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計劃成本法出庫差異額如何計算
擴展閱讀
鑽石王座如何分別正盜版 2024-09-20 00:10:09
冷凍雞類產品哪裡用量大 2024-09-19 23:42:27

計劃成本法出庫差異額如何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1-19 23:03:30

1. 計劃成本法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劃成本法的核算公式:

1、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數量×計劃單價。

2、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成本差異額。

3、成本差異額=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4、材料成本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

計劃成本法的作用

一是通過計劃價格指導采購,通過分析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控制采購成本。雖然在市場經濟下,物資價格波動較大,但從預算管理的角度來講,計劃成本法依然可以發揮其作用。

二是簡化核算,減少工作量。一個大型企業,材料物資種類繁多,進出貨頻繁,使用實際成本法核算,即便是藉助現有的微機管理,依然是很麻煩的。因此計劃成本法的採用和企業的性質沒有什麼關系,更多的是與企業的規模有關。

2. 採用計劃成本核算的材料成本差異究竟該怎麼算

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135-150=-15(萬元)【節約】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20)+(-15)]÷(200+150)×100%=-10% 本月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200+150-180=170(萬元)本月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170×(-10%)=-17(萬元)【節約】本月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170+(-17)=153(萬元)

3. 按計劃成本分配法之後材料差異的計算和會計分錄該怎麼寫、

外購材料時,借:材料采購
應繳稅費
貸:銀行存款等
入庫時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異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
這個時原材料入賬的是計劃成本,而實際成本由材料采購和材料成本差異共同構成,如果是超支記借方,不要貸方那個,節約就做相反的,實際操作不是我這樣寫的,我只是為方便和更直觀,實際中由於原材料一開始時計劃成本入賬,所以材料采購里是計劃成本,差額寫入材料成本差異,要分開寫的,平時用的話,就先用計劃成本入賬,月末一起調整。
月末提計時,要先算出材料成本差異率,公式如下: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本期材料成本差異/期初計劃成本+本期計劃成本
算出來後,乘以本期發出的材料的計劃成本,就是本期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額
對於發出材料應負擔材料成本差異額,直接打入當期成本,分錄如下
超支:借:生產費用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
節約做相反的分錄
我應該寫明白了吧~~~~最好能給分,呵呵

4. 計劃成本求存貨金額

現在一般都用電腦計算出庫成本,就不用考慮那種方法更簡單的問題了。一般採用加權平均的演算法。
計劃價法現在用得不多了。老的工業會計會用。到了月底計算入庫差異率,和出庫差異率。夠你學很長時間的。
另外,在商貿企業叫售價法而不叫計劃價法。
全月平均演算法說明:

系統在計算存貨的全月平均單價時,自動按下述公式進行計算:全月平均單價=(期初結存金額+本期入庫金額-本期有成本出庫的金額)/(期初結存數量+本期入庫數量-本期有成本出庫的數量)。用戶可以修改這個全月平均單價計算公式。這個公式是標準的全月平均單價計算公式,用戶可以更改這個公式,但如果更改了這個公式,將會導致錯誤的結果,希望慎重。本期有成本出庫的金額/數量是指:出庫單上的實際成本不是由系統在此計算出來的,而是用戶手工填入的或是其它系統向存貨核算傳遞數據時,就已經有成本的,這種情況會形成出庫金額和數量,在計算當月全月平均單價時,要把這些因素扣除在外,否則,會導致全月平均單價計算結果的不正確。

數量 單價 金額

某企業 期初結存 10 10 100

3.1購入 5 9 45

3.2發出 2

3.3購入 10 11 110

3.4發出 5

3.6發出 6

則 全月平均單價 = (10*10 + 5*9 + 10*11)/(10+5+10)= 10.2

計劃價演算法說明

系統在計算存貨的差異率時,自動按下述公式進行計算:

(期初結存差異金額+本期入庫差異金額-本期有成本出庫的差異金額)

差異率=-----------------------------------------------------------------------

(期初結存計劃金額+本期入庫計劃金額-本期有成本出庫的計劃金額)

本月出庫存貨應分攤的差異=存貨出庫計劃成本*綜合差價率

用戶可以修改這個差異率計算公式。這個公式是標準的差異率計算公式。本期有成本出庫的差異/計劃金額是指:出庫單上的實際成本不是由系統在此計算出來的,而是用戶手工填入的或是其它系統向存貨核算傳遞數據時,就已經有成本的,這種情況會形成出庫差異和出庫計劃成本,在計算當月差異時,要把這些因素扣除在外。

計劃價/售價法演算法說明(以計劃價法為例)

系統在計算存貨的差異率時,自動按下述公式進行計算:差異率=(期初結存差異金額+本期入庫差異金額-本期有成本出庫的差異金額)/(期初結存計劃金額+本期入庫計劃金額-本期有成本出庫的計劃金額)。用戶可以修改這個差異率計算公式。這個公式是標準的差異率計算公式,用戶可以更改這個公式,但如果更改了這個公式,將會導致錯誤的結果,希望慎重。本期有成本出庫的差異/計劃金額是指:出庫單上的實際成本不是由系統在此計算出來的,而是用戶手工填入的或是其它系統向存貨核算傳遞數據時,就已經有成本的,這種情況會形成出庫差異和出庫計劃成本,在計算當月差異時,要把這些因素扣除在外,否則,會導致差異率計算結果的不正確。

差異率/差價率 = (20+3+7)/(100+50+100)= 12%

出庫差異 = 出庫計劃金額 * 12%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5. 當只知道計劃成本與材料成本差異率的時候,怎麼算出成本差異額。

1000*20*0.2%=400

6. 原材料在計劃成本法核算下,月末計算成本差異率,並計算分擔發出材料和期末庫存材料應分擔的差異額。

會計處理:
(1) 購入原材料的會計處理
①采購過程與實際成本相同,只不過將實際成本的「在途物資」改為「材料采購」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
②入庫: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計劃成本)
③結轉差異:
月末將本月采購的材料入庫,同時要結轉差異, 大於0,超支差異
材料成本差異額=采購材料的實際成本-采購材料的計劃成本
小於0,節約差異
超支差異會計分錄:
借: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異額)
貸:材料采購
節約差異會計分錄
借:材料采購 (節約差異額)
貸:材料成本差異
總結:針對「材料成本差異」而言,入庫材料,借記超支;貸記節約。與「材料成本差異」相對應的賬戶是「材料采購」
(2)發出材料計劃成本的結轉。

①月末,根據領料單等編制「發料憑證匯總表」,編制下述分錄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等
貸:原材料(計劃成本)
②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上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應通過材料成本差異的結轉,調整為實際成本。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當按月分攤,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計算。
公式為:
材料成本差異率
= (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 (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結存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
會計分錄:

(1)如果是超支差異: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輔助生產成本
製造費用
管理費用
銷售費用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
(2)如果是節約差異,編制相反的會計分錄
總結:針對「材料成本差異」而言,出庫材料,借記節約;貸記超支。
與材料成本差異相對應的是有關成本費用賬戶

7. 材料成本差異率和差異額的計算怎麼做急急急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異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各種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超支額)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節約差異,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於計劃成本的差異額(節約額)以及發出材料應負擔的超支差異。(節約用紅字,超支用藍字)。

科目設置

在材料日常收發按計劃價格計價時,需要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材料科目的調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大於計劃價格成本的超支額,貸方登記材料實際成本小於計劃價格成本的節約額。發出耗用材料所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從本科目的貸方轉入各有關生產費用科目;超支額用藍字結轉,節約額用紅字結轉。

8. 計劃成本法的的差異率怎麼算這-0.99% 怎麼得出的

1、如題所述,本題目所給出的條件不充分,無法得出確切答案;
2、根據題目陳述內容,必須先確定期初材料成本差異貸方余額118究竟涵括哪些材料,所涉材料分別是多少額度,再確定期初結存計劃成本1482涵括哪些材料,各材料所佔額度是多少,才能進一步核實本期各材料成本差異率,才能推斷-0.99%的計算依據;
3、對於領用輔料的材料差異金額的計算結果,則是按照-0.99%差異率計算而得(計算過程:-0.99%*117=-1.16);
4、以上僅供參考,請先把握完整的題目各項條件,憑以分析、核實。

9. 計劃成本分配法第二步,也就是調整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計算方法如何理解

計劃成本分配法是按照確定的產品或勞務的計劃單位成本在各受益車間和部門分配輔助生產費
用的方法。這種方法計算方便、直接,可以簡化計算過程,同時也便於分析和考核各部門單位的經
濟責任。
一、計劃成本分配法的常規做法
是先按輔助生產單位產品或勞務的計劃單位成本和實際供應量,在各受益對象(包括各輔助生產單位在內)之間分配生產費用,再計算和分配輔助生產單位實際發生的費用(待分配費用加上輔助生產單位內部按計劃成本分配轉入的費用)與按計劃單位成本分配轉出費用的差額,即輔助生產單位產品或勞務的成本差異。為了簡化分配工作,輔助生產的成本差異一般全部調整計入管理費用,不再分配給其他各受益對象。[例]某工廠有供電和供水兩個輔助生產車間,本月發生輔助生產用
:供電車間69440元,供水車間35000元,該廠確定的計劃單位成本每度電為0.64元,每噸水為
3.9元,該廠本月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勞務量如下:(1)供電車間用水800噸(2)供水車間用電
12000度(3)產品生產耗電80000度,耗水6000噸(4)車間一般耗用電12000度;用水1000噸(5)廠部管理部門耗電8000度,耗水3000噸。第一步,按計劃成本將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給全部受益對象
供電車間分得水費
=800×3.9=3
120
供水車間分得電費
=12
000×0.64=7
680
產品生產分得費用
=80
000×0.64+6
000×3.9=74
600
車間一般耗用分得費用
=12
000×0.64+1
000×3.9=11
580
廠部管理部門分得費用
=8
000×0.64+3
000×3.9=18
260
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生產成本一一輔助生產成本(供電)3120一一輔助生產成本(供水)7680一一基本生產成本74600製造費用一一基本生產車間11580管理費用16820貸:生產成本一一輔助生成本(供電)71680(112000×0.64)一一輔助生產成本(供水)42120(108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