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作業成本法核算強調什麼
擴展閱讀
住宿業成本有哪些 2025-01-18 18:55:55

作業成本法核算強調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2-05 11:18:26

㈠ 什麼是作業成本法(概念、基本原理)

作業成本法,是指以「作業消耗資源、產出消耗作業」為原則,按照資源動因將資源費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項作業,計算出作業成本,然後再根據作業動因,將作業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對象,最終完成成本計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原理:

1、定義業務和成本核算對象(通常是產品,有時也可能是顧客、產品市場等)。這一過程很耗時間。如果兩種產品滿足的是顧客的同一種需求,那麼在定義業務時,選擇顧客要比選擇單個產品更為恰當。

2、確定每種業務的成本動因(即成本的決定因素,如訂單的數量)。

3、然後,將成本分配給每一成本核算對象,對各對象的成本和價格進行比較,從而確定其盈利能力的高低。

(1)作業成本法核算強調什麼擴展閱讀

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目標

(一)通過追蹤所有資源費用到作業,然後再到流程、產品、分銷渠道或客戶等成本對象,提供全口徑、多維度的更加准確的成本信息;

(二)通過作業認定、成本動因分析以及對作業效率、質量和時間的計量,更真實地揭示資源、作業和成本之間的聯動關系,為資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業、流程和作業鏈(或價值鏈)的持續優化提供依據;

(三)通過作業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及其分析,為企業更有效地開展規劃、決策、控制、評價等各種管理活動奠定堅實基礎。

㈡ 企業物流成本為什麼要用作業成本法核算有什麼優勢嗎

物流作業成本法的優點:
1、能反應物流作業的變化而計算物流成本;
2、能更清楚地分析造成物流成本增加的原因,並要求相應的責任人負擔相應的成本部分,並且在物流績效考核和物流定價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㈢ 從作業成本法的計算中可以得出哪些管理含義

作業成本法和傳統成本法區別:

1.成本計算對象

傳統成本法的成本對象主要局限於「產品」層次,而且往往是最終產品,而作業成本法更關注產品形成過程和成本形成的前因和後果,成本計算對象具有多層次性,資源、作業、最終產品等都是成本計算的對象。作業既是成本形成的載體,又是成本計算的對象,當企業每完成一項作業,就會有一定量的資源被消耗,同時又有一定價值量的產出轉移到下一項作業,照此逐步結轉下去,直到最終把產品提供給顧客。資源、作業、最終產品之間是通過成本動因有機聯系在一起的。作業成本法可以對資源、作業、產品、原材料、客戶、銷售市場、銷售渠道等不同層次的成本對象提供相應的成本信息,提供的信息量更加豐富。作業成本法相對於傳統成本法,成本概念得到了延伸。傳統成本法的成本概念只局限於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作業成本法立足於全程的成本進行管理,將成本視野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階段,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向後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階段。

2.成本層次分析

傳統成本法比較關注產品成本結果本身,成本計算的對象是企業所生產的各種產品,產量被看作是產品成本的唯一動因,並認為它對成本分配起著決定性的制約作用。按照這一思想,企業的全部本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作業成本法的計算思路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生產費用應根據其發生的原因,匯集到作業,並計算出作業成本,再按產品生產所消耗的作業量,將作業成本計人產品成本。按照這一成本動因將成本劃分為:①短期變動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短期內仍以產品數量為基礎,與傳統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長期變動成本,以作業為基礎,作業量是其成本動因。某種產品分配的長期變動成本數額在傳統成本法下多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給定的時期內不隨任何作業的變動而變動的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它也是變動的。

3.產品成本的經濟實質和內容

傳統成本核算方法認為成本的經濟實質是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轉移的價值和勞動者為自己所創造的價值的貨幣表現,主要是指其製造成本,只包括製造產品過程中與生產產品直接相關的費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等,並按照費用的經濟用途劃分成本項目,而用於管理和組織生產的費用支出則作為期間費用處理。而作業成本法認為產品成本表現為價值在企業顧客的逐步積累和轉移,最後形成轉移給外部顧客的總價值,因此,產品成本是完全成本。製造過程中的所有費用,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對最終產出有益的支出,因而都應計入產品成本。也就是說,作業成本法強調費用支出的合理有效性,而不論其是否與產出直接有關。在作業成本法中,也使用期間費用的概念,但此時期間費用匯集的是所有無效的、不合理的支出,而不是與生產無直接關系的支出。因此,傳統成本法下,成本信息只能反映經營結果如何,而無法反映經營失敗的原因,以及怎樣做出改變在今後的競爭中反敗為勝。作業成本法下,成本核算深入到作業層次,通過開展作業分析,可以尋求降低成本的可靠依據和企業優化作業組合的途徑,採用日趨合理的產品生產程序,降低總資源耗費。

4.理論基礎上的不同

傳統成本計算方法的理論基礎是:企業所產的產品按照其耗費的生產時間或按照其產量線形地消耗各項間接費用。因此,間接費用可以以一定的標准平均地分攤到各種產品的成本中。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實際生產中產品消耗與費用的配比問題,只能算是一種近似的分配方法。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基礎是「成本驅動因素論」。這種理論認為,企業的產品成本和價值並不是孤立產生的,產品成本的形成是與各種資源的消耗密切相關的,因此,分配間接費用應著眼於費用、成本的來源,將間接費用的分配與產生這些費用的原因聯系起來——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並導致成本的發生。作業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上突破產品這個界限,使成本核算深入到資源、作業層次,它從資源的消耗人手,以多種資源動因(即資源成本的分配標准)為標准按作業中tD收集成本,並把各作業中心的成本按不同的作業動因(即作業成本的分配標准)分配到各種產品中。作業成本法通過選擇多樣化的分配標准(成本動因)進行間接費用分配,使費用分配、成本計算特別使比重日趨增長的固定製造費用按產品對象化的過程明細化,從而使成本的可歸屬性大大提高,並將按人為標准分配間接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比重縮減到最低限度,從而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確性。

㈣ 作業成本核算對象是什麼

作業成本成本核算對象是成本的承擔者,是可分配對象。
作業成本核算模型是實施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礎,是對作業成本法核算體系的描述,因此作業成本核算模型在作業成本法的實施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作業成本要素是構成作業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們按照一定規則組合在一起形成作業成本核算模型。本文通過對作業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來探討擴展的作業成本核算模型,這種核算模型不僅是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基礎,對開發作業成本管理系統也具有借鑒意義。

㈤ 2)作業成本法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作業成本法簡單來說是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他適合高科技企業等,這種企業他的特點是產量沒法核算清楚,同時間接成本很大具體方法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成本,即先把成本按照成本動因分配到作業,比如機加工作業,裡面有很多明細項目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然後再把產品消耗的作業歸集到產品。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叫產量基礎成本核算方法,他是以產量為基礎來分配各項間接成本。

㈥ 作業成本法的核算對象是

作業成本成本核算對象是成本的承擔者,是可分配對象。
作業成本核算模型是實施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的基礎,是對作業成本法核算體系的描述,因此作業成本核算模型在作業成本法的實施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作業成本要素是構成作業成本核算模型的元素,他們按照一定規則組合在一起形成作業成本核算模型。本文通過對作業成本要素和核算模型的分析,來探討擴展的作業成本核算模型,這種核算模型不僅是實施作業成本法的基礎,對開發作業成本管理系統也具有借鑒意義。
記得採納哦~

㈦ 作業成本法對期間成本的核算做了根本性變革,對嗎

一般認為,作業成本法是一個以作業為基礎的管理信息系統。它以作業為中心,作業的劃分從產品設計開始,到物料供應;從工藝流程的各個環節、總裝、質檢到發運銷售全過程,通過對作業及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最終計算出相對准確的產品成本。同時,經過對所有與產品相關聯作用的跟蹤,為消除不增值作業,優化作業鏈和價值鏈,增加需求者價值,提供有用信息,促進最大限度的節約,提高決策、計劃、控制能力,以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獲利能力,增加企業價值的目的。

在作業成本法下,成本計算程序分為兩大階段六個步驟。第一階段是將製造費用分配到同質的作業成本庫(同一成本),並計算每一個成本庫的分配率;第二階段是利用作業成本庫分配率,把製造費用分攤給產品,計算產品成本。其實際操作步驟如下:

1.定義、識別和選擇主要作業;

2.歸集資源費用到同質成本庫。這些資源通常可以從企業的總分類帳中得到,但總分類帳並無執行各項作業所消耗資源的成本;

3.選擇成本動因,計算成本庫分配率。從中選擇一個成本動因作為計算成本分配率的基準。成本計量要考慮成本動因材料是否易於獲得;成本動因和消耗資源之間相關程度越高,現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會越小;

4.計算成本庫分配率;

5.把作業庫中的費用分配到產品上去;某產品某成本動因成本=某成本庫分配率X成本動因數量

6.計算產品成本。作業成本計算的目標最終要計算出產品的成本。直接成本可單獨作為一個作業成本庫處理。將產品分攤的製造費用,加上產品直接成本,為產品成本。某產品成本=∑成本動因成本+直接成本

作業成本法產生的基礎,以及它的促進成本分配的精確化、所能提供成本信息的決策相關性、提供有意義的非財務信息、拓展成本服務的范圍等特點,表明與現代企業相適應的成本控制制度,應是建立在作業管理基礎上的;它將形成產品的各項作業作為責任和控制中心,從成本發生的根源上展開分析,區分增值作業和非增值作業,建立最優的動態的增值標准,從財務和經營兩個方面對作業業績進行評價,不斷改變作業方式,從而達到持續降低成本的目標。為此,作業成本法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在一般應用中,應先分析作業成本法應考慮的問題,為順利實施准備充分的條件,堅持作業成本法與目標成本、改進成本、生命周期成本、限制理論等其它管理會計方法結合。在具體運用中,除了在製造業應用外,亦可在服務業上進行嘗試。如作業成本法運用於銀行業在國際金融界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它在銀行業的應用有重要意義。作業成本法在銀行應用可分為戰略成本管理、產品成本核算、顧客水平盈利分析和日常成本管理等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