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員工工資包月怎麼算成本
擴展閱讀
王者鑽石奪寶去哪裡啦 2025-02-14 01:23:34
廠房每月交哪些費用 2025-02-14 01:17:48
報銷桶裝水是什麼費用 2025-02-14 01:17:48

員工工資包月怎麼算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7-17 06:23:03

A. 臨時工工資怎麼計入成本

一、臨時工工資不能直接計入成本,正規的做法:臨時工的工資,應該通過「應付工資」科目核算,不能直接計入製造費用或生產成本。會計分錄:

(1)提取時

借:製造費用--工資(車間管理人員)

借:生產成本--工資(生產工人的工資)

貸:應付工資

(2)發放時

借:應付工資

貸: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貸:現金

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以及相關規定,現就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公告如下:關於季節工、臨時工等費用稅前扣除問題:

企業因僱用季節工、臨時工、實習生、返聘離退休人員以及接受外部勞務派遣用工所實際發生的費用,應區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和職工福利費支出,

並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其中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准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

(1)員工工資包月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計時工資的計算

在實行計時工資條件下,企業每月應付職工的計時工資,通常根據上月考勤記錄登記的職工出、缺勤日數,按照每人的工資標准進行計算。我國計時工資一般採用月工資制。應付計時工資的計算通常可以採用以下兩種方式:

① 應付計時工資=出勤日數×日工資率

② 應付計時工資=月工資標准-缺勤日數×日工資率

計件工資的計算

在實行計件工資制的條件下,企業每月應付工人的計件工資,是根據有關產量記錄和計件單價計算的。而計件單價是指完成單位產品所應支付的工資額,它根據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時間定額和日(或小時)工資率加以制訂。

浮動工資的計算

浮動工資指職工工資隨著職工勞動成果的大小而上下浮動。浮動工資總額通常不包括固定性的津貼和補貼(如副食品價格補貼)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工資總額中浮動部分的構成。

B. 如何計算薪酬成本公式

計算薪酬成本是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必須了解的。以下是計算薪酬成本的步驟:
1.確定員工工資:首先要計算員工的基本工資、津貼和補貼等。
2.計算社會保險費:計算員工應交的社會保險費,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等。
3.計算住房公積金:根據國家規定,員工應交的住房公積金按照員工的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虛告胡計算。
4.計算稅費:員工的工資收入超過一定額度後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國家規定計算個稅。
5.其他費用:包括員工的培訓費、差旅費、通訊費和福利等。
6.計算總成本:將上述費用加起友頃來即為員工的薪酬成本。
7.計算單位薪酬成本:將員工的薪酬成本除以員工的工作小時數或工差攔作日數,即可計算單位薪酬成本。
以上是計算薪酬成本的一般步驟,實際計算中還需要考慮到各種稅費規定和政策的復雜性和變化性。

C. 公司員工成本如何核算

企業員工成本總額=職工工資總額+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費+勞動保護費+職工住房費用(單位負擔的住房公積金)+其他人工成本費用(如發放的伙食補助、交通補助等)

根據勞動部(1997)261號文件規定,企業人工成本包括:職工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費,勞動保護費、職工住房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費用等7大項。

人工成本計算方法:

(1)勞動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量與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中用於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它反映分配關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產出關系。

(2)人事費用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量與銷售(營業)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總價值中用於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同時也表示企業職工人均收入與勞動生產率的比例關系,生產與分配的關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產出關系。它的倒數表明每投入一個單位人工成本能夠實現的銷售收入。

(3)人工成本利潤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額與利潤總額的比率。它反映了企業人工成本投入的獲利水平。

(4)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總額/總成本)×100%

(3)員工工資包月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按我國勞動部頒發的(1997)261號文件規定,人工成本范圍包括:職工工資總額、社會保險費用、職工福利費用、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護費用、職工住房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其中,職工工資總額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

職工工資總額

職工工資總額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記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社會保險費用

社會保險費用指國家通過立法,企業承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企業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補充醫療保險等費用。此項人工成本費用只計算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不含個人繳納的部分。因為個人繳費已計算在工資總額以內。

職工福利費用

職工福利費用是在工資以外按照國家規定開支的職工福利費用。主要用於職工的醫療衛生費、職工因工負傷赴外地就醫路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文體宣傳費、集體福利事業補貼(包括集體、生活福利設施,

如職工食堂,托兒所、幼兒園、浴室、理發室、婦女衛生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設施,如文化宮、俱樂部、青少年宮、圖書室、體育場、游泳池、職工之家、老年人活動中心等)物業管理費、上下班交通補貼。

D. 人工費用的成本怎麼算的

企業的工資核算主要是通過「應付職工薪酬」賬戶進行。按照規定,凡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生產工人工資費用,應直接記入「生產成本」的直接人工項目。實行計件工資的企業,計件工資應按照規定直接計入有關的成本計算對象中去。如果企業生產多種產品,生產工人工資則應採用適當方法在各產品之間分配。工資費用的分配標准一般有按實際工時比例分配和按定額工時比例分配等,其計算公式如下:

某產品應負擔的工資費用=該產品的實際(或定額)工時×工資費用分配率

工資費用分配率=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各產品的實際工時(或定額)之和

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應記入「製造費用」賬戶;輔助生產車間人員的工資,應記入「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賬戶;企業行政管理部門人員的工資,則應記入「管理費用」賬戶。

在實際工作中,人工費用是通過編制「工資費用分配匯總表」進行分配,並據以進行賬務處理。

E. 員工按月發工資核算成本怎麼做

員工的工資是要計入成本中的,
領取配件
借:生產成本(勞務成本) 100
貸:原材料 (庫存商品) 100
月底計算工資的時候
借:生產成本(勞務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
支付工資的時候
借:應付職工薪酬
貸:庫存現金
月底截止勞務成本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生產成本(勞務成本)

F. 人工成本怎麼算

人工成本是指企業為了完成生產經營活動,而支出的直接與員工勞動力相關的成本。一般來說,人工成本包括工資、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等項目。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計算人工成本的方法:


唯鍵

G. 給員工發工資按成本算每半個月或者一個月要出多少的成本,表格跟圖表怎麼做

假如廠里接了一個訂單,製作某產品300個,需要十天後交貨。每個產品完成,需要初級工4小時、中級工2小時,高級工1小時。廠里現有各級工人分別是6、9、11人。

准備如上表格。

通過數組計算的方式,來得到完成訂單所需要的小時數:框選H10:H12,用訂單數(H1)乘以每級工人的小時數(H4:H6),按Ctrl+Shift+Enter完成數組計算。

交貨天數(H2)乘以每天標准時長(H3)乘以每級工人的人數(H7:H9),即算出可得到標准勞動小時數。

需要加班的小時數,等於完成訂單所需要的小時數減去可得到標准勞動小時數。負數的話,就是不用加班。

有了右邊的工作時長數據後,假設各級工人每小時薪酬分別是60、40和20。

可以看到,加班小時有負值,證明勞動力剩餘。計算標准時長時,用IF函數判斷,沒有加班的,用訂單小時數,需要加班的,用可得到標准勞動小時。

加班工資按照法定150%計算。

加班小時如果是負值,更正為0;正值不變。

分級計算標准時長工資和加班時長工資。

用自動求和工具(菜單開始——編輯里),把B8:D8和B9:D9分別相加,求出標准工資成本(B11)和加班工資成本(B12)。

兩者相加,即為總工資成本(B14)。

用總工資成本(B14)除以訂單數(H1),可以得到單位產品工資成本(B16);假設其他成本(材料、管理等)為單位產品200元(B17);利潤需求為報價的10%(B18),可以求出產品最低報價 =(B16+B17)/(1-B18)。

不論是延長工期,還是增加工人數量,抑或是提高報價。拿著這些數據,商務部門,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數,有理有據的談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