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計算PTA的原料成本
1.PTA原料成本價公式PTA成本價=0.655×PX價+1200 PTA成本價=0.655×PX價+1200。其中0.655×PX價格為原料成本,1200元為各種生產費用。PTA的生產原料成本 PTA的原料成本=0.655*PX價;單位產品直接加工成本約375元/噸;單位產品包裝成本約45元/噸;單位產品人工成本約20元/噸;單位產品財務費用約145元,單位產品折舊約305元;單位產品運費約50元/噸;單位產品維修、管理費用估計在60元/噸 。PTA是重要的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廣泛用於與化學纖維、輕工、電子、建築等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PTA即精對苯二甲酸,是大宗有機原料之一,化學式為C6H4(COOH)2它在常溫下是白色晶體或粉末,低毒,易燃,若與空氣混合,在一定的限度內遇火即燃,甚至發生爆炸,溶於鹼溶液,微溶於熱乙醇,不溶於水、乙醚、冰醋酸及氯仿。自燃點680℃,燃點384-421℃。升華熱98.4kJ/mol燃燒熱3225.9kJ/mol密度1.522g/cm_。
2.pta生產成本是多少?目前大概在4500到4800左右,影響pta價格的因素主要有聚酯產銷,pta工廠開工率,產品庫存,國際油價,貿易戰直接利空pta價格,還有就是pta行情波動比較妖。
拓展資料:
1.pta期貨價格與原油價格之間是什麼關系?
對PTA價格和原油價格走勢的比較,發現國內PTA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偏差。事實上,自二零零八年十二月月底以來,國內PTA價格開始與原油價格出現顯著的"反向變化"關系,並持續了長達三個月的時間。然而,在二零零七年五月到二零零七年十二月月底期間,PTA和原油價格也經歷了長達7個月的重大"反向變化"。在其他影響因素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原油價格的影響將成為PTA價格走勢的主導力量。從歷史的價格走勢來看,PTA市場多次大幅上漲是受原油價格飆升的推動,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對PTA市場的上行效應會更大,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也會使下游產品市場的人隨著價格的上漲而放鬆,PTA價格也會因成本支撐的損失而大幅下跌,不可否認的是,兩者整體價格之間存在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
② 企業原材料成本怎麼計算
公式: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
單位成本對於分析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單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企業生產水平、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好壞。
計算單位成本的目的之一,是為了了解各種產品單位成本和各成本項目計劃的執行情。利用單位成本可與同行業先進企業或國外先進企業進行比較,找出差距,明確改進方向.同時單位成本也是制定產品價格重要依據之一。
單位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
企業通常要按月編制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分別成本項目反映主要產品的上一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本年份計劃單位成本和本期實際單位成本。
(2)怎麼求原料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原材料成本中採用實際成本計價核算
原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企業對庫存的各種原材料的收、發、存均按實際成本在其總賬和明細賬中予以登記。其主要特點是:從收發憑證到明細分類核算和總分類核算,均按照實際成本計價。適用於規模較小、存貨品種簡單、材料收發業務不多的企業。
採用實際成本計價核算的賬戶設置
企業應設置「原材料」、「在途物資」、「應付賬款、「預付賬款」、「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項稅額)」等賬戶。
③ 基礎會計:如何計算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
實際總的成本/總的數量。
首先,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
總成本是指企業生產某種產品或提供某種勞務而發生的總耗費。根據成本核算的不同方法,按照其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程序,產品總成本是生產某種品種或數量的產品所耗費的生產資料和人工費用的總和。
通過總成本的計算和分析,可以了解掌握計算期的總支出,將總成本與收入、利潤、凈利潤等比較,能獲得有意義的分析指標。總成本的節約或超支,往往對於分析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有重要意義。將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相結合,便能進行全面的成本分析。
(3)怎麼求原料成本擴展閱讀
確認成本費用應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成本費用與收入的關系;二是成本費用的歸屬期。具體來說,確認成本費用的標准有以下幾種:
①按其與收入的直接聯系確認成本費用。如果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與取得本期收入有直接聯系,就應確認為本期的成本費用。
例如,已銷商品的成本是為了取得收入而直接發生的耗費,應在取得收入的期間確認為成本費用;又如,為了推銷商品發生的送貨費用,也與取得收入直接相關,也應在取得收入的期間確認為成本費用。
②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確認成本費用。如果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與取得收入沒有直接聯系,但能夠為若干個會計期間帶來效益,則應採用一定的分配方式,分別確認為各期的成本費用。例如,管理部門使用的固定資產的成本,需要採用一定的折舊方法,分別確認為各期的折舊費用。
③在耗費發生時直接確認為成本費用。如果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與取得收入沒有直接聯系,且只能為一個會計期間帶來效益或受益期間難以合理估計,則應確認為當期的成本費用。例如,管理人員的工資,其支出的效益僅作用於一個會計期間,應直接確認為當期成本費用。
又如,廣告費支出,雖然可能在較長時期內受益,但很難合理估計其受益期間,因而也可以直接確認為當期的成本費用。此外,對於某些雖然受益期限較長但數額較小的支出,為了簡化會計核算,按照重要性原則,也可以直接確認為當期的成本費用,如管理部門領用的管理用具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單位成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本費用
④ 如何計算原材料的實際單位成本
1、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
2、具體計算:實際單位成本=(24000+1400+520)/(400*(1-10%))=72元
原材料從采購到最後入庫發生的費用 24000+1400+520=25920 增值稅不用算,因為是稅,不是成本,可以抵扣的。
3、單位成本對於分析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單位成本的高低,反映了生產水平、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的好壞。
(4)怎麼求原料成本擴展閱讀
材料成本是取得材料的成本。即為取得材料而發生的一切支出。自製材料的成本,包括在製造過程中耗費的各種材料、工資和其它費用。委託外部加工材料的成本包括委託加工材料的原價、加工費和發出及運回材料的運雜費用。
外購材料成本一般包括買價、運輸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用等。為了簡化核算,對於采購人員的差旅費,專設采購機構的經費、市內運輸費、企業供應部門和倉庫的經費(包括入庫後對材料的整理和挑選費用),可列作企業管理費,不計入材料采購成本之內。
由於各種材料是分批取得、分批耗用的,而每次取得材料的單價又往往不同,按實際成本計價進行材料核算時,計算耗用材料成本時,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等計價方法進行處理。
⑤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是怎麼樣計算的具體都包括什麼東西
原材料的實際成本怎麼得來的?具體都是包括什麼呢?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購進材料的采購成本由下列各項組成:
⑴買價(不包括增值稅額)。
⑵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
⑶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⑷入庫前的抵消選整理費用(包括整理抵消選中發生工、費支出物必要的耗損扣除回收的下肢改變產價值)。
⑸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進口貨物的關稅(不包括增值稅、外匯差價和其他費用)。
因此:原材料成本= 買價+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庫前的抵消選整理費用+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進口貨物的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