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節約企業成本
擴展閱讀

如何節約企業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2-10 21:51:51

㈠ 企業如何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僅例舉一下幾個步驟以供參考,望採納!
一、全流程

企業要對產品設計、工藝、采購、製造、銷售、使用的整個過程發生的成本進行控制,不僅對產品生產成本的發生過程進行控制,也要對生產前的設計、工藝和生產後的銷售、使用所發生的成本進行控制。

有效的成本控制,主要是要加強事前、事中和事後全過程的控制。

事前控制,要認真對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預測,然後同計劃要求進行比較,從而在必要時調整計劃和控制影響因素,以確保目標的實現。

事中控制,又稱執行控制,這是成本控制的基礎與核心工作。

最後是事後控制,又稱反饋控制,主要是分析執行情況,將其與控制標准相比,發現問題,分析原因,以及對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及時採取措施並實施,防止問題再度發生。

二、全員化

企業要樹立全員成本控制的理念,而不是僅靠管理者自己。

每一個企業員工都要增強成本意識,努力降低生產成本,這就是所謂全員參與成本控制。

企業要充分整合和利用內外資源,只有全員參與的成本控制,才能真正實現費用成本、時間成本和質量成本的有效控制。
因此,企業要積極構建全員成本管理模式,分解指標,明確責任,嚴格考核,牢固樹立起幹部員工「效益為先、降耗為本」的理念,確保企業效益最大化。

企業可從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1、科學合理地進行成本指標分解。

根據各職能部門的實際條件與職能分工,將成本指標按年、季、月將費用進行分解,層層落實,實行歸口分級管理,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做到從上到下,人人肩上有任務,個個頭上有指標,構成嚴密、細致的全員成本管理責任體系。

2、嚴肅月度成本計劃,超前控制。

創業企業要制定成本計劃,逐月公布下發,月底嚴格考核兌現,節獎超罰。月底對當月成本完成情況進行預測,分析成本費用超降原因,總結經驗,尋找差距,提出降低成本意見,上報企業決策層,作為成本改進決策參考。

3、堅持勤算賬、算細賬的工作方法,要求企業內部職能部門及所屬員工都要算成本賬,分析成本情況,明確投入與產出關系,進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堅決完成計劃任務下的成本指標。

三、標准化

成本管理要力求做到量化,能夠定量的要定量,不能定量的要定性,做到成本管理有標准可依。

標准成本是一種計劃成本,這是進行成本管控的標桿。
企業把成本標准化就是要管理者建立各種成本定額,如采購成本定額、生產工藝定額、勞動工資定額、銷售成本定額等。

定額成本是企業項目運營成本的現行定額,它反映了當期應達到的成本水平。

合理的成本定額是衡量企業成本節約或超支的尺度。

通過定額化管理,創業企業可避免費用開支的盲目和隨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運營和管理效益。當然,成本定額也是對成本責任考核的重要基礎和依據。

四、責任化

實行目標成本責任管理,要將指標層層分解,實行定額定量管理和限額消耗承包,從而形成人人身上有指標、個個肩上有擔子,真正落實到個人,並起到促進員工「天天精打細算,月月經營核算」的作用。
同時,還要根據員工的管理許可權和管理范圍,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

這種經濟責任要與企業的費用、支出、利潤相關聯,更要與員工個人的經濟利益及其個人在企業的發展相關。

只有企業內部的每個員工都來努力完成自己的責任,避免不必要的損失與消耗的發生,企業才會具有低成本競爭力。

這就是企業的成本責任,只有成本責任清晰,才能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上下同心來共同降低成本。

㈡ 如何有效節約企業運營成本

在這里提倡有效節約運營成本。有效是指成本節約要有利於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要有利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要有利於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因此,企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應成為發展趨勢。 無論企業經營規模多大,要想取得更多的利潤,有效節約每一分錢,實行低成本原則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世界船王包玉剛說:在經營中,每節約一分錢,就會使利潤增加一分,節約與利潤是成正比的。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前董事長兼CEO雷蒙德也堪稱成本節約的典範。在他執政期間,該公司被評為世界上最賺錢的石油公司。成本管理已不單純的指財務核算提出的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的直接成本加上期間費用的概念,已被延伸到了一個廣義的范圍。企業的兼並重組,發展戰略合作夥伴,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技術進步,精簡組織結構,優化資源配置等都被列為了成本節約的范疇。在這里提倡有效節約運營成本。有效是指成本節約要有利於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要有利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要有利於企業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 。節約是指從宏觀處把握,從微觀處著手的全方面的使成本水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圍。運營成本是指廣義地企業為提供產品或服務而所發生的所有支出。強調成本節約的有效性,是因為成本管理中仍然可能存在以下誤區: 第一, 成本並不是越低越好。企業如果一味追求低成本,而以犧牲產品或服務質量、響應客戶的時間等條件為代價,可能導致後續成本的不斷增加,反而削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因此,企業引入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應成為發展趨勢,如果某項成本的降低削弱了企業的戰略競爭優勢,應當棄之不用,如果某項成本的投入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則應鼓勵。第二, 成本管理並不是越細越好。所有的管理措施均需要考慮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在一定的人力、財務、物質資源配置條件下,使成本水平達到最優。第三, 成本管理並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成本管理的概念應該滲透到企業的方方面面,應上升到企業文化建設、體制建設、戰略規劃的高度。第四, 成本管理只重節約,也要重視預防。即力求在生產過程中不徒耗無謂的成本浪費,通過改進工作方式等措施預防成本的無效支出。例如,減少廢品損失、節約能耗、零庫存、作業分析與改進等皆屬成本預防的范圍。為實現企業運營成本的有效節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 標桿管理 企業管理者應樹立一切皆可對標的理念,具體到成本節約方面,公司對標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內部對標。可在企業內部尋找標桿,尋找企業成本管理績效最優的基層、班組、或個人為代表,對其成本管理現狀進行剖析,總結其先進經驗和做法,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全面推廣,從而帶動公司整體成本管理績效的提升。外部對標。也可以在在企業外部同行業、跨行業選擇標桿。通過分析國內、國際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成本水平,總結標桿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或者分析為達到競爭對手相同的成本水平,需要哪些管理舉措,通過魚骨圖的形式進行詳細說明並落實,以實現成本有效節約的目的。二、價值鏈管理 成本節約應滲透企業價值創造的各個環節,深入到企業的規劃、設計、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全面、細致地分析和控制各部門內部及部門之間相互聯系的成本。例如,美的公司就是通過發展戰略采購供應商合作夥伴,合理控制庫存來提高利潤空間的。對於美的來說,其較為穩定的供應商共有300多家,其零配件加起來一共有3萬多種。目前,美的空調成品的年庫存周轉率不僅遠低於戴爾等電腦廠商,也低於年周轉率大於10次的韓國廠商。庫存周率提高一次,可以直接為美的空調節省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的費用。由於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證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維持了相當的利潤。因此,成本節約的范圍不局限於企業內部,還超越企業邊界進行跨組織的成本管理,與企業價值鏈相關的上游(供應商)與下游(客戶)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重塑企業的成本與競爭優勢。

㈢ 公司如何節約成本

來源:財稅派
現代成本管理理論是社會、經濟和企業管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符合管理思想的發展、適應市場經濟和企業管理要求的,因而它的建立是必然的。

歸納起來,目前企業運用比較廣泛的成本管理手段有以下六種。企業如果綜合採用了六種成本管理手段,並且運用的比較嫻熟,其成本是可以有較大程度降低。問題是,我所了解的許多企業的成本管理人員,並不了解有這么多的可供選擇的成本管理方法,他們所使用的方法通常只是其中的一兩種。極少數的企業雖然並用了這六種手法,或採取了其中主要幾種方法,但由於受多方面的實施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他們使用的並不專業和得心應手,因而其應有的效果被大大地打了折扣。

一、基於經驗的成本管理方法

這是一種最為基礎的和較低級別的,但是應用最為普遍,在一定的條件下效果也是十分好的一種成本控製法。大多數企業的成本管理都是由此開始的,而其他每一種成本控制方法的最底層部分其實都是由此構成的。

它是管理者藉助過去的經驗來現實對管理對象進行控制,從而追求較高的質量、效率和避免或減少浪費的過程。比如說,經驗告訴我們,在采購的過程中,「貨比三家、反復招標、盡量殺價」,可以降低采購成本,於是管理者就要求他們的下屬在采購時「貨比三家、反復招標、盡量殺價」。又比如,經驗告誡我們,對外采購的過程中,如果缺少必要的監督機制,有的采購人員就可能產生自私行為,從而導致企業損失,於是大量的企業常常不惜犧牲效率和成本設置「關卡」來防止采購人員的自私行為。還比如,人們注意到只要對員工盯緊一點,員工的工作效率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於是企業普遍十分強調對員工行為的監督。

毫無疑問,基於經驗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時是最有效用的提高效率、保證質量和控製成本的措施。一個從最基層銷售員干起,一直干到營銷副總經理職務的管理者,他所管理的銷售人員,一般較少有機會犯直接蓄意損害企業利益的錯誤。然而,經驗有時是也是不可靠的。一位企業總經理過去管理文化層次較低的工作人員的經驗告訴他,加強對犯錯員工的處罰可能減少員工犯錯,從而減少或避免企業的損失,然而如果他現在管理的工作人員文化層次較高,且都是獨生子女一代,那麼他的這一經驗可能不但不管用,甚至走向反面。

基於經驗的成本管理法有時並不管用,一般出於兩點原因:一是,經驗帶有嚴重的個人色彩,當變化的環境問題超過經驗的范圍時,經驗可能失去效用。二是,經驗往往是「就事論事」的,不是系統思維的結果,因此經驗在實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系統性消極後果,即對具體的對象而言它們有助於控制甚至降低成本,但就總體而言它們則可能無助於控製成本,甚至造成系統性成本上升,此外,實施經驗化的成本管理,可能在未來留下歷史的陰影。

二、基於歷史數據的成本控制方法

絕大多數企業都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全面地或部分地採取了這種成本控制辦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據歷史上已經發生的成本,取其平均值或最低值(管理者通常會要求以最低值)作為當前階段或下一階段的最高成本控制標准。比如,過去三年或三個月,某種食品原料的平均或最低采購價格是每公斤8.13元,企業的有關部門或個人就將這個8.13元確定為當前或未來一個時期同等級原料的最高采購限價來予以控制。採用這種方法最普遍的是那些工程建設類企業和及製造業中的企業。

這種方法的一個假設的前提是,物價通常是在保持相對穩定中不斷走低的。因此之故,使用這種方法的一個不足之處在於,當物價出現周期性上升,而企業的機制不夠靈活或反應緩慢時,過分強調歷史最低價,可能錯過最佳交易時機或造成采購品質量下降或數量短缺。某些領域的產品質量越來越不如最初,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不斷追求低於歷史最低價采購是有關系的。此外,當物價下跌幅度超過企業預期,而企業的機制不夠靈活,或有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或存在私心,或反應緩慢時,強調基於歷史的最低價可能使企業在短期內蒙受損失。

基於歷史數據的成本控制方法,也是下一種成本控制方法的基礎內容。

三、其於預算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

在國內企業中間,採取嚴格的預算管理的企業並不多見。盡管一些企業管理者從各種渠道了解到實行預算管理的種種好處,因而每到年底,他們總會要求財務部門,或者是銷售部門,或者是「總經辦」這樣的部門去為來年做一份預算。然而,由於大家都對怎樣做預算一知半解,企業平時又沒有積累起做預算所需要的各種數據,以及做預算所需要相應的組織環境,加上時間十分緊迫(通常他們會要求有關人員在1-7天內完成)和其它一些原因,他們做出的預算,其實只是做預算者在揣摸領導意圖後拿出的一個來年的花錢的計劃。而且做這個計劃的人通常明明知道這個花錢計劃只是做一做,滿足老闆當前的要求而已。在大多數企業中,很少有人認為預算會是有用的,不是指預算從理論上講無用,而是在他們的企業沒有用。

人們普遍確信的是,「計劃沒有變化快」。「計劃沒有變化快」,這是句話可以作多樣理解的話。一種理解是,老闆自己不會按照他要求做出的預算執行,預算做得再好也沒有用。一種理解是,我們的企業根本就做不出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預算。還有一種理解是,人際關系太復雜、當家的人太多,即便老闆要堅持按預算辦事,也不定那一天就有一人物把他破壞了。可能還有一種解釋是,環境因素變化太快,企業發展的變數太多,根本就無法預測兩三個月以後的事,所以預算做不出來,做了也一定會不實用。

但是,國外成功企業的經驗顯示,預算管理是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所謂預算,通俗的講就是,事前確定好明天花多少錢?哪裡花錢?誰來花錢?怎麼花錢?誰來控制花錢?要回答這些問題,不僅需要對全盤有把握,而且知道資金從哪裡帶來(並保證能得到這筆資金),以及知道各種需要購進的東西的未來價格走勢。因為是按計劃來花錢,自然就不會亂花錢、花冤枉錢。為什麼說按事前的計劃花錢就不會花冤枉錢呢?因為計劃通常是事前經過在各部門的共同參與下,反復討論協商出來的。

當然,正如世界上沒有絕對好的東西一樣。基於預算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也並非百分之百好用,因為總有一些事情是無法預計的。但這不能否定預算管理的無效,預算一旦執行以後,也不是鐵板一塊,必要的時候是可以作適當調整的。最重要的是,有預算管理一定會比沒有預算管理好。

四、基於標桿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

所謂標桿,就是樣板,就是別人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自己好,所以要以別人為楷模來做,甚至比別人做得還要好,或說別人做到了那樣的效果,所以我也要求自己達到甚至超過那樣的效果。

這里的「別人」有三層意思:

其一,它可以是別的企業。當一個企業在某些方面做到某種較好程度時,通常就會有一批企業起而效仿它,比如A汽車製造廠由於採用某種新的工藝,促其每台車的生產成本降低了1%,因此眾多的汽車生產企業也紛紛採取這種工藝。又比如,某企業的人均貢獻率達到了某種水平,於是一家企業開始研究它是如何達到那個水平的,當這家企業確信自己找到答案時,它便以那家企業為目標,採取措施(不一定跟那個企業的做法一模一樣)試圖取得同樣的人均貢獻率,甚至更高的人均貢獻率。以其他企業為標桿,其學習途徑主要有三個:一是,通過一定的媒介(電視、報紙、期刊、書籍、網路、管理顧問)知道某個企業在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做得比自己好,因而決意學習它。二是,到那家企業參觀學習或由那家企業的人員當面介紹,因而決意學習它。三是,在那家企業工作過的人員帶來了那家企業的經驗,在本企業推廣它。

其二,以自身企業過去的某些績效為標准來作為未來的目標予以控制。比如,在本企業的歷史上,最高的人均利潤貢獻額為50000元,或者銷售費用率僅為8%,於是決意在下一年度以此為目標來予以控制。這一點與基於歷史數據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其三,是以本企業的某個部門或某個人創造的某項紀錄為目標,要來其他部門或其他人以此為標桿,並力爭超越他。比如,某部門連續三個月創造了人均辦公用品費用不超過10元的紀錄,經分析認為,全公司的其它部門如果努力控制辦公用品使用,也能達到這個效果,於是便在全公司倡導或強制性地執行以那個部門的這一結果為標准,來實施降低辦用品費用的計劃。又比如,某位計件工當月創造了一項較高的生產記錄,公司便號召其他人向他學習,也是一種標桿式的管理方法。

五、基於市場需求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

基於市場需求的目標控制方法(我有時也把它稱為「基於決策層意志的成本控製法」,因為這種方法在使用過程中,決策者的意志將起主導作用)。下面是一個典型的基於市場需求的目標成本控制方法的操作案例。

某公司計劃開發生產一種新產品――A型塗料,公司技術人員經過攻關,終於研製出了這種塗料的配方。生產這種塗料需要用清鉛粉、黑鉛粉、粘土和糖漿四種原料,它們所佔的比重分別為:35%、45%、14%和6%。該公司通過市場調查發現,該類型塗料具有競爭性的市場價格0.50美元/公斤,公司確定的產品種產投放市場後的目標毛利為0.25美元/公斤。

這樣一來,A型塗料的目標成本即為0.25美元/公斤(0.50美元/公斤-0.25美元/公斤)。然而該公司通過市場調查得知:上述四種原料的成本分別為0.45美元/公斤、0.18美元公斤、0.15美元/公斤和1.00美元/公斤。據此,A型塗料的成本為:0.45×35%+0.18×45%+0.05×14%+1×6%=0.31美元/公斤。也就是說,這個設計方案雖然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其成本卻達不到目標成本的要求。為了實現既定的目標成本,該公司科技人員決定對A型塗料現有的配方進行重新研究調整,以便達到成本目標。通過運用價值工程的原理,他們發現A型塗料耐高溫性能有些過剩,而懸浮穩定性卻略顯不足。為此,科技人員決定在保證A型塗料必要的功能的前提下改進配方。新配方只用清鉛粉、黑鉛粉和膨潤土三種原料,它們所佔的比重分別為15%、80%和5%,而膨潤土的成本僅為0.09美元/公斤。這樣新的A型塗料配方的成本為:0.45×15%+0.18×80%+0.09×5%=0.27美元/公斤。新配方的成本達到目標成本的要求,可以正式投產。

這一方法已經被眾多的企業所採用,即實踐證明它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控製成本的手段。最初,這種方法可能是某企業迫於競爭的無奈而創造出來的。現在也主要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被廣泛採用。但是,實際上在競爭並不激烈的產業中,推行此方法依然可以獲得奇特的管理效果。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有時候看似不能達到的目標,如果有一個強權者一定要讓人們達到它,它有時還真得能夠如願以償。許多企業往往並不知道自己企業是否存在降低成本的空間,採取這種方法,有時可以把海綿中所有的水都擰干。

六、基於價值分析的成本控制方法

一些優秀的製造業中的大企業都使用了這種方法。這類企業往往設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負責「降低成本」,他們分析現有的工作、事項、材料、工藝、標准,通過分析他們的價值並尋找相應的替代方案,可以相應地降低成本。比如,某企業的成本管理人員經過認真分析,發現將企業內的保潔工作外包給公司以外的專業保潔公司完成,比企業自己養清潔工成本更低,於是提出議案,公司領導看後認為可以,於是就把公司的保潔工作委託給了一家專業保潔公司。

這種方法在先進的公司使用是經常的和制度化的,即企業設有專門的人員(通常是工程師)以此為工作職責。但是,幾乎所有的公司看似或多或少地使用了這種方法,而其實做得並不專業。具體分析會發現兩種情況:一是,一些企業所進行的價值分析實際上是學另外的企業的經驗。比如,聽到或看到某企業將保潔工作實現外包,降低了保潔和管理成本,於是也來採取外包保潔的管理辦法。這實際上是在運用標桿,而不是獨立的價值分析的過程和結果。其二,一些企業經常也會特地對某些工作、事項、業務、流程等進行價值分析,並且有時也可能找出一個良好的替代方案,以及實行的效果的確比較理想。然而,這種價值分析的過程更多的是因為某些重要人物心血來潮時的行為。

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成本的管理,有效的企業成本管理方法,能夠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吸收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建立適合自己企業的成本管理系統。

㈣ 企業如何降低成本

降低企業的成本,就是要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節省一切不必要的開支。把每一分錢都用到必須用的地方。一般說來,降低生產成本應該注意四個問題:
(1)制度的制定與落實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有很大難度的。要想使企業發展順利,應該建立一套相應的管理制度,特別是財務制度,從制度上杜絕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制度制訂之後,還要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學習,從而更好地促進制度的落實。
(2)設備改進與科技更新
對生產上的一些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的落後設備進行有計劃地淘汰,同時引進相應的低耗能、高效率、無污染的設備。企業設備的完好率與正常生產率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指標。這就需要企業有一支技術過硬的設備檢修與保養隊伍,要求他們不僅技術過硬,還要有責任心,出勤率高,才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同時,還要注意引進一些實用的高新科技,利用高新科技生產出優質產品,並促進企業的整體效率提高。
(3)加強教育,樹立勤儉辦企業的精神
應該對創業隊伍加強勤儉辦企業精神的教育,並把這樣的要求落實到創業的方方面面。理想的狀態是所有的創業隊伍人員都應該有這樣一個概念:「該花的錢就花,不該花的錢一分也不能花」。那種企業不是我的,垮了與我沒關系的思想在企業內部不能夠有市場。對於有這種思想的人,應該予以批評,並在制度上予以限制。
(4)違規現象的懲罰效應
在企業的創業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會有一些違規現象出現。如何處理這種現象,也事關企業生存與發展。按照制度管事、制度管人的原則,對於違反相應制度的人和事,應該按照制度的要求,進行相應的批評、賠償、處罰。這是因為,一次不處理,就會以後產生更多的違規現象,數量和影響也會越來越大,直到無法收攤。「小洞不補,大洞吃虎」的意思就是這樣。
此外,創業者還要通過生產實踐觀察,對那些在經濟上過不了關的人要慎重使用,特別是經濟上不能夠委以重任,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㈤ 公司如何有效的節約成本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靠科學管理降低成本 要降低成本,必須抓住管理這個綱。一是要加強供應管理,控制材料成本。企業要制定采購原材料控制價格目錄,實行比價采購的辦法,實行貨比三家、擇優選購,做到同質的買低價,同價的就近買,同質同價,能用國產不用進口,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二是要加強物資管理,降低物化勞動消耗。物資儲量和消耗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產品成本的升降;三是強化營銷管理,降低銷售成本。要把增強銷售人員的法律意識與加強銷售管理相結合;四是要加強內部管理,杜絕浪費。控制原材料的庫存,減少資金積壓;加強生產計劃排程,保證內部物流順暢,減少在製品積壓,減少生產資金佔用;積極推行5S管理和JIT精益生產管理。 2.靠技術改造降低成本 企業必須樹立技術改造是降低成本重要途徑的觀念,通過技術改造,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開辟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一是要特別注重工藝技術改革,積極採取新技術、新工藝節能降耗,從根本上減少原材料的消耗;二是在實施技改項目建設中應注意降低項目建設成本,注重以較少的投入求得較多的回報。千方百計加快技改工程進度,降低項目建設成本,爭取早日投資回報。 3.靠優化組織結構降低成本 優化組織結構,提高職工素質,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環。首先,要優化勞動組合,競爭上崗,優勝劣汰,提高勞動生產率。其次,在科學測定確保最佳成本目標所必須的勞動量的基礎上,相應改善組織結構,核定勞動定員,制定合理先進科學的勞動定額,降低單位產品的勞動消耗量和工資成本。 4.靠過硬的質量降低成本 產品的質量與產品成本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誰的產品質量能滿足客戶需求,誰就有競爭力,產品就有市場,就不會佔用過多的資金;產品質量好,不出或少出次品,可以直接降低生產成本;產品質量好,就可以按優質優價原則,以較高價格出售,相對降低成本在銷售收入中的比重;產品質量好,可以贏得更多的用戶,直接增加銷售量,降低銷售成本;產品質量好,實際上也就節約了能源、原材料;產品質量好,就可以節省勞動力與管理費用,這樣無疑會降低成本。 5.靠優化產品結構降低成本 只有產品品種多,產品結構合理,才能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只有產品結構合理,才能加速產品擴散,加快市場滲透,提高市場的相對佔有率,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對選擇的主導產品要通過採用先進技術,提高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強化生產指揮調度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產量,以降低產品成本中所含的折舊、利息等固定費用。同時還必須不斷創新、優化產品結構,採取「你無我有、你有我多、你多我精、你精我轉」的策略,開發新產品,追蹤世界發展潮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形成不同的產品結構,使產品市場逐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