了核算這部分已銷售產品的成本,設置了"產品銷售成本"賬戶。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售出產品按照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成本流動假設計算的製造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由本期產品銷售收入補償的售出產品的製造成本,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

5. 怎麼計算銷售成本

一、銷售成本的計算程序,有順算和倒算兩種方法:

1、順演算法:先計算商品銷售成本,再據以計算期末結存金額;

計算公式:銷售成本=銷售數量×進貨單價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

2、倒演算法:先計算期末結存金額,再據以計算銷售成本;

計算公式:期末結存金額=期末結存數量×進貨單價銷售成本=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增加金額-本期非銷售減少金額-期末結存金額。

(5)供銷售的商品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銷售營業費用:

一是根據「營業費用」的借方發生額,對照有關憑證,稽查開支是否真實合理,有無超過標准列支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二是將本期營業費用與上期營業費用進行比較,並將本期各月的營業費用比較,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三是選出重要或異常的營業費用檢查其原始憑證是否合法,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檢查有無跨期入賬的現象。

四是核對營業費用有關項目金額與累計折舊、應付工資、預提費用等項目相關金額的勾稽關系,如有不符,要查明原因。

五是檢查營業費用的結轉是否正確、合規,有無多轉、少轉或不轉營業費用,人為調節利潤情況。

6. 產品成本怎麼算

產品成本演算法:通過設置「生產成本」明細賬戶核算,按生產的產品所需進行計算。

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動力(電費)、燃料(煤、柴油)、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等等。按實際使用記賬,月底合計就是當月生產成本。有的企業還有直接成本外的記「製造費用」。

生產成本主要包括:

1、直接材料。本月生產線領用的原材料金額全部計入該科目

2、直接人工。本月給直接產線工人發放的工資、福利、五險一金等薪酬支出全部計入該科目

3、製造費用。與生產有關的所有費用,無法直接歸集到哪種產品上的,都先計入製造費用,月末將所有製造費用結轉到「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科目。

(6)供銷售的商品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的企業,其生產過程有不同的特點,其成本管理的要求,對成本計算的具體方法帶來了的影響。也就是說,只有根據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不同要求,選擇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才能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

為了反映費用的發生及按用途分類的情況,需要作一筆會計分錄,即:

借:有關成本費用賬戶

貸:有關資產負債賬戶

7. 怎樣計算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cost of sales) 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 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的關系
售的業務成本。 銷售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支出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支出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
編輯本段計算公式
銷售成本=工廠成本+銷售費用

不吝採納

8. 關於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方法

商品成本核算法,有「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

1、「移動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成本核演算法,它的成本計算公式為:(x1*y1+x2*y2+…+xn*yn)/y1+y2+…+yn ,(註:x1,x2,…xn代表某商品n次的進貨價格,y1,y2,…yn代表某商品n次的進貨數量)。 如果你使用的是加權平均法,那麼在庫存商品中的商品的成本都是以當前成本均價。

2、「先進先出」法的商品成本是按照該商品庫存中不同的批次計算,出庫的順序以先入庫的商品先出庫。 如果使用的是先進先出、後進先出,你可以在庫存狀況表中通過批次詳情來查詢某一商品不同批次的成本
3、「後進先出」商品成本是按照該商品庫存中不同的批次計算,出庫的順序以後入庫的商品先出庫。
4、「個別計價法」」商品成本是按照該商品就進庫時的實際成本計算。
系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只能在期初確定,一旦開始使用,不允許再修改。

9. 銷貨成本是怎麼算的

銷售成本,即銷售才有銷貨成本.

所謂與銷貨有關的直接費用,不權是指業務人員的支出,甚至各種風險成本,財務成本都應合理計入銷貨成本,有些企業為完整表達這些成本,常採用利潤中心的損益表,讓真實的成本與利潤合理呈現.

銷貨成本不能全部由損益表中來計算的,應該是根據
銷貨成本=期初商品盤存+本期進貨-進貨退出-進貨折讓-進貨費用-期末商品盤存

10. 商品庫存成本怎麼計算

商品庫存成本=訂貨成本+購入成本+庫存持有成本+缺貨成本+物流成本。

庫存成本是在整個庫存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包括:

(1)訂貨成本。

(2)購入成本,即用於購買或生產該產品所支出的費用,與購買量或生產量有關。

(3)庫存持有成本,即為保持存貨而發生的成本,通常指貨物從入庫到出庫期間所發生的成本。

(4)缺貨成本。

(5)物流成本,即貨物從供應商處運到倉庫,以及從倉庫運到用戶手中所需的成本,也可合並到前述的(1)與(2)中。

(10)供銷售的商品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隨庫存量增加而上升的費用:

(1) 資金成本。庫存資源本身有價值,佔用了資金。這些資金本可以用於其它活動來創造新的價值,庫存使這部分資金閑置起來,造成機會損失。

(2) 倉儲空間費用。要維持庫存必須建造倉庫、配備設備,還有供暖、照明、修理、保管等開支。這是維持倉儲空間的費用。

(3) 物品變質和陳舊。在閑置過程中,物品會發生變質和陳舊,如金屬生銹,葯品過時,油漆褪色,鮮貨變質。

(4) 稅收和保險。

隨庫存量增加而下降的費用:

(1)訂貨費。訂貨費與發出訂單活動和收貨活動有關,包括評判要價、談判、准備訂單、通訊、收貨檢查等,它一般與訂貨次數有關,而與一次訂多少無關。

(2)調整准備費(Setup cost)。加工零件一般需要准備圖紙、工藝和工具,需要調整機床、安裝工藝裝備。這些活動需要的費用。如果花費一次調整准備費,多加工一些零件,則分攤在每個零件上的調整准備費就少。但擴大加工批量會增加庫存。

(3)購買費和加工費。采購或加工的批量大,可能會有價格折扣。

(4)生產管理費。加工批量大,為每批工件做出安排的工作量就會少。

(5)缺貨損失費。批量大則發生缺貨的情況就少,缺貨損失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