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什麼是中小企業成本
擴展閱讀
lol工具箱怎麼下載 2025-01-18 12:50:37
固資清理費用包含什麼 2025-01-18 12:43:58

什麼是中小企業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2-07 03:09:34

Ⅰ 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都包括哪些內容

成本控制主要是控製成本形成的各個環節,主要有:
材料成本——采購價格和質量是材料成本控制的關鍵
人工成本——因事設崗,避免高才低用,耗用過多的人工費
生產成本——廢品和次品是產生成本高的主要因素,材料消耗應有定額控制
輔助成本——關鍵是合理生產布局,加工路線不要往復,工藝要科學,應用價值工程原理

成本控制除了環節控制外,還可以配有指標控制,可以用倒扎方法確定零部件定額成本,把指標下給工人,配以獎勵機制。

總之,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涉及多學科,且是一項綜合治理工程,是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

Ⅱ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內容

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分析
現代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依靠成本控制的不斷創新,即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和科學合理的方法,不斷完善成本控制體系,進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
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生力軍,但由於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資金力量較弱、內部控製程度較差,生產效率較低,使得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處於較弱的競爭地位,尤其在目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大多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的危機。那麼,在外部經濟形勢相同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如何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取得超越其他企業的優勢,在市場經濟中爭得一席之地呢?筆者認為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採用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成本控制體系是一條重要可行的途徑。
一、中小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創新的重要意義
(一)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利於企業進一步降低產品成本、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
利潤最大化是企業永遠追求的目標。許多中小企業片面地強調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然而存貨的積壓,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於存貨,雖然提高了短期利潤,但不利於長期利潤目標的實現。只有從企業產品的設計、生產、營銷、交貨等基本活動以及對產品起輔助作用的輔助活動等等全方位分析,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二)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利於改善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成本控制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不斷引進先進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是提高企業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
(三)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利於中小企業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
市場經濟使得企業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經濟個體,要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不僅要關注產品的生產成本,而且要關注其產品在市場上實現的效益,關心市場上競爭對手的一切變化。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以求得持續性的競爭優勢,是現代企業必須考慮的首要問題。因此,企業只有不斷進行成本控制創新,依靠合理科學的新產品開發與完善的售後服務,降低產品開發和售後服務的成本,才能夠取得競爭優勢,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的變化。
(四)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有利於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代企業已進入微利時代,許多企業為了取得較高的利潤,片面地強調產品生產過程中成本的降低,如通過控制單位產品的物資消耗來提高材料利用率以降低材料成本;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控制產品單耗工時以降低人工成本;通過提高產品產量、擴大生產規模以降低單位產品負擔固定成本等,目前這種製造成本已經降到了盡可能低的程度。過度成本控制使得產品質量降低、服務質量弱化,如果僅依靠這種成本控制理念,不僅不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會影響產品的社會效益,企業發展會受到巨大限制。成本控制的創新可以改變這一陳舊落後的觀念,通過成本控制的創新來引進並應用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和科學合理的核算方法,能尋求更好更多的降低成本的途徑,為企業創造更多利潤,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中小企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
(一)管理者的成本管理理念落後、員工的素質不高、成本控制意識薄弱
企業管理者的素質及管理理念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運行和發展。據調查,大部分中小企業管理者只有中專以下學歷,從事管理工作的年限也大多較短,嚴重缺乏企業管理經驗,更多的中小企業管理者還缺乏財務會計知識,所以,在企業成本控制方面,這些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成本全方位控制的要求。在員工素質方面,中小企業的員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再加上有些中小企業經營者受短期經營行為或獲取廉價勞動力利益的驅使,往往不注重員工素質的後期培訓,致使員工素質得不到提高。由於員工的素質不高,就無法使企業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提高工業生產技術,也無法貫徹執行先進的管理方法,造成企業始終停留在資源浪費大、管理落後的生產經營局面。因此,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落後、員工的素質低下、成本控制意識薄弱嚴重製約了現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降低。
(二)成本控制目標的制定不夠科學合理、缺乏全面長遠意識
現在許多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的成本控制階段,而傳統的成本控制則立足於短期效益,局限於產品的生產(製造)過程式控制制,缺乏對生產經營全面的考慮。因此制定成本目標時主要依據企業內現有生產條件和技術標准,很少考慮到外部市場、顧客需求和同業競爭等因素,往往也只是有個別部門負責制定。這種成本控制目標具有一定片面性,缺乏長遠的戰略意識,在復雜多變、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中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不利於企業持續生產和長期發展,不符合現代成本控制的宗旨。
(三)成本控制模式和方法過於落後
許多企業的成本控制模式一直沿用原有模式,即首先制定目標成本,再將目標成本訂立為標准成本,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執行標准成本,揭示實際成本與標准成本之間的差異,並藉助於財務會計的成本資料,運用管理會計的信息處理方法,對生產經營過程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成本數額與形態實施控制、分析和評價,制訂改善措施,考核獎勵有關責任方,其重心放在產品的生產階段,著眼於成本的事中、事後控制。這種成本控制模式忽視了產品生產其他環節上的成本控制,不能全面正確地反映企業的成本信息,誤導企業管理決策者的決策,已不能適應現代成本控制的需要,從而制約企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
(四)成本控制手段落後
現在已進入信息經濟時代,雖然許多企業在會計核算上廣泛使用計算機操作,但僅限於對會計憑證的錄入,賬簿的登記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其功能主要體現在記賬、算賬、報賬、存取數據和計提折舊、存貨計價和成本計算等方面的計算工作上,還沒有真正體現出其在會計控制、會計分析、會計預測和決策等方面的信息交互管理功能。這樣的會計電算化無法滿足現代成本控制對信息處理的要求,更談不上成本控制手段的現代化。
三、現代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創新思路
(一)成本控制觀念創新——引入戰略成本控制理念
現代成本控制的宗旨,是為了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以便企業長期生產和發展。戰略成本控制理念符合現代成本控制的需要。所謂戰略成本控制是指管理會計人員提供並充分分析企業本身及競爭對手的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創造企業競爭優勢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環境持續變化為出發點來制定具有長期性、外延性、全面性和動態性的成本控制目標,並通過對企業成本結構、成本行為的全面了解、控制與改善,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的一種新的成本控制系統。這種成本控制理念不僅考慮了保持企業在市場激烈競爭中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地位和效益,而且擴大了成本控制視野,將企業的外部環境即采購環節,乃至研究開發與設計環節和售後服務環節納入成本控制之內,使得成本控制能更好地根據內外環境變化作出戰略目標的相應調整。
(二)成本控制目標創新——制定具有長期性、外延性、全面性和動態性的成本控制目標
成本控制目標的長期性是指成本控制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作為管理基礎,制定為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而實施的目標;外延性要求把企業成本控制納入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全面考察,通過正確分析和判斷企業所處的環境,依據企業自身的特點確定和實施正確適當的成本控制目標;全面性是指調動廣大員工參與到成本控制目標的制定中來,減少不同方面之間的利益沖突,促進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的融合,使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趨於一致,為完成成本控制目標創造條件;動態性是依據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成本管理上的差異制定一個彈性的成本控制目標,即成本控制目標需保持動態變化特徵。現代企業成本控制目標不應該只考慮成本本身,也不應該僅僅局限於成本的發生過程,需要將成本和與成本相關的因素聯系起來加以考慮,這樣才能制定出一個有利於降低成本、符合企業長期發展的成本控制目標。
(三)成本控制主體創新——抓好人的素質培養和工作態度的教育,建立一個全員成本控制體系
成本控制實質上是有人參與控制的一種管理活動,人的素質和態度決定了成本控制的成敗。所以一方面要不斷提高中小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素質,要求企業管理者主動通過學習和鍛煉,來掌握先進的管理知識,如在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基礎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市場營銷、采購、研究開發、服務、生產、質量、財務、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等業務管理方面的先進知識以及產業、行業和其他相關科學方面的先進知識等等。要求員工也應該主動參加學習和培訓,掌握先進工藝和技術,減少在生產中的浪費。另一方面要求每個人都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企業成本控制中去,實行全員成本控制。成本的形成是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的各項生產要素與經濟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成本控制的主體應該包括對企業成本的形成和發生負有責任的影響者與參與者。因此,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時,全體員工,特別是與成本的發生密切相關的諸如決策階層、部門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專設成本機構人員都應視自己為成本控制的主體,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成本降低的積極性和重要性,積極主動參與到成本控制中來,從而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全員成本控制體系。
(四)成本控制模式和方法創新——採用作業成本法
傳統的成本控製法如標准成本法、變動成本法等在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隨著產品需求多樣化、個性化,世界經濟一體化,技術不斷革新,使得傳統的成本會計技術與方法所計算的成本扭曲了信息,無法解決現實問題。也就是說,企業面對新製造環境的沖擊,使傳統的成本模式和控制方法受到挑戰。作業成本控制思想的提出,為細化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途徑。作業成本控制是以作業為基礎的科學信息系統,它從以「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以作業為中心上來,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盡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改進「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及時提供有用信息,從而把有關的損失、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這是深挖降低成本的潛力,實現成本降低的基本源泉。作業成本法最為重要的還在於,它不是就成本論成本,而是把著眼點與著重點放在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上,通過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跟蹤反映,對最終產品形成過程中所發生的作業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五)成本控制手段創新——以先進的信息處理平台為依託
現代的成本控制活動已經滲透到企業的研究、開發、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等一系列活動中,以價值表示的各種成本控制信息繁雜而龐大,對成本數據信息的傳遞、處理不再是人工所能辦到的。如何及時、准確、安全、有效地進行傳遞並處理成本控制信息成了現代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能否實施所必需考慮的問題。先進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為其提供了可能。以計算機及其軟體構建的互動式信息處理平台,不僅可以高速、快捷、方便地傳遞和處理成本數據信息,而且提高了成本信息的准確性、規范性,這就大大提高了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保障了現代成本管理工作順利、全面地展開。
總之,在企業管理中,成本控制是現代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環節,成本控制只有不斷創新,成本才能持續降低,企業也才能不斷獲得市場競爭優勢,持續發展。

Ⅲ 中小企業產品成本的內容有什麼

產品成本的內容一般不分企業規模,
產品成本的內容-為生產產品耗費的各項物資、人工。。

一般設置子目核算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Ⅳ 中小企業的成本控制都包括哪些內容

一、監督成本的形成
這就是根據控制標准,對成本形成的各個項目,經常地進行檢查、評比和監督。不僅要檢查指標本身的執行情況,而且要檢查和監督影響指標的各項條件,如設備、工藝、工具、工人技術水平、工作環境等。所以,成本日常控制要與生產作業控制等結合起來進行。成本日常控制的主要方面有: (1)材料費用的日常控制。車間施工員和技術檢查員要監督按圖紙、工藝、工裝要求進行操作,實行首件檢查,防止成批報廢。車間設備員要按工藝規程規定的要求監督設備維修和使用情況,不合要求不能開工生產。供應部門材料員要按規定的品種、規格、材質實行限額發料,監督領料、補料、退料等制度的執行。生產調度人員要控制生產批量,合理下料,合理投料,監督期量標準的執行。車間材料費的日常控制,一般由車間材料核算員負責,它要經常收集材料,分析對比,追蹤原因,並會同有關部門和人員提出改進措施。 (2)工資費用的日常控制。主要是車間勞資員對生產現場的工時定額、出勤率、工時利用率、勞動組織的調整、獎金、津貼等的監督和控制。此外,生產調度人員要監督車間內部作業計劃的合理安排,要合理投產、合理派工、控制窩工、停工、加班、加點等。車間勞資員(或定額員)對上述有關指標負責控制和核算,分析偏差,尋找原因。 (3)間接費用的日常控制。車間經費、企業管理費的項目很多,發生的情況各異。有定額的按定額控制,沒有定額的按各項費用預算進行控制,如採用費用開支手冊、企業內費用券(又叫本票、企業內流通券)等形式來實行控制。各個部門、車間、班組分別由有關人員負責控制和監督,並提出改進意見。 上述各生產費用的日常控制,不僅要有專人負責和監督,而且要使費用發生的執行者實行自我控制。還應當在責任制中加以規定。這樣才能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使成本的日常控制有群眾基礎。
二、及時糾正偏差
針對成本差異發生的原因,查明責任者,分別情況,分別輕重緩急,提出改進措施,加以貫徹執行。對於重大差異項目的糾正,一般採用下列程序: (1)提出課題。從各種成本超支的原因中提出降低成本的課題。這些課題首先應當是那些成本降低潛力大、各方關心、可能實行的項目。提出課題的要求,包括課題的目的、內容、理由、根據和預期達到的經濟效益。 (2)討論和決策。課題選定以後,應發動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廣泛的研究和討論。對重大課題,可能要提出多種解決方案,然後進行各種方案的對比分析,從中選出最優方案。 (3)確定方案實施的方法步驟及負責執行的部門和人員。 (4)貫徹執行確定的方案。在執行過程中也要及時加以監督檢查。方案實現以後,還要檢查方案實現後的經濟效益,衡量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Ⅳ 中小企業怎樣成本管理

1、廠房成本。一般選擇性不大,如果想節約,可以選擇招商引資的地方蓋,並用可拆卸材料。
2、設備成本。使用上要按期保養,可以降低設備折舊損耗。
3、原料成本。選擇多家供應商,並購買期貨,保證原料成本的控制。
4、貸款成本。按期還貸,可降低成本。
5、耗材成本。勤儉節約。
5、人員成本。減少流失率,多做企業內訓(崗位技能、企業文化等)可降低成本。
6、管理成本。把問題簡單化、標准化、流程化,增加可管控性和亦操作性,創新等可降低成本。

Ⅵ 關於中小企業成本核算的問題及措施,希望能列舉的詳細一點。

具體要看你做什麼.中小企業成本核算比較簡單,很多科目可以合並,報表也相對簡單,至於你說的成本核算問題及措施,到書店買一本書,就解決了,如果需要,聘用我給你當會計,我是高級會計師職稱.

Ⅶ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和大型企業成本管理有什麼異同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優點是較為靈活快捷,見效快。缺點是,隨意性強,不規范,沒有持續性。大型企業成本管理的優點是管理條理規范,有持續性。缺點是,決策程序復雜緩慢,教條死板,缺乏靈活性。

Ⅷ 什麼叫做成本,何如進行成本核算在中小企業

成本核算是指「在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中對所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和分配並按規定的方法計算成本的過程」。
成本核算分為傳統成本核算和作業成本核算。
註:成本核算主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成本核算,可以檢查、監督和考核預算和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反映成本水平,對成本控制的績效以及成本管理水平進行檢查和測量,評價成本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研究在何處可以降低成本,進行持續改進。

Ⅸ 中小企業成本管理的特點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成本管理辦法
一、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務
認真執行財經紀律,嚴格控製成本開支范圍和開支標准;通過預
測、控制、分析和考核,挖掘降低成本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二、成本管理應實行歸口管理責任制
1、生產部門:負責制定備品備件定額,運行材料消耗定額,檢修材料消耗定額。努力提高設備健康水平,挖掘設備潛力,提出年度、季度的運行、檢修、設備大中小修費用計劃。
2、安保部門:負責安全保衛及消防設施和器材管理,提出年度、季度消防、警衛、民兵訓練等費用計劃。
3、人勞部門:負責制定勞動定額,控制工資總額和勞動保護用品的發放范圍及標准。根據屬地原則,制定社會保障措施,控制社會保障支出,提出年度、季度工資及勞保費用計劃。
4、物供部門:負責制定工器具消耗定額,做好節約代用、修舊利廢工作.
5、辦公室:負責低值易耗品、電話電信的管理工作.提出年度、季度低值易耗品購置計劃及電信電話費用計劃。
6、總務部門:負責房屋、建築物和福利設施等管理工作,提出所管轄資產的年度、季度修理費用計劃。
7、財務部門:是成本管理的綜合部門,匯總編製成本計劃;掌握成本開支范圍和標准,控製成本;參與制定有關成本的各項定額;如實核算成本,並進行綜合分析。
三、成本的開支范圍及標准
1、工資:生產管理人員及由本單位組織安排工作並支付工資的臨時工等的工資及津貼、補貼;按國家規定的各種假期工資;按規定發給的超產獎、安全獎.
2、職工福利費:按工資總額范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3、折舊費:按應計提固定資產原值,採用平均年限法及規定的提存率提取的費用。計提折舊的依據為月初應計提固定資產原值,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照提折舊。
4、稅金:按規定支付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
5、保險費:參加投保的財產物資的保險費用。
6、失業保險: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保險率繳交。
7、養老保險: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保險率繳交。
8、住房公積金:按在職職工工資總額和當地的費率繳交。
9、勞動保險費:六個月以上病假人員的工資及職工死亡喪葬補助費、撫恤金等。
10、水資源費及水文測報費:按發電量和當地規定的費率繳交的費用。
11、工會經費:按工資總額范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12、教育經費:按工資總額范圍和提取比例提取的費用。
13、土地使用費:使用土地而支付的費用。
14、物料消耗:生產運行、維護、檢修、事故檢修用各種材料、備品備件;不構成固定資產的小型技術革新用料;車間通風、照明及消防、衛生用料;生產及管理運輸車輛耗用的燃材料;生產和管理部門的房屋、建築物、設備、儀器、儀表等維修用料。
15、修理費:固定資產發生的大、中、小修理及生產、管理用器具、非機動車輛的修理費。
16、辦公費:生產及各管理部門用的文具、紙張、印刷品、清潔衛生用品、報刊雜志及電信電話費用。
17、水電費:生產及管理部門和公共場所的水電費用。
18、差旅費:職工因公出差的差旅費、市內交通費及住勤補貼和誤餐費;職工探親及上下班交通補貼。差旅費補貼應按當地財政規定標准。
19、低值易耗品攤銷:生產及管理部門用的家器具、辦公桌椅及不構成固定資產的儀器、儀表等。
20、勞動保護費:按規定發給職工的勞保服裝用品、安全防護用品、防暑降溫用品及值班被褥。
21、運輸費用:生產及管理部門發生的物品搬運費;租用汽車、吊車租賃費;運輸用機動車輛養路費、過橋過路費、年檢費、交管費及委託外單位的小修、保養等。
22、租賃費:生產和管理部門由於生產經營需要從外單位臨時租入的各種固定資產(除汽車)及工具而支付的租金。
23、業務招待費:根據經營業務的合理需要,按規定的標准據實列支的費用。
24、其他費用:不屬於以上各項范圍應計入成本的費用。如:咨詢費、訴訟費、民兵訓練、警衛消防、綠化環境衛生、會議費、團體會費、獨生子女保健費、黨團活動費、試驗檢驗費等。
四、合理劃分生產成本費用管理費用的界限
為規范管理,使單位與單位之間有可比性,下列各項在生產成
本中列支:
1、直接生產人員的工資(指工資總額)及按規定提取的福利費。
2、直接生產人員的勞動保護、防護用品及防暑降溫費、值班被褥。
3、直接為生產耗用的各種材料、備品備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4、生產用房屋、建築物及生產設備的修理費用。
5、固定資產折舊費。
6、因生產需要從外單位租入固定資產的租金。
7、水資源費及水文測報費。
除以上各項費用外,其餘都在管理費用中列支。
五、下列支出不得列入成本
1、購置和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的支出。
2、設備技術改造支出。
3、對外投資的支出。
4、被罰沒的財物、支付的滯納金、罰款、違約金、賠償金以及贊助、捐贈、聯合辦學等費用。
5、國家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如簡易人身保險。
6、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各種費用。
六、成本計劃的編制
1、編製成本計劃必需以公司下達的生產計劃及費用開支標准等為依據,在單位經理的領導下,財務部門負責組織,各歸口管理部門必需通力協作,保證成本計劃指標的先進性和可行性。
2、成本計劃除列示數字外,還應附文字說明,主要內容是:對預計完成情況的分析,保證完成計劃主要措施方案,計劃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見。
3、成本計劃的編製程序:年度開始前一個月,由歸口管理部門按年分季編制本部門的用款計劃,有定額標準的,按定額標准,沒有定額標準的,按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本著節約的精神編制;而後由財務部門綜合匯總後提交經理,經理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年度生產計劃進行成本預測,平衡後於12月上報成本計劃建議數(本計劃不含大修理費用,大修理費用應專題上報)。
七、成本計劃的控制
各單位接到公司下達的正式成本計劃後,應將其費用按其性質分解落實到歸口管理部門或個人,由其負責控制。各部門應抓好成本費用的日常控制,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如電話費、低值易耗品管理辦法等。
成本中的可控費用與非可控費用不可互相挪用,可控費用各項目之間可以互相調劑使用。
八、成本分析與考核
1、成本的分析應按年度和季度進行,內容包括計劃、實際差異和差異原因分析,對成本升降原因作詳細說明,以便修正計劃或提出改進管理措施。
2、對不按成本開支范圍,將福利性支出或資本性支出計入成本,以及對突破計劃不分析、不追加計劃的盲目開支或虛列成本的,視其性質和情節輕重扣減該單位的工資.

Ⅹ 中小企業成本核算問題分析

一、中小企業的管理特點決定其適用簡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業一般指資產規模不大、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財務人員)較少的企業,組織體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體系,管理跨度較小。

中小型企業因數量眾多而在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到來,掌握先進技術和管理知識的人員創辦新興的科技企業將呈不斷增長趨勢,其中將有為數眾多的小型企業。

中小型企業由於由於受到規模、財力和人力的限制,企業內部牽制制度、稽核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統,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信息數據採集不準確。

在生產方面具體表現為:

  1. 沒有專職的成本核算人員;

2.輔助核算部門不獨立核算;

3.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經常失真;

4.車間管理人員與行政管理人員不易區分

說到這,是否有人會說,那還能核算準,核算不準核算又有何意義?

我也有這要樣的疑問,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過介紹這樣一種簡單的方法以期能對中小企業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中小企業的這些特點決定了他們應對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簡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適應其管理現實的需要;也同時決定了他們多數應使用的是實際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標准成本法或作業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選擇 無論什麼工業企業,無論什麼生產類型的產品,也不論管理要求如何,最終都必須按照產品品種算出產品成本。按產品品種計算成本,是產品成本計算最一般、最起碼的要求,品種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訂單生產,可使用分批法。同時因小企業一般不對外籌集資金,(待查措詞)不向公共部門報送報表,所執行的也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企業會計制度》或《小企業會計制度》,執行的是參照稅法規定的一種四不像的盡量能起到一些避稅效果的會計政策。這在本文所要介紹的核算方法上也能體現出來。 三、相關科目設置及核算思路 1. 不再分別設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兩個科目,將其合並為一個生產成本科目,不按產品設明細帳,直接設原材料、工資及福利費、電力(燃料動力)、製造費用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大項費用進行歸集。因為一般中小企業經營范圍有限,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歸屬到具體產品外,其它項目並不能歸屬到具體產品,核算到產品沒有實際意義。但當所用原料及所產產品區別較大,可以按產品設明細帳;也可不設,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謂的以表代帳。2. 因中小企業車間劃分不明顯或雖明顯但傳遞手續不完善,製造費用科目不按車間設明細帳,直接設機物料、修理費、折舊等幾個二級明細科目對車間費用進行歸集。同時因中小企業管理人員多參加生產管理,對這種由管理人員參與且發生不會太多、金額不會太大的與生產有關的差旅費、辦公費沒必要再設製造費用-辦公旨同。差旅費什麼的二類科目。而是直接記入管理費用。製造費用月底不先進行分配,而是轉到生產成本科目後統一分配。3. 原材料范圍。在滿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產品構成比例較大的幾種做為原材料,這樣即能減少工作量 ,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進入了成本,可起到一點避稅作用。4. 對車間月末已領未用的原材料,酌情處理:若價值較低,歸入當月即可;若價值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5. 廢品損失只在管理上做處理,不單獨做成本核算。6. 若管理上或生產工藝上非常有必要,設自製半成品科目。否則不設。7. 不設在產品科目。生產成本科目月末余額即為其成本(分配方法見下)。8. 不設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記入製造費用---機物料或修理費明細科目,同時設備查帳以備管理需要;若需要設,亦採用一次攤銷法,入帳同時即進行分配。9. 關於折舊,建議按稅法規定的年限計算,可省去納稅調整的辛苦。稅法沒有明確規定的,再參考財務制度的規定。10. 對於在產品構成中所佔比重較小且數量眾多的存貨建議採用實地盤存制計算每月實際消耗量。

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資料的取得 (一)、日常1、成本計算離不開倉庫和車間等單據的傳遞、歸集、整理等,這就需要企業起碼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如庫房管理制度,生產2、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記錄、生產通知單、領料單、入庫單等資料要及時轉交會計部門。3、.日常發生的與生產有關的費用歸入生產成本或製造費用科目。(二)月底1.計提折舊, 結轉製造費用科目到生產成本科目。2.取得原材料庫月報表,先比對已入財務帳原材料與庫房所報購入數量是否有出入,若有應屬發票未到者,要估價入帳。原材料發出採用加權平均法。3.取得工資相關資料,計提工資及福利費。4.由生產車間相關部門提供各工序在產品數量及完工程度。 五、成本費用分配方法 (一)、原則: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生產技術條件,要能體現受益原則。2. 分配標準的選擇原則強調所選擇的標准與待分配的費用之間有一定聯系,並且容易取得。3.能分清受益對象的直接記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標准記入。(二)、1、能直接歸屬到某產品的原材料等大項費用直接歸入相應產品。2、其它成本費用一律採用產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產品的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進行分配,在產品按約當產量計算產值參與分配。 六、個人對此法的評價 1. 核算基本准確,能滿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夠精確。2. 產品約當產量估計不夠准確,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沒法。3. 產值比例法未見哪本會計著作上有記載,感覺沒有理論依據,適用范圍也不太廣,主要適用於已做過詳細成本核算、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業。不過我認為其有一定的科學性,雖然其同工時比例法、工資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樣,效果卻相近。 七、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正常性停工與非正常停工 2. 委託加工問題(互相多重委託) 3. 生產研發耗用問題 4. 試生產階段無產品產出耗用問題

八、成本核算的幾個相關問題 1、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坐在辦公室每天進行核算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2、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自我評價和時間的驗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評價,讓生產等部門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做個論證等,是有必要的。有時僅*財務部門自己檢查有時難以發現問題的。(注意:實際中,財務部門和其它部門檢查的角度或指標多有不同,這好許是易產生差異的原因)3、成本中級可以接受成本會計理論的指引,但要突破相關理論的束縛,不要局限在成本會計理論的框框裡面,最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和管理體系就是最貼近企業生產流程的核算體系,這樣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產管理特點,每一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層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點,所以在確定整體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體系要有一定的可變性,關鍵的要在成本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將業務和財務相結合。4、正如中國會計視野網友qiqiaoao所說,我國現行的所得稅法是重損益而輕資產,即對期間損益作了大量詳細的禁止性或限制性規定而對資產價值及生產成本的計量卻缺乏相應的規定。可是資產最終會通過折舊、攤銷、銷售等方式轉化為期間費用,現在的資產價值即是今後的期間費用的來源和依據,在我國的成文法中法無禁止即為合法,稅法既然沒有對相關的資產計量作禁止或限制性規定,那麼會計功夫的深淺就會決定今後期間費用的多少,而會計本身就是介於藝術和科學之間的一門學科,它離不開估計、判斷並由此衍生出了令人眼花的會計魔術,這為企業納稅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因此現行稅法重損益而輕資產計量的做法無異於開門閉窗。這也為在成本核算這方面提供了足夠的籌劃空間。 5、電算化對成本核算的促進 1、成本會計最核心的是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各個關鍵的作業,了解車間最新的生產情況,月底通過編製成本核算報表將財務與業務結合,及時地分析每個月的成本波動,坐在辦公室每天進行核算去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2、成本核算不只是財務部門、財務人員的事情,而是全部門、全員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產車間、技術部門、采購部門等多部門的配合;二是計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財務部門的自我評價和時間的驗證,還需要生產、技術等部門的評價,讓生產等部門對自己計算出的結果做個論證等,是有必要的。有時僅*財務部門自己檢查有時難以發現問題的。(注意:實際中,財務部門和其它部門檢查的角度或指標多有不同,這好許是易產生差異的原因) 3、成本中級可以接受成本會計理論的指引,但要突破相關理論的束縛,不要局限在成本會計理論的框框裡面,最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和管理體系就是最貼近企業生產流程的核算體系,這樣才能反映本公司的生產管理特點,每一個企業的生產特點都有其特殊性,公司的管理層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點,所以在確定整體思路的前提下,成本核算體系要有一定的可變性,關鍵的要在成本理論的指導下解決管理層關心的問題,將業務和財務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