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最低怎麼組合生產
擴展閱讀
瓦楞紙價格為什麼那麼貴 2025-02-14 06:48:45
買金還需加什麼費用嗎 2025-02-14 06:13:31

成本最低怎麼組合生產

發布時間: 2023-07-14 15:43:24

1. 經濟學基礎作圖分別說明廠商在既定成本條件下如何實現最大產量,以及產量在一定條件下如何實現成本最低。

生產要素的最優組合,是指以最小成本生產最大產量的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它又叫做生產者均衡。

如下圖說明成本既定條件下的最大產量的生產要素最優組合。由於成本既定,所以圖中只有一條等成本線,但有三條等產量曲線,其中Q3代表的產量水平最高,但既定的總成本太低,無法生產Q3代表的產量水平。

(1)成本最低怎麼組合生產擴展閱讀

能滿足要素投入的最優組合的條件是:


要素投入的最優組合發生在等產量曲線和等成本線相切處,即要求等產量曲線的切線斜率與等成本線的斜率相等。


1、成本既定時產量最大的要素組合


把企業的等產量曲線和相應的等成本線畫在同一個平面坐標系中,就可以確定企業在既定成本下實現最大產量的最優要素組合點。當等產量曲線和等成本線相切時,其切點即為生產的均衡點。


2、產量既定時成本最小的要素組合


把企業的等產量曲線和相應的等成本線畫在同一個平面坐標系中,就可以確定企業在既定產量下實現成本最小的最優要素組合點,即生產者均衡點。

2. 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投入要素組合各有什麼條件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系

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的投入要素組合各有什麼條件?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系?
1、分析總產量(TP)、平均產量(AP)、邊際產量(MP)的關系;
答:總產量是指在某一給定的時期生產要素所能生產的全部產量。平均產量是該要素的總產量除以該要素的投入量。邊際產量即該產量的增量所引起的總產量的增量。先分析一下總產量和邊際產量之間的關系,即總產量先以遞增的速率增加,後以遞減的速率增加,達到某一點後,總產量將會隨勞動投入的增加而絕對地減少,邊際產量先上升,後下降,達到某一定後成為負值。總產量的変化與邊際產量是致的,即都會經歷先增後減的変化過程當邊際產量上升,總產值以遞增的速率增加,當邊際產量下降時,總產量以遞減的方式增加,當邊際產量為負值時,總產量開始絕對的減少。接下來分析一下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之間的關系,平均產量和邊
際產量都是先上升後下降,但是邊際產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於平均產量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只要額外增加單位要素投入所引起總產量的增量大於增加這一單位要素之前的平均產量,那麼增加這一單位要素的平均產量就大於原來的平均產量,當平均產值達到最大時,平均產量等於邊際產量。
2、分析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和規模報酬變動規律的區別;
在於邊際報酬遞減中,隨著同種生產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產要素所生產的產品數量是遞減的、而規模報酬遞減中,同種生產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要素所生產的產品數量是不変的,僅僅是指生產要素的投入量相較產量是過多了。
3、分析利潤最大化原則和成本最小化原則的區別:
生產的產品數量是不變的,僅僅是指生產要素的投入量相較產量是過多了。利潤最大化是一個市場一般均衡的結果。是廠商在所生產產品的市場可能價格以及要素可能價格這些約束條件下所能達到的利潤最大化。根據利潤最大化的條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來決定產量(當然,產品壟斷廠商還可以依次決定產品定價,要素壟斷廠商還可以依次決定要素價格)。成本最小化,則是給定了產量和要素價格,廠商應該用什麼樣的要素組合來進行生產以達到最小成本。是不需要考慮市場產品需求的廠商供給方局部均衡的結果。利潤最大時成本最小的充分條件,而成本最小隻是利潤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一般均衡中的利潤最大化一定是滿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則了的,否則不可能是利潤最大化的。但是成本最小化卻可以在任何產量處得到滿足和實現,並不一定是利潤最大化的產量。
4、分析短期邊際成本曲線(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線(SAC)和短期可變成本曲線(SAVS)的關系;
第一短期邊際成本曲線與短期成本曲線的關系:短期邊際成本曲線SMC與短期成本曲線SAC相交於平均成本曲線的最低點N,在交點N上,SMC=SAC,即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於邊際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遞減;在相交之後,平均成本小於邊際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遞增。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相交的N點稱為收支相抵點。
第二短期邊際成本曲線與短期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關系(與上相近)。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