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際成本指的是什麼
實際成本是企業在取得各項財產時付出的采購成本、加工成本以及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所發生的其他成本。
計劃成本是企業自行制定的各項財產的分類、名稱、規格、編號、計量單位和計劃單位成本等資料,在取得財產時或發出時按這些資料計算計劃成本
按現行制度規定,原材料日常核算可以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也可以按計劃成本計價核算。而對於材料收發業務較多且計劃成本資料較為健全、准確的企業,一般都採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收發核算。
原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的特點是:收發憑證按材料的計劃成本計價,原材料的總分類帳和明細分類帳均按計劃成本登記。原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科目核算,月份終了,將發出的原材料的計劃成本與材料成本差異調整為實際成本。
其具體帳務處理可分為以下四方面:
1、貨款金額已定,材料月末未驗收入庫。
此種情況下只需按發票帳單的貨款和相應的增值稅等作購入處理,不必計算材料成本差異。即:
借:物資采購 (實際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等
在小規模納稅人下的增值稅計入物資采購成本,以下同。
2、貨款金額已定,材料月末已驗收入庫。
此種情況下既要按發票帳單上的貨款和相應的增值稅等作購入處理,同時又要計算材料成本差異。
借: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票據、應付帳款等
同時作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物資采購(計劃成本)
月底結轉材料成本差異,節約情況下:
借:物資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
如為超支則作相反分錄。
或:入庫時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借或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記借方,節約記入貸方)
貸: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3、貨款金額到月末不確定,月末按計劃成本估價入帳,下月初用紅字沖減。
此種方法,以計劃成本作原材料入庫處理,但不計算材料成本差異。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應付帳款(計劃成本)
下月初用紅字沖減,待發票帳單到達後再作購入處理。
4、發出原材料的會計處理。
材料成本差異帳戶的設置:
借方 材料成本差異 貸
期初余額:結存材料超支差異 期初余額:結存材料節約差異
發生額:購入材料超支差異 發生額:(1)購入材料節約差異 (2)發出材料負擔成本差異(超支用藍字,節約用紅字)
期末余額:庫存材料超支差異 期末余額:庫存材料節約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
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計劃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在計算出差異率後,用各車間、部門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與成本差異率相乘,求出各種產品和各車間應分攤的材料成本差異。以實際成本等於計劃成本加材料成本差異為依據,將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
例:甲公司原材料日常收發及結存採用計劃成本核算。月初結存原材料的計劃成本為600,000元,實際成本為605,000元;本月入庫材料成本為1,400,000元,實際成本為1,355,000元。
當月發出材料(計劃成本)情況如下:
基本生產車間領用 800,000元
在建工程領用 200,000元
車間管理部門領用 5,000元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領用 15,000元
要求:
(1)計算當月材料成本差異。 (2)編制發出材料的會計分錄。
(3)編制月末結轉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的會計分錄。
解:(1)計算當月材料成本差異
=〔(605,000—6,000,000)+(1,355,000—1,400,000)〕/(600,000+1,400,000)
=—2%
(2)發出材料的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 800,000
在建工程 200,000
製造費用 5,000
管理費用 15,000
貸;原材料 1020,000
(3)月末結轉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的會計分錄
借:生產成本 16,000
在建工程 4,000
製造費用 1,000
管理費用 3,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 204,000
總之,對原材料計劃成本核算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於購入的材料只有在實際成本、計劃成本已定並已驗收入庫的條件下計算購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材料成本差異的結轉可在入庫時結轉,也可以在月末匯總時結轉;
(2)材料成本差異率的計算中超支或借方余額用「正號」表示,節約或貸方余額用「負號」表示;
(3)發出材料承擔的成本差異,始終計入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只不過超支差異用藍字,節約用紅字或×××表示,最終計入到成本費用的材料還是實際成本
㈡ 材料費實際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耗用量=期初餘量+本期領用-期末餘量
耗用成本=耗用量*耗用單 價
㈢ 工程成本實際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你一定是問的工程經濟的問題
工程成本包括從建造合同簽訂開始至合同完成所發生的,與執行合同有關的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直接費用是只為完成合同所發生的,可以直接計入合同成本核算對象的各種費用支出,包括:
1、耗用的材料、人工、機械使用費(也就是建築施工的「直接工程費」)
2、其他直接費用(包括施工過程中發生的 二次搬運費,臨時設施攤銷費,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檢驗試驗費,工程定位復測費,場地清理費等)也就是「措施費」
間接費用:為完成工程所發生的不易直接歸屬於成本核算對象而應分配計入有關工程成本核算對象的各項費用支出。(可以理解為現場,或者項目部的發生的支出)
主要是企業下屬施工單位或者生產單位為組織和管理施工所發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臨時施捨攤銷費用,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工資(不是工人工資),將近,辦公費,差旅費,物料消耗,折舊等等。。。
考建造師吧?呵呵
㈣ 實際生產成本包括哪些
實際生產成本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維修費、修理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㈤ 存貨的實際成本包括哪些
存貨應以取得時的實際投入和實際應支付的金額作為其人賬金額。入賬成本除購買價格外,還包括如包裝費、運費、保險費、挑選整理費、倉儲費、流轉稅(增值稅除外)等存貨的附帶成本。
拓展資料: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託加工物資等? 。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存貨包括下列三種類型的有形資產:
⑴在正常經營過程中存儲以備出售的存貨。這是指企業在正常的過程中處於待銷狀態的各種物品,如工業企業的庫存產成品及商品流通企業的庫存商品。
⑵為了最終出售正處於生產過程中的存貨。這是指為了最終出售但處於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各種物品,如工業企業的在產品、自製半成品以及委託加工物資等。
⑶為了生產供銷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務以備消耗的存貨。這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耗用而儲備的各種原材料、燃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 [1]? 。
核算范圍
存貨的分類:
⒈按其經濟內容分類
⑴原材料。它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備料(備品備件)、包裝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等。
⑵在產品。它是指在企業尚未加工完成,需要進一步加工且正在加工的在製品。
⑶半成品。它是指企業已完成一定生產過程的加工任務,已驗收合格入庫,但需要進一步加工的中間產品。
⑷產成品。它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驗收合格入庫,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
⑸商品。它是指商品流通企業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於銷售的各種商品。
⑹周轉材料。它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仍保持原有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
⑺委託代銷商品。它是指企業委託其他單位代銷的商品。
⒉按其存放地點分類:
⑴庫存存貨。它是指已驗收合格並入庫的各種存貨。
⑵在途存貨。它是指貨款已經支付,正在途中運輸的存貨,以及已經運達企業但尚未驗收入庫的存貨。
⑶加工中存貨。它是指企業正在加工的存貨和委託其他單位加工的存貨 [2]? 。
特點:
存貨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⑴存貨是有形資產,這一點有別於無形資產。
⑵存貨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在企業中,存貨經常處於不斷銷售、耗用、購買、或重置中,具有較快的變現能力和明顯的流動性。
⑶存貨具有時效性和發生潛在損失的可能性。在正常的經營活動下,存貨能夠規律地轉換為貨幣資產或其他資產,但長期不能耗用的存貨就有可能變為積壓物資或降價銷售,從而造成企業的損失 。
㈥ 外購存貨的實際成本中不包含下列哪個A、買價 B、運雜費 C、增殖稅 D、途中合理損,為什麼
c。
㈦ 會計基礎中的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為生產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所支出的生產費用總和,就是產品成本。
工業企業產品生產成本(或製造成本)的構成,包括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管理費用、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財務費用、為銷售產品而發生的銷售費用等都作為期間費用,由當期收入中得到補償,不計入產品的生產成本。
㈧ 材料采購實際成本是由哪些內容構成的
材料采購實際成本包括:
1.買價(供貨單位的*位為價格);
2.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4.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資支出和必要的損耗,並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
5.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其他費用。
采購是企業開展工作的首要環節,控制材料采購成本對一個企業的經營業績至關重要。材料采購成本下降不僅體現了企業現金流出的減少,而且直接體現在成本費用的下降、利潤的增加,企業競爭力的增強。
(8)實際成本不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企業材料采購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一是企業的經營觀念尚未徹底轉變。長期以來一些企業領導一味地抓生產、抓產值。認為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能影響生產,生產是第一位的,是壓倒一切的,自然而然地就忽視了對材料價格的治理,更沒有把它提到企業的議事日程上來加以研究和部署,使材料采購治理出現了「真空」。
二是對材料市場缺乏研究,未能把握市場動態。在目前買方市場條件下,部分材料的價格仍然一路走高。其原因不外乎沒有建立企業自己的價格信息系統,對市場了解不夠。不了解國際市場對國內市場和行業市場、國內市場對區域市場和小市場的影響,以及這些市場對企業所需材料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