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產品質量失敗成本包含哪些
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哪裡有電子合同 2025-01-18 11:43:51
選中畫筆工具如何退出 2025-01-18 11:32:21

產品質量失敗成本包含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2-07 03:46:49

① 關於不合格質量成本

不合格質量成本即CoPQ, 主要分為
內部失敗成本:公司內部因為物料製造、倉儲、搬運等品質上失敗所產生的成本費用。
外部失敗成本:公司外部因顧客抱怨、退貨等品質上失敗所產生的成本費用。
5. 內部失敗成本
5.1. 報廢
5.1.1. 成本說明
經加工後因品質不良而無法修理之半成品或成品之製造成本(但須扣除剩餘價值之金額)。
5.1.2. 計算來源
1) 因正常加工必須損耗之材料不列計。
2) 非因作業不良所產生者不列計。
5.2. 重新加工
5.2.1. 成本說明
品管檢查未達到品質標准,需重新加工所引起之工時及材料等費用。
5.2.2. 計算來源
1) 修理人員之工資。
2) 批退處理人員之工時。
3) 修理所損耗之零件材料。
5.3. 閑置時間損失
5.3.1. 成本說明
因品質問題導致停線所損失之直接工時及製造費用。
5.3.2. 計算來源
由生管提供、依工資率、費用率及人數列計。
5.4. 其他費用
5.4.1. 成本說明
1) 進料不良之損失。
2) 處理品質不良矯正工程之費用。
3) 重新檢驗費用。
4) 失敗分析費用。
5) 降為次級品之損失。
5.5.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2) 由品管部及生技部提供。
6. 外部失敗成本
6.1. 服務材料支出成本
6.1.1. 成本說明
1) 保證期間內免費更換零件材料。
2) 因其他原因未能收費之零件成本。
6.1.2. 計算來源
由業務部提供資料,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6.2. 抱怨處理損失
6.2.1. 成本說明
因顧客抱怨而引起之費用,如工時、差旅費、郵電費等。
6.2.2.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2) 由品管部及業務部提供。
6.3. 折讓損失
6.3.1. 成本說明
1) 因品質欠佳而折價出售之損失(例如庫存過久導致內部折賣或廉價出售)。
2) 因品質欠佳所造成之客戶的索賠損失。
6.3.2. 計算來源
由業務部、製造部提供。
6.4. 逾期交貨賠償
6.4.1. 成本說明
因品質不良而延遲交貨所付之賠償金。
6.4.2.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金額列計。
2) 由財務部提供。
6.5. 新品交換損失
6.5.1. 成本說明
產品售出後,因顧客不滿退回交換之損失。
6.5.2. 計算來源
搬運工時、整新、修理工時及材料費等依據發生額填列。
6.6. 服務費用
6.6.1. 成本說明
保證期間內免費服務之工時、交通費、設備費。
6.6.2. 計算來源
依本公司規定費率、計件支付之金額填列。
6.7. 其他費用
6.7.1. 成本說明
1) 派往各地支援服務之損失。
2) 因售後品質不良引起之損失(商譽損失等)。
6.7.2. 計算來源
1) 工作人員之差旅費、工時費用依實際發生列計。
2) 訂貨生產因品質不良而取消訂單者,依損失列計。

② 質量成本有哪幾類

質量成本有:

1、預防成本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2、鑒定成本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最佳質量水平應是內外部損失成本曲線與預防鑒定成本曲線的交點。當投入成本(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為0時,合格品率幾近於0;而逐步增加投入時,合格品率就迅速上升,損失成本則急劇下降,而總運行質量成本(投入加損失)也迅速下降。


遵循原則:

1、以尋求適宜的質量成本為目的。任何企業都有與其產品結構、生產批量、設備條件、管理方式和人員素質等相適應的質量成本,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找到適宜的質量成本控制方式,來優化企業的質量成本。

2、以嚴格、准確的記錄數據為依據。實施質量成本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成本數據流進行細致的核算和分析,所以提供的各種數據和記錄必須真實、可靠,否則對決策只能起到誤導作用。

3、建立完善的成本決算體系。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就要對成本的核算有統一的口徑,應有對人工的工時、成品的加工成本、損失成本、生產定額等有統一的核算和計價標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質量成本

③ 質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1、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2、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4、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其定義是:為了確保產品(或服務)滿足規 定要求的費用以及沒有滿足規定要求引起損失,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工作程序:

1、要深入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宣傳和學習,對主要從事質量成本管理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明確其職責和任務。

2、制定質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標准,即確定適宜的質量成本水平。

3、編制、實施質量成本計劃,同時要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核算與分析,對質量成本計劃的實施進行適時控制。

4、對質量成本的控制情況進行考核,並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出質量成本改進計劃和相應的質量成本改進措施。

④ 什麼是質量成本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未達到產品質量標准,不能滿足用戶和消費者需要而產生的一切損失。質量成本一般包括:為確保與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於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叫做不一致成本,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其中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屬於一致成本,而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又統稱為故障成本,屬於不一致成本。
具體而言,預防成本是為減少質量損失和檢驗費用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是在結果產生之前為了達到質量要求而進行的一些活動的成本,它包括質量管理活動費和行政費、質量改進措施費、質量教育培訓費、新產品評審費、質量情報費及工序控制費;鑒定成本是按照質量標准對產品質量進行測試、評定和檢驗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是在結果產生之後,為了評估結果是否滿足要求進行測試活動而產生的成本,包括部門行政費、材料工序成品檢驗費、檢測設備維修費和折舊等。故障成本是在結果產生之後,通過質量測試活動發現項目結果不滿足質量要求,為了糾正其錯誤使其滿足質量要求發生的成本,分為兩部分:內部損失和外部損失:內部損失是指產品出廠前的廢次品損失、返修費用、停工損失和復檢費等;外部損失是在產品出售後由於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各種損失,如索賠損失、違約損失和"三包"損失等。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
質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彌補百萬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價不同的產品,質量問題帶來的損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現在供應鏈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損失也不一樣(例如更換、 維修、保修、停產、喪失信譽、失去以後生意等)。例如壞在客戶處,影響最大,假設權重為100;壞在公司生產線,影響相當大,假設權重為10;壞在供應商的生產車間,影響最小,假設權重為1。該產品價格為1000元,在上述三個環節各出現次品一個,總的質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_0x1000 + 1_0x1000 + 1x1000)。這個指標有助於促使在供應鏈初端解決質量問題,在一些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供應鏈復雜的行業比較流行,例如在美國,飛機製造業、設備製造行業等設備原廠(OEM)採用得比較多。
具體內容如下:

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a) 實施各類策劃所需的費用、包括:
體系策劃:
產品實現策劃:
b) 產品/工藝設計評審、驗證、確認費用,
c) 工序能力研究費用,
d) 質量審核費用,e) 質量情報費用,
f) 培訓費用,
g) 質量改進費用。
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a) 檢驗費用,
b) 監測裝置的費用,
c) 破壞性試驗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勞務費。
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a) 廢品損失,
b) 返工損失,
c) 復檢費用,
d) 停工損失,
e) 質量故障處理費,
f) 質量降級損失,
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a) 索賠費用:
b) 退貨損失:
c) 保修費用:
d) 降價損失:
e) 處理質量異議的工資、交通費。
f) 信譽損失:

⑤ 質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1、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2、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4、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其定義是:為了確保產品(或服務)滿足規 定要求的費用以及沒有滿足規定要求引起損失,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5)產品質量失敗成本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工作程序

1.要深入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宣傳和學習,對主要從事質量成本管理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明確其職責和任務。

2.制定質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標准,即確定適宜的質量成本水平。

3.編制、實施質量成本計劃,同時要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核算與分析,對質量成本計劃的實施進行適時控制。

4.對質量成本的控制情況進行考核,並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出質量成本改進計劃和相應的質量成本改進措施。

參考資料:網路-質量成本

⑥ 質量管理成本包括些什麼

我所學到的質量成本的課程都只是前4項,沒有定額成本一說

⑦ 質量失敗成本該如何計算

實話實說,這是一個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不敢亂忽悠。先頂一個,望有這方面經驗的兄弟姐妹們快給他援助。

⑧ 項目的質量成本指什麼怎麼劃分

質量成本(COQ)包括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為預防不符合要求,為評價產品或服務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因未達到要求(返工),而發生的所有成本。失敗成本常分為內部(項目內部發現的)和外部(客戶發現的)兩類。失敗成本也稱為劣質成本。

質量成本一般劃分為一致性成本和非一致性成本,其中:
一致性成本指項目期間用於防止失敗的費用,包括預防成本(培訓、流程文檔化、設備、選擇正確的做事時間)和評價成本(測試、破壞性測試導致的損失、檢查);
非一致性成本指項目期間和項目完成後用於處理失敗的費用,包括內部失敗成本(返工、廢品)和外部失敗成本(責任、保修、業務流失)

⑨ 品質成本都包含哪些內容

品質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品質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由於產品品質未達到規定的要求而造成的一切損失的總和。
品質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品質成本
企業為了保證產品設計品質適合用戶要求和生產能力所投入的費用,以及設計缺陷所造成的損失。它分為:
①設計品質投入:企業在產品研製過程編制可靠性大綱和設計試驗規范,培訓設計人員和品質、可靠性人員,進行可靠性試驗、開展設計評審等活動所支付的費用。這些費用基本上都屬於預防成本,企業可以通過有關會議和統計資料獲得比較准確的資料。
②設計缺陷損失:由於設計方案存在修改設計或重新設計,從而導致設計、試驗費用的無效增加;由於設計方案中選擇的技術標准、原材料、零部件不適當,規定的品質不合理,從而導致采購、加工、檢驗費用的無效增加;設計缺陷導致企業在生產售後服務中的各種品質損失和用用戶的品質損失。這些損失費用的少部分比較明顯,絕大部分比較隱含,可能表現為以正常的成本費用掩藏起來,也可能表現為其他原因導致的品質成本專案。
2、采購品質成本
為了促使和鑒定采購件達到合同規定的品質要求所支付的費用,以及采購件未達到品質要求給需方造成的損失。它分為三個部分:
①采購預防成本:評價供應商的品質保證能力,提出采購件的品質要求,幫助供應商改進產品品質和完善品質體系等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②采購鑒定成本:對采購進行檢驗鑒定所發生的費用,這種檢驗活動包括貨源地核對和進廠檢驗。
③采購損失成本:由於對采購件未達到合同規定的品質要求給顧客所造成的而供應商又能給予補償的損失。
3、邊際品質成本
品質成本對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變化的變動成本。包括:
①邊際品質投入:當產品品質處於某一水平時,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的變化所發生的品質投入的變化量。
②邊際品質損失:當產品品質特性處於某一水平時,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的變化所導致的品質損失的變化量。
4、用戶品質成本
用戶為了獲得品質滿意的產品並使其有效的發揮功能所支付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能滿足用戶要求給用戶造成的損失。它分為:
①用戶品質投入:用戶了解產品品質特性或特徵及生產、經銷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產品驗收,學習產品的使用和維護,辦理產品品質、安全保險等方面所發生費用。
②用戶品質損失:指由於產品品質不適合用戶要求,給用戶造成的損失,它主要包括用戶對品質不良產品進行附加的檢查、修理、退換所支付的而未能得到補償的的費用;用戶使用品質不良的產品額外增加的人工費用、材料費、動力費;產品出現品質故障給用戶造成的產量損失和信譽損失;用戶處理產品造成公害的費用。
5、社會品質成本
社會品質成本是指國家品質監督機構、環境保護機構、用戶權益保護組織等在鑒別和促使改進產品品質從而維護和國家利益、保護環境等方面所投入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良造成公害給社會帶來的經濟損失。
6、全壽命品質成本
全壽命品質成本是指產品從市場調研、研製、生產、使用直到報廢、銷毀的全過程中,炒了對其實現全壽命品質控制所投入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良給有關方面造成的損失。全壽命品質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不是以企業為物件,而是以產品為物件,它包括供應商、研製單位、企業業、用戶和第三方等與產品有關各方的品質成本,其中主要是研製單位、生產企業和直接用戶的品質成本。
7、作業品質成本
作業品質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促使全體人員始終做好本職作業所支付的費用,以及作業差錯所造成的損失。作業品質成本核算與分析析物件不是產品,而是作業。

⑩ 構成質量成本的內容有那些

直接質量成本。是指在產品的製造和銷售過程中所發生的質量成本。
直接質量成本的構成:
一般由預防成本、評監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和外部失敗成本構成。
1、預防成本:
保證達成質量標准並預防不良品所發生所需之費用,含產品設計與製程設計等有關成本。
(1)質量管制工程:.質量計劃的擬定、執行、稽核;與質量制度的建立與維持。
(2)製程管制工程:.製程研究分析、製程品管制度之監督。
(3)質量量測與管制設備的設計與發展:量測儀器之采購與校驗管理等。
(4)質量訓練計劃之擬定、實施:員工參於公司內外之品管訓練課程、供應商之評估輔導等。
(5)其它預防費用:文書、紙張與雜支等相關其它文具支出。
2、評監成本:
量測、評估、稽核產品、組件、購入物料等,保證符合質量標准之有關各種檢查的成本。
(1)進料測試與檢驗:內外購物料之驗收、場地存放、水電、搬運等設備人員與其它必須支出。
(2)實驗室驗收測試。
(3)檢驗與測試費用。
(4)產品質量稽核費用。
(5)試驗和測試的人工費用。
(6)測試和檢驗儀器的維護和校正:內部校驗與委外校驗。
(7)測試和檢驗資料的檢討:諸如質量改善計畫的提出、執行、效果確認追蹤。
3、內部失敗成本:
產品、組件、物料在出廠前未達成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成本。
(1)報廢。
(2)重加工(再制或修理)。
(3)追查故障(失敗分析):因質量不良所產生的問題分析檢討成本。
(4)再檢驗、再測試:不良品經整修完後入廠經進料檢驗再次檢驗測試所產生之成本。
(5)降等損失:因質量不良遭客戶降等處置,如廠內之廠商管理分級制由A級降B、C級等。
(6)材料檢討活動:質量不良產生之原因也有可能是材質之選用不適當、或是製程中因加工過程致使材質特性降低所造成而所需的檢討,諸如剛性不足等。
4、外部失敗成本:
產品出廠後顧客發現不良所造成的成本。
(1)服務材料支出成本:保固期內所更換而無法向客戶收取之物料成本。
(2)抱怨處理損失:如工時、差旅費、郵電費等。
(3)折讓損失。
(4)延長保固損失:如公司規定的保固期是一年但因質量問題致客戶要求延長保固。
(5)產品拒收退貨。
(6)交換新品。
(7)逾期交貨賠償:簽約內容若有明定逾期交貨須賠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