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會計法下,沒了預提費用,那計提電費的科目要怎麼做
新准則下,「預提費用」已經取消,計提電費的科目為「預付賬款」。
新會計准則下,原先屬於預提費用賬務處理方法如下:
(一)借款利息
新准則應用指南規定,通過設置「應付利息」科目,核算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應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資產負債表日,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吸收存款——利息調整」等科目。實際支付利息時,借記「應付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預提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租金和保險費
根據對待攤費用中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的分析可以得知,新准則及其應用指南不再對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進行預提,而是在實際發生時根據支出能否資本化分別進行相應的處理。不能資本化的修理費用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可以資本化的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對於當期應負擔的租金和保險費,也可以不進行預提,等到實際支付租金和保險費時,按支付的金額分別計入有關成本或損益類科目。
⑵ 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預提費用」後的記賬方式!
新准則下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會計處理
「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歷來都是體現權責發生制原則最主要的賬戶。財政部於2000年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以下簡稱「原制度」)中規定的「兩費」分別屬於資產類和負債類科目,其期末余額在資產負債表中均有專項列示。「新准則應用指南」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中刪除了「待攤費用」與「預提費用」科目,並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也相應取消了這兩個項目,但未對原制度規定的待攤、預提有關業務的賬務處理及報表列示作任何說明,也沒有任何一處地方明確表示允許待攤、預提。
這樣,就造成眾多執行新准則企業的會計人員對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的會計處理產生了困惑。在權威部門沒有作出說明、學術界又各抒己見的情況下,許多企業便自行設法處理,其會計處理方法可謂五花八門。
如:有的企業仍保留「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流動資產」和「其他流動負債」項目;有的企業通過「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代替「待攤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預付款項」或者「其他應收款」等項目;也有的通過「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等科目代替「預提費用」科目,期末將其反映在新准則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款項」或者「其他應付款」等項目。
但是,這些方法是否符合新准則的要求呢?「兩費」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在此,我們就自己的理解,淺析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的原因及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
一、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的原因
(一)遵循資產負債觀
新准則強化資產負債觀,淡化收入費用觀。資產負債觀更符合信息有用性,將已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即不符合資產定義的項目剔除出資產負債表。比如,「待攤費用」本質上是一種費用,屬於無價值資產,是企業一經發生就已消耗的一項「沉沒成本」,它沒有使用價值,沒有流通性,假如企業破產,是不可能用它來償還債務的,如果將它歸類於資產,會虛增企業的資產總額,虛誇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嚴重影響企業財務指標的公允性,不利於投資者對企業生產經營與財務狀況作出正確的判斷。
上述有些企業仍保留「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或者採用「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等替代科目,其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沒有遵循資產負債觀,不符合新准則的要求。
(二)符合新准則中會計要素的定義
從新准則對資產的定義看,資產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待攤費用是企業已經發生,應由當期及以後各期負擔的費用,直接表現為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企業資產、所有者權益的減少,預期不會給企業帶來任何經濟利益,因此不能被劃入資產范疇。新准則規定,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預提費用是企業按照規定從成本費用中預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雖然這些費用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但它們並不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其同樣不符合新准則對負債的定義。
再看新准則對費用的定義,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這一定義能很好地包容「兩費」的定義,因為每一個「兩費」明細項目的設置都是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而且每個項目經濟利益的流出額都能可靠地計量。因此,「兩費」應隸屬於新准則中的費用要素而不是資產或負債要素。
(三)對權責發生制不構成障礙
新准則將權責發生制提升為會計基礎,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作為權責發生制主要賬戶的「兩費」不能被取消。雖然在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方面,權責發生制較收付實現制具有較大的優越性,但由於其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也往往帶來巨大危害。
例如,權責發生制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實質重於形式、謹慎性、相關性和重要性等相矛盾,會使企業虛列資產和虛增當期利潤。近年來,「兩費」的設置等許多核算方法對資產和負債准確披露產生的負面影響,隨著安然等丑聞爆發而遭到了重點批判,改良權責發生制的呼聲很高,修正的收付實現制(如現金流動制)也對權責發生制提出了挑戰。以前曾有學者提出從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重要性來衡量,可以不設置「兩費」科目,以保證企業的資產和負債得到更合理的披露,這個觀點恰恰符合新准則的要求。
(四)有利於解決實務中的問題
在實務中,有些企業對「兩費」業務進行核算時,故意作賬戶游戲,利用「兩費」作為調節利潤的「蓄水池」或「變壓器」,成為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慣用手段。
概括起來,利用「兩費」做假賬主要有隨意改變「兩費」的攤銷、預提期和攤銷、預提額:「掛而不攤」掩蓋虧損;將不屬於「兩費」的內容列入「兩費」;將屬於「兩費」的內容未列入「兩費」:「兩費」攤入和預提對象不正確:「兩費」在會計報表上披露不準確等幾種情況。
另外,預提費用還增加了納稅調整的工作量。所以,新准則取消「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這些過渡性科目,限制了企業調節各期利潤的操縱空間,將發生的受益期在一年以內的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這樣既簡化了會計核算,又比較容易理解,也減輕了審計人員對該類業務審計的工作量。
二、新准則下原制度規定的待攤費用的會計處理
原制度規定的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由本期和以後各期分別負擔的、且分攤期限在1年以內(包括1年)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預付保險費、經營租賃的預付租金、預付報刊雜志費、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內的費用、一次交納數額較大需分攤的印花稅以及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
(一)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裝物攤銷
對於原制度中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在新准則中歸類到「周轉材料」科目核算。新准則應用指南指出,周轉材料是指企業能夠多次使用、逐漸轉移其價值但仍保持原有實物形態不確認為固定資產的材料,如包裝物和低值易耗品,應當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企業(建造承包商)的鋼模板、木模板、腳手架和其他周轉材料等,可以採用一次轉銷法、五五攤銷法或者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周轉材料」科目可按其種類,分別「在庫」、「在用」和「攤銷」進行明細核算。
採用一次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科目。周轉材料報廢時,應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採用其他攤銷法的,領用時應按其賬面價值,借記「周轉材料——在用」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在庫」科目;攤銷時按應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周轉材料報廢時應補提攤銷額,借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貸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同時,按報廢周轉材料的殘料價值,借記「原材料」等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科目;並轉銷全部已提攤銷額,借記「周轉材料——攤銷」科目,貸記「周轉材料——在用」科目。
(二)預付保險費、經營租賃的預付租金、預付報刊雜志費
對於預付保險費、經營租賃的預付租金、預付報刊雜志費的處理,按預付的金額分別計入有關成本或損益類科目。屬於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計入管理費用;屬於企業生產車間(部門)為生產產品或者提供勞務而發生的計入製造費用;屬於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計入銷售費用。預付上述款項時,借記「管理費用」、「製造費用」、「銷售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三)季節性生產企業在停工期內的費用
新准則應用指南中規定,企業發生的季節性的停工損失,借記「製造費用」科目,貸記「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銀行存款」等科目。
(四)一次交納數額較大、需分攤的印花稅
對於一次交納數額較大、需分攤的印花稅的處理,新准則應用指南規定,企業按規定計算確定的應交礦產資源補償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交稅費」科目。
(五)固定資產修理費用
新准則規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後續支出,符合準則規定的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支出只是確保固定資產處於正常工作狀態,通常不滿足固定資產的確認條件,應在發生時計入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不得採用預提或待攤方式處理。新准則應用指南規定,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如不滿足資本化條件,應當直接計入管理費用。企業發生的與專設銷售機構相關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直接計入銷售費用。
三、新准則下原制度規定的預提費用的會計處理
原制度規定的預提費用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成本費用中預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如借款利息、預提的租金、保險費和固定資產修理費等。
(一)借款利息
新准則應用指南規定,通過設置「應付利息」科目,核算企業按照合同約定應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還本的長期借款、企業債券等應支付的利息。資產負債表日,應按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費用,借記「利息支出」、「在建工程」、「財務費用」、「研發支出」等科目,按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付未付利息,貸記「應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長期借款——利息調整」、「吸收存款——利息調整」等科目。實際支付利息時,借記「應付利息」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二)預提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租金和保險費
根據對待攤費用中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的分析可以得知,新准則及其應用指南不再對固定資產的修理費用進行預提,而是在實際發生時根據支出能否資本化分別進行相應的處理。不能資本化的修理費用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可以資本化的計入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對於當期應負擔的租金和保險費,也可以不進行預提,等到實際支付租金和保險費時,按支付的金額分別計入有關成本或損益類科目。
⑶ 新會計科目中"預提費用"被取消了,像"房租費"啊什麼的以後應該計到哪裡啊
對於「待攤費用」問題,在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體系下,並沒有完全予以取消,只是不再單獨出現「待攤費用」的字樣、概念而已。只要企業的相關經濟業務符合準則中資產的定義,仍然可以將其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方。比如,企業預付若干月的房租,在原准則(制度)下,計入「待攤費用」科目,在新准則下,如果符合資產定義,可以計入「預付賬款」科目。
相應的,「預提費用」亦是同理。比如,原計入「預提費用」科目的預提的貸款利息支出,該費用屬於企業已發生尚未支付的負債,符合負債的定義,可計入「應付利息」科目。
⑷ 預提沖銷算成本嗎怎麼算
預提成本和沖回成本的會計分錄,會計們日常工作中一定會遇到會計分錄的各種問題,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熱門內容,一起來看下。
預提成本和沖回成本的會計分錄
會計業務里沒有預提成本的;產品成本只能通過實際記錄成本明細賬核算獲得;開增值稅發票確認收入和成本沒有關系;等到實際成本出來然後按實際成本結轉就可以了。
開出增值稅發票確認收入分錄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如果到期末實際成本仍然沒有出來可以按以往成本暫估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 等實際加工完成按這個分錄用紅字數字憑證沖銷然後再按實際成本進賬結轉
借:庫存商品-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紅字沖銷暫估
借:主營寬渣業務成本(紅字數字)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紅字數字)
再按實際成本做一個結轉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
預提費用對多提的部分沖回會計處理
預提費用,本身就是一個估計數,比實際多提,也是沒有關系的。次月需要沖銷,按照實際發生來處理。
預提費用是指企業按規定預先提取但尚未實際支付的各項費用。 就是企業還沒支付,但應該要支付的,要記入負債。中國新會計准則已廢除該科目,原屬於預提費用的業務現應計入「其他應付款」科目。預提費用的特點是受益、預提在前,支付在後。類似房地產的分期付款(國家明令已廢除)。
多出來的部分紅字沖回即可,例如:已提100實提90
借:管理費用等10(紅字)
貸:預提費用10(紅字)
或者
借:預提費用10
貸:管理費用等10
預提成本和沖回成本的會計分錄,綜合以上所述,其實企業的增值稅發盯宴票確認收入是和成本沒有關系的,企業在預提費用的時候按照實際成本出來然後按實際成本結轉。具體的會計分錄在上文中都有提及,相信大家看完後應該對此都有了解。如果大家對於預提成本和沖回成慎則悄本的問題還有疑問都可以來數豆子網試試。
以上就是關於預提成本和沖回成本的會計分錄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分錄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⑸ 預提費用怎麼做賬
問題一:有關預提費用如何做賬的問題,,, 1、對的,不過新會計准則已不再使用「預提費用」科目,企業需要預提費用時,計入「其他應付款」科目
2、借:預提費用―氣費 15000
貸:現金15000
再沖銷XX號記賬憑證多預提部分
借:營業費用―氣費 -5000
貸:預提費用―氣費 -5000
問題二:預提費用發生時如何做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
貸:其它應付款--XX
問題三:會計中預提費用是什麼意思,具嫌大陸體在做帳時怎麼用,請說的通俗易懂一些…… 現在已經不建議使用「預提費用」這個科目了,其實這個科目就是核算一些本應是當期的而又未實際支出的費用,例如,當月已經發生的水電費,這是屬於當期的數據,但水費一般兩個月才支付一次,如果這個月沒有支付水費,也不能說明這個月沒有用水啊,因此我們就要先計提這一筆水費,用以計算當期損益。假若本月沒有計提這筆水費,那麼下個月的水費支出就會增大了,費用也虛增了,這就影響利潤的計算,以前的人會這樣使用預提費用這個科目,仍以這個水費為例吧,
借:製造費用
貸:預提費用
(當然這個「製造費用」是要結轉到「生產成本」科目中,才能影響損益表的)
但現在就應該這樣寫
借:製造費用
貸:應付賬款
當下月要支付水費時,
借:製造費用 (當月數)
應付賬款 (上月數)
貸:銀行存款
這樣各月的費用就能分清楚了,不會影響當期損益的計算
問題四:預提費用賬務處理 可以先計提費用
借:營業費用(或:管理費芹頃用)
貸:預提費用
收到發票的時候
借:預提費用
營業費用(或:管理費用)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
問題五:預提成本費用怎麼做賬 先用紅字沖回之前的預提憑證,再按發票金額做張憑證即可。具體為:
1、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摘要---沖回預提製作費)
貸:其他應付款--預提費用(紅字)
2、借:主營業務成本(發票金額)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問題六:預提費用會計分錄 借:預提費用
弧: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
你說的「用成本的發票去沖預提費用「 其實是不是就是年底到了,發票來了,要付款了,因為之前這筆費用預提過,所以不能再做到費用科目的,直接沖預提費用即可。
如果年底直接付款,就貸記「銀行存款「或「現金「。
問題七:預提費用要如何做會計分錄? 預提費用是指企業從成本費用中預先列支但尚未實際支付的各項費用
如:某工業企業某生產車間的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採用按年度的計劃修理費用分月平均預提
則,在預提時做分錄
借:製造費用(根據預提的內容不同記不同的科目)
貸:預提費用
在實際支付的時候
借:預提費用
貸:銀行存款仿拍
問題八:去年預提費用提多了怎麼做分錄 12月分錄
借:管理費用-土地使用稅 15000
貸:其他應付款 15000
1月分錄
借:其他應付款 14500
營業外支出 200
貸:銀行存款 14700
借:其他應付款 3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0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00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00
12年交稅時候把15000加到應納稅所得額里,13年交稅的時候再從應納稅所得額里減15000
問題九:預提費用會計分錄 預提費用怎麼做會計分錄?---現在已經取消預提費用科目了,如果要預提費就要計入其他應付款科目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等
貸:其他應付款--XX
如果多提了,將多提部分用紅字憑證沖回
借:管理費用等 (紅字)
貸:其他應付款--XX (紅字)
少提了將少提部分補提足
借:管理費用等
貸:其他應付款--XX
問題十:請問會計高手,水電費預提是怎樣做賬的? 你可以飢預提的。
預提時
借:製造費用或是生產成本等科目
貸:預提費用
支付電費時
借;預提費用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⑹ 新會計制度取消「待攤費用」「預提費用」後,如何做賬
取消待攤費用後可以用「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代替;取消預提費用後可以用「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代替,預提的利息計入應付利息科目。
⑺ 預提費用怎麼沖銷
《企業會計制度》第102條規定:「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其它費用,應當以實際發生數計入成本、費用。凡應當由本期負擔而尚末支付的費用,做為預提費用記入本期費用、成本」。因此,預提費用就是企業按照規定從成本費用中預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費用,如預提的報刊費、租金、保險費、短期借款利息等。
1、按規定預提時,
借:管理費用、製造費用、財務費用等
貸:預提費用
2、憑票據實際支出時,借:預提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如果
實際發生的支出大於已經預提的數額,計入當期費用。
如果小於預提費用時,
沖銷預提費用。
需要明確的是:預提費用是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在年度內尚末支付,但讓受益對象已受益的費用。因此,費用是在受益的年度內發生。預提費用是一種專項費用,按提取的內容使用在所受益的對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