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控制質量成本
擴展閱讀
做粉蒸肉用什麼工具蒸 2025-01-15 23:49:53
金融工具保險包括哪些 2025-01-15 23:37:42

如何控制質量成本

發布時間: 2022-02-18 00:09:17

Ⅰ 質量成本控制都有哪些方式內容

質量成本控制的內容:
一、嚴把產品的設計試制關
產品的設計質量決定著產品質量,它是生產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標准和依據。如果開發設計過程的質量管理薄弱,設計不周,鑄成差錯,則後來一切工藝和生產上的努力都將失去意義,而給產品留下的後遺症.不僅嚴重影響質量以及投產後的生產秩序和其它一系列准備工作,使內部故障成本上升.而且會導致產品銷售後,大量的退貨、保修、索賠事件發生,使得外部故障成本增大。因此,要嚴把產品設計試制關.不斷提高產品設計質量。
然而,提高產品的設計質量,往往會導致質量成本的上升,特別是用於預防和鑒定方面的成本開支增大。如提高零件精度、光潔度,就會增加工時消耗,要求採取必要的工藝措施,增加工藝裝備和檢驗工具,進行試驗和研究.或改用較貴重的原材料等,從而引起相應費用增加。不可否認的是,在優質優價條件下,產品質量的提高也會相應地提高產品的銷售價格,使企業獲得更多的收益。從經濟學角度而言,產品的質量、成本和價格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
二、注重生產過程中質量成本的控制
分析產品質量成本的構成,不難發現占總質量成本很大比重的內部故障成本是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造成內部故障成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由於檢測手段不先進和檢驗人員的素質不高而造成的復檢費用,也有由於操作工人技術水平不高,或操作失當而造成的廢品損失和返修費用等。因此,對於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成本控制應抓好以下工作:
(1)組織好技術檢驗工作
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產品質量成本的控制,必須根據技術標准,對原材料、在製品、半成品、產品以及工藝過程質量都要進行檢驗,嚴格把關。因為不合格的原材料、零件、半成品等由於驗不嚴而轉入後序生產,既消耗了人力、物力資源,又使質量成本大幅上升。因此,要保證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零部件不轉序,不合格的半成品不使用,不合格的成品不出廠,這是降低質量成本的關鍵。
技術檢驗工作質量水平的高低,受制於兩大因素:一是檢驗手段是否滿足檢驗工作質量的要求,低水平的檢驗工具、設備、儀器等難以滿足高質量產品檢驗工作的要求;二是檢驗人員的素質,質量檢驗人員業務素質的高低不同,對產品質量存在的或可潛在存在的問題地分析、判斷、處理的結果也是不相同的。這都危及到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成本控制,因此,在適當投入滿足質量檢驗工作要求的儀器、設備的同時,要不斷提高檢驗人員的業務水平。
(2)不斷提高生產操作人員的素質
產品的生產是由生產工人直接來完成的,產品質量的好壞,與操作人員業務素質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應不斷提高生產人員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要嚴格按照規章翩度、操作標准辦事,樹立「質量是產品生命力」的觀念,由被動的接受檢驗轉變為我要檢驗、自我檢驗、相互檢驗,使整個生產過程處於質量監督保證體系之下,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產品的質量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建立健全質量成本控制制度
(1)建立質量成本控制責任制
在質量成本控制過程中,應明確質量總成本由質量檢驗部門負責,各類質量成本應分解、落實到各責任部門。具體來講,預防成本應由技術部門負責,控制那些在質量管理、產品開發設計、工藝和檢驗等階段所發生的質量預防費用;鑒別成本應由質量檢驗部門負責,控制那些在原材料、工序檢驗、成品檢驗、設備檢驗以及其他檢驗方面所發生的費用;內部故障成本應由生產車間負責,控制那些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廢品損失、降級損失、停工減少損失以及其他損失;外部故障成本由銷售部門負責,控制那些在產品銷售後可能發生的保修費用、退換損失、索賠費用等。只有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質量成本控制責任制,才能使質量成本控制工作真正在良好、穩定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和發展。
(2)建立質量成本核算管理
制定質量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考核和管理,企業可按照質量成本的4個類另4設置對應的台帳,「預防成本台帳」、「鑒別成本台帳」、「內部故障成本台帳」、「處部故障成本台帳」,反映各種費用的歸集情況,以便確定質量成本發生的結構及質量總成本。質量成本核算涉及到企業的許多部門,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一般可按照「職能部門歸口統計、分級管理、集中核算、財務部門統一匯總」的原則進行。要明確領導責任,和歸口管理部門,同時把分工原則、分工方法、所用資料、編寫質量成本報告、進行質量分析和控制等納入質量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中去,以完善規范的制度,保證質量成本控制的實施。
從控制活動中不同使用信息的方式分類,可以有三種不同的基本控制方式:
(1)事後控制
是指在事情發生後,回過頭來總結經驗教訓,分析事故原因,研究預防對策,爭取在下個計劃期內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用控制論原理解釋,是基於信息的負反饋控制。這一控制方式在管理中有普遍應用,最早出現在質量控制活動中。當質量偏離了目標值,往往是已經產生了不合格品,損失已經造成,再通過查找原因採取措施,以達到控制目標。這種方式雖然不能及時控制,但由於操作簡單,仍然有著廣泛的使用價值。
(2)事中控制
是指在事後控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指導思想是當有跡象表明將要出現質量問題時,及時採取控制措施,避免質量問題的產生。顯然這種控制方式比事後控制更有效,它可以減少、甚至避免損失。使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需要有一種有效手段來監測受控對象,及時發現不正常的徵兆,以便採取措施。問題是這種手段並非對每一種質量成本控制對象都是存在的,所以事後控制仍是十分有用的控制方式。
(3)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事情開始以前就採取的種種措施,完全避免不利因素的沖擊。它的控制論原理是前饋控制,事實證明只要能夠事前預測到不良因素的發生,及時採取預防對策,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控制效果。在質量控制和成本控制中已普遍意識到最好的控制在產品設計階段,設計階段的工作可以控制住60%的質量問題和產品成本。

Ⅱ 如何有效控製成本

企業有效控製成本方法如下:
一、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
企業在成本管理時,首先應該抓成本的基礎管理工作。基礎工作是基石,是實施成本控制的「標准」,是過程式控制制、差異分析、糾正差異、業績考核的基礎。但實際中大部分國有企業成本控制沒有落到實處,只是在喊口號、流於表面形式,成本並未真正得到有效控制。如材料消耗過大,工時定額不準,費用開支詳細程度不夠。企業做好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完善定額標准:(1)人力資源部門組織修訂和完善工時定額標准;(2)技術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材料消耗定額;(3)經濟運行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工具、能源消耗定額,要組織檢查、補充、安裝計量標准。其次,企業綜合管理部門要組織修訂和完善管理流程和制度。此外,財務部門要組織成本習性的劃分標准和確定成本費用的開支范圍和標准。
二、努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成本控制的重點在運營過程中,企業應從降低設計成本、采購成本、質量成本、銷售成本、工作流程、資金佔用、減少庫存七個方面,來努力降低總的運營成本。
1、控制設計成本
一個產品成本的80%左右決定於設計階段,因此要重視設計成本的控制工作。首先開發部門的每個工程技術人員都要樹立成本控制的思想,從設計階段開始就要考慮工藝、製造、采購等方面的成本控制,加強與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的協調合作,全面熟悉客戶需求、了解市場價格,利用價值工程的原理,從功能——成本分析入手,考慮功能的合理性、必需性,堅持「合適就好」的原則;第二,技術開發部門、銷售部門、財務部門要認真總結以前一些的成功經驗,運用價值工程的原理,重新審視企業的功能——成本配置問題,為進一步參與市場競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第三,技術開發部門要牽頭做好下一代新產品的功能——成本分析工作;第四,各部門要利用價值工程原理,重新審視工藝、工序的增值性。
2、控制采購成本
通常情況下,采購成本占總成本的50%~80%,是傳統成本管理的重點。控制采購成本企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第一,利用科學的決策分析方法,合理決定經濟訂貨量或經濟批量、決定采購項目、選擇供應單位、決定采購時間;第二,進一步推進集中采購制,建立原材料、輔料、低值易耗品、辦公用品、對外服務的統一采購平台,實現價格、供應商等資源共享;第三,推進直供製,逐步取消中間供應商;第四,建立采購責任制,強化采購人員、審價人員的責任意識;第五,整頓輔料、零星物資采購價格,采購價格要在前一次采購銷售價格的基礎上逐步下降;第六,探索建立采購獎罰制度,獎罰要與領導、個人掛鉤;第七,加強技術攻關力量,降低采購成本。
3、控制質量成本
改善質量和降低成本是相容的。質量是成本的基礎。要打破提高質量增加成本、降低成本損害質量的舊觀念,改進質量,事實上會帶動成本的降低。提高產品質量必須貫徹「以預防為主」的精神,適當增加檢驗費用和預防費,可以大幅度減少因質量不好而造成的損失。改進質量成本,要加強工作過程中的質量,才能減少廢品損失、減少工作、減少重工時間、減少資源耗用,因而才能降低營運總成本;企業各部門進一步加強製造質量成本的控制,把質量成本的控制范圍擴大到服務、設計、管理、研究領域;健全各職能部門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設置職能部門工作質量目標。
4、控制銷售成本
銷售部門在擴大銷售成果,提高市場佔有率的同時,要強化銷售費用的使用效率,相對降低成本。首先,銷售部門要研究、推進大銷售、大服務的營銷體系,以規模經營降低成本;其次,銷售部門要認真研究國家、各地方的稅收政策,合理進行分公司的稅收策劃;第三,銷售部門要利用布點論的相關知識,探討銷售分公司布點的合理性;第四,銷售部門要利用經濟決策方法,降低運輸成本。第五,銷售部門要利用成本最優決策,提高廣告費的使用效率。
5、優化工作流程
工作是由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或步驟所構成,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最終產品或服務為止,每一個流程中應增值後再送到下一個流程,每一個流程都包含著人力資源或機器磨損,若不從事有價值增加的運作就是一種浪費。因此,各單位要按照價值鏈的管理方式重新審視工作流程的增值活動,減少工作中無價值的行為,杜絕「六種浪費」:製造過多的浪費、運作的浪費、加工的浪費、搬運的浪費、等待的浪費、時間的浪費。
6、減少庫存
庫存不會產生任何附加價值,它不僅佔用空間、佔用資金,而且產生搬運和儲存需求,吞食了財務資產。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方面庫存的腐蝕、變質,會產生浪費;另一方面,技術進步,競爭對手產品的改進,產品將產生經濟磨損,會使產品一夜之間變成廢品。降低庫存需要從降低庫存數量,降低庫存單位價格方面著手。因此,應加大對庫存的管理力度,縮短生產線、減少在產品,科學預算銷售數量,決定庫存數量和結構,正確計算取得成本、儲存成本、缺貨成本,把存貨量和庫存金額控制在最佳的范圍之內。
7、減少資金佔用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源泉,是企業最根本的資源。任何資金都是有成本的,無論是長短期借款、債券,還是股票、資本。任何資金都是有機會成本的,一筆資金投到股市就不能投到其它地方。減少資金佔用,可以減少資金成本或增加收益。因此,企業首先要推進資金集中管理,避免過於分散,規避風險;其次,職能部門要合理選擇營運資金政策、合理制定商業信用政策、清楚短期借款條件,合理預算現金流量,把各個環節的資金佔用降低最合理的水平。
三、根據經營目標,倒推分解,將成本目標落實到各層根據企業確定的目標體系和經營目標,並結合各業務板塊的實際情況,倒推分解、下達成本控制的具體目標。首先,各部門不能只有一個總的奮斗目標,要按責任會計的要求把目標成本層層分解為各個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落實到各有關成本中心,將壓力傳遞到車間、班組、個人,真正做到「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其次,各級部門指標要形成一個多層次的成本控制網路,確保逐級目標的實現;第三,各部門在目標成本的制訂中,即要考慮自身的內部情況,又考慮企業的外部環境,合理選擇正確的標桿,制訂出最佳的目標成本;第四,凡是成本降低方案,無論大小,均要求量化成本降低目標。
四、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確保成本控制有效進行要使成本控制真正發揮效益,還必須貫徹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為此,企業應建立「人人節約、人人有獎」,「人人貢獻、人人獲益」的激勵機制。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首先要根據成本控制目標的量化目標和要求,完善績效評估制度;其次要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加強組織激勵,確保成本控制有效開展;第三,建立「成本控制」個人獎勵基金,加強個人激勵,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
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利潤,關鍵是要將成本控制落到實處,成本控制與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緊緊相聯。企業只有提高管理水平,開源節流,降低成本,提高市場佔有率才成為可能。

Ⅲ 如何降低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也稱質量費用。它是總成本的一部分,包括確保滿意質量所發生的費用,以及未達到滿意質量的有形與無形損失。

我們可以把質量成本分成兩個組成部分:控製成本損失成本(或故障成本),控製成本與從生產過程中消除缺陷的活動有關。消除缺陷可以通過預防和鑒定兩種方式來實現。預防成本包括諸如質量計劃、新產品的評審、人員的培訓和工程分析等活動的成本。這些活動發生在產品投入生產之前,其目的是防缺陷於未然。控製成本的另一類型是鑒定或檢驗成本,鑒定或檢驗的目的是在缺陷出現之後,但產品還未交付用戶使用之前消除缺陷。

損失成本,又稱故障成本,可以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內部損失成本或內部故障成本),也可以是在產品發運後產生的(外部損失成本或外部故障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包括不合格品損失費、返修費,質量降級費,機器設備停工損失費。外部損失成本包括理賠費,退貨損失費,折價損失費等。表11-2詳細地列出了所有這些成本。

表11-2 質量成本(Cost of Quality)

預防成本(Prevention Cost)

質量計劃費:為指定總的質量計劃,許多專門的質量計劃,編制質量手冊和程序等所支付的費用。

新產品評審費:為制定或評審新產品的質量規范,評價新的設計方案,制定試驗和實驗計劃,對供應商進行評價,以及對市場的銷售情況進行研究以確定顧客對質量的要求等所支付的費用。

質量培訓費:為制定和執行質量培訓計劃所支付的費用。

工藝過程計劃費:為設計和開發用於工藝過程式控制制的設備所支付的費用。

有關質量數據的費用:為收集質量數據,對質量數據進行分析和製作報告所支付的費用。

質量改進措施費:對經常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有計劃的損失調查支付的費用。

鑒定成本(Appraisal Cost)

外購原材料的檢驗費:為確定外購原材料的質量所支付的費用。

工序檢驗費:在產品製造過程中,對產品進行的全部測試、抽樣檢驗和其他檢驗所支付的費用。

成品檢驗費:在出廠前或售後對成品進行的全部檢驗或測試所支付的費用。

質量實驗室的運行費:在生產過程中的所有階段,實驗室為檢驗材料的質量所支付的運行費用。

內部損失成本(Internal Failure)

不合格品損失費:由於產品達不到質量要求,某些產品無法使用或售出所造成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的損失費用。

返修費:為修復不合格品並使之達到質量要求所支付的費用。

降級使用費:由於產品質量達不到規定的質量等級而不得不折價銷售所損失的費用。

重新試驗費:在產品被返修後,對其進行檢驗和試驗所支付的費用。

停工損失費:由於質量原因造成設備和人員的停工所損失的費用。

外部損失費(External Failure)

質量擔保費;在質量擔保期內,因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用戶要求退款、修理或換貨所損失的費用。

退貨損失費:因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用戶將產品退回到銷售商所損失的費用。

訴訟費:因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處理用戶申訴所支付的費用。

折價損失費;因產品質量未達到質量標准,折價銷售所損失的費用。

資料來源:Adapted from J.M.Juran,Frank M.Gryna,Jr.,and R.S.Bingham,Jr.(eds.),

Quality Control Hand book,4th ed.,New York:McGraw-Hill,1988.

因此,總質量成本可以被表達為下面各成本的和:總質量成本:

=(控製成本)+(損失成本)

=(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

預防成本
控製成本

鑒定成本
總質量成本

內部損失成本
損失成本

外部損失成本自從提出全面質量管理的概念以來,經驗已經證明,質量體系對於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降低質量成本等有顯著的效果。質量體系之所以能取得令人滿意的較好的質量成果,其原因是一目瞭然的,那就是以預防為主,逐步地從技術上全面進行規劃。但是,這樣的解釋遠不能說明,伴隨著高質量產品的形成,為什麼同時形成了較低的質量成本,對此應該詳加說明。尤其需要闡明的是,和傳統的檢驗和試驗成本相對比,質量體系歸根結底降低了質量管理活動自身的費用。全面質量管理所以取得有利的成本結果,是通過在最小的質量成本部分,即預防成本的小量增加,削減了公司質量成本的兩個主要部分,即內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這對於鑒定成本,具有同樣的有益效果。目前,由於對不同企業的經營質量成本缺乏全國性的正式調查研究,所以不可能概括出整個工業界這些質量成本部分的有關數據。但是,假設內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成本占每個企業全部質量成本數額的65%—70%左右,鑒定成本佔20%—25%左右,並非大謬不然。相形之下,在許多企業預防成本卻不及全部質量成本數額的5%—10%。

簡而言之,這樣的成本分析暗示,我們一直在以錯誤的方式消耗質量費用:一些財富由於產品故障而付諸東流;另有大量資金,用於挑出廢品的鑒定把關,以防止過多的不合格品進入顧客手中;相反,用於正確的缺陷預防技術的資金卻很少。但是,恰恰是這樣的技術可以扭轉質量成本過高、可靠性產品較少的惡性循環。

事實上,過去在較傳統的質量管理職能下,故障成本和鑒定成本是並駕齊驅的。一旦它們出現上升趨勢,就很難再降下來。其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一個惡性循環是如此進行的:生產的缺陷和偏差越多,故障成本就越高。對於較高的故障成本,傳統的質量管理的回答只能是更多的檢驗。這當然意味著造成較高的鑒定成本。

現在看來,在消除缺陷方面,較嚴格的檢驗把關實際上沒有多少效果。仍有一些不合格產品會離開工廠,麻煩轉而到了懷有怨恨的顧客手中。這樣,不僅鑒定成本沒有下降故障成本同樣也高。而這些故障成本和鑒定成本越高,就越意味著沒有進行成功的預防活動。因此,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就是通過確定適當的預防成本數額,通過保證適當的質量工程費用、工序控制費用、質量信息設備費用和其它重要的質量體系方面的改進費用,去降低質量成本。

這清楚地意味著,為了減少故障成本和鑒定成本,轉而增加預防方面的費用,其綜合結果仍是質量成本數額的節約和利潤額的增加。現在支出5%到10%的預防費用,通過努力改進質量管理的系統工程活動,將會得到兩倍、乃至三倍的補償。這些預防費用,由節約下來的一部分故障成本和鑒定成本來提供;從長期看,並不表現為公司全部質量成本的凈增加。

讓我們考察一下,在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體系下,成本的諸方面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首先,當增加預防成本,用於正當的質量管理的系統工程工作時,產品缺陷和偏差的數量會因而減少。缺陷的減少意味著故障成本的實際下降。

其次,類似的一系列事情隨著鑒定成本的變化而變化。預防成本的增加導致了缺陷的減少,隨之而來的必然是鑒定成本的明顯降低。因為缺陷的減少意味著日常的檢驗試驗活動所需的費用減少了。

最後,當質量管理的設備、人員及其活動增加時,這會造成鑒定成本的進一步減少。由於運用了更好的檢驗和試驗設備,實現了質量管理活動的綜合現代化,減少了許多日常操作人員,代之以少量而高效的檢驗過程的控制,必然使鑒定活動的費用發生明顯的下降。

以上幾個方面的最終結果,是質量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和質量水平的提高。在質量成本方面1/3甚至更多的降低並非罕見。這些降低的主要部分轉化為公司利潤的增加,使質量體系成為一個最富有魅力的投資機會。

Ⅳ 如何降低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也稱質量費用。它是總成本的一部分,包括確保滿意質量所發生的費用,以及未達到滿意質量的有形與無形損失。


我們可以把質量成本分成兩個組成部分:控製成本損失成本(或故障成本),控製成本與從生產過程中消除缺陷的活動有關。消除缺陷可以通過預防和鑒定兩種方式來實現。預防成本包括諸如質量計劃、新產品的評審、人員的培訓和工程分析等活動的成本。這些活動發生在產品投入生產之前,其目的是防缺陷於未然。控製成本的另一類型是鑒定或檢驗成本,鑒定或檢驗的目的是在缺陷出現之後,但產品還未交付用戶使用之前消除缺陷。


損失成本,又稱故障成本,可以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內部損失成本或內部故障成本),也可以是在產品發運後產生的(外部損失成本或外部故障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包括不合格品損失費、返修費,質量降級費,機器設備停工損失費。外部損失成本包括理賠費,退貨損失費,折價損失費等。

Ⅳ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1、不斷完善工程項目成本管理機制,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統
要實現對工程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必須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各項組織與機制,使企業全員參與項目成本管理,人人有責。
2、加強質量管理,控制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是指項目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未達到質量標准而產生的一切損失費用之和。
3、加強工程項目成本風險預測及監控,並採取應對措施
施工單位應設立風險管理機構,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對工程項目的成本風險進行辨識、預測、估計與評價,對成本風險進行監控,並採取應對風險的措施。
4、強化索賠觀念,加強索賠管理
項目部要與監理方、設計院和業主充分協調,認真研究合同和施工圖紙。
5、竣工結算成本控制
工程進入收尾決算階段後,應盡快組織人員、機械退場,留守人員應積極組織工程技術資料移交和辦理竣工決算手續。

Ⅵ 如何控制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為了確保或提高產品質量而發生的費用以及由於未能達到質量標准而造成的損失。
預防成本: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和提高,控制工序質量,預防潛在故障損失所採取措施使之達到設計標准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鑒定成本:為評定產品質量是否符合質量要求而進行的試驗、檢驗和檢查的費用。
內部故障成本:交貨前因產品未能滿足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損失。
外部故障成本:交貨後因產品未能滿足質量要求所發生的損失。

質量成本預算表
各部門質量成本員
報廢、返工、停工明細表
各部門質量成本員
預防、鑒定、內、外部故障成本報表,質量成本匯總表
財務部長/部長
試驗檢驗費分析報告、廢品損失分析報告、質量成本報告
各部部長
糾正/預防措施表

技術部長/財務部長
無效

有效 糾正/預防措施表

6 質量成本科目的設置

6.1 一級科目為質量成本;
6.2二級科目的分類及統計內容如下:
預防成本 鑒定成本 內部故障成本 外部故障成本
1、 設計、開發試驗費
2、 體系審核費
3、 外部質量培訓費
4、 質量改進費
5、 計量校準費用 1、 試驗檢驗費
2、 所有檢測設備折舊費、維修費 1、 廢品損失
2、 返工損失
3、 停工損失
4、 產品降級損失 1、 保修費用
2、 索賠損失
3、 索賠處理費
4、 退貨損失
5、 折價損失
6.3 三級科目的科目設置、定義及統計數據來源:
一級科目 二級科目 三級科目 歸集內容 費用開支范圍 費用來源 數據提供部門
質量成本 預防成本 1、質量培訓費 為達到質量要求或改進產品質量目的提高職工的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的業務水平進行培訓所支付的費用 授課人員和培訓人員有關書藉費、文具費、資料費及授課補助費 管理費用 人事行政部
2、質量管理活動費 為推行質量管理所支付的費用和為制定質量政策、計劃、目標、編制質量手冊,及有關文件等一系列活動所支付的費用以及質量管理部門的辦公費 質量管理協會經費、質量管理咨詢診斷費、質量獎勵費、QC小組活動費、質量審核費、質量情報費、印刷費、辦公費、差旅費及有關的行政費 管理費用
3、質量改進措施費 為保證或改進產品質量所支付的費用 有關的購置設備工藝研究、檢測手段改進費。包括產品創優、整頓質量的措施費 研發費用 技術部
4、質量評審費 對本部門、本企業的產品質量審核和質量體系進行評審所支付的費用及新產品評審前進行質量評審所支付的費用 資料費、會議費、辦公費及有關費用 管理費用 質保部
5、工資及福利基金 從事質量管理人員工資總額及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以工資總額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管理費用、製造費用 人事行政部
鑒定成本 1、試驗檢驗費 對外購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和外協件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在製品、半成品、產成品、按質量要求進行試驗、檢驗所支付的費用 委託外部檢驗和鑒定支付的費用、送檢人員的差旅費、材料費、能源費、勞保費、破壞性檢驗費及有關費用 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 質保技術部

2、質量檢驗部門辦公費 質量檢驗部門為開展日常檢驗工作所支付的辦公費 辦公費 管理費用
3、工資及福利基金 從事質量試驗、檢驗工作人員的工資總額及提取的職工福利基金 工資及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管理費用、製造費用 人事行政部
4、檢測設備維修折舊費 檢測設備的維護、校準、修理和折舊費 折舊費,大、中、小修理費,維護校準費 管理費用
製造費用
質保部
內部故障成本 1、報廢損失費 因產成品、半成品、在製品達不到質量要求且無法修復或在經濟上不值得修復造成報廢所損失的費用,以及外購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在采購、運輸、倉儲、篩選等過程中因質量問題所損失的費用 在生產過程以及在采購、運輸、倉儲、篩選,等過程中報廢的產成品、半成品、元器件、零部件、在製品、原材料費用及人工費用和能源動力等消耗 管理費用、生產成本、產成品、半成品、原材料 質保部
生產部
2、返修費 為修復不合格品並使之達到質量要求所支付的費用 人工費及所更換原材料的費用、運輸費 生產成本、原材料 質保部
3、降級損失 因產品質量達不到規定的質量等級而降級所損失的費用 合格品價格與降級品價格之間的差額損失 產品銷售收入
4、停工損失費 因質量問題造成停工所損失的費用 因停工減少的產品產量、停工期間人工費用 生產成本 生產部
5、產品質量事故處理費 因處理內部產品質量事故所支付的費用 重復檢驗費用、重新篩選費用 生產成本 質保部
外部故障成本 1、索賠費 因產品質量未達到標准,對用戶提出的申訴進行賠償、處理所支付的費用 支付用戶的賠償金(包括罰金)、索賠處理費及差旅費等 索賠費用 質保部/商務部
質量成本 2、(客戶)退貨損失費 因產品未達到標准造成用戶退貨、換貨所損失的費用 產品包裝損失費、運輸費和退回產品的凈損失等
(運輸費用由商務部負責向質保部提供) 退貨損失
費用
3、折價損失費 因產品質量未達到標准折價銷售所損失的費用 銷售價格與折價後的差價損失 銷售
損失費用
質量成本 4、現場處理費 根據保修規定,為用戶提供修理服務所支付的費用和保修服務人員的工資總額及提取的職工福利基金 差旅費、辦公費、勞保費、更換零部件成本、所需器材、工具、運輸費用、以及工資總額和提取的職工福利基金等 管理
費用 質保部/商務部
5、(外協廠)質量損失費。 公司產品在外協生產廠家的一切質量損失費用 質量損失、外協廠家對我公司質量索賠費用、因質量問題造成的其他相關損失費用(對外協廠家的質量索賠費用) 質量損失費用

6.4 質量成本數據統計與質量記錄
各部門設專或兼職質量成本員,質量成本員按分類項目設置台帳。負責對本部門質量資料收集、記錄、統計、核算、報表工作。凡涉及質量成本范圍的一切費用必須由所在部門質量成本核算員進行統計核算。並按月報送各種質量成本報表至財務部
7 質量成本控制
7. 1 財務部於每年定期召集各部門召開質量成本計劃會議,根據上年度質量成本數據及統計資料,結合公司下年度質量目標情況,共同編制下一年度質量成本控制計劃預算。
7.2 質保部將質量成本計劃報財務部門審核,並報經公司決策層審批後,下達各相關部門。
7.3 每月採用趨勢圖、直方圖進行分析,分析項目:總的百分比,結構比例; 分析原因,形成當月質量成本的統計分析報告。
7..4質量成本構成比例分析,主要是質量成本四個項目與質量總成本的比例,以便說明質量成本構成是否合理。
質量成本(E1)

式中:∑μ——內部損失成本總和
∑P——外部損失成本總和
∑ν——鑒定成本總和
∑Y——預防成本總和
∑ξ——其它質量成本總和
7.4.1 質量成本與相關比例分析
相關比例主要有:總成本質量成本率,總產值質量成本率。從總成本及總產值角度說明質量成本的有效性。
P為企業的總產值,E1為質量成本,E0為總成本
(A) 總成本質量成本率(E2)
E2 =
(B)產值質量成本率(E3)
E3 =
(C)月度內廢率(E4)
E4 =內廢數∕總投產數×100%
(D)月度外廢率(E5)
E5′=機加工車間廢品數/一序投料數×100%
E5″=銷售退回數/上線加工數×100%
(E)年度綜合廢品率(E6)
E6 =(年度內廢數+年度外廢數)/總投產數×100%
7.4.2質量成本分析評價
7.4.2.1月度質量成本分析評價
編制預防、鑒定成本趨勢圖,反映預防、鑒定成本各月的變動趨勢,編制主要產品內、外部質量損失總成本率趨勢圖,反映主要產品內、外部質量損失成本各月變動趨勢,向總經理報送書面匯報。
7.4.2.2季度分析評價
7.4.2.2.1財務部根據質量成本計劃表編制質量成本計劃完成情況表,評價公司各項質量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並計算質量成本節約(超支)率。
7.4.2.2.2 財務部根據季度質量報表,書面做質量成本情況分析說明,評價報告期內質量成本計劃完成情況,產品內、外部損失成本分析,相關比例分析,向總經理做書面匯報。
7.4.2.3年度分析評價
根據年度質量成本預算,總體評價公司年度質量成本計劃執行情況,計算節約(超支)額/率,並分析節約(超支)原因,為下年度質量成本計劃的預算編制提供數據。財務部做書面報告,總結全年質量成本計劃的執行情況報總經理。質量成本年度報告作為管理評審的輸入,相關部門根據評審的結果實施糾正和改進行動。
7.5形成改進計劃
7.5.1各相關部門建立措施計劃,按照《糾正/預防措施程序》執行。
7.5.2財務部建立公司內質量成本的改進計劃。
7.5.2.1.當內部損失上升時,加強糾正預防措施,求得內部損失的下降
7.5.2.2當外部損失上升時,加強鑒定把關,不合格品不出廠,求得外部損失的下降;
7.5.2.3當內、外損失上升時,加強鑒定和糾正預防措施,求得內、外部損失的下降;
7.5.2.4當內、外部損失下降時,降低鑒定費用。
7.6 改進措施的跟蹤效果驗證,匯報。

Ⅶ 貴公司實際如何控制質量成本

品質、成本、效率,是任何企業的管理焦點,,成本都不關注的企業早晚都有「千里長堤毀於蟻穴」之風險,, 查看原帖>>

Ⅷ 如何進行質量成本管理

質量成本是企業管理的經濟表現,是衡量體系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對質量成本的管理有利於控制和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能夠尋求提高產品質量的途徑和掌握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拓寬成本管理的道路。那麼,對企業來說,具體應如何進行成本質量管理呢?

1、建立質量成本宣傳與教育培訓工作

質量成本對大多數員工來說,是一個新課題,而在推行時涉及很多部門與人員,因此,必須加強對公司所有員工包括各級管理者和最高管理者的宣傳、教育和培訓,並考核培訓的效果。

2、建立質量成本管理體系

組織結構的設立與各職能部門的質量成本職責。

質量成本歸集的內容,應具體落實到各成本與費用。

質量成本管理的程序與方法,應遵循PDCA的方法。

實施質量成本管理所需的記錄表格及統計表、報告等。

3、編制質量成本計劃和質量成本目標

質量成本計劃是指為達成適宜的質量成本而策劃的各種措施與方法。質量成本目標應與企業的質量目標一致,並分解到各相關職能部門與層次。質量成本目標應與企
業的質量目標一致,並分解到各相關職能部門與層次。質量成本目標應包括質量成本項目內容、目標值、所採取的的具體措施、考核人及考核頻率等內容。

4、質量成本管理具體措施的實施

各部門包括最高管理層及技術工藝部應嚴格按照質量計劃與質量目標提高企業的鑒定成本和預防成本,盡可能降低內部損失和外部損失成本,加強對質量成本的控制。

5、質量成本檢查與考核

在質量成本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應加強對各部門與層次的檢查與考核,不僅僅是在月末進行考核,在日常工作中應及時發現問題並採取糾正與糾正措施,這樣才能那有效地對質量成本進行測量與監視。

6、質量成本的記錄、統計及考核

企業應規定月度為質量成本的核算期,各部門或質量部每月月末對本月的質量成本進行統計、核算。

7、編制質量成本報告,進行質量成本分析

採用報表式、圖表式、陳述式或綜合式等形式編寫質量成本報告,並通過對質量成本總額、質量成本構成和質量成本科目與其他基數比較分析等方法進行質量成本趨勢分析,並上報企業的最高領導者。

8、質量成本改進

管理者應根據質量成本報告和分析,對沒有達到質量成本管理目標的採取措施,對已達到質量成本管理目標的進行歸納總結,並形成文件化的工作規范或管理模式。對涉及質量成本管理體系的文件進行及時更改與完善。

以上就介紹了八項企業管理質量成本的具體做法,包括:培訓、建立體系、制定計劃與目標等。企業通過管理質量成本,找到降低生產成本的途徑,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如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網路搜盈飛無限,登陸官網,您可以了解更多關於質量管理的最新資訊。

Ⅸ 質量成本控制的方法有幾種

首先,經營一家店鋪的目的應該是獲利。但對一位日理萬機、雜務纏身的經營者而言,你知道今天、今旬、今月的利潤有多少?假設當同樣的30萬的月營業額產生時,為何會有2萬、5萬、8萬的不同利潤結果?關鍵在於如何去控制經營成本,只有合理成本才取最大的獲取利潤。

以下對「成本」此一環節提供經驗分享,各餐飲經營者在店務執行中可做自我審視與調整。

一、找出有關成本的各項組合條件。

充分利用「What咨詢法」,把店鋪中所有會影響成本的因素,逐條細細列出。如廚師、幹部、P—T、廠商、季節(時蔬)、售價、制度、庫存方式……再集結相關人等共思良策,並時時保持著「毋恃敵(成本偏高)之不來,而恃吾有以待之」的認真態度。

二、制定標准調理手冊。

三、建立良好的庫存(倉庫)管理。

從先進先出的表格建立使用,到交叉污染的避免、物品的定位置放、濕度、溫度(冷藏、冷凍設備)的控制、蟲害防治、盤點(日、周、月盤)確實,甚至滅火器的位置、數量、意外險類的投保—都是庫存管理的必備掌握要件。

四、多看、多聽、多比較。

所謂貨比三家不吃虧,更何況經營者本身不應該盲目的身陷戰場(店務),而不知外面早已群雄環生、虎視眈眈,欲噬於己的環境衍生。「出走管理」是當下盛行的經營模式,善用此法走走量販店、百貨公司或相關商號,將特價、折價品等適量適物的挪用在己店內,成本自然可降低。

五、導入獎懲制度。

不乏發現店內從業人員大都朝「被動性」的屬性偏走時,此制度就得順勢推出(事先可先完置備用),達到制定標准就施以獎勵(如獎金、禮券、休假……),未達成(需明了原因)則給予薄懲(如減薪、記缺點……)。恩威並施可收較好效益。

六、同業可以為師。

此法較適用於連鎖加盟行業可透過會議、聯誼活動及總部的資訊來源(當然必須是總部經營數字透明化的條件下),如此則可清楚知道同樣經營形態的店鋪是如何合理控製成本,進而取長補短地讓自己獲取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