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經濟計算 沉沒成本
購買足球票的10元不是沉沒成本,因為它還可以收回。A的決定是正確的。
假定A購買足球票,收入是20元,利潤為10元;
假如A購買棒球票,收入是35元,利潤為15元。
從結果上來看,A應該選擇購買棒球票。但鑒於足球票的10元已經花費,且不能轉售,交易後A手頭上持有20元現金;如果放棄,選擇購買棒球,雖然盈利是15元,但考慮到先前的10元足球票的支出,實際上只是賺取了5元。
B. 關於沉沒成本
減少的1000元不算沉沒成本。因為沉沒成本等於設備賬面價值減去當前市場價值,其中設備的賬面價值等於設備原值減去歷年折舊費,而你的問題中未說明歷年折舊費,所以減少的1000元並不算沉沒成本,只能算作是包含了沉沒成本和折舊費的差價而已。
C. 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指的是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沉沒成本已經發生,無法再給企業帶來價值增值,因此在考慮投資決策的時候,不予考慮。
沉沒成本根據成本的可追溯性可以分為直接成本或間接成本;根據成本的形態可以分為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根據數量角度可以分為整體成本或部分成本。
沉沒成本的計算和用法
沉沒成本=設備賬面價值-當前市場價值=(設備原值—歷年折舊費)-當前市場價值。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D. 沉沒成本如何計算,沉沒成本是否就是原設備購置成本
設備沉沒成本=設備賬面價值-當年市場價值
E. 如何計算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猛世團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人們返此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通常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沉沒成本=設備賬面價值—當前市場價值=(設備原值枝橘—歷年折舊費)—當前市場價值。
F. 什麼是沉沒成本並舉例說明
一、沉沒成本是指由過去的決策所產生的不可挽回的成本,屬於歷史成本,現在及未來的任何決策都無法挽回沉沒成本沉沒成本包括時間、金錢和精力等等。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已往發生的費用。
二、沉沒成本舉例
1.投資者花10萬購買了一輛車,付款後這10萬就是已經付出去的沉沒成本,投資者只享有該車子的所有權,而沒有了那10萬元的支配權。
投資者可以二手車市場上將車子賣出,賣出價格一般要低於新車買入價格,那麼賣出價和買入價之間的差額就是沉沒成本,車子購買時間越長賣價就越低,沉沒成本也就越高。
可見沉沒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以是變動成本。沉沒成本也不僅限於支出的,購車過程中付出的時間成本、交通成本等都屬於沉沒成本。
2.有一項目A,上馬項目需要添置設備B,購置成本20 000元,而決策者目前已經擁有閑置的設備C,其帳面成本為30 000元,並在主要性能上與設備B相同,但要完全滿足項目A的需要,還必須對其進行改造,改造成本5 000元。
這樣就出現了兩個方案,購置方案和改造方案。對購置方案而言,設備成本為20 000元,而對改造方案則為35 000元(30 000+5 000),如果以兩方案的設備成本進行比較,那麼購置方案的設備成本更低,減少了15 000元(35 000-20 000),這樣一比較,好像應該選擇購置方案了。
那麼,是否意味著真的應當做出如此的決策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在購置方案中,設備成本20 000元在決策時尚未實際發生,如果決策採用該方案時,新增成本也為20 000元;而在改造方案中,由於閑置的設備C的帳面成本在決策前已經實際支出,無論決策結果如何,都無法收回該帳面成本(假設該設備無轉讓價值),因此,帳面成本30 000元即為沉沒成本,而改造成本5 000元才是新增成本。
通過這樣的分析,購置方案在新增成本上要比改造方案高15 000元(20 000-5 000),所以,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條件下,應當選擇改造方案,而不是購置方案。
【拓展資料】
沉沒成本在投資中的作用
沉沒成本在經濟活動中是比較容易被投資者所感知的,很多人會因為已經付出過的成本而堅持一項投資,忽略了投資本身是否對自己有利。
例如投資者花50萬元購買了一間商鋪,但商鋪位置不佳一直未能出租,每月還需繳納物業費,投資者決定將商鋪以48萬元賣掉。如果考慮沉沒成本,很多人會認為投資者是虧損的,不應該賣掉。然而從機會成本考慮,投資者可拿這48萬參與其他利潤更高的投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