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品房成本多少錢一平
商品房成本多少錢一平
頭十五年,若不計地價,蓋普通住宅,二樓六百五十元,一樓六百元,凳碧甚至更少。八年以前,包工包料,由於工人的薪水增加,原料價格也提高了,每平方米750至800元。就拿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商品住宅來說,它的建設和建造費用都在櫻鄭不斷的增加,這兩年來,它的造價已經達到了一千三百到一千五百之間。
中國80年代出現的商品房,是以市場價格銷售的,由擁有資質的房地產公司(包括外資)以出讓的形式獲得的土地使用權。商品房只是一種特殊的住宅,它是指經相關部門批准,由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在市場上銷售的,包括住宅、商業用房等,而自建、參建、委託建造、自用的住宅或其它建築,則不在商品房的范疇內。是開發商開發建設的商品房,能夠辦理產權證、土地證書,能夠自行定價出售。
商品房的分類
1、內銷商品房,是指由政府規劃部門批準的,由開發商將土地使用權出售給國內(除香港、澳門、台灣)外的住宅、商業用房和其它建築。復式住宅是內銷商品房的一種,是以單層形式銷售的住宅,它是一種在一脊粗頌層多層建築中增加一層夾層的經濟住宅。
2、外銷商品房,是指由國家外事主管部門批準的,由國家規劃部門批準的,由國家規劃部門批準的,由國家規劃部門批准,用於向境內和境外出租的住房、商業和其它建築。
為了進一步簡化交易手續,刺激住房消費,按照總量控制、合理平穩的原則,北京人民政府於一九九九年十一月頒布的文件規定,除了園林式住宅、部隊住房和按照市政府確定的租金標准出租的公有住房外,普通內銷商品房、僑匯房、經濟適用住房,職工已購公有住房、動遷房、職工住宅和其他劃撥土地上的住房交易,統一歸並為內銷商品住房交易,銷售對象為中國境內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和改革開放後到國外的中國公民。
Ⅱ 地上6層地下一層的框架結構宿舍樓建築成本是多少
層建築的成本大約2400到2800元掘舉/每平米。這是指現澆混凝土的框輕結構的樓判渣碧房。其中包括規劃費用、勘測費用、設計費用,管網大配套費用梁慧(含沒水電氣等)、原材料費用、施工費用、監理費用、項目管理費用、驗收費用、室內裝修費用、室內管網配套費用,向政府交的各項稅費。
Ⅲ 3600一平米的新房成本多少
1200元。在住房建設過程中,基本建設費是固定的,即使是不收土地款的動遷房,以國家低標准承建,造價也難以少於1000元/平方米。實際上,多層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約在1200元/平方米左右,小高層與高層普通商品房,建安成本大約在1500~1800元/平方米左右,檔次越高,造價越高。能讓利的主要是:小區的檔次、向政府交納的土地費及地方政府部分的稅費、廣告策劃銷售環節的費用、裝修費用等。
Ⅳ 拋開土地成本,單單建一棟32層的,一平方成本多少呢,為什麼
要分不同區域,包括中裝修在內,每平方米建築面積大概在兩千至一萬兩千元!前提條件是層高三十二樓,不是二十樓以下,更不是磚混結構!防八級地震!
依據人類 社會 的基本核心價值觀的原則,公民的基本住房民生保障面積不應該加土地成本價(一生只能享受一份,從出生時開始享受,死後還給國家,子女不能繼承宅基地)!也就是象農村居民一樣享受住房民生保障!(近似於城鎮居民集資建房,也相當於城中村改造還房,但不能超過基本面積)!
任何一個人只要從來到世上,都有權享受一份土地面積,這份土地面積應當根據行政轄區內的人均計算!
把這一份土地面積用一部分來種農產品解決生存(就業,工作),另一部分用來建設住房,城鎮居民把這份土地用於就業和居住!(修建工廠,開公司,經商創業)!
所以如果住房面積超過了基本住房民生保障面積的就應該上稅,也就是收土地稅!收到讓超住房面積的人把住房賣掉為止!這才是公平原則!
前幾年我在粵東老家,自己的宅基地,建了13層,帶電梯,毛坯房成本每平方500元(批好水泥底),我旁邊的5層半,包工包料每平方350元(不含批好水泥底)。2019年10月,我朋友在廣東陽江市陽西蓋商品房(陽西碧桂園旁邊),在建中,共11棟,每棟15層,電梯房,他跟我說每平方米造價600元(毛坯)。
不算土地的話,成本不超一千。建築主體在6一7百左右,其它幾百就是磚體門門窗水電等。為什麼現在稍微有點資金的企業都在開發房地產,你們自己想一下!
這個成本幾方面組成,直接成本包括材料費和人工費,機械費,租賃費等,間接成本包括管理費各種稅費等,各個省份人工費和材料都有區別,現目前高層建安成本一般都會在2500-3500左右。
材料費,人工費,機械台班費,設備費,還有其他的設計,規劃,綠化費,以及政府收取的各種管線的配套費,人防工程費,還有地域區別,在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成本也有很大的差異。另外這幾年建築工程式控制塵等費用也大幅增加。不一而足。以二線或者三線城市估計不會低於三千元。
中國人必須搞清楚房價的真正含義,不是普通商品單個價格,而是房子所擁有的生活資源價值的價格。
這個房子周圍就業資源、教育資源、交通資源、醫療資源、休閑購物資源、社保養老資源決定房子價值和價格,所以就有「城中心房、學區房、地鐵房」的由來。
所以,房價主要組成並不是房子本身建築物成本,而是土地資源價值,很多人誤解土地資源,把建築物本身佔地看成土地資源了,實際上恰恰相反,房子所擁有的生活、工作資源才是真正的土地資源。
而這些資源有建設、維護和運行費,必須要由土地出讓金或房產稅來實施,二者必有其一。
你這太泛了,公區標准,電梯數量,點狀或板樓,地下室層數,有無景觀,建築立面都可能影響建安成本。32層,基本可以控制在100米內,大概2000多到3000多。還得看所屬區位,交通,人工成本均不同,另外鋼筋水泥的價格是浮動的,也會有影響。
這個成本幾方面組成,直接成本包括材料費和人工費,機械費,租賃費等,間接成本包括管理費各種稅費等,各個省份人工費和材料都有區別,現目前高層建安成本一般都會在2500-3500左右。
房地產開發成本包括:土地費用、前期費用、建安綠化成本、銷售費用、工程配套費、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等等,如果剔除土地費用的話,小高層商品房其它成本約在3500~5500元范圍(高檔小區除外),由於各城市的材料及人工費用不同,導致造價不同。
32層大概100米,超高層,不算地下車庫和人防,單平方建築成本(不含管網,道路等配套)2000元左右
Ⅳ 多層商品房及高層商品房的建築工程成本是多少
多層商品房及高層商品房的建築工程成本是多少?
同品質的小區成本上下也不會超過100~200元/平方米。
成本計算:
1、樁基工程(如有):70~100元/平方米;-
2、鋼筋:40~75KG/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60~300元/平方米;-
3、砼:0.3~0.5立方/平方米(多層含量較低、高層含量較高),合100~165元/平方米;-
4、砌體工程:60~12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5、抹灰工程:25~40元/平方米;-
6、外牆工程(包括保溫):50~100元/平方米(以一般塗料為標准,如為石材或幕牆,則可能高達300~1000元/平方米;
7、室內水電安裝工程(含消防):60~120元/平方米(按小區檔次,多層略低一些);-
8、屋面工程:15~3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9、門窗工程(不含進戶門):每平方米建築面積門窗面積約為0.25~0.5平方米(與設計及是否高檔很大關系,高檔的比例較大),造價90~300元/平方米,一般為90~150元/平方米,如採用高檔鋁合金門窗,則可能達到300元/平方米;-
10、土方、進戶門、煙道及公共部位裝飾工程:30~150元/平方米(與小區檔次高低關系很大,檔次越高,造價越高);
11、地下室(如有):增加造價40~100元/平方米(多層含量較高、高層含量較低);-
12、電梯工程(如有):40~200元/平方米,與電梯的檔次、電梯設定的多少及樓層的多少有很大關系,一般工程約為100元/平方米;-
13、人工費:130~200元/平方米;-
14、室外配套工程:30~300元/平方米,一般約為70~100元/平方米;-
15、模板、支撐、腳手架工程(成本):70~150元/平方米;-
16、塔吊、人貨電梯、升降機等各型施工機械等(約為總造價的5~8%:約60~90元/平方米;-
17、臨時設施(生活區、辦公區、倉庫、道路、現場其它臨時設施(水、電、排污、形象、生產廠棚與其它生產用房):30~50元/平方米;-
18、檢測、試驗、手續、交通、交際等費用:10~30元/平方米;-
19、承包商管理費、資料、勞保、利潤等各種費用(約為10%):以上各項之和*10%=90~180元/平方米;-
20、上交國家各種稅費(總造價3.3~3.5%):33~70元/平方米,高檔的可能高達100元/平方米。-
以上沒有算精裝修,一般造價約為1000~2000元/平方米,高檔小區可達3500元以上。以上沒有包括部分國有企業開發造成的腐敗成本。精裝修造價一般為500~1500元/平方米,這要看檔次高低,也有300元/平方米簡裝修,更有3000~10000元/平方米超高檔裝修(拎包入住)。-
湖南地區商品房的建築成本是多少?18層到22層之間的電梯房。
一般都是一個單元一部電梯,電梯多了也沒有用 (他佔地方增加你房屋面積的公攤,費用多)
普通商品房的得房率,多層為85%,高層為75%,如果買建築面積相同的商品房,多層的房內與高層相比 1多層比
多層比高層的大,因為公攤不一樣,電梯越多公攤越大,一般的高層還有大堂,就更佔地方了,這也是買房子算計價格的一種方法
誰普通商品房的建築成本應該是多少?
無法回答,不同地區、不同建築結構。。。都會使建築成本不同。
商品房高層好還是多層好
建議:
高層和多層各有優缺點,要根據購房者的傾向來決定; 一般購買多層中的3,4層較好; 購買高層15到20層較好,注意通常說的高層中的11,12層好是不正確的,因為這個高度灰塵最多;
多層的使用率在85%,高層的使用率在75%,主要看你的需求決定的。一般都喜歡買金三銀四的多層。高層10—20層都可以,但有些人比較忌諱18層,具體看你自己喜歡哪個樓層。
希望能幫到你。
銷售的商品房 100平米左右 整個的建築成本是多少?
你說的整個建築成本是很難回答的,現在的成本:從落後地區的600、700元以上/平方(賣價)到發達地區的幾萬元/平方。成本相差這么大的主要原因有 1、地價因素,有些地方地價基本沒有(很少很少),有些地方地價已超萬元甚至是幾萬/平方(競標、稅收等);2、各城市(各地)辦理報建、配套等費用收取不一差異很大;3、結構不同因素,一般住宅和高檔住宅、一般別墅和高級別墅;4、特殊地段造價成本會增加一些;5、各地各房產商財務、營銷成本、利潤也不一樣;等等。但建築造價相同結構的房子相差不是很多。所以整個成本不好回答准確的資料的,只有那個地方那種房子那個房產公司,什麼性質的房子等等高清楚了,也只能知道個大概,否則做房產的怎麼會發的這么快(就是泡沫、貓膩啊)。
商品房的建築成本一般是多少?全國的最高和最低價是多少?
1、這個根據各地的地質條件,物業形態,樓層高度,設計標准,裝修裝置標准、人工工資等諸多因素影響而有所差異。而且從專業上說,成本分為純粹的建築安裝成本,包括期間各種費用的成本,等等等等。我估計你問的應該是包含所有費用的綜合成本。
2、一般情況下,6層以下的在600元/平米左右,6~11層的在1300元/平米左右,12~18層的在2000元/平米左右。
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如何算?
詳見規范規定
房產測量:《房產測量規范》(GB/T17986.1-2000)
造價:《建築工程建築面積計算規范》(GB/T 50353-2005)
工程上 商品房的建築面積跟實際面積的比例多少?
使用面積加套內牆體面積加公攤面積等於建築面積,但套內牆體面積因房型各異而各有不同,公攤面積也因每幢樓的公攤不致而無法確定,所以這個比例是不固定的。大概的一個區間范圍是這樣的: 多層:100:85 高層:100:75
建築面積
1.商品房銷售面積
商品房按「套」或「單元」出售,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即為購買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築面積(以下簡稱內建築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之和。
銷售者銷售商品房,必須明示商品房的銷售面積,並註明該商品房的套內建築面積及應當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
商品房銷售面積的標注單位應當為平方米。
商品房的銷售面積與實際面積之差不得超過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商品房銷售面積測量與計算》規定的商品房面積測量限差。
按套或者單元銷售的商品房,各套或者各單元銷售面積之和不得大於整幢商品房的實際總面積。
2、.套內建築面積
商品房的套內建築面積是指成套商品房(單元房)的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和陽台建築面積之和。套內建築面積不等於地毯面積,完全屬於買房人個人私有;與套內使用面積相比,更能完事地反映買房人個人私有部分的產權。
套內建築面積的計算公式為: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台建築面積
3、.套內使用面積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
(1)套內使用面積為套內卧室、起居室、過道、廚房、衛生間、貯藏間、壁櫃等空間面積的總和;
(2)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3)不包括在結構面積只的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
(4)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4、.套內牆體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是指商品房各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所佔的面積。商品房的套內境況體分為共用牆及非共用牆兩種。商品房套內牆體面積的計演演算法為:
(1)共用牆包括各套之間的分隔封牆,套與公用建築空間投影面積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共用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2)非共用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5、.套內陽台建築面積
按照《建築面積計算規則》的規定,套內陽台建築面積按陽台外圍與房屋外牆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其中:
(1)原設計的封閉式陽台,按其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2)挑陽台(底陽台)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設築面積;
(3)凹陽台按其凈面積(含擋板牆牆體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4)半挑半凹陽台,挑出部分按其底板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凹進部分按其凈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6、.公用建築面積
商品房公用建築面積的分攤以幢為單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每幢樓內的公用建築面積。與本幢樓房不相連的公用建築面積不得分攤給本幢樓房的住戶,由該幢樓各套商品房分攤;為區域性范圍服務的公用建築面積,則由受益的各套商品房分攤。各套商品房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為每戶分攤公用建築面積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