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什麼是成本規制
擴展閱讀
達奇資源網怎麼樣 2025-01-18 19:11:02

什麼是成本規制

發布時間: 2022-02-05 14:40:58

❶ 三亞到龍棲灣濱海大道旅遊.車什麼時候能健成

摘要 便民!三亞計劃12月底開通3條城際旅遊公交線路

❷ 南京公交運行模式是什麼樣的 管理模式是什麼 改革過後又是怎麼樣的情況

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主要途徑,是促進節能減排、集約利用土地、體現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和內容,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為此,制定我市公交改革與發展五年(2011—2015年)行動計劃如下:
編輯本段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發展經驗,根據全市「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以亞青會、青奧會和2015年為時間節點,以創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人民滿意公交為目標,通過加快推進我市城市公共交通改革和發展,努力將我市基本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公交都市,以公共交通引領城市健康有序發展。
編輯本段二、總體思路
通過實施公交體制改革,整合公交資源,完善財政補貼機制,優化公交線網,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實現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新跨越,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乾的大運量客流走廊,以地面公共交通為主體的快速公交骨架,優化干線、軌道交通線和普線的銜接,擴大支線、接駁線的覆蓋面,建成方便快捷的地面公交和軌道交通有機融合的公交線網。以出租汽車和輪渡為有益補充,滿足市民多樣化出行需求。
編輯本段三、基本目標
通過實施公交改革與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在2013年8月份亞青會前,全市公交分擔率達39%;2014年8月份青奧會前,全市公交分擔率達44%;至2015年「十二五」期末,全市公交分擔率達50%。打造我市人文公交、暢達公交、綠色公交和智能公交,實現城市公交「便捷、舒適、安全、環保、優質」的目標,基本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人民滿意的公交都市。
(一)人文公交
公交車輛提檔升級,主城區空調車率達90%以上。萬人擁有公交車不低於17標台,使用5年內的新車率不低於60%。車(船)安全設施配置到位,年公共交通責任事故死亡率小於2人/萬車。公交候車環境改善,站容站貌良好,公交服務質量提高,群眾滿意率達85%以上。
(二)暢達公交
軌道交通建設總里程突破250公里;公交車平均行駛速度達到20公里/小時以上;主城區85%以上公交單行45分鍾內到達,居民步行5分鍾到達公交站點、5分鍾換乘;主城區公交站點300米覆蓋率達90%以上,公交線網密度達3.5公里/平方公里;外圍新區線網密度達2公里/平方公里。鎮村公交線路覆蓋率達100%。公交車准點率達90%以上。
(三)綠色公交
淘汰所有國Ⅲ(不含)以下標準的公交車,60%以上車輛達到國Ⅳ以上標准。清潔能源公交車逐步達到公交車總量的60%,青奧會主場館、青奧村周邊實現清潔能源公共汽車全覆蓋,城市主幹道基本使用清潔能源公共汽車。研究推進有(無)軌電車的使用。
(四)智能公交
建成智能公交運行調度系統和政府監控管理系統,完善公交查詢、告知、問詢等信息化系統,客運車輛衛星定位系統安裝率達100%,公交車IC卡覆蓋率達100%。
編輯本段四、主要任務
(一)堅持國有控股為主,深化公共交通資源整合 1、整合公交資源。2012年,通過整合,在全市(溧水縣、高淳縣除外)形成3家以國有控股為主的經營主體格局,促進城市公交企業適度競爭、有序發展。 2、整合出租汽車資源。2012年至2014年,依據法律法規,出台相關政策措施,以擴容1500輛出租汽車為契機,推進全市個體出租汽車的整合,改變出租汽車市場經營管理分散的狀況。 3、實行站運分離。2012年,對現有公交場站的存量資產和新建場站資源,以及線路沿途停靠站點等公共設施,按照站運分離的原則,成立場站專業管理單位統一管理,保證公共產品的本質屬性,實現站場公共資源的共享。 (二)實施公交「六大」工程建設,實現公交的提檔升級 1、實施公交提速工程。加快建設軌道交通;實施地面公交走廊快速化改造,打通道路和交叉路口瓶頸,提升中心城區和重要路段的公交運行速度,形成快速公交通道體系;發展中運量公共交通,作為軌道交通的延伸、補充;加大快速線建設,溝通組團與組團之間聯接。 (1)加快軌道建設。2014年青奧會前,建成3號線、10號線一期、S1線一期、S8線一期軌道交通線,線路總長130公里以上;力爭2015年底前建成4號線一期、S3線一期軌道交通線路;軌道交通形成「兩橫兩縱」和「三放射」(連接東山、仙林和江北線)的主要骨幹客流通道。 (2)設置公交快線。2013年前,結合軌道線路和過江通道開通,設置連接湯山、仙林、浦口、棲霞、雄州、東山等6條公交快線(准BRT)。地面公交在主城范圍內形成「六縱六橫」的快速干線公交網和6條連接周邊組團的公交專線。 (3)拓展公交專用道的網路。每年建設不少於20公里的公交專用道,於2014年前基本成環成網。推進主城區公交專用道設置,新建和改造道路的公交專用道,做到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完成、同步驗收。 (4)建設道路信號優先通行系統。2014年前,對主城區重點路段、公交客流量較大的主幹道進行公交優先信號配置,在已建的公交專用道交叉口試行信號優先系統建設,減少公交車輛在交叉口的延誤,提高公交車的運行速度。 (5)加強公交專用道使用的監督管理。嚴格管理公交專用道,安裝公交車的車載監控設備,對違章進入公交專用道的其他車輛實施監控和處罰。2014年前,公交專用道上行駛的公交車監控設備安裝率達30%以上。 2、實施公交樞紐工程。加強綜合樞紐站建設;結合軌道工程建設計劃,建設常規公交與軌道接駁換乘樞紐;結合中心城區主要客流集散點,建設綜合換乘中心;結合各進入主城區的主要道路口,建設停車換乘樞紐。通過綜合換乘樞紐建設來促進城市新中心的發展。 (1)建設城際公共換乘樞紐。2015年前,建設小紅山客運站和江北客運站等,形成以主城為中心的東、南、西、北四個節點的外圍大型綜合性樞紐體系。 (2)建設區域換乘和城市中心樞紐。2015年前,建設河西、馬群和泰馮路換乘中心。 (3)建設公交停車保養場。2015年前,按規劃續建1個(仙林公交停車保養場)、新建3個(板橋生活區停車保養場、通盛停車保養場、雄州停車保養場)、擴建4個公交停保場(東山總站、雨花台停車保養場、沙洲停車保養場、馬群停車保養場)。 (4)建設公交首末站和公交站亭(台)。2014年8月前,完成主城區沿途公交站亭(台)的改擴建,實現提檔升級。2015年前,建設和改造29個公交首末站。 3、實施線網優化工程。增加快、干、普、支接駁線路,強化與大型居住區、集中就業區、重要交通樞紐的銜接,總體上構築軌道公交兩網覆蓋全面、分布平衡、相互融合、乘行便捷的一體化公共交通線網體系。 (1)優化公交干線網。優化穩定公交干線網,覆蓋主要客流走廊,以公交專用道為依託,以線路延伸、局部調整為主,形成公共交通骨架網路。2014年前實施優化調整20條以上。 (2)分區完善公交普線網。對主城、東山、仙林、浦口、六合實行分區完善,覆蓋次級客流走廊,填補干線服務空白,增加線網密度,提高覆蓋率。 (3)加快構建公交支線網。打通支路覆蓋街巷,規范街巷路側停車,保證支路公交暢通,加大公交網路化覆蓋,努力實現服務到百姓家門口。 (4)推進軌道、公交兩網有機銜接。重點優化調整與軌道交通銜接和重疊的公交線路,為市民出行提供多種選擇。強化軌道重點站、換乘中心的公交支線接駁。結合軌道線路建設計劃,提前規劃調整公交線路和接駁點的建設,實現軌道線、地面公交線網的充分融合。 4、實施公交智能系統工程。以信息化為基礎,建設公交智能系統,主要是「一個平台、三大中心」,即「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監管信息平台,智能調度、運營監控和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控制中心」,真正實現乘客、車輛、場站設施以及交通環境等要素之間的良性互動。2012年,完成一期公交智能系統建設,2013年,基本完成二期公交智能系統建設。主要包括服務查詢系統、交叉口信號系統、智能調度系統、綜合監控系統。2015年前,公交智能系統與城市交通管理、信息管理、政務中心等形成綜合性智能服務網路。 5、實施公交綠色環保工程。推動天燃氣、油電混合動力等清潔能源公交車輛應用,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車中,逐步達到清潔能源公交車佔60%以上。試點推進公共自行車的租賃發展,實現路面公交、軌道交通的「最後一公里」接駁。 (1)新購公交車。2015年前新購公交車3500輛,淘汰所有國Ⅲ(不含)以下標準的公交車。 (2)建設綠色公交示範線路。2011年,依託省綠色公交項目資金,建設綠色公交示範線路,統一部署使用清潔能源公交車輛,每年爭取樹立一批管理到位、排放達標、節能減排效果明顯的綠色公交線路。2015年底前,所有公交車環保性能達標。 (3)研究建設有(無)軌電車線路。對有(無)軌電車建設方案進行專題研究,制定實施計劃。 (4)試點推廣公共自行車租賃。2012年,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公共自行車在地鐵站周邊等區域的使用。 6、實施城鄉公交均等工程。推進公交公平化,體現公交公益性,加快城鄉公交和客運建設,實現城鄉客運統籌發展。 (1)城鄉公交一體化。2012年底前,高淳縣、溧水縣鎮村公交開通率達100%。2015年前,建設鄉鎮19個四級樞紐站。城區居民公交換乘系數控制在1.35以內,城鄉居民一次乘車直達鎮街,農村居民一次換乘到達區(縣)城。城市公交、客運班線覆蓋、鎮村公交公司化率均達100%。 (2)實行城鄉公交刷卡付費措施。2012年前,完成全市城鄉公交車實行IC卡刷卡付費工作。 (3)實施公交換乘優惠措施。公交車與公交車、地鐵之間的換乘,在現行低票價的基礎上,採取進一步優惠政策,鼓勵換乘,提高公交分擔率。2012年,研究公交換乘優惠政策,2014年前,實行公交換乘優惠的措施。 (三)加強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提升城市公交服務質量 1、實行公交成本規制。2012年底前,建立嚴格規范的企業成本規制體系。通過建立單位成本標准,合理界定公交行業成本范圍,科學測算、審核和評價公交企業經營狀況,以促進公交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同時,將成本規製作為公交財政補貼的重要參考依據。 2、建立公交服務規范。按照《南京市城市公交行業管理規范》,全面修訂現行的服務標准,完善五項服務規范標准(駕駛員、站調人員、導乘人員、車容車貌、站容站貌),建立一套標准化的服務流程。按照標准要求,加強督促和管理。 3、實施公交惠民政策。在現有惠民政策的基礎上,做好對盲人等殘疾人特殊群體的文明服務,加大公交無障礙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實行票價的優惠政策。 4、強化公交企業管理。增強公交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加強公交企業的自律管理;按照公交營運服務各項指標,規范營運時間、車輛配套、服務供應、票務管理、安全行車等標准。按年度實施公交企業的績效審計、考核考評,並與企業的財政補貼掛鉤,促進企業規范服務,優質服務。 (四)建立健全公交改革與發展保障機制 1、成立市公交改革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成立以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交通運輸局、發改委、住建委、國資委、文明辦、規劃局、財政局、物價局、審計局、國土局、公安局、環保局、城管局、地鐵指揮部、城建集團等部門和單位為成員的南京市公交改革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交通運輸局,負責推進全市公交改革與發展的日常工作。 2、建立公交優先保障機制。切實提高對我市公交改革與發展的認識,加大對公交發展的投入,建立長效穩定的公交投入和補貼補償機制,明確投入主體和責任。落實公交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先、行駛路權優先和道路信號優先等政策,建立市、區(縣)和部門聯動綜合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各項工作制度,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工作特別是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3、建立多方參與和監管機制。建立公共服務民主參與機制,成立市民乘客委員會,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讓公共服務更加貼近群眾需求;發揮行業部門的監管職能,按照規范要求和標准,加大對公交企業的監督管理。
編輯本段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
准備階段(2011年12月31日前)。各職能部門依據總的實施計劃,按照工作任務分工,制定本部門、單位具體詳細的實施計劃,報市公交改革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批准。
第二階段:
實施階段(2012年1月—2014年7月)。按照市公交改革與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的具體實施計劃組織實施,抓好落實。
第三階段:
提高階段(2014年8月—2015年12月)。督促檢查,拾遺補缺,總結提高,推進發展。
編輯本段附件:
南京市公交行業資源整合方案 根據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議的紀要精神,按照《南京市公交改革和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結合我市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城市公共交通的體制改革。凸顯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強化國有資本在提供公共產品中的主導地位,圍繞保障公益、健全機制、強化管理、優化配置的目標,調整市場經營格局,推進企業現代管理制度建立,強化政府的保障和控制力度,提升公交資源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公交行業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1、統一領導。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工作合作機制,保障工作的順利推進和按期完成。 2、國有主導。建立國有獨資或控股的公交企業產權結構,從資本和產權制度層面,增強國有資產在企業中的主導地位,正確處理市場與公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更好地保障行業公益性。把公益性與經營性分離,場站管理和公交運營分離,公交廣告與公交運營分離。 3、規模經營。按照有利於推進公交行業集約化經營發展模式,建立管理能力與業務經營、企業發展、市場發展相適應的經營主體,構建國有主導、有序競爭的城市公共交通經營格局。統一配置公交線路等公交資源,建立企業服務質量、運營質量和管理水平等競爭機制,推進企業提高運營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務品質。 4、穩步推進。以確保行業穩定的前提下開展公交資源整合,力求市場平穩運行,資產規范運轉,人員合理流動,切實保證資源整合過程中公交服務秩序良好,確保行業穩定,力求市場平穩運行。
三、總體目標
在現有公交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國有資本在公交規劃、投資、建設和營運管理中的主導和支撐作用,以資本為紐帶,組建以國有控股的股份制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形成行業公益性和運作市場化結合更加科學的體制和機制,推進公交企業增強服務、成本、效益和管理創新的競爭意識,強化企業內部管理,不斷優化公交線網,加大行業考核考評,促進公交營運企業增強活力,保證市民公交出行更加滿意。
四、整合主體
南京市城建集團和江寧區人民政府作為此次南京公交行業資源整合的主體。
五、整合范圍
(一)企業整合范圍 1、涉及全部資產和人員的企業:南京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南京中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巴士分公司、南京六合中北威立雅客運有限公司、南京浦口中北威立雅客運有限公司、南京公交雅高巴士有限公司、南京新寧浦巴士有限責任公司、南京市輪渡公司、南京公用場站建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南京新城巴士有限公司、江寧南京通盛客運有限公司。 2、涉及在寧從事公交線路營運資產和相關人員的企業:江蘇金陵交運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大廠雙虹客運有限公司、六合新集勞務隊。 3、涉及到其它資源范圍:德高梅迪派勒廣告公司圍繞公交站點的經營業務和相應的管理。 (二)公交線路資源范圍市區所有城市公共交通線路。 (三)公交場站資源范圍市區所有公交站(各類樞紐站、線路沿途停靠站)。
六、整合內容
在現有公交資源的基礎上,整合為「3+1」模式,即3家從事公交線路經營企業和1家從事場站資源建設和管理的企業。實行公交線路等資源集中統一配置,站運分離,分工明細,管理專業,有序競爭。 (一)3家公交線路經營企業分別為: 1、整合現有主城8區的公交資源,組成「南京公交一公司」(暫定名)。需要整合的企業資產和人員為:南京市公交總公司、中北集團巴士公司、雅高巴士公司、新寧浦巴士公司。 2、整合現有江寧區的公交資源,組成「南京公交二公司」(暫定名)。需要整合的企業資產和人員為:新城巴士公司、江寧通盛公司。 3、整合現有江北地區的公交資源,組成「南京公交三公司」(暫定名)。需要整合的企業資產和人員為:六合中北威立雅公司、浦口中北威立雅公司、江蘇金陵交運集團、大廠雙虹公司、六合新集勞務隊。 (二)1家從事場站資源建設和管理的企業。組建南京公用場站公司,整合全市公交企業移交的各類樞紐站、線路沿途停靠站的資源(含擁有產權和非擁有產權),同時接管原德高梅迪派勒廣告公司公交站點的經營和管理職權。負責全市公交基礎設施的建設、經營和管理。
七、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方案制定階段(2011年12月15日前)主要任務:成立組織,制定工作方案和穩評方案,明確職責。第二階段:整合實施階段(2012年5月30日前)主要任務:對整合單位的資產等進行綜合評估,摸清底數;登記注冊新的管理企業;做好企業職工和資產的移交工作;做好相關企業的資產收購。第三階段:檢查驗收階段(2012年6月30日前)主要任務:解決疑難問題,搞好檢查驗收工作,保證企業平穩過渡。
八、工作措施
(一)加強資源整合工作領導,明確責任分工。根據《市政府關於成立南京市公交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寧政發〔2011〕227號)文件精神要求,按照職責,抓好落實。領導小組下設五個工作小組,即資產評估組、整合推進組、營運保障組、財政保障組、維護穩定組。 (二)制定整合具體工作方案。市城建集團和江寧區交通運輸局分別根據整合內容,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確立新企業的資產治理結構和管理結構,明確新企業的注冊和參與者以及企業的注銷時間節點。 (三)開展企業資產評估和收購工作。由市國資委會同市財政局、城建集團、交通運輸局組織評估、整合企業資產。涉及到江寧、六合、浦口區參與資源整合的企業資產,由各區政府、主管單位負責,各級國資委會同各級財政局、各級交通運輸局,參照市資產評估的原則和規則組織評估。 (四)穩妥安置公交從業人員工作。按照「人隨資產走」的原則,現有公交企業人員由新組建的公交企業負責接收。新組建的公交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有關勞動法律規定,承繼原有勞動合同關系,切實做好人員分流安置工作,保障企業穩定和維護行業穩定。 (五)做好公交營運服務應急預案工作。為防範整合過程中不穩定事件的發生,保障公交行業正常營運和城市正常運行,制定相應工作預案,以防各類突發事件

❸ 什麼是成本規制

規定成本的開支范圍及開支准。

❹ 如何推行公交成本規制

去年年底國務院發布指導意見,再次明確「公交優先戰略」,為落實公交優先戰略,各地紛紛出台多項措施,包括公交成本規制的有益探索,實施公交成本精算,做到補貼有的放矢。類似消息令人欣慰,公交行業的改革又前進了一小步。

自2006年深圳首推公交成本規制以來,上海、常州、烏魯木齊及武漢等地陸續出台《成本規制管理辦法》,許昌、寧波、海口及珠海等地也已陸續著手進行公交成本規制的前期研究工作。全國的公交行業改革在經歷了「國有化-市場化-國有整合」過程,最終「回到原點」後,也在思索中前行。

公交成本規制是公交行業改革經歷風雨曲折後,前行中摸索出的一塊「墊腳石」。有了這塊「墊腳石」,未來的公交行業改革將逐步邁入「快車道」。成本規制是指政府有關部門通過建立成本標准,合理界定公交行業成本范圍,測算、審核和評價公交企業經營狀況,並將運營成本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開,以促進公交企業進行成本控制、規范營收。規范、透明的成本規制,一方面有利於政府監管,提高補貼補償資金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有利於督促公交運營企業加強管理,提升公交服務的安全與質量水平。

筆者認為,充分借鑒供水、供熱及污水處理等公用事業改革的成功經驗,循序漸進建立一套政府購買公交服務的財政體系,是未來公交行業改革的可行之道。

公共交通是一個面向社會、面向群眾,為廣大市民提供出行服務的公益性事業,公交票價為政府核定,公交線路、班次和運營車輛亦為政府指令,即公交企業的經營收入是被嚴格管制的,而公交企業經營成本是由市場調節。因此,公交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能力有限,離開了政府的財政補貼補償,公交企業很難生存。而政府購買公交服務的財政體系的建立,不但較為准確地測算出政府補貼補償金額,而且提高了政府補貼補償資金的使用效率,更為重要的是激勵公交運營企業加強管理,提供更讓市民滿意的公交服務。

建立政府購買公交服務的財政體系最為關注的是公交服務的價格和質量,成本規制和相配套的服務質量考核給出了答案:一是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公交行業成本規制辦法,明確哪些成本是相關且合理的,應由政府來承擔;哪些成本是不相關或不合理的,應該由企業自行消化,以此確定公交服務的價格。二是通過制定公交企業服務質量考核辦法,規范公交企業提供公交服務的行為,以此明確公交企業提供公交服務的質量。上海市閔行區政府已在進行「政府購買公交服務」的有益探索。

公交成本規制是基礎性、規范性工作,各地陸續探索的成本規制工作對公交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公交行業改革需要公交行業同仁共同思考,共謀行業前行之道。

❺ 什麼叫城市公交優先啊包括哪些

城市公交優先是指在城市社會經濟和交通發展當中,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實施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並提出將「城市建成區公共交通全覆蓋」納入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首次將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

城市公交內容包括:

1、道路使用權優先。

設立公交專用通道。而且每條道路上都要有。特別是大橋上,只要條件允許,就要設公交專用通道。比如江南大橋上,雖然吉林大街上有公交專用通道,江南大橋上沒有,公交車也總是被堵,無法正點運營。就無法保證群眾的方便、快速出行。

2、優先保證合理的公交用地。

根據客流和城市新舊城區不同道路條件,分時、分段、靈活多樣的設置公交專用道:新建道路要同步設置公交專用道,尚未具備公交專用道的現有道路要根據條件劃出公交專用道或改造設置大容量快速公交專用道;在城市客運交通走廊建設公交專用道或專用路,在城市客流量大的主要道路實施公交車優先車道;配合公交快速線網的構建,提高公交專用道的長度和密度,逐步覆蓋主要客流走廊,連續成網。

3、優先保證公交資金投入。

為保證「公交優先」落實,政府應有充足的資金用於公交,如車輛購置,站場建設,公交一線人員工資待遇的提高,居民乘車補貼等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錢。只有有了充分的資金,才能保證車輛的完好率,保證群眾方便、快捷、舒適的乘車,才能不斷的提高公交員工的福利待遇,從而保證公交隊伍的穩定。

4、優先保證公交高效運營。

要保證城市公共交通暢通,人員素質很重要。可招收大批有本科,研究生學歷的人員進公交公司,給以高待遇,經培訓後充實公交一線,擔任司乘,維修,調度和管理等工作。

5、優先保證公交的換乘方便,形成以公共交通為主,個體交通為輔的城市交通格局。

使用個人交通工具到達公共交通車站,將自己的交通工具停妥後,換乘公共交通進人市區的出行方式。停車一換乘的地點通常設在市區邊緣的軌道交通車站,其目的是減少市區的小汽車數量,充分發揮公共交通的作用,緩解市區交通阻塞。自行車與公交的停車一換乘可以更多地發揮自行車為公交短駁服務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公交站點的服務范圍。

擴展材料:

城市公共交通最早出現於英國,1829年英國倫敦出現了第一輛馬拉式公共馬車,至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其間經歷了發展、興旺、衰退和目前的復興階段。歐美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在發展城市交通方面曾走過一段彎路,在本世紀進入60年代後,城市小汽車發展過量,公共交通萎縮,贊成城市交通擁擠,道路交通事故增多和城市空氣、雜訊等污染日趨嚴重,使城市交通陷入了混亂的狀態。因此,日益惡化的城市交通迫使發達國家不得不轉向重視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

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可分為兩個子系統,一個是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和設施,另一個是公共交通規劃與運營管理。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和設施子系統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1、常規公共交通方式。主要是公共汽車、公共電車以及老式的有軌電車。

2、快速軌道交通方式。包括輕軌交通,地下鐵道,單軌跨座式或懸掛式交通系統。

3、市郊鐵路。即利用鐵路干線開通市郊鐵路列車。像法國巴黎還建立了一個單獨的市郊鐵路網,並與市中心的地下鐵道以及鐵路干線聯成一體。

4、公共交通場站。如公共電汽車的首未站、中途站、保養場,地下鐵路車站和調車場等。

❻ 成本規制是什麼意思

(公交)成本規制是指合理界定公交行業各項運營成本范圍,科學建立公交單位運輸成本標准,並以此測算財政補貼和科學定價調價的政策。

公交成本規制是公交行業發展財政預算管理的基礎;是科學實施公交財政補貼、開展運價調節的關鍵環節;是對企業經營者管理水平的考核依據;是政府對公交事業扶持政策的重要憑證。

成本的影響作用:

1、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2、成本是制訂產品價格的基礎;

3、成本是計算企業盈虧的依據;

4、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依據;

5、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成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成本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