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審計成本資料是否正確
(一)直接材料成本審計
直接材料成本的審計一般應從審閱材料和生產成本明細賬入手,抽查有關的費用憑證,驗證企業產品直接耗用材料的數量、計價和材料費用分配是否真實、合理。
其主要內容包括:
(1)抽查產品成本計算單,檢查成本計算,費用的分配標准與計算方法,與材料費用分配匯總表相核對。
(2)審查耗用數量的真實性,有無將非生產用材料計入直接材料費用。
(3)分析比較同一產品前後各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如有重大波動應查明原因。
(4)抽查材料發出及領用的原始憑證,檢查是否經過授權、經過適當的復核,成本計價方法是否適當,是否正確及時入賬。
(5)對採用定額成本或標准成本的企業,應檢查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的計算、分配與會計處理是否正確,並查明直接材料的定額成本、標准成本在本年度內有無重大變更。
(二)直接人工成本審計
(1)抽查產品成本計算單,檢查成本計算,費用的分配標准與計算方法,與材料費用分配匯總表相核對。
(2)審查耗用數量的真實性,有無將非生產用材料計入直接材料費用。
(3)分析比較同一產品前後各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如有重大波動應查明原因。
(4)分析比較本年度各個月份的人工費用發生額,如有異常波動,應查明原因。
(5)結合應付工資的審查,抽查人工費用會計記錄及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三)製造費用審計
製造費用審計的基本要點包括:
(1)獲取或編制製造費用匯總表,並與明細賬、總賬核對相符。(賬表核對)
(2)抽查製造費用中的重大數額項目及例外項目是否合理。
(3)審閱製造費用明細賬,檢查其核算內容及范圍是否正確,並應注意是否存在異常會計事項。
(4)必要時,對製造費用實施截止測試,即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前後若干天的製造費用明細賬及其憑證,確定有無跨期入賬的情況。
(5)審查製造費用的分配是否合理。
重點查明分配方法;分配方法是否在相當時期內保持穩定,有無隨意變更的情況;分配率和分配額的計算是否正確,有無以人為估計數代替分配數的情況;對按預定分配率分配費用的企業,還應查明計劃與實際差異是否及時調整。
(6)對於採用標准成本法的企業,應抽查標准製造費用的確定是否合理,計入成本計算單的數額是否正確,製造費用的計算、分配與會計處理是否正確,並查明標准製造費用在本年度內有無重大變動。
(四)主營業務成本的審計
(1)獲取或編制主營業務成本明細表,與明細賬和總賬核對相符。(賬表核對)
(2)編制生產成本及銷售成本倒軋表,與總賬核對相符。
(3)分析比較本年度與上年度主營業務成本總額,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主營業務成本金額,如有重大波動和異常情況,應查明原因。
(4)結合生產成本的審計,抽查銷售成本結轉數額的正確性,並檢查其是否與銷售收入配比。
(5)檢查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中重大調整事項(如銷售退回等)是否有其充分理由。
(6)確定主營業務成本在利潤表中是否已恰當披露。
存貨成本審計 - 計價方式
存貨成本審計一般說來,當存貨發生實物流轉後,也就產生了成本流轉。理論上,存貨的成本流轉額按照成本計價的原則,應當等同於購入實物的成本額。但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存貨品種繁多,流轉額非常大,成本流轉額很難完全匹配實物流轉額。因此,在發出存貨時,就要按照一定的計價方法來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最終使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盡可能接近存貨的采購成本,使因採用不同成本計價方式對企業利潤的影響變得最低,盡可能減少對企業正常運營的影響。
通常來講,存貨發出時有兩種成本計價方式:實際成本計價法和計劃成本計價法。前者又包括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五種計價方法,後者包括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價法。軟體工程師在設計存貨管理軟體前,要結合這幾種成本結轉方法的管理特點和計算機管理的優勢,綜合考慮。一般說來,這幾種方法在軟體設計中都應該提供,用戶在使用軟體時,自行選擇適合於本單位使用的成本結轉計價方法。
現在市場上相對成熟的存貨管理軟體往往僅提供一種成本結轉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即一種平均價格。對於這種管理模式,一般的進銷存企業尚可使用,但如果對購入成本相當敏感,或對成本核算要求較高的企業,這樣的軟體就顯得不足了。如目前現代企業管理中廣泛流行的成本管理,其對成本極為敏感。再如在醫院,倉庫存儲部門要對各醫療科室領用的各種存貨成本進行精確計量,因此必須採用成本計價的另一種方法———個別計價法。
存貨成本審計 - 方法
1.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是先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其成本屬於實物成本,計算機處理時成本價格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出貨時用戶只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成本單價。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額。該方法的出貨成本是按最早的購貨價格確定的,用戶不能隨意挑選存貨價格以影響當期利潤,因此其存貨成本最接近現行的市場價格,能較好的反映資產負債表存貨的價值。
2.後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是後購入的存貨先出貨,和先進先出法一樣,其成本應由計算機自動分析獲得,其單位成本價格應不具有可修改性。為此,計算機必須按時間先後順序記錄購貨數量及成本,出貨時由用戶錄入出貨數量,不錄入成本單價,由計算機按照和先進先出法相反的順序分析獲得成本。該方法的出貨成本是按最近的購貨價確定的,用戶也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價以影響當期利潤。由於後期的價格在正常情況下可能較早期高,因此計價成本可能較高,故可使本期利潤降低,但該方法也因此符合會計上的穩健性原則。
3.個別計價法:個別計價法對出貨成本進行個別計價,適合於對成本較敏感的企業,如大型醫院,存貨部門購入存貨後,要由各部門領用,在成本核算較嚴格的情況下,各部門的領入成本直接和效益獎金掛鉤,這時候必須對成本進行個別計價,即必須按照部門所需產品的市場價格進行計價。在計算機處理上,必須使用戶既能錄入數量,又能錄入成本單價。該方法最接近會計上按成本進行計價的原則,但相對也比較復雜,即使採用計算機,工作量可能也比較大,適用於一般不能互換使用的存貨或容易識別、存貨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格較高的產品。
4.加權平均法:是一種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它是根據期初存貨結存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和進價成本,於月末一次計算存貨的全月加權平均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成本。這種方法必須到月底才能獲得成本價格,和計算機即時即得的管理特點相違背,因此沒有採用其管理的必要性。
5.移動加權平均法:這種方法因為其簡單性,是計算機軟體設計中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軟體工程師在設計存貨管理程序時,可能不知道這種管理方法的會計學名稱,但都採用該方法的管理思路。按照這種方法,在入庫時,計算機增加存貨的庫存量和庫存額,在出庫時庫存額除以庫存量即為單位成本。該方法是手工管理下非常繁瑣的一種方法,但在計算機管理下卻是程序設計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因此大多數軟體供應商都把這種方法作為存貨管理的主要方法。
6.計劃成本法:這種方法按計劃成本進行度量,在每一種產品上設置該產品的單位計劃成本額,出庫時由計算機自動獲得該成本。計劃成本法下計劃成本額的確立需要相當的可操作性,必須建立在充分調研使之具有充分可行性的基礎上,但確立的存貨計劃成本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不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存貨管理軟體中和實際管理工作中並不多見。
7.毛利率法和零售價法: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由計算機計算出上期毛利率,然後算出出貨成本,用戶只需錄入數量。零售價法是指用成本佔零售價的百分比計算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具有和加權平均法一樣的弊端,是一種由月末推算月初的管理方法,並不適合用計算機來處理。
『貳』 如何做製造業的成本審計
五九三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專門為傳統的百貨公司或者賣場提供網上商城的系統建設和網上商城運營服務;我們可以根據您經營的行業特性和消費者習慣為您量身定製適合您的網上商城系統和營銷方案,我們提供系統建設,人員培訓,商城運營,後期管理等一系列的服務;
『叄』 如何審計成本費用的真實性
老兄啊,你說明白一些好不好?
成本費用那麼多種,你說細一些好了.
差旅費、會議費可以從外部獲得的發票這些成本費用,只要符合相關文件規定,其真實發生額與報銷金額是否相等是無法確認的;
其他的生產的費用,就要靠企業的內部控制來提供保障了,每一個在財務這邊,關於生產線上的費用,均要有各個不兼容崗位或部門的簽字確認,同時相關部門領導要簽字。
『肆』 審計成本,是什麼
審計成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審計成本是社會管理成本的組成部分,即政府(財政)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用於審計支出費用的總和。狹義審計成本是指完成一定數量的審計項目所支出人力、物力、財力的費用總和。用投入產出術語表達,就是產出既定的條件下所投入的審計資源。
審計成本,大體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工資成本:是指支付審計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基本工資、補助工資、津貼、補貼、節假日加班工資以及聘請專家、常年法律顧問等支付的各種酬金。
2、公務成本:是指支付的辦公費用、郵電費、水電費、差旅費、會議費、車船燃料及維修費、修繕費、勞動保護費、各種保險費和外事費等。
3、業務成本:是指支付的印刷費、圖書、報刊資料費、人員培訓費、租賃費、咨詢費、公證費、訴訟費、錯案賠償費等。
4、購置成本:是指辦公用房、職工宿舍和其他建築物建設費用,交通工具、電子計算機、錄音機、錄像機、攝影機、照相機、電信、文檔、辦公等設備購置費用等。
5、社會保障成本:是指支付給離休、退休、退職人員的生活費、補助費、在職和離職人員的公費醫療費和福利費等。
6、其他成本:是指不可預見的各項支出,如對社會公益事業的贊助等。
『伍』 審計成本的介紹
審計成本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審計成本是社會管理成本的組成部分,即政府(財政)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用於審計支出費用的總和。狹義審計成本是指完成一定數量的審計項目所支出人力、物力、財力的費用總和。用投入產出術語表達,就是產出既定的條件下所投入的審計資源。對於一項審計工作來說,如果需要人員多、耗費時間長,其所需的資金成本及總的審計成本就比較高;反之則審計成本較低。我們通常說的審計成本一般是指狹義審計成本。
『陸』 審計成本
審計成本也決定了審計方法的選用。審計人員既要考慮成本的限度,同時又要考慮由於降低成本而對審計結論產生的影響,通過綜合比較後,再決定應選用的審計方法。
『柒』 成本費用的審計要點是怎樣內容
首先,要建立健全產品成本內部控制體系。其次,要建立健全定額和原始記錄制度。第三,要對產品成本計算程序進行檢查。第四,對產品成本核算過程中容易發生的錯誤和弊端進行經常性檢查。
『捌』 如何審計營業成本是否發生
您好,嚴格地說應該是銷售費用或者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就看發票了,是不是銷售費用有發票,如果是的話就是合理的;至於主營業務成本,首先應該和上期進行對比,然後測算成本利潤率是不是出現了大的波動,最後是抽查主營業務成本的憑證(如領料單、工資單等)來檢驗成本的合理性。
希望對你有用哈~
『玖』 審計成本的控制方法
審計成本控制是通過合理配置資源,力求以最小的審計成本最有效地實現審計目標的一種控制手段。通常,審計成本包括完成審計工作需花費的資金成本、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對審計成本進行綜合管理,目的在於提高成本效益。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審計成本的影響因素,選擇採取多種方式降低審計成本。
1、嚴格控制審計程序,盡量減少中間環節。
審計程序是指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為達到審計目標採取的所有工作步驟的總和。在審計過程中,程序越繁瑣,審計成本就越高,所以,要降低審計成本,必須嚴格控制審計程序。為實現有效的程序控制,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從審計工作整體發展要求出發去分析和設計審計程序,避免重復交叉;二是要保證審計程序的計劃性,促進程序的有效運行;三是要評估程序運行所需費用,簡化審計程序。
優化審計組織,整合審計資源的利用狀況直接決定著審計成本的高低,所以,有效促進現有審計力量與審計對象的最佳結合,也是審計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審計計劃管理工作中,優化審計項目組織工作、促進審計資源整合的手段主要有:
1)計劃安排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根據審計工作發展目標和有效實施審計監督的需要,在計劃安排上要突出重點,明確年度審計工作總體目標和各項目審計目標。
2)加強對統一組織審計項目的管理,全面深入把握被審計對象的情況。一方面有利於從全局上系統地掌握情況,反映普遍性問題;另一方面有利於提高審計報告的全面性和針對性,給政府決策提供大量的、全面的、系統的材料。這樣,在無需增加審計資源和力量的情況下,也能從更高層次上、更加深入地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3)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注重發揮延伸審計或調查的作用,對重點問題進行重點審計,對於其他問題,可以在不影響審計質量的前提下,起到節約審計力量的作用。
4)在不影響獨立性的前提下,項目安排要盡可能就地就近。長期以來,為了保證審計的獨立性,審計署對駐各地特派員辦事處的審計項目安排,多採用異地交叉方式。異地交叉審計大大增加了審計外勤費用,而且由於被審計單位對審計人員來說都是全新的部門,有很多不熟悉的情況和問題需要去了解,客觀上也增加了審計成本。所以,在不影響獨立性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安排就地就近審計。
5)靈活採用就地審計與送達審計方式。就地審計與送達審計是兩種不同的審計方式。與就地審計相比,送達審計可以使有限的人力資源和各種潛在的審計信息資源得到更為充分、有效的利用,有利於提高審計質量。所以,在審計計劃安排時,科學分析項目特點,靈活採用送達審計方式,對降低審計成本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開發利用審計成果,合理轉嫁成本。
從費用效益的角度分析,審計成本還可以通過審計成果體現出來。也就是說,加強審計成本控制,還可以採用合理轉嫁成本的方式,促進審計資源的充分利用。
1)注重審計成果的綜合利用。第一,提高審計報告質量,提升審計成果的層次和水平;第二,要強化審計信息工作,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實現審計信息資源共享;第三,要實行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對所有審計和審計調查項目的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及其他不宜對外披露的內容外,全部對社會公告,實現審計信息(成果)的社會共享和利用的最大化。
2)建立審計結果跟蹤落實制度。審計不僅要查出問題,還要促進問題的解決落實。所以,加強審計成本控制,還要強化對審計決定和審計意見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做到查出一個問題,就處理解決一個問題。
強化預算控制,降低費用支出預算作為一種控制手段,屬於計劃范疇,是對未來一定時期內收支情況的預計。根據國家財務制度規定,強化預算控制主要採取以下方式:
1)實行定額預算。這是預算管理的最主要形式。目前,國家統一對機關行政經費實行定額定員管理,也就是由人員定預算,由預算定經費,由經費定支出,這對強化預算約束起到了重要作用。審計機關對審計經費的管理也可以比照上述方法,實行定額預算,由項目定人員、定時間,由人員和時間定工作量,再由工作量定經費,這樣在年初制定計劃的同時,就相應編好了經費預算。
為了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可以根據審計工作經驗,分別項目的性質、類型、規模等實行定額管理,減少預算編制中的人為因素,這樣在保證計劃科學性的同時,也實現了經費使用的計劃性和科學性。
2)建立節約獎勵制度。節約獎勵制度是定額預算的配套措施。審計項目的多樣性和不可測性,給定額的確定帶來很大困難,而且對於一些較為復雜或有較強變化性的審計項目,即使年初制定了預算,隨著項目審計的推進也難免會造成預算的追加、追減,這樣很容易使預算流於形式。所以,對於一些特殊的審計項目,可以採取經費包干、節約獎勵的方式等。
『拾』 怎樣審計成本
直接看審計准則,寫得很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