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股市中如何判斷莊家持股的成本(簡單易懂)
關於這一點,建議樓主只可以大致估算,千萬不可去細致考證。因為主力大多數時候,是不會讓局外人能算得出持倉成本的。財經網站上有所謂標注的主力成本,都是騙小孩子的數據,如果認真,會吃虧的。稍詳細點為樓主釋疑罷。通常有兩種狀況。一是某隻股票中的老主力,長線庄。這種主力的持倉成本是最最難以估算的。甚至連大概的估算都做不到。這是真話。舉個例子,如果我告訴樓主,長庄在某些時候,手裡的籌碼成本居然是負數,樓主一定覺得不可思議對嗎?但實情確實如此。你有機會可以試一下。假如你買入某股一萬股,獲利百分之三十後,賣出八千股,那麼你再查一下,你手裡留有的二千股,成本就是負數了。就是這個道理。老主力長年運作一隻股票,反復幾百次高拋低吸,底倉的成本低得驚人,甚至無法計算。這就是為什麼熊市來了,股票暴跌,散戶大戶都承受不了,但主力卻泰然自若的根本原因。在股票市場,主力與散戶的博弈,說到底就是成本高低的博弈。另外一種是相對容易估算一點的,比如說面對突發性利好,或者過江龍游資對某股的突然強制介入。主力原本沒有底倉籌碼,或是底倉太少,只能用拉高建倉的手法,此時主力的成本就會很高,大致成本得從最低位起加百分之二十。但主力的水平不均,對這個數字也要辯證地看,不能按圖索驥。
❷ 平均持倉成本是什麼
其實已經有網友做了很好的回答,之所以再答,是想更形象一點。
主力是通過在股價上升過程中洗盤來達到抬高散戶平均持倉成本的目的。假如主力不這么做,我們來簡單演示一下。
假如某股票在5元時已經是歷史最高價,而在這時主力已經吸到60%的流通籌碼了,主力覺得夠了,不準備再增倉了,然後開始拉抬股價。就是說這時候有40%的籌碼在散戶手裡面,他們的成本也在5元以下,如果這個時候主力天天拉漲停板,這些散戶會出貨嗎?大多數不會!假如主力通過天天拉停板把股價拉到了10元,然後主力開始出貨了,主力一開始出貨股價自然就不怎麼漲了,這時候那些成本在5元以下,憑空得了好多漲停板後,發現股價不漲了的散戶會干什麼?很簡單,跑!!主力在跑散戶也在跑,誰接得住這么大拋盤?接不住的話,股價怎麼漲上去的就怎麼跌回來!這就是不逐步抬高散戶持倉成本的後果。
呵呵,多的就不說了。
❸ 關於「平均持倉成本」
平均持倉成本是指莊家與參與的散戶持倉價格的平均值,這個持倉成本不用你計算,軟體中看籌碼分布圖就能看出來平均成本價格是多少。
舉例說,一個莊家低位大量吃進10元的籌碼,他的成本都是10元,吃到一定程度開始拉升,這時的表現就是放量拉升,散戶或者分析人士馬上能注意到,就會跟隨著一堆薦股,股評人,技術高手來推薦這個是莊家開始拉升了,都開始追進,這時巨大的成交量繼續維持著,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從而造就了高換手率,隨著量價齊升比如漲到15元,從10元拉到15元,中間肯定有13進的14進的,本身莊家也需要對倒,這時平均成本就不再是10元了,而是13或者14甚至15元,隨著拉升至20元,這一路莊家可以逐漸的拋出當時10元進的成本籌碼,讓散戶接走,以便完成派發,至此在股價高位,莊家已經成功撤退,留下的都是散戶高位籌碼,一旦有風吹草動,沒有庄的股票就會散戶殺跌散戶一跌到底,跌透了,莊家又來了吸籌了,如此循環往復。就是股票的起起落落。(當然真實情況要比這個復雜的多,這只是個簡單化的例子)
這樣一看,平均成本提升就會減輕上面的拋壓就不難理解了,試想如果都是12元平均成本,漲到18元,散戶為什麼不拋呢,賺了不少了對吧。但如果平均成本17元,漲到18元,誰會願意拋呢,這就導致拋壓減輕了。這就是股票為什麼漲漲就要跌一跌,就是為了讓散戶出去,讓出低成本籌碼,然後讓你踏空了你再進來,接高價籌碼,以達到提升總平均成本的目的。否則散戶說跑就跑了,拋壓太大,不利於拉升。
❹ 如何計算莊家的建倉成本
莊家坐莊,正如做其他生意一樣,也需要從「銷售收入」中減去成本。銷售收入減去成本為正值,莊家才能獲取利潤。投資者在買人股票前,不妨先幫莊家算算賬,看看目前價位莊家有無獲利的空間。若目前價位莊家獲利微薄,甚至市價低於莊家坐莊成本,那麼投資者買入該股的話,獲利的前景就非常光明;若目前價位莊家已有豐厚的賬面利潤,這時莊家關心的就是如何將賬面利潤變成實際利潤,也就是說,在目前的價位上,莊家不會再處心積慮地拉升股價,而是伺機出貨脫逃。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如果還要指望股價再攻城奪寨,勇創新高,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當股價已經遠離莊家建倉和控盤成本時,投資者不宜在目前價位買入該股,將獲利的希望寄託在這樣的庄股身上。 散戶要跟庄,或者是分析一隻股票在目前的價位是否值得買入,就必須了解莊家的「底細」,也就是說要了解莊家的控盤程度即持倉量,以及莊家的建倉成本。一般來說,投資者可以通過K 線圖以及成交量來分析、研判莊家的持倉量和建倉成本,其中,用換手率計算莊家的持倉量和建倉成本,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 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100 % 公式中的換手率,是從莊家開始建倉,到莊家開始拉升股價這段時間的股票換手率。怎樣確認莊家已經開始建倉了呢?這里,周K 線圖的參考價值最大。周K 線的均線系統由空頭排列轉為多頭排列,證明有莊家介入,所以周K 線的MACD 指標金叉,可以視為莊家開始建倉的標志,這也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大多數莊家都是中線莊家,其控盤程度大約在35%~60 %之間,即莊家相對控盤,這種持倉量下的股票活躍程度較好。超過60 %的持倉量,即達到絕對控盤的程度,這種持倉量大多是長線莊家所為。在一隻股票中,持有20 %籌碼的投資者,屬於絕對的長線投資者,長線投資者對於莊家來說,相當於為莊家鎖倉。對於莊家來說,控盤程度當然是越高越好,因為個股拉升股價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關系。 一般而言,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在30 %左右。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20 %左右。股價運行時,一般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初步假設放量/ 縮量=2 / 1 。另外再假設股價上漲時換手率為200 % ,則下跌時的換手率應是100 % ,這段時間的總換手率為300%。由此可以得出: 莊家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200 %×30 %一100 %×20%=40 %即股票在這段時間的換手率達到300 %時,莊家的持倉量只達到40 % ,即每換手100 %時,莊家的持倉量為40%×300 %×100 % = 13 . 3%。 當然,這里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一般從MACD 指標金叉的那一周開始,到終止的那一周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來再除以流通盤,可以得出這段時間的個股換手率。然後再把個股換手率×l3 .3 % ,得出的數字即為莊家的控盤度。一個中線莊家,建倉期間的個股換手率應在300%~450 %之間。只有足夠的換手,莊家才能吸足籌碼。 至於莊家建倉的成本,可採用上面計算的那段時間內股票的最低價加上最高價,然後除以2 ,所得數值即為莊家的成本區。這種計算方法雖然簡單,但卻相當實用,計算誤差不超過10%。 當然,計算莊家建倉成本,還有其他更精確的方法,由於這些方法計算起來比較復雜,其誤差率也在3 %以上,因此這里不再詳細介紹。 計算出莊家的建倉成本和持倉量以後,莊家拉升出貨的第一目標為:成本x ( 50 % + l ) ,假設莊家的每股成本為l0 元,則其拉升出貨的最低目標價位即第一目標位為15 元。 了解了莊家的持倉量和建倉成本,在跟庄時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如何計算莊家的持倉量計算莊家的持倉量,可以幫助投資者很好地判斷莊家目前的坐莊過程處於何種階段。如果莊家處於建倉階段,投資者就應該伺機跟進;如果莊家處於出貨階段,就應該趕快平倉出局。 計算莊家的持倉量,是股市跟庄制勝的一個關鍵內容,但要做到非常精確地判斷莊家的持倉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投資者只能根據不同的階段和不同的時間,用基本合理的方法大致估算莊家的持倉量。 下面為大家介紹兩種計算莊家持倉量的方法,僅供大家參考。(一)方法一首先確定某股某一段時期屬於莊家的建倉期,然後將該股這段時期內的成交量相加,得出一個總數,再分別除以2 和3 ,得出兩個數字,莊家建倉的持倉量就處於這兩個數字之間。 例如,有一個流通盤為9000萬股的中盤股,該股經歷長期下跌後進人橫盤整理階段。最近一段時期,有跡象表明莊家正在積極吸籌。從K 線走勢圖上反復辨認,確定某一天為主力吸籌的起始日。從主力吸籌起始日至今,已經有60 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為9500 萬股。將9500 萬股分別除以2 和3 ,就得出兩個數字,即4750 和3167 。據此,就可以估計莊家這段時期的吸籌量在3167 ~4750 萬股之間。 這種方法計算莊家持倉量的根據是:股票的成交量包括三部分,其一是莊家低位收集籌碼的量,及其為了降低建倉成本實施的高拋低吸的量;其二是短線操作者買進賣出的量;其三是一部分長線買家買人的量。因此,這段時期的成交量不能全部算在莊家的身上。根據多年操盤的經驗,莊家每次吸籌的量,大致占該階段總成交量的1 / 3 ~1 /2 ,很多還達不到這個數字。(二)方法二這種計算方法比較復雜,但准確性更高一些。計算方法是: 假設個股流通盤為A , A×(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可以得出一個數值;將該數值分別除以2 和3 ,得出兩個數值。最後確定莊家的持倉量就位於這兩個數值之間。 例如,某股流通盤為3000萬股,2007 年下半年該股連續60 個交易日的換手率為260 % ,同期大盤的換手率為140 % ,據此可以算出: 3000萬股x ( 260%-140 % ) = 3600 萬股 3600萬股/2 =1800 萬股 3600萬股÷3 = 1200 萬股因此,莊家實際的持股數可能在1200 ~1800 萬股之間。也就是說,莊家的持倉量可能在流通盤的40%~60 %之間。 由於其上限已經超過流通盤的50 % ,下限也已達到流通盤的40%。據此分析,可以得出莊家坐莊的時間不會太短,至少是個中線庄,甚至是個長線庄。 使用以上方法計算莊家的持倉量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①這些計算方法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一個股票之所以成為冷門股,說明這個股票已經沒有莊家,籌碼絕大部分都分布在散戶手裡。因此,新的莊家一旦坐莊冷門股,利用以上方法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莊家手中的持倉量。②在計算莊家持倉量時,選取的建倉周期不能太短。
❺ 持倉成本價是怎麼計算的
持倉成本價是怎麼計算的?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只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
三人和:買入的多,人氣旺,股價漲,反之就跌。這時需要的是個人的看盤能力了,能否及時的發現熱點。這是短線成敗的關鍵。股市裡操作短線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態要穩,最好能正確的買入後股價上漲脫離成本,但一旦判斷錯誤,碰到調整下跌就要及時的賣出止損,可參考前貼:勝在止損,這里就不重復了。
四賣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漲的,漲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調整,那短線操作就要及時賣出了,一般說來股票賺錢時,隨時賣都是對的。也不要想賣到最高價,但為了利益最大話,在股票賣出上還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經驗介紹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漲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漲停板而沒有封死漲停的股票可考慮賣出,特別是留有長上影線的。
2、60分鍾或日線中放巨量滯漲或帶長上影線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沒繼續放量上沖,很容易形成短期頂部,可考慮賣出了。
3、可看分時圖的15或30分鍾圖,如5均線交叉10日均線向下,走勢感覺較弱時要及時賣出,這種走勢往往就是股票調整的開始,很有參考價值。
4、對於買錯的股票一定要及時止損,止損位越高越好,這是一個長期實戰演練累積的過程,看錯了就要買單,沒什麼可等的。
❻ 求計算主力成本和主力持倉多少的方法
股價的漲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該股籌碼的分布狀況以及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的:動用的資金量越大、籌碼越集中,走勢便較為穩定,不易受大盤所左右;動用的資金量越小、籌碼分散在大多數散戶手中,股價走勢漲難跌易,難有大的作為,如何估算主力持倉數量呢?筆者的經驗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法求和平均來判斷:
1、筆者通過實戰的摸索,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如下:當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筆者經驗至少換手達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筆者長時間實證統計,准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2、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因此,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量。
3、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
~最簡單的辦法~~找到最近三十個交易日的最低價。然後往前找成交量最大,換手率大於10,下影線最長,十字形態的K線,然後取其前一日和後一日的均價,基本和近期主力成本接近。這招很實用,不必進行專業的計算,適合入門者使用。
❼ 加倉之後如何算股票成本
股票加倉後成本價的計算方法是補倉需n股 = [補倉後股票的價格×(第一次買股數 + 補倉時買股數)-(第一次買入股票的成本價 × 第一次買股數量)]÷補倉時所買股票的成本價。
1、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同時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2、例子:(不計稅費)
第一次買入=5.00*5000=25000元 成本價5/股;
第二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5000*2)=4.50/股;
第一次賣給=4.60*5000=23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5000)=4.40/股;
第三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20000)/(5000*2)=4.20/股;
拓展資料:
1、滿倉:就是把你所有的資金都買了基金,就像倉庫滿了一樣。大額資金投入的叫大戶,更大的叫莊家;小額資金投入的叫散戶,更小的叫小小散戶。
2、半倉:即用一半的資金買入基金,帳戶上還留有一半的現金。如果是用70%的資金叫7成倉。
股票加倉的成本價計算,一般是採取加權平均法來求得。
例子:(不計稅費)第一次買入=5.00*5000=25000元
成本價5/股;第二次買入=4.00*5000=20000元;成本價=(25000+20000)/(5000*2)=4.50/股;
第一次賣給=4.60*5000=23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5000)=4.40/股;
第三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20000)/(5000*2)=4.20/股。
加倉做t的意思在T+1的股票市場中進行當天買入賣出的操作,即T+0交易,操作手法是用較高的價格賣出股票,然後在當天用較低的價格買回股票,整體持倉保持不變,但是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格會降低。這種操作的由來是由於中國的股票市場實行的是T+1交易制度,當日買入的股票只能在次日賣出,但是由於投資者事先持有該股票,那麼就可以進行如上操作,實現當日買入賣出的T+0操作。
❽ 股票加倉的成本價怎樣計算
股票加倉後成本價的計算方法是補倉需n股 = [補倉後股票的價格×(第一次買股數 + 補倉時買股數)-(第一次買入股票的成本價 × 第一次買股數量)]÷補倉時所買股票的成本價。
1、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同時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2、例子:(不計稅費)
第一次買入=5.00*5000=25000元 成本價5/股;
第二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5000*2)=4.50/股;
第一次賣給=4.60*5000=23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5000)=4.40/股;
第三次買入=4.00*5000=20000元 成本價=(25000+20000-23000+20000)/(5000*2)=4.20/股;
拓展資料:
1、滿倉:就是把你所有的資金都買了基金,就像倉庫滿了一樣。大額資金投入的叫大戶,更大的叫莊家;小額資金投入的叫散戶,更小的叫小小散戶。
2、半倉:即用一半的資金買入基金,帳戶上還留有一半的現金。如果是用70%的資金叫7成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