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會計出現在哪個階段
擴展閱讀
鑽石公主多少錢一個 2025-01-18 18:46:24
什麼成本付現成本 2025-01-18 18:30:49

成本會計出現在哪個階段

發布時間: 2022-02-28 12:29:36

❶ ‏記錄型成本會計出現在成本會計發展的哪個階段(+)。+‏+(2分)+A+早期

摘要 ‏記錄型成本會計出現在成本會計發展的哪個階段,,,早期階段1880-1920年

❷ 簡述成本會計的演進發展歷程

成本會計先後經歷了早期成本會計、近代成本會計、現代成本會計和戰略成本會計四個階段。成本會計的方式和理論體系,隨著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早期成本會計階段(1880—1920)
成本會計起源於英國,後來傳入美國及其他國家。隨著企業的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產成本越來越得到普遍的重視。這個時期的成本會計是早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成本會計在實務方面取得以下進展:
一是建立了材料核算和管理辦法。設立材料賬戶和材料卡片,標明「最高庫存量」和「最低庫存量」,以確保材料既能保證生產的需要,又可以節約使用資金;實行材料管理的「永續盤存制」,採取領料單制度控制材料耗用量。
二是建立了工時記錄和人工成本計算方法。對人工使用卡片記錄工作時間和完成產量;將人工成本先按部門歸集,再分配給各種產品,以便控制和准確計算人工成本。
三是確立了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隨著生產設備的大量增加,間接費用也快速增長,先後提出了按實際數額進行分配和按間接費用正常分配的理論。
四是利用分批成本計演算法和分步成本計演算法計算產品成本。根據製造業的生產工藝特點,選擇分批計算產品成本或分步驟計算產品成本。
五是出現了專門的成本會計組織。1919年,美國成立了全國成本會計師聯合會;同年,英國也成立了成本和管理會計師協會。他們對成本會計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為奠定成本會計的理論基礎和完善成本會計方法作出了重大貢獻。
近代成本會計階段(1921—1945)
成本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在這一階段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成本會計有了以下方面的進展:
一是標准成本制度的實施。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思想,對成本會計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06年美國會計師J.Whtmore第一次提出的「標准成本」概念,為生產過程成本控制提供了條件。標准成本制度實施後,成本會計不只是事後計算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還要事先制定成本標准,並據以控制日常生產消耗與定期分析成本。這樣,成本會計增加了事前控制的新職能,形成了管理成本會計的雛形。它標志著成本會計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
二是預算制度的完善。預算控制的開始是採用固定預算方法,即根據預算期間某一業務量確定相應的預算數。1928年,美國一公司的會計師和工程師根據成本與產量的關系,設計了一種彈性預算方法,分別編制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這就使相關費用項目的實際數與預算數更具有可比性,而且可是企業合理地控制不同屬性的費用支出,便於有效地控製成本,也利於考核經營者的工作業績。所以,彈性預算是近代成本會計的重大進步,也是節約間接費用的最好辦法。
三是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更廣泛。在這一階段,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從原來的工業企業擴大到各個行業,並深入應用到一個企業內部的各主要部門,特別是應用到企業經營的銷售環節。在近代成本會計的後期,《工廠成本》、《標准成本》等成本會計名著的出版,是成本會計具備了完整的理論和方法,形成了獨立的成本會計學科。
現代成本會計階段(1945—1980)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生產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產品更新速度加快;企業規模越來越大,跨國公司大量出現,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出現的新情況,考慮現代化生產的客觀要求,提高管理的現代化,運籌學、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各種科學技術成就在成本會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而使成本會計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即成本會計發展重點由如何事中控製成本、事後計算和分析成本轉移到如何預測、決策和規劃成本,形成了新型的注重管理的經營性成本會計。其主要表現有: 一是開展成本預測與決策。為了控製成本,現代成本運用預測理論和方法,建立數字模型,對未來成本發展變動趨勢進行估計和測算;運用決策理論和方法,依據成本預測資料,選取最優成本方案,做出正確的成本決策。變動成本法完成了成本性態的分析,將企業產品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對企業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之間各變數關系進行分析,有利於企業進行成本預測。
二是實行目標成本管理。隨著目標管理理論的應用,成本會計有了新的發展。產品設計前,按照客戶所能接受的價格,確定產品售價和目標利潤,然後確定目標成本管理,使成本會計與工程技術等有機結合,有助於企業形成產品品質和功能優化、成本降低的競爭優勢。
三是實施責任成本。1952年美國會計學家倡導責任會計,提出建立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相結合的會計制度,將成本目標進一步分解為各級責任單位的責任成本,進行責任成本核算,使成本控制更為有效。
四是推行質量成本。隨著全面質量管理的深入開展,到20世紀60年代,質量成本概念基本形成,並確定了質量成本項目,質量成本的計算和方法,擴大了成本會計的研究領域,促使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注重質量成本的分析。
五是施行作業成本管理。美國會計學家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提出了作業成本法,即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計算制度,施行作業成本管理。作業成本計算是一種真正

❸ 成本會計的發展歷程

一般認為,成本會計是在工業革命時期,隨著工廠制度的出現而誕生的。事實上,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紀。那時候,由於義大利、英國、佛蘭茫和德國商業得到發展,許多人建立了獨資和合夥企業,開始從事毛織品生產、書籍印刷、錢幣鑄造和其他行業。早在英國亨利七世時期(Henry Ⅶ,1485-1509),成本會計便有了明確的發展。當時,一大批小毛紡織商由於不滿各行會的種種限制,從城市轉向鄉村,並建立了工業群體,希望通過行會以外的其他渠道推銷自己的產成品。他們的生產和銷售活動處於壟斷行會的控制之下時,沒有實行成本核算的必要。但是,像後來許多商號所認識到的那樣,小型工廠主發現,不僅自己與各行會之間存在著競爭,而且他們內部也存在著競爭,於是,准確的成本記錄變得必不可少,甚至成為成功的先決條件。在那些歲月里,這些刺激無疑推動了成本會計的發展。

我們可以舉出很久以前運用成本帳戶的實例。

中歐著名的富格爾家族,一個時期曾控制提洛爾和卡里思亞的銀礦、銅礦和一個鑄造廠,早在1577年,其中一個礦的會計記錄就包括下列帳戶:礦石、鑽、礦井和鑄造,總費用、熔煉、運輸、鐵和煤屑貿易。盡管沒有證據證明這些會計帳戶已經體現了現代成本流程意識,但已涉及到諸如產品成本(Cost of Proction)和主要成本(Prime Cost)之類用語。過後某一年,一個冶煉廠帳戶借記冶煉廠營業費用,同時貸記發運貨物。借方列示了23個項目,貸方包括九類不同的記錄。顯然,這些都不簡單。

梅弟(Medici)家族在貿易活動中採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也值得注意。它們是運用於工業活動的簿記程序的見證。這個著名的家族,在15、16世紀幾十年裡,除廣泛從事銀行業務之外,還經營毛紡業。早在1431年,即比盧卡·帕喬利(Luca Pacioli)出版第一本復式簿記教科書早63年,在梅第奇工業合夥企業中已使用了一套相當完善的會計帳簿。當時,設置了一個名為「製造和銷售衣服」(Cloth Manufactored and Sold)的帳戶,並編制了列示所有售出服裝利潤的報表。每一個衣服帳戶借方包括下列各項的合計:(1)羊毛購入;(2)染料成本;(3)其他製造成本支出,如工資、油、核棉機和起絨機。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這些工業合夥帳戶作了一些重要的改進,所以,到16世紀,出現了一些新方法。當時,對「工資總帳」(Wage Ledger)的運用是相當有見解的。這一總帳仍是聯系現代工廠總帳和工業企業總帳的先驅,也許可進一步推斷,處理這些復雜記錄的簿記員一定是一位很努力的專家。

普拉廷(Plantin)是16世紀佛蘭茫的印刷家和出版商,他們的會計帳簿,包括話多現代分批成本制度的因素。普拉廷為他出版的每一本書設置了不同的帳戶。這些帳戶借記使用的紙、支付的工資和其他印刷成本。當書印刷完以後,再從特定的帳戶轉記名為「庫存書」(Books in Stock)的另一個帳戶。這樣就可以附帶地反映「庫存紙」和「完工書」帳戶的增減變化情況。

這些實例證明在1400-1600年間產生了某些現代成本技術的實踐。當時,人們已經提出:(1)建立對每一個生產步驟的會計控制;(2)減少在原材料和人力使用上的浪費的思想。

工業革命前,成本會計方面的論文和書籍十分稀少。18世紀末,隨著工程學、採煤和棉紡織業的飛速發展。大量資本沉澱於機器和交通設備上面,這就給成本會計提出下列新的要求:(1)經理們要求能及時地、適量地供應原材料,並提供記錄情況;(2)適應對顧客更大金額付款的需要,需要一個能夠消除支付欺騙和銷誤的制度;(3)由於使用價值昂貴的設備和隨之而來的設備報廢問題,折舊變得更加重要;(4)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經理們必須了解在經營淡季抵補產品主要成本後產品的最低價格,換句話說,即使是在當時,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已變得十分重要;(5)產品從一個生產過程轉向另一個生產過程中,需要仔細地進行觀察和記錄,並對不同時期成本進行比較。

不僅在鋼鐵部門,在其他部門,也出現很多相類似的成本問題。例如,機械製造者(蒸汽機、紡織和鐵路設備)會計,在簽訂一項合同以後,需要為某批產品提供詳細資料,以便為能作出更可靠的預測提供信息,很明顯,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分批成本計算。這些簡單的開端引出令現代成本會計學家頭痛的問題。後來,所有與製造費用在每批產品中分攤有關的爭論,不論是否包括應付利息、廢料處理、成本與普通財務記錄協調等都能找到相同的根源。19世紀,當化學工業找到立足點之後,副產品和聯合成本問題日趨重要。另外,鐵路系統的擴展實際上與所有的成本問題相連,這些成本問題包括折舊、大量製造成本、工廠成本、聯合成本和對企業成本的控制等。

早期,成本會計師和簿記員都很不願意把他們掌握的方法傳播給別人,即使傳授,也要求接受者嚴格保密,這就使我們追溯成本會計早期的發展遇到了困難。公正地講,當時很少有理論家對這門學科感興趣,但有點神秘的是當時不乏商業簿記方面的教科書和文章,有些傳統至今,但涉及到成本和製造業記錄的甚少。

19世紀70、80年代,成本會計的研究主要是對確定產品主要成本的傳統作法進行適當改進。當時,人們並沒有完全認識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例如,一位早期科學管理的倡導者(1841年)提出,每一個生產者應不斷地尋求改進生產的方法,以降低每件產品的成本。他強調了解每一生產過程的「准確成本」和生產中機器損耗的重要性。

在1890年以前,大多數工廠是通過簡單地修改貿易帳戶計算工廠費用,因為,那時,他們首要目標是計算中期利潤,而不是計算產品成本。他們還不知道通過分類帳反映成本流程的概念,沒有嚴格區分車間製造費用和公司商業費用,也忽視了運用成本帳戶確定公司半成品和產成品之間適當的存貨數量。

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初,成本計算方法和成本理論研究獲得大豐收。在這一時期,(1)發現了把工廠分類帳和總分類帳聯系起來的方法;(2)對涉及到處理和記錄工廠原材料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把原材料價值轉移到產品中的問題;(3)對勞動力成本的記錄和分攤(到每一單位產品中去)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探討;(4)開始認真考慮包括在產品工廠成本中的製造費用項目,初步涉及到今天在彈性費用預算中廣泛應用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劃分。

1900年至1915年,成本會計側重於:(1)改進成本流程各階段的成本計算方法;(2)研究如何根據事先確定的費率解決撥款問題。與後來問題緊密相關的是關於工廠閑置生產能力處理問題的爭論,在認識到工廠閑置時間之前,事先確定的費率引起人們極大興趣。越來越多權威人士論述根據實踐估計費率問題。例如,一位會計學者建議,應該根據經營情況確定費率。

在20世紀早期的幾年裡,科學管理倡導者的思想影響著成本會計的發展,他們主張以根據企業生產能力,而不是依據企業實際產量確定適用費率。早在1903年,人們就把企業生產能力和企業實際產量之間的區別稱為「死費」,這種思想深化了對成本本質的認識,為後來的研究開辟了道路。

到1915年,工廠成本會計的基本結構已經建立,隨後,人們的研究集中在利息的分配、標准成本計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彈性預算和其他特殊目的的成本上。

❹ 成本會計的環節是如何構成的,它們之間有什麼關系

朋友可這樣理解:(1)預測,和決策,乃成本控制的設計階段。(2)計劃,控制,核算,乃成本控制的執行階段(3)分析和考核,乃成本控制的總結階段。 對於『計劃』為何理解為事中控制呢,因為成本控制只是以一個目標成本或行業最佳成本作為一種標准加以控制,在控制中,肯定會有一些差錯,所以在中途會對計劃加以修正。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 這樣就能對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後控制深入理解了吧。

❺ 成本會計的發展經歷了幾個時期

成本會計先後經歷了早期成本會計、近代成本會計、現代成本會計和戰略成本會計四個階段。成本會計的方式和理論體系,隨著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早期成本會計階段
(1880——1920) 成本會計起源於英國,後來傳入美國及其他國家。隨著企業的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產成本越來越得到普遍的重視。這個時期的成本會計是早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成本會計在實務方面取得以下進展: 一是建立了材料核算和管理辦法。設立材料賬戶和材料卡片,標明「最高庫存量」和「最低庫存量」,以確保材料既能保證生產的需要,又可以節約使用資金;實行材料管理的「永續盤存制」,採取領料單制度控制材料耗用量。 二是建立了工時記錄和人工成本計算方法。對人工使用卡片記錄工作時間和完成產量;將人工成本先按部門歸集,再分配給各種產品,以便控制和准確計算人工成本。 三是確立了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隨著生產設備的大量增加,間接費用也快速增長,先後提出了按實際數額進行分配和按間接費用正常分配的理論。 四是利用分批成本計演算法和分布成本計演算法計算產品成本。根據製造業的生產工藝特點,選擇分批計算產品成本或分步驟計算產品成本。 五是出現了專門的成本會計組織。1919年,美國成立了全國成本會計師聯合會;同年,英國也成立了成本和管理會計師協會。他們對成本會計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為奠定成本會計的理論基礎和完善成本會計方法作出了重大貢獻。
近代成本會計階段
(1921——1945) 成本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在這一階段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成本會計有了以下方面的進展: 一是標准成本制度的實施。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思想,對成本會計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06年美國會計師J.Whtmore第一次提出的「標准成本」概念,為生產過程成本控制提供了條件。標准成本制度實施後,成本會計不只是事後計算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還要事先制定成本標准,並據以控制日常生產消耗與定期分析成本。這樣,成本會計增加了事前控制的新職能,形成了管理成本會計的雛形。它標志著成本會計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 二是預算制度的完善。預算控制的開始是採用固定預算方法,即根據預算期間某一業務量確定相應的預算數。1928年,美國一公司的會計師和工程師根據成本與產量的關系,設計了一種彈性預算方法,分別編制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這就使相關費用項目的實際數與預算數更具有可比性,而且可是企業合理地控制不同屬性的費用支出,便於有效地控製成本,夜裡與考核經營者的工作業績。所以,彈性預算是近代成本會計的重大進步,也是節約間接費用的最好辦法。 三是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更廣泛。在這一階段,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從原來的工業企業擴大到各個行業,並深入應用到一個企業內部的各主要部門,特別是應用到企業經營的銷售環節。在近代成本會計的後期,《工廠成本》、《標准成本》等成本會計名著的出版,是成本會計具備了完整的理論和方法,形成了獨立的成本會計學科。

❻ 成本會計中在哪個階段進行成本控制最為關鍵,為什麼

成本控制在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具體哪個環節最重要看具體實際情況.相應企業最薄弱的環節就是最關鍵的環節.而且這個環節或階段也會動態變化,每個時期的情況都在發生變化.所以成本控制要站在整個供應鏈的角度來看更合適.

❼ 成本會計分析一般在事前,事後,還是事中進行。

事前控制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
事中控制包括: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事後控制包括: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這些環節按成本發生的時間先後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控制。
事前控制進行成本預測和成本計劃,對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提出要求;的成本決策;
事中控制進行成本的過程式控制制和成本核算,為分析、考核提供依據;
;事後控制進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

❽ 成本會計產生於什麼世紀

成本會計產生於18世紀。
成本會計先後經歷了早期成本會計、近代成本會計、現代成本會計和戰略成本會計四個階段。成本會計的方式和理論體系,隨著發展階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早期成本會計階段
(1880——1920) 成本會計起源於英國,後來傳入美國及其他國家。隨著企業的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產成本越來越得到普遍的重視。這個時期的成本會計是早期發展階段

❾ 成本會計的發展變化

一、成本會計的發展階段
其一,早期成本會計階段(1880~1920年)。隨著英國產業革命完成,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會計人員為了滿足企業管理上的需要,用統計的方法來計算成本。此時,成本會計出現了萌芽。
其二,近代成本會計階段(1921~1945年)。標准成本制度產生,預算控制進一步完善,成本會計形成了獨立學科,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從工業企業擴大到各行業,並深入應用到企業內部的各個主要部門,特別是應用到企業經營銷售方面。
其三,現代成本會計階段(1945~1980年)。1950年以後,西方國家的社會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隨著成本會計中廣泛應用現代化管理、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各種科學技術成果,成本會計發展側重點已經由先前的對成本進行事中控制、事後計算和分析轉移而轉變為如何預測、決策和規劃成本,新的符合發展需求的現代成本會計應運而生。
其四,戰略成本會計階段(1981年以後)。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的發展進步,生產方式得到了巨大改變,不斷加劇的全球化的競爭,大大改變了產品成本結構與市場競爭模式。此時,戰略相關性成本管理信息已成為成本管理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