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做商業企業成本費用核算
擴展閱讀
冷飲成本大概多少 2024-11-17 12:13:41
開車高速1公里多少成本 2024-11-17 12:11:50

如何做商業企業成本費用核算

發布時間: 2022-02-27 18:28:39

①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

(1)一般來說,安裝成本進銷售費用即可。也可直接進主營業務成本。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等

(2)如果你們營業執照上有該經營范圍,可以進主營業務成本。如果沒有該經營項目,可以進其他業務成本。如果安裝工期較長,可以作為工程施工項目來核算。

一般來說,就是: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營業稅
貸:應交稅費——城市維護建設稅
貸:應交稅費——教育費附加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等
貸:原材料

②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1、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

2、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2)如何做商業企業成本費用核算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主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

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計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建立並嚴格執行材料的計量、檢驗、領發料、盤點、退庫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動力、工時等消耗定額;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成本核算的組織方式。

③ 企業如何進行成本核算

生產型企業主要的成本核算有三種方法:

一、品種法

1、是產品成本計算中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一般運用於大量大批簡單生產(單步驟生產)的行業或企業,例如發電、自來水生產、原煤原油的開采等。

2、這類行業或企業的生產通常具有產品品種單一、封閉式生產、月末一般沒有或只有少量在產品存在的特點。

3、當期發生的生產費用總和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用總成本除以產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

4、在簡單法下,生產中發生的一切費用都屬於直接費用,可以直接計入該種產品成本。

二、分批法:

1、分批法也稱定單法。是以產品的批次或定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2、分批法主要適用於單件和小批的多步驟生產。如重型機床、船舶、精密儀器和專用設備等。

3、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一般把一個生產周期(即從投產到完工的整個時期)作為成本計算期定期計算產品成本。

4、由於在未完工時沒有完工產品,完工後又沒有在產品,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不會同時並存,因而也不需要把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成品之間進行分配。

三、逐步結轉分步法

1、逐步結轉分步法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後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製半成品成本,自製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

2、成本計算期是每月的會計報告期;

3、連續式復雜生產下必然進行大批量生產,無法劃分生產周期,只能以每月作為成本計算期。

4、必須分步驟確定在產品成本,計算半成品成本和最終完工產品成本;

5、是否進行成本還原,要依成本結轉時採用的具體方法確定。

其它的輔助性方法有:

一、標准成本法:

1、標准成本是目標成本的一種,這種預計成本與目標管理的方法結合起來,就稱為目標成本。

2、在產品、勞務、工程項目等在生產經營活動前,根據預定的目標所預先制定的成本。

3、目標成本一般指單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標准成本和估計成本等,而標准成本相對來講是一種較科學的目標成本。

二、定額法:

1、定額法是指直接根據有關技術經濟定額來計算確定計劃指標的一種方法,故又稱直接計演算法。這種方法廣泛應用於企業生產、勞動、物資、成本、財務等計劃的編制。

2、成本計算對象是企業的完工產品或半成品。根據企業管理的要求,只計算完工產品成本或者同時計算半成品成本與完工產品成本。

2、定額法一般用於大批大量生產企業,只能按月進行成本計算。

3、產品實際成本是以定額成本為基礎,由定額成本、定額差異和定額變動三部分相加而組成。

4、每月的生產費用應分別定額成本、定額差異和定額變動三方面分配於完工產品和在產品。

④ 商業公司的主營業務成本是如何計算的 

企業確認銷售
商品
、提供
勞務

主營業務收入
時應結轉的成本,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主營業務的
種類
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主營業務成本的主要賬務處理:
(1)期(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期(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各種勞務等
實際成本
,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等科目。
採用
計劃成本

售價
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
營業成本
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
月末
,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
產品成本
差異

商品進銷差價

本期(月)發生的銷售退回,如已結轉
銷售成本
的,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2)確認建造合同收入,按應確認的
合同
費用,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按應確認的
合同收入
,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
差額
,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合同完工時,已
計提存貨
跌價准備的,還應結轉跌價准備。
「例」甲公司於
9月15日
售給乙公司A商品500件,
增值稅專用發票
列明商品價款42
735元、
增值稅
額7
265元,共計50
000元,商品已經發出,同時收到乙公司的轉賬支票並辦妥進賬手續。經計算,A產品的
單位成本
為60元,則公司應通過下述
分錄
結轉銷售A產品的營業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
30
000
貸:庫存商品——A產品
30
000
「例」月末售出的A產品發生退貨,原結轉的營業成本為5
000元,退回的A產品已經入庫,則公司應記錄:
借:庫存商品——A產品
5
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A產品
5
000
「例」某企業採用
計劃成本法
核算。
2007年4月
13日,
向外
銷售產品售價500
000元,結轉主營業務成本300
000元,該批產品計劃成本大於實際成本,通過計算,該產品應分攤的
成本差異
為20
000元。賬務處理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300
000
產品成本差異
20
000
貸:庫存商品
320
000

⑤ 商業企業成本費用明細賬怎樣建立和做帳

如果公司較大,有多個業務部門,通常二級科目為部門,經營費用的三級科目為費用項目如運雜費,交通費,樣品費等等,管理費用的三級科目為招待費,管理人員工資,等。收入成本類科目三級科目可設置為產品。例如銷售成本-業務一部-產品A,經營費用-業務一部-運雜費。這樣便於核算比較科學。

⑥ 商業成本的商業成本核算方法

商業主要的就是進價,工資勞務,房租水電,商業相對工業簡單很多,沒有那麼多復雜的工序。
商業企業會計核算:
第一 賬戶設置
1. 物資采購
2. 庫存商品
3. 商品進銷差價:屬資產類賬戶,是庫存商品的抵減賬戶,用來核算商業企業採用售價核算的商品售價與進價之間的差額,其貸方登記售價大於進價的差額,以及其他因素增加的差額,借方登記售價小於進價的差額,以及已銷售商品實現的差價,余額表示庫存商品的進銷差價.
4. 營業費用:核算商業企業在購進和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不單獨設置管理費用的商業企業,其核算內容也包含在營業費用中.
5. 主營業務收入
6. 主營業務成本
7.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第二 批發商品核算
核算方法:數量進價金額核法 和 數量售價金額核演算法,以第一種方法為例,第二種方在零售商品核算內容中詳細介紹.
A.購進商品
[例1] 某商業企業向本市新海內衣廠購進42支男棉毛衫1 000包(一包10件),每包單價86元,計86 000元;進項稅率17%,計14 620元。價稅合計100 620元,商品全部到達,並驗收入庫。貨款以轉賬支票支付。財會部門根據倉庫交來的「收貨單」和供貨單位的「專用發票」以及轉賬支票存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同時,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如果商品驗收入庫和支付貨款不是同時進行的,有兩種情況:
1.支付貨款,商品未到,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商品到達後,驗收入庫,再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2.商品驗收入庫,貨款採用商業匯票結算方式,則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4 620
貸:應付票據——商業匯票 100 620
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貸:物資采購——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商業匯票到期付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付票據 100 620
貸:銀行存款 100 620
B.銷售商品
[例2] 某商業企業批發商品銷售收入45 000元,銷項增值稅率17%,計7 650元,共計52 650元,銷貨款送存銀行。財會部門根據業務部門報來「銷貨日報表」和收款處報來的「收款日報表」核對無誤後,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52 650
貸:主營業務收入45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7 650
假如採用委託收款或商業承兌匯票進行結算,即為送貨制。在商品已發出,貨款尚未收回或取得商業匯票時,財會部門可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收賬款(或應收票據) ×××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
收到貨款或匯票到期承兌時: 借:銀行存款 ×××
貸:應收賬款(或應收票據)×××
批發商品銷售的核算,除反映商品銷售收入外,還應反映商品銷售成本。批發商品銷售成本的計算和結轉,一般有逐日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方法。如果採用逐日結轉的方法,則在反映商品銷售收入以後,同時反映商品銷售成本,以計算商品銷售毛利。仍用上例,設商品銷售成本為41 230元,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成本 41 230
貸:庫存商品——×× 41 230
第三 零售商品核算
A.購進商品
目前大多數企業對零售商品購進作如下處理:在購進時按不含稅成本記入「商品采購」賬戶;按進項稅額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按全部價稅總額付款數記入「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賬戶。而在商品入庫時,則按含稅的售價記入「庫存商品」賬戶;按含稅的進銷差價記入「商品進銷差價」賬戶,按不含稅的進價轉銷「商品采購」賬戶數額。具體地說,由於商品交接貨和結算方式不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3 某商店從本市某公司購入小百貨一批,計進價6 000元,售價7 200元(不含稅),進項稅額1 020元。貨款以轉賬支票付訖,商品由百貨組驗收,按專用發票,作會計分錄如下:
(1)支付價款時,按商品進價、進項稅額分別轉賬:
借: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20
貸:銀行存款 7 020
(2)商品入庫時,為簡化庫存商品日常核算工作,平時營業櫃組以庫存商品售價(進價+毛利)加上銷項稅額入賬(設銷項稅率為17%),商品入庫時的售價應包含銷項增值稅在內。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售價7 200元+銷項稅額1 224元)8 424
貸: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百貨組(毛利1 200元+銷項稅額1 224元)2 424
月終,財會部門須調整已銷商品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將銷項稅額從商品銷售收入中分解出來轉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賬戶。如上例,其會計分錄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 1 224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 224
2.異地商品購進。異地商品購進,由於採用發貨制交接方式,商品的發運時間和結算憑證的傳遞時間不一致,通常會發生先付款,後到貨;先到貨,後付款;以及到貨與付款同時進行三種情況。
[例4 設前例為向市外×單位購進百貨商品一批,供貨單位代墊運費400元,價款及運費已通知銀行承付。
(1)假設先承付貨款和運費,後到貨。
接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經審核無誤後,承付貨款,根據有關憑證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
商品運到,由百貨組驗收,根據有關憑證,按含稅售價入賬,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424
(2)假設商品先到,後付款。
商品運到,驗收入庫,平時不作賬務處理,月末如仍未付款,按暫估進價入賬,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應付賬款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
下月初用紅字沖回: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 8424 (紅字)
貸:應付賬款 6000 (紅字)
商品進銷差價 2424 (紅字)
接到銀行轉來托收憑證,承付貨款,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商品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
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
(3)假設承付貨款與到貨同一天,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 060
經營費用——進貨運費 360
貸:銀行存款 7 420
同時,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庫存商品——百貨組8 424
貸:物資采購——百貨組 6 000
商品進銷差價 2 424
B.銷售商品[例5台州家友超市本月零售商品269100元(售價法)
1. 借;銀行存款 2691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69100
2. 借:主營業務成本 269100 貸:庫存商品 269100
3. 結轉已銷商品銷項稅: 269100/(1+17%)=39100
借:主營業務收入391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9100
4.. 已銷商品進銷差價的計算和結轉
差價月末日庫存商品余額=月末調整前商品進銷差價帳戶余額/ 本月主營業務收入貸方發生額+月末日庫存商品余額*100%
接上題,假設月末調整前商品進銷差價帳戶余額為109500元,月末日庫存商品余額為140400元,計算差價率為26.74%
本月已銷商品應結轉商品進銷差價為 269100*26.74%=71957.3
借:商品進銷差價 71957.3 貸:主營業務成本 71957.3
不含稅的進銷差價:71957.3-39100=32857.3
5.如果家友超市本月進項稅為51000元,本月購入商品409500元,無月初余額
庫存商品(零售價)=140400(409500-269100)
進項稅金=51000
銷項稅金=39100
主營業務收入(零售價)=230000(269100-39100)
主營業務成本=197142.7(269100-71957.3)
已銷商品進貨差價(不含稅)=32857.3(230000-197142.7)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1-18 20:12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
銷售凈額=銷售收入-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期初+本期購入-本期銷售成本
2,零售價法
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入成本)/
(期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
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售價*成本率
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進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進銷差價率=(期初商品進銷差價+本期進銷差價)/
(期初存貨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
本期已售商品進銷差價=本期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這是我剛問別人的,其實我也不太懂,希望這個能幫到你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這種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不適用了;
其二是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⑦ 商業企業關於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1.月底企業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做:
借:主營業務成本;----(一般按加權平均單價*銷售數量)
貸:庫存商品:
2.同時做: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貸:其他業務成本;
貸: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科目

⑧ 商業企業會計核算成本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商品采購成本

商品采購成本是指商品流通企業購進商品的成本,國內購進的用於進出口銷售的商品,其采購成本就是指進貨原價,進口商品的采購成本應該由購進商品的國外進價以及進口環節的各種稅金構成,委託其他單位代理進口的商品采購成本為實際支付給代理單位的全部價款;

企業收購農副產品的采購成本應包括支付的收購價款以及稅金等。采購環節所發生的各項運雜費,不計入商品采購成本,而作為企業的經營費用處理。

2、商品銷售成本

商品的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商品的采購成本,這也是商業企業成本核算的主要內容之一。

3、期間費用

期間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這也是商業企業成本核算的重要內容之一。

對於商業企業所收取的商品銷售量、以及銷售額無關的費用稅務如何進行處理呢?比如進場費、廣告促銷費、上架費、展示費、管理費等費用,即是平銷返利,不能夠沖減當期的增值稅和進項稅,營業稅的適用稅目和稅率進行收取營業稅。

比如,A企業的納稅人是商業企業,B企業是常年A企業的供貨方,A企業向B企業購貨20萬元,A企業收取B企業取貨整理費是2萬元,甲企業應該上繳營業稅是0.1萬元。

可以計入銀行存款或是應付帳款會計科目的借方,計入其他業務收入的貸方,金額都是20000。同時,還計入其他業務支出會計科目的借方,計入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會計科目的貸方,金額是1000元。

(8)如何做商業企業成本費用核算擴展閱讀:

企業特徵

一、以商品的購、銷、運、存為基本業務

商業企業的這一特徵是與生產企業比較而言的。生產企業主要是藉助機器和機器體系對原材料進行加工,使之生產出符合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產品。

而商業企業則主要是通過對商品的購進和銷售以及因此而必需的運輸和儲存業務,完成商品由生產領域到消費領域轉移的過程,滿足消費的需要。商品的購進、運輸、儲存、銷售也是流通過程中的四個基本環節。

它們在流通過程中各自處於不同的地位,起著不同的作用。合理組織商品流通的四個基本環節,是實現流通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流通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也是商業企業的基本職能。

二、對經營的商品基本上不進行加工或只進行淺度加工

通常情況下,商業企業的主要職能是組織商品的流通,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與生產企業不同,它們對經營的商品基本上不進行加工或只進行淺度加工。大部分商品,特別是生產資料中的機電產品和大部分消費品,經過流通過程,其使用價值和外部形態不發生變化。

隨著流通規模的擴大,為解決生產的「少品種、大批量、專業化,與消費多樣化之間的矛盾,流通加工發展較快。

從開始時的裝袋、分包、貼標簽、折彎、打眼等簡單形式,向按照用戶需要進行金屬材料剪裁切割,木材精細加工,平板玻璃套裁,混凝土和水泥製品加工,型煤及工業配煤等高級和復雜形式發展。

三、實現商品使用價值的運動和價值形態的變化

生產企業通過對原材料和半成品進行加工、製造,改變其內部結構、外部形態和物理化學性能,從而形成新的使用價值。在該過程中付出的活勞動也物化到產品中去,創造出新的價值。

進入流通領域,商業企業通過購進、運輸、儲存、銷售等一系列流通活動,將商品由生產企業轉移到消費者或用戶手中,完成商品的空間位移和價值形態變化。

商品的使用價值保持不變,商品的價值在商流(購進和銷售)中也保持不變。在這一過程中,商業企業要投入一定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從而發生一定的流通費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