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質量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1、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2、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4、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質量成本的概念是由美國質量專家A.V.菲根堡姆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來的。其定義是:為了確保產品(或服務)滿足規 定要求的費用以及沒有滿足規定要求引起損失,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工作程序:
1、要深入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宣傳和學習,對主要從事質量成本管理的人員進行專門培訓,明確其職責和任務。
2、制定質量成本管理的有效標准,即確定適宜的質量成本水平。
3、編制、實施質量成本計劃,同時要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核算與分析,對質量成本計劃的實施進行適時控制。
4、對質量成本的控制情況進行考核,並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提出質量成本改進計劃和相應的質量成本改進措施。
② 工業企業中質量成本投入比例多少合適
企業機會所有的成本都是為拉質量成本,他是最關鍵的,是可以控制多少的,其他什麼勞務費等成本都是是單獨性的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保證或提高產品質量進行的管理活動所支付的費用和由於質量損失所造成損失的總和。質量成本=鑒別成本十損失成本十預防成本1.預防成本 預防成本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和提高,控制工序質量,減少故障損失而採取的措施所發生的各項費用。GB/T19000.5的標準定義為:「是預防發生故障而支付的費用。」它一般包括下列項目。 ①質量計劃工作費。為制定質量政策、目標及質量計劃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包括編寫質量手冊、體系文件所發生的費用。 ②設計評審費。開發設計新產品在設計過程的各階段所進行的設計評審及實驗試驗所支付的一切費用,也包括產品更新的設計評審活動的費用。 ③工序能力研究費。為使產品達到符合性質量,對工序能力進行調查研究及保持工序能力而採取的措施所發生的一切費用。 ④質量審核費。對質量管理體系、工序質量和對供應單位的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質量審核所支付的一切費用。 ⑤質量情報信息費。對市場質量情報和廠內外質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歸納、處理、早期報警和促進研究所發生的費用。 ⑥質量培訓費。以達到質量要求或改進產品質量為目的而對企業人員進行的正式培訓或臨時培訓,包括制訂培訓計劃直到實施所發生的一切費用。 ⑦質量改進措施費。制定和貫徹各項質量改進措施計劃,以達到提高產品質量或質量管理水平而進行活動所發生的一切費用。 ⑧質量獎。職工的質量獎及質量管理小組獎等用於質量(包括安全、節能)的獎金。 ⑨供貨單位質量保證。因對供貨單位提出質量保證要求而支付的外部質量保證費用。 2.鑒定成本 鑒定成本是「用於試驗和檢驗,以評定產品是否符合所規定的質量水平所支付的費用。」一般包括以下各項。 ①進貨檢驗費。對購進的原材料、協作件、外購配套件的進廠驗收檢驗費用和駐協作廠的監督檢查、協作配套產品的質量審核費用。 ②工序檢驗費。產品製造過程中對在製品或中間品質量所進行的檢驗而支付的費用。 ③成品檢驗費。對完工產品鑒別是否符合質量要求而進行的檢驗或試驗所發生的費用,包括產品質量審核費用。 ④試驗設備維修費。試驗設備、檢測工具、計量儀表的日常維護、校準所支付的費用。 ⑤試驗材料及勞務費。破壞性試驗所消耗產品成本以及耗用的材料和勞務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內部損失成本是交貨前因產品不能滿足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損失,如返工、復檢、報廢等等。也就是指產品在出廠前由於發生質量缺陷而造成的損失,以及為處理質量故障所發生的費用之和。包括以下各項。 ①廢品損失。指因產品(包括外購、外協產品物資)無法修復的缺陷或在經濟上不值得修復而報廢所造成的損失。 ②返工損失。指為修復不良品而發生的成本費用及為解決普遍性質量缺陷在定額工時以外增加的操作成本。 ③復檢費。指對返工或校正後的產品進行重復檢查和試驗所發生的費用。 ④停工損失。指由於各種質量缺陷而引起的設備停工所造成的損失。 ⑤產量損失。指由於改進質量控制方法使產量降低的損失。 ⑥質量故障處理費。指由於處理內部故障而發生的費用,它包括抽樣檢查不合格而進行篩選的費用。 ⑦質量降級損失。指產品質量達不到原有精度要求因而降低等級所造成的損失。 4.外部損失成本 外部損失成本是交貨後因產品不能滿足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損失,如保修、保換、保退、撤銷合同及有關質量的賠償、訴訟費用等。也就是指產品在用戶使用中發現質量缺陷而產生的一切費用和損失總和。它同內部損失成本的區別,在於產品質量問題是發生在發貨之後。包括以下各項。 ①索賠費用。指由於產品質量缺陷經用戶提出申訴,而進行索賠處理所支付的一切費用。 ②退貨損失。指由於產品缺陷,而造成用戶退貨、換貨而支付的一切費用。 ③保修費用。指在保修期間或根據合同規定對用戶提供修理服務的一切費用。 ④降價損失。指由於產品質量低於標准,經與用戶協商同意折價出售的損失和由此所減少的收益。 ⑤訴訟費用。即因產品質量問題而造成的訴訟費用。 ⑥返修或挑選費。即產品不合格而退換後返工修理或挑選的人工、材料、復檢及有關設備折舊費用。
③ 什麼是質量成本
預防成本 1 質量策劃費用 指有關部門或人員用於策劃所需時間的費用支出:例如規劃質量體系的具體細節所需的時間;根據產品設計和顧客對質量的要求,編制用於材料、工序和產品質量控制的方法、程序和指導書等所需的時間;可靠性研究,試生產質量分析,為編制試驗、檢驗和工序控制的指導書或操作規程等所需的時間。 2 過程式控制制費用 是為了質量控制和改進現有過程能力的研究和分析製作過程(包括供應商的製造工序)所需全部時間的費用支出;為有效實施或執行質量規劃而對車間工作人員提供技術指導所需的費用支出;在生產操作過程中自始至終進行控制所支出的費用。 3 顧客調查費用 是為了掌握顧客的需求所開展的相關調查研究和分析所花費的費用。 4 質量培訓費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費用 質量培訓費以及提高工作能力的費用不包括指導員工達到標準的熟練程度的訓練費,而是用於改進和提高質量水平所花費的相關費用。 5 產品設計鑒定/生產前預評審的費用 產品設計鑒定費指的是為了鑒定設計的質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評價試制產品或產品規范早期審批時所支出的費用。此外,還包括生產前預評審費。 6 質量體系的研究及管理費用 是指用於整個質量體系的設計和管理費用,以及輔助費用。 7 供應商評價費用 供應商評價費用是指為實施供應鏈管理而對供方進行評價活動費用。 8 其他預防費用 包括質量及可靠性組織機構的行政管理費用(不包括經營管理人員及行政辦公室人員的工資及差旅費),以及零缺陷計劃、產房設備維護等預防措施費用。 鑒定成本 1 外購材料的試驗和檢驗費用 是指由實驗室或其他試驗單位所進行的為評價外購材料質量所支出的費用,以及有關管理人員及辦公室人員可能用到的任何費用。它還包括檢驗人員到供貨廠評價所購材料時所支出的差旅費。 2 試驗室或其他計量服務費用 是指實驗室計量服務有關儀器的校準和維修費用,以及工序監測等的費用。 3 檢驗費 是指檢驗人員評價廠內產品技術性能時支出的費用,以及管理人員和辦公室人員可能支出的有關費用。但是不包括「1」中所述的外購材料的檢驗費用,以及機器設備、公用設備、有關工具或其他材料的檢驗費。 4 試驗費 是指試驗人員用於平價廠內產品技術性能時支出的費用,以及管理人員和辦公室人員可能支出的有關費用。它不包括「1」中所述的外購材料的試驗費用,以及機器設備試驗費,公用設施試驗費,有關工具試驗費或其他材料的試驗費。 5 核對工作費 是指這樣一些工作所需時間的費用支出: 操作人員按照質量計劃的要求而檢驗自己的工作質量;在製造過程中按要求檢查產品和工序是否合格;挑出不符合質量要求而被送回的全部廢品、次品;進行加工過程中的產品質量評價。 6 試驗和檢驗裝置的調整費 是指有關人員為了進行性能試驗而調整產品及有關設備所需的時間的費用支出。 鑒定成本 7 試驗、檢驗的材料與小型質量設備的費用 用於試驗主要設備的動力消耗,例如蒸汽、油以及在破壞性試驗時消耗的材料和物品。小型質量設備的費用包括了非固定資產的質量信息設備費用。 8 質量審核費用 產品和體系的審核費,包括內審和外審費用。 9 外部擔保費用 是指外部實驗室的酬金、保險檢查費等。 10 顧客滿意調查費 是為了了解顧客(包括內部)對產品滿意程度而進行相關調查分析的費用。 11 產品工程審查和裝運發貨的費用 是指產品工程師在發貨之前再次審查試驗和檢驗數據時所支出的費用。 12 現場試驗費 是指在最終發貨之前,有關部門按照顧客指定的場所試驗產品時造成的損失。這部分費用包括有關差旅費和生活費。 13 其他鑒定費用 包括供應商認證等。 內部故障成本 1 報廢損失費 2 返工或返修損失費 為修復不合格品使之達到質量要求或預期使用要求所支付的費用(包括重新投入運行前的再次檢驗費用)。 3 降級損失費 因產品質量達不到規定的質量等級而降級或讓步所損失的費用。 4 停工損失費 因質量問題造成停工所損失的費用。 5 產品質量事故處理費 因處理內部產品質量事故所支付的費用,如重復檢驗或重新篩選等支付的費用。 6 內審、外審等的糾正措施費 是指解決內審、外審過程中發現的管理和產品質量問題所支出的費用,包括防止問題再發生的相關費用。 7 其他內部故障費用 包括輸入延遲、重新設計、資源閑置等費用。 外部故障成本 1 投訴費 2 產品售後服務及保修費 3 產品責任費 4 其他外部損失費 包括由失誤引起的服務、付款延遲及壞賬、庫存、由顧客不滿意而引起的成交機會喪失和糾正措施等費用。]
④ 質量成本有哪幾類
質量成本有:
1、預防成本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2、鑒定成本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最佳質量水平應是內外部損失成本曲線與預防鑒定成本曲線的交點。當投入成本(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為0時,合格品率幾近於0;而逐步增加投入時,合格品率就迅速上升,損失成本則急劇下降,而總運行質量成本(投入加損失)也迅速下降。
遵循原則:
1、以尋求適宜的質量成本為目的。任何企業都有與其產品結構、生產批量、設備條件、管理方式和人員素質等相適應的質量成本,開展質量成本管理的目的就是找到適宜的質量成本控制方式,來優化企業的質量成本。
2、以嚴格、准確的記錄數據為依據。實施質量成本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成本數據流進行細致的核算和分析,所以提供的各種數據和記錄必須真實、可靠,否則對決策只能起到誤導作用。
3、建立完善的成本決算體系。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就要對成本的核算有統一的口徑,應有對人工的工時、成品的加工成本、損失成本、生產定額等有統一的核算和計價標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質量成本
⑤ 什麼是質量成本Quality Cost
什麼是質量成本(QualityCost)?
質量成本(品質成本),也稱質量費用(品質費用),。根據ISO9000系列國際標准質量成本的定義是: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質量水平上所需的有關費用。它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質量成本由兩部分構成,即運行質量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⑥ 什麼是質量成本它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因未達到產品質量標准,不能滿足用戶和消費者需要而產生的一切損失。質量成本一般包括:為確保與要求一致而作的所有工作叫做一致成本,以及由於不符合要求而引起的全部工作叫做不一致成本,這些工作引起的成本主要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其中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屬於一致成本,而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又統稱為故障成本,屬於不一致成本。
具體而言,預防成本是為減少質量損失和檢驗費用而發生的各種費用,是在結果產生之前為了達到質量要求而進行的一些活動的成本,它包括質量管理活動費和行政費、質量改進措施費、質量教育培訓費、新產品評審費、質量情報費及工序控制費;鑒定成本是按照質量標准對產品質量進行測試、評定和檢驗所發生的各項費用,是在結果產生之後,為了評估結果是否滿足要求進行測試活動而產生的成本,包括部門行政費、材料工序成品檢驗費、檢測設備維修費和折舊等。故障成本是在結果產生之後,通過質量測試活動發現項目結果不滿足質量要求,為了糾正其錯誤使其滿足質量要求發生的成本,分為兩部分:內部損失和外部損失:內部損失是指產品出廠前的廢次品損失、返修費用、停工損失和復檢費等;外部損失是在產品出售後由於質量問題而造成的各種損失,如索賠損失、違約損失和"三包"損失等。上述概念也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
質量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 COPQ)彌補百萬次品率的不足。其概念是造價不同的產品,質量問題帶來的損失不同;同一次品,出現在供應鏈的不同位置,造成的損失也不一樣(例如更換、 維修、保修、停產、喪失信譽、失去以後生意等)。例如壞在客戶處,影響最大,假設權重為100;壞在公司生產線,影響相當大,假設權重為10;壞在供應商的生產車間,影響最小,假設權重為1。該產品價格為1000元,在上述三個環節各出現次品一個,總的質量成本就是111000元(10_0x1000 + 1_0x1000 + 1x1000)。這個指標有助於促使在供應鏈初端解決質量問題,在一些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供應鏈復雜的行業比較流行,例如在美國,飛機製造業、設備製造行業等設備原廠(OEM)採用得比較多。
具體內容如下:
預防成本
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所需的各項費用。
a) 實施各類策劃所需的費用、包括:
體系策劃:
產品實現策劃:
b) 產品/工藝設計評審、驗證、確認費用,
c) 工序能力研究費用,
d) 質量審核費用,e) 質量情報費用,
f) 培訓費用,
g) 質量改進費用。
鑒定成本
用於評估產品是否滿足規定要求所需各項費用。
a) 檢驗費用,
b) 監測裝置的費用,
c) 破壞性試驗的工件成本、耗材及勞務費。
內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前因不滿足要求而支付的費用。
a) 廢品損失,
b) 返工損失,
c) 復檢費用,
d) 停工損失,
e) 質量故障處理費,
f) 質量降級損失,
外部損失成本
產品出廠後因不滿足要求,導致索賠、修理、更換或信譽損失而支付的費用。
a) 索賠費用:
b) 退貨損失:
c) 保修費用:
d) 降價損失:
e) 處理質量異議的工資、交通費。
f) 信譽損失:
⑦ 質量成本管理應遵循哪些原則
質量成本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1)全員參與質量成本管理。
根據財務成本和全面質量管理全員參與的要求及大質量的管理理念,要以「全員參與質量成本管理,全力進行質量成本優化,全過程落實質量成本控制,全方位實現質量成本效益」為內容開展質量成本管理活動,才能有效落實質量成本管理的目標規劃,才能實現有效管理。
(2)以尋求適宜的質量成本為目的。
企業的質量成本應與其產品結構、生產能力、設備條件及人員素質等相適應,也就是說要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建立質量成本管理體系,並尋求適宜的質量成本目標並有效地控制它。
(3)以真實可靠的質量記錄、數據為依據。
實施質量成本管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記錄、數據務必真實、可靠。只有這樣,才可能做到核算準確、分析透徹、考核真實、控制有效。否則,勢必流於形式,無法獲取效益。
(4)把質量成本管理的職責明文列入各相關職能部門。
質量成本管理是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管理,因此涉及各相關職能部門,如:財務、檢驗、生產、售後服務、貨倉等部門。只有把質量成本的統計及分析納入其質量職能中去,才能堅持不懈的開展這項工作。否則,僅靠質量部門是開展不了質量成本管理工作的。
(5)建立完善的成本決算體系。
要對成本進行控制,就要對成本的核算有統一的口徑,應有對人工的工時、成品的加工成本、損失成本、生產定額等有統一的核算和計價標淮,這樣對於質量成本的計算才能快速、及時、准確,並且可以減少相關職能部門統計數據的主觀性。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滿意的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和由於產品質量未達到滿意而產生的一切損失的總和,是企業生產總成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質量成本管理是指企業通過對質量成本的整體控制而達到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保證體系。
所謂質量,國際標准ISO8042:1994中對其所作的定義是:「反映實體滿足明確和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總和。」而質量成本則是指為了滿足消費者的特定需要而使產品達到預定質量水平所必須發生的耗費與可能發生的損失之和。質量成本管理則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伴隨著質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結合而發展起來的。
質量成本管理大體上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標准化質量成本管理、統計質量成本管理和全面質量成本管理。
⑧ 質量成本指的是什麼呢
所謂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確保或提高產品質量而發生的費用支出,以及由於未能達到質量標准而造成的損失,即質量成本不僅包括為提高質量而實際支出的費用,而且還包括雖未實際支出但已造成的損失。按照質量成本的列支范圍可大致劃分為三類:一是預防成本,指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採取預防性措施而發生的費用,一般包括質量預防組織措施費、質量信息收集整理費、新產品評審費、質量培訓費、工序質量控制費、質量獎勵費等;二是檢驗成本,指為檢驗和鑒定產品質量而發生的費用,一般包括對原材料、半成品、工序或產品的質量檢驗費、化驗費等;三是損失成本,指因產品質量問題而發生的損失,又可分為廠內損失和廠外損失兩部分。廠內損失是指產品出廠前發生的廢次品造成的損失費用,如廢品造成的損失返修、停工損失、減產損失、產品等級下降損失等,廠外損失則是指產品銷售後用戶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損失,如「三包」費用、折價損失、索賠費用等。此外,還可按其他標准,從不同角度對質量成本進行分類。如將預防成本、檢驗成本和實際支付的廠內外損失列為顯見成本;將不必支付而應計算的廠內外損失列為隱含成本;又如將預防成本和檢驗成本列為可控製成本,將損失成本列為結果成本等。
⑨ 六西格瑪質量管理與最佳質量成本相比哪個更好為什麼
後者與前者似乎不是一個層次的概念。我網路「最佳質量成本」沒有找到相關的理論啊。
如果「最佳質量成本」是目標的化,哪任何管理方式的目的都是追求這個。
⑩ 質量成本中對質量成本影響最大的是
質量成本核算體系;
質量成本的規劃有三項重要的標准:
l 確保項目財務上的有效性;
l 確保成本收集匯總限定在適用范圍內;
l 為管理者和質量部門提供有效的團隊協作,因為二者都有共同尋找成本利潤的目標。
實際上,合理的方法是希望我們管理者不要急於要求已經負重的員
工,為了追蹤成本而起草附加核算制度。因此,質量成本的核算體系實際價值必須向決策者「的兜售。
內部質量成本程序的定位在於得到具體的質量成本數據,這些數據能夠支持公司質量改進策略與目標。
制定質量成本核算體系,要遵循兩條重要的規則:
1. 認識到質量成本是調整改進措施並測量其有效性的工具。
2. 涉及無足輕重的活動並不是質量成本有效應用的實質。
因此,質量成本與其他公司比較毫無意義,真正值得關注的是你過去行為表
現進行比較,公司質量成本持續改進是真正有價值的。
可測量的質量改進對其他經營指標產生切實影響,質量成本是必須反映公司
成本或機會成本。
要進一步認識質量成本。質量成本是一個綜合系統,並不是一個逐漸進行管理的工具,僅僅採用內部測試和檢測等運行程序來解決顧客提出的問題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方法。如服務業而意味著更多的員工參與來解決客戶問題,由此增加成本將損害企業潛在利潤,一項綜合性較強的質量管理規劃要求分析所有相關的質量成本,明確這些附加內部成本均應力求用一步到位的方法予以解決,追根溯源進地預防。
質量成本管理體系很有潛力成為企業綜合管理的傑出工具, 它可以成為企業很多領域管理性能的有效性提供指示性標記,它能夠測量出這些領域由於錯誤活動而導致的成本。全部質量改進數據能夠揭示質量改進的潛力, 同時,質量成本為管理層考評改進效果提供依據。
除了作為質量效能的綜合指標外,質量成本還是改進措施優先措施順序的重要性依據。有些公司經營水平始終低於理想水平,他們堅持認為為改進投資得償失。質量成本體系最大的功效是能夠顯現糾正措施所需付出的代價,能夠評估糾正措施完成的情況。 比如:投資一項造價極其昂貴的新型工具、機械設備和計算系統,如果對諸如檢驗、調試、加工、返工、修理、廢品以及不合格產品,或服務風險成本或者向顧客發送信息的成本全然不知,那麼就不能明確該項投資的獲益能力。
質量成本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降低損失成本,例如,將損失的比例按帕累托方式進行排列,從損失成本最高的項目開始消除,以此類推。如果一個公司基礎測量系統不能識別缺陷和質量成本有關的問題,那麼首項糾正措施就是建立一個具有該項功能的質量系統,如果沒有這樣一個類似系統幫助追溯,尋找缺陷產生的原因並給予消除,就不可能逐漸降低損失成本。如果沒有建立缺陷報告系統,充其量只能發現最顯而易見的問題,即所謂的「救火,火情」,而其他不甚明顯的問題仍然被認可在正常經宮范圍中,因此,識別這些隱含成本是並解決是質量成本規劃中第一項關注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