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的成本管理與建議
成本管理的一些建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成本的科學管理,把成本控制在最佳狀態,是企業取得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企業將置身於世界市場的競爭,降低成本對企業來說是既有一定理論意義,又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問題。那麼,企業究竟怎樣才能降低成本?
轉變成本管理觀念
傳統的成本管理是以企業是否節約為依據,片面地從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費用的發生入手,強調節約和節省,這是一種狹隘觀念。市場經濟下,追求效益位大化才是企業管理的首要目標,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也應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實現由傳統的「節約、節省」觀念向現代效益觀念轉變,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只要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最終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即使企業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這種成本增加也是符合成本效益觀念的。
受計劃經濟觀念的影響,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重視生產成本的管理,忽視其他方面的成本管理,這種成本觀念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環境下,企業應樹立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內容、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一方面,成本管理不能局限於產品的生產過程,而應向前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分析以及產品的設計;向後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對這些成本內容都應以嚴格、細致地科學手段進行管理,以增強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非物質產品日趨商品化。與此相適應,成本管理的內也應由物質產品成本擴展到非物質產品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等等。再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管理的重心由企業內部轉向外部,由重生產管理轉向重經營決策管理,研究分析各種決策成本也就成為企業成本管理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
在企業成本管理中,重視和加強時這些管理決策成本范疇的研究分析,可以避免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的巨大損失,為保證企業作出最優決策、獲取最佳經濟效益提供基礎。
實踐證明,除驅動成本的客觀因素外,企業成本也受到人為的主觀因素的驅動,人為的主觀動因素也應該是驅動企業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職工的成本管理意識、綜合素質、集體意識、工作態度和責任感、員工之間以及員工與領導之間的人際關系等,都是影響企業成本高低的主觀因素,因而也可將其視為成本的驅動因素。
從成本控制角度看,人為的主觀動因具有巨大的潛力。通過時成本主觀動因的研究分析,可進一步啟發我們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新思路、新觀念。如將成本控制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認為成本無法再降低的錯誤思想,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培訓教育,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充分認識到企業成本降低的潛力是無窮盡的,在企業內部形成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識。
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積極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職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約束與激勵機制,改變企業常用的靠懲罰、獎勵實施外在約束與激勵的機制。實現自主管理,既是一種代價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㈡ 如何評價企業成本管理的質量水平
一般來講,質量成本諸要素之間客觀上存在著內在邏輯關系。比如,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預防鑒定成本隨著增加,而內外部損失成本則減少。如果預防鑒定成本過少,將導致內外部損失成本劇增,利潤急劇下降。從理論上講,最佳質量水平應是內外部損失成本曲線與預防鑒定成本曲線的交點。如圖所示當投入成本(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為0時,合格品率幾近於0;而逐步增加投入時,合格品率就迅速上升,損失成本則急劇下降,而總運行質量成本(投入加損失)也迅速下降。在a點時,如再降低不合格率,則需投入的成本就開始迅速增加,總成本也隨之上升。因此,合格品率為a時所對應的總成本即為最適宜的質量成本。
質量成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
㈢ 分析一個企業的成本管理有問題從哪些方面入手
或許這個問題表述為「分析一個企業的成本管理問題從哪些方面入手」更好一些。可供參考的基本方法如下:
確定企業的成本構成——所有成本項目;
明確變動成本項目的消耗定額及實際消耗情況;
確認固定成本項目支出與佔用的合理性;
基於上述成本管理工作基礎數據和實際情況,對成本項目進行專項分析。例如:量本利分析、資金佔用與流動性分析、管理費用支出分析、財務費用分析等等。技術性分析方法建議參考有關財務管理方面的書籍和資料;比較分析一般來自對同類產品或者同行業的平均成本水平的了解及對比。成本管理問題由此發現,並基於此制定管理對策。
㈣ 急求企業成本管理成功案例 !
有一名青年,在美國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學歷不高,也沒有技術。他在公司的工作連小孩也能勝任,就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
石油罐在輸送帶上移動至旋轉台了,焊接劑便自動滴落下來,沿著蓋子回轉一圈,作業就算結束。他每天如此,反復好幾百次地注視著這種作業。
沒幾天,他便開始對這項工作厭煩了,他很想改行,但一時又沒有更好的工作,更何況工作並不好找。他想,要使這項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須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更加專注於這項工作,並在工作時更加仔細地觀察這焊接工作。
他發現罐子旋轉一次,焊接劑滴落39滴,焊接工作就結束了。他努力思考:在這一連串的工作中,有沒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是不是能節省成本?
於是,他經過一番研究,終於研究出「37滴型」焊接機。但利用這種機器焊接出來的石油罐,偶爾會漏油,不實用。他沒有灰心,又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這個發明非常完美,公司對它的評價很高。不久便生產出這種機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雖然節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劑,但這「一滴」卻使公司每年可節約一筆十分可觀的支出。
這名青年就是後來掌握全美製油業95%實權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㈤ 如何判斷一個企業成本管理的水平高低
摘要 一般來講,質量成本諸要素之間客觀上存在著內在邏輯關系。比如,隨著產品質量的提高,預防鑒定成本隨著增加,而內外部損失成本則減少。如果預防鑒定成本過少,將導致內外部損失成本劇增,利潤急劇下降。從理論上講,最佳質量水平應是內外部損失成本曲線與預防鑒定成本曲線的交點。如圖所示當投入成本(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為0時,合格品率幾近於0;而逐步增加投入時,合格品率就迅速上升,損失成本則急劇下降,而總運行質量成本(投入加損失)也迅速下降。在a點時,如再降低不合格率,則需投入的成本就開始迅速增加,總成本也隨之上升。因此,合格品率為a時所對應的總成本即為最適宜的質量成本。
㈥ 新到公司做成本管理如何著手
要根據企業本身的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泛泛的講
一是目標成本,給相關車間部門下指標
二是責任成本。成本費用指標分解到個人
三是標准成本按BOM計算的可控成本
最重要的是獎罰機制及人的要素
㈦ 企業成本管理存在哪些問題及怎麼解決
(一)樹立企業成本管理的系統觀念。在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應樹立成本的系統管理觀念,將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視為一項系統工程,強調整體與全局,對企業成本管理的對象、內容、方法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通過研究每種成本管理方法的本質及其適應的經濟環境的特色,構建出系統的成本管理方法體系。一方面,為使企業產品在市場上具有強大競爭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於產品的生產過程,而是應將視野延伸到產品的市場需求分析、相關技術的發展態勢分析及產品的設計,延伸到顧客的使用、維修及處置。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非物質產品日趨商品化,由此成本管理的內涵也應由物質產品成本擴展到非物質產品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環境成本等。
(二)引入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思想。現代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多變,競爭也日益激烈,因此,企業開始重視制定競爭戰略,並依據顧客需求與競爭者情況的變動隨時調整舉措,這樣就進入了戰略成本管理階段。戰略成本管理是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戰略成本管理從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出發,對企業內部、競爭對手及企業所處行業的價值鏈進行綜合分析,從而達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並由此形成價值鏈的各種戰略。
(三)培養全員成本管理意識。目前,由於大多企業的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不懂成本,因而對他們所進行的設計、擬定的工藝、制定的計劃及採取的措施,會對產品成本起什麼作用、有多大的影響,一般無以估量。因此,加強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在於提高廣大職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貫徹技術與經濟結合、生產與管理並重的原則,向全體職工進行成本意識的宣傳教育,培養全員成本意識,變少數人的成本管理為全員的參與管理。企業應該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積極舉辦各種類型的成本培訓班,藉以提高他們成本方面的專業知識,從技術經濟領域開辟降低成本的廣闊途徑,並在企業內部形成職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識。實現自主管理,既是一種代價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四)做好成本管理基礎工作。一是制訂科學合理的消耗定額。參照行業和本部門的實際狀況,制訂科學合理的消耗定額作為核算及考核的參照依據,為准確核算打好基礎。二是嚴格落實資金定額,控制規模和額度。資金佔用通常涉及到儲備資金定額、生產金額、成本資金定額及流動資金定額等步驟,在成本管理中嚴格落實資金定額有助於企業資金戰略的統籌使用和合理規劃,以保證單位資金的運用自如、生產經營的井然有序。三是原始記錄和憑證的完整性。涉及產品產量的傳票、台賬、勞動時間及個人考勤簿,原料的領料單等相關消耗單等原始記錄要劃分責任部門保管,按規定的時間交回財務部門進行歸集整理。四是內部價格的制訂和執行。原材料計劃價格的制訂、產成品庫存的模擬計價等應保持響應的穩定性,以便成本計算、考核的一致性。
(五)搞好企業成本性價比。成本是附屬於產品之上的價值形態,其主體必須滿足相關的質量標准,適宜顧客的使用價值需求,並不是越低越好。製造成本降低不能以偷工減料為手段,更不能擅自降低質量標准,損害顧客利益。運用價值工程管理成本,就是要搞好成本的性價比,樹立正確的成本效益觀念,不能一味地盯著可比產品的數字,要具體辨證、量比地分析和驗證。
㈧ 中小型企業成本管理如今是什麼樣的
1、成本參與意識有待加強
當前在成本管理中存在一種認識誤區:將成本管理僅僅看作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降低成本似乎是公司管理者的責任,與普通員工無關。一線員工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只是被動地執行工作程序與規則,沒有主動參與進來。這種方式無疑會割裂財務與生產的關系,導致管理成本的員工不懂技術,懂技術的員工不懂財務,廣大職工對於哪些成本應該控制,怎樣控制等問題,無意也無力過問,成本參與意識不強。員工認為干好乾壞一個樣,感受不到市場的壓力,控製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企業的成本管理失去了全員參與,難以取得較大成效。
2、成本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目前在成本管理上缺乏全局觀念。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特別是認為降低成本只存在於生產製造過程中,沒有樹立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不善於從公司整體方面來進行成本管理。在實施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只注重成本核算,只重視成本報表,利用報表中的數字去管理成本,這種做法雖然對降低成本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歸根結底成本核算還是事後控制,對成本沒有做到預先控制和過程式控制制。另外,成本管理還僅僅局限於降低成本,卻很少從效益角度看成本的效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也主要依靠節約的方式。提起成本管理、挖潛增效,一般只會想到對成本項目的控制,如采購環節的原材料價格,管理費用中的辦公費、業務招待費、差旅費等,而對那些不易被抓住和不易「看見」的成本降低途徑,則很少考慮,如提高設備利用率、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產品質量等。這種片面追求成本降低,忽視效益的行為難以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
3、成本管理方法有待改進
現行成本核算方法採用的還是實際成本核算模式,主要是品種法,這種方法不利於企業進行成本控制。在成本核算過程中,成本核算項目、成本核算口徑和成本費用分配原則和方法不統一,不利於進行成本分析。在成本管理職能上,只注重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忽視成本預測與決策。在成本管理手段上,受信息水平的制約,成本管理人員的大部分日常工作都停留在成本核算上,沒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成本管理上,信息水平的滯後制約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4、成本控制力有待提高
由於缺乏有效的成本考核機制,造成當前成本控制執行力不強,削弱了成本控制的效果。在成本考核中,顧慮較多,習慣於「中庸之道」,不能將成本控制目標完成情況與考核政策實現有效銜接,且考核力度不大,難以有效調動成本控制的積極性。在成本責任界定上,不夠清晰,有些內部結算價格制定不合理,不能真實地反映各責任中心的經營成果,抑制了各責任中心成本控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㈨ 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好寫嗎
懂了就好些,不懂的話,就需要藉助資料。通常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如下:
一、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成本管理觀念的束縛
建國來,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方面已建立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編製成本計劃時,對可比產品成本降低任務採取測演算法;採用定額成本管理法,進行材料、工資、費用等方面的控制;實行成本技術經濟分析,推行成本指標歸口分級管理等。但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和發展,加上傳統成本管理系統未能採用靈活多樣的成本管理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於單純的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決策所需的正確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經營過程,不能提供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以及各個環節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有時甚至出現連編製成本報表的人也難以解釋自己的「產品」成本構成的尷尬局面,從而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
(二)在企業成本管理意識方面缺乏市場觀念
企業成本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綜合體現,是企業內部投入和產出的對比關系,低成本意味著以較少的資源投入提供更多的產品和服務,從而意味著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國許多企業按照成本習性劃分和核算產品成本,通過提高產量可以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因此產量越高,單位產品成本就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也就越高。這種做法導致企業不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通過存貨的積壓,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於存貨,提高短期利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於企業成本管理缺乏市場觀念,導致成本信息在管理決策上出現誤區,似乎產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潤越高。
(三)成本管理的理論和內容僵化
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有些企業沒有建立起內部成本控制制度,甚至原始記錄、資產盤點、定額管理、計量驗收等基礎管理制度都不完善;有些企業雖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只是「寫在紙上」、「貼在牆上」,只求形式,不講實效;有些企業對制度的執行缺乏全面監督、考核,沒有將考核指標切實落實到個人,達不到調動職工積極性的目的。
(四)缺乏現代化成本管理手段
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過分依賴傳統的成本會計系統,無法滿足企業實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傳統成本會計系統局限於提供產品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員所需要的資源、作業、產品、原材料、客戶、銷售市場和銷售渠道等非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以及各個環節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由於產品成本信息的嚴重扭曲,從而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
二、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更新觀念,推行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就是從產品的開發、研究、設計、試制生產、銷售及售後服務等全過程的成本管理,不僅注重成本的事中與事後管理,更要注重事前的預測和決策。
1.成本管理組織合理化。成本管理組織化就是要求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責任制度,保證目標成本的順利實現。同時,還要按照成本管理的職能,建立科學的成本指標體系、成本核算體系、成本決策體系、成本控制體系和成本考核體系。
2.成本管理人才專業化。要培養一支能夠適應成本管理現代化需要的專業幹部隊伍。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成本管理工作不斷前進,保證成本現代化早日實現。
(二)成本管理由單一的機構管理向全員管理轉變
長期以來,企業一直把成本管理作為財會部門或少數管理人員的職責,廣大職工成本意識淡漠,控製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但事實上企業成本的發生與各層次、各部門、各員工的活動密切相關,他們都應對職責范圍內的成本負有管理與控制的責任,企業的成本管理失去偌大的管理群體是難以真正取得成效的。
(三)提倡戰略成本管理
1.價值鏈分析。價值鏈是一系列由各種紐帶聯接起來的相互依存的創造價值的活動集合。價值鏈分析主要是分析從原材料供應商起直至最終產品消費者的相關活動的整合,是從戰略角度分析如何控製成本。
2.戰略定位。戰略定位是指企業在賴以生存的市場上如何選擇競爭武器以對抗競爭者。在戰略管理中,首先應分析企業的產品所處的生命周期和市場份額等,然後確定其應採取的戰略,即是以產品差異戰略取勝,還是以成本領先戰略取勝。
3.成本動因分析。成本動因是指引起產品成本發生的原因。戰略成本管理所強調的成本動因可以分為結構性成本動因和執行性成本動因兩大類。結構性成本動因與執行性成本動因都是更高層次上的成本動因,而且很多是非量化的動因,但其對產品成本的影響更大、更持久,因而也更應予以重視。
(四)有效進行成本控制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於極其重要的地位。在現代經濟社會中,成本控制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此外,還必須兼顧產品的創新,特別是要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
(五)建立現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
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成本管理信息系統是成本管理現代化的標志。在這個系統中,不僅可以對數據進行及時地處理、傳遞、提高決策的效率與效果,而且可以與外界進行互動式的溝通,尤其是在國際互聯網路的發展深入社會經濟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建立現代化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的意義就更為重大。
㈩ 公司的成本管理具體需要注意哪些如何進行成本管理,希望高手說的詳細一點
這個問題真是問得好,很難回答的。
我的心得:
1、首先要掌握公司各成本要素的分布,也就是說會涉及到哪些成本要素以及各成本要素的的佔比,比如說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製造成本、各項管理、營銷費用成本,材料成本裡面還要區分主件料成本,各項製造成本和費用成本裡面又有哪些是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變動成本和不變成本,將這些成本要素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你才能知道你做出來的成本是否准確;
2、要掌握上述成本要素,必須要熟悉生產、營銷、管理等公司營運的各項環節流程及成本的影響數,這樣,在日常核算時,才能快速發覺成本是否發生異常,詳細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提供成本異常的報告,使公司決策層能快速對成本異常狀況做出反應;
3、在做好第1、2項工作後,就是要提升成本核算的職能了,也就是成本控制,通過對各年度的成本數據以及各項不同的產品成本之間的比對,運用財務管理的理論知識,查找現行成本存在的問題,比如成本核算方法是否合理,存貨庫存是否合理,資產是否閑置,各成本大項(佔比較大的費用)是否有合理的控制,成本審核的流程是否合理等,將這些問題找出後再進行分析並找到合適的改進方法,若沒有做好1、2項的工作,此項的工作就是空談。
一般做好上述1、2項不是很困難,困難在於第3項.
注意事項:
1、各成本核算流程一定要符合公司的營運狀況,不能完全照搬以前的工作流程,可能這個流程在這家公司挺合適的,但是在另一家公司會出問題,要做適當的修改,每個公司的企業文化、經營方式和策略都會不同,只能盡量利用現有的人力和物力去配合公司完善核算流程,沒有核算流程的,一定要想辦法制定,這是成本核算的基礎;
2、成本的各項數據一定要准確,也就是說成本工作要嚴謹,各項成本數據要經得起推敲,否則當決策層根據成本人員提供的報表決策時會出偏差,每次做出來以後,都要核查一遍,最好是做一份標准成本表,將做出來的成本與標准成本核對,凡是有差異的地方都要找到差異原因,這樣你才好確定你做出來的成本是否准確;
3、因為我們本身只是財務人員,而成本控制是公司營運的重點,需要公司所有人員的積極參於,所以需要公司決策層在這個方面大力支持才能實施,沒有決策層的支持,成本人員只能做到核算這一步,其他的就無能為力了。
4、日常的成本工作要做細致,不要怕麻煩,一個是為了應對決策層的臨時需要,同時也是讓自己快速掌握各項成本構成的很有效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