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種桂芋2號每畝需要多少成本
擴展閱讀
農產品發票限額多少 2025-02-13 15:23:50
對接講師資源意味什麼 2025-02-13 15:16:46
打手心用什麼工具更疼 2025-02-13 15:08:48

種桂芋2號每畝需要多少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7-19 20:14:26

⑴ 種紅薯一畝地產量多少能賺多少錢

一般來說,大田種植春馬鈴薯的產量在6000公斤左右,夏馬鈴薯的產量在4000-5000公斤之間。 更難說你能賺多少錢。 如果在市場上出售食用紅薯,數量和價格都很高,可達0.6-1元。 如果是適合加工的澱粉紅薯,一般在0.3-0.5元一公斤。一般每畝利潤在1000元左右,經營好可能會高點。
1. 紅薯,又名地瓜、 、金薯。甘薯是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區的人對紅薯的稱呼不同。河南人叫地瓜,北京人叫地瓜它被稱為紅薯。山東和東北人叫紅薯,上海和天津人叫山葯,蘇南叫山葯,蘇北叫徐州稱白芋,皖西南安慶稱為「紅芋」,皖中南部六安一帶稱為芋,皖北的孝縣、蘇北的碭山、奉賢縣都稱為紅芋。陝西、四川、貴州都稱它為紅薯。浙江人、江西人稱地瓜,福建人稱地瓜或紅薯,河北人稱山葯或紅山葯物。同一地區不同地區的人叫它不同。比如山東大部分地方都叫紅薯,但是魯南棗庄、濟寧附近的當地人習慣稱它為「芋頭」,而真正的芋頭則稱為「芋頭」。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匍匐草本,長2米多,斜平躺在地上。具有地下塊根,塊莖紡錘形。
2. 形態特徵;紅薯的地下部分有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而異。莖平卧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角狀,綠色或紫色,疏生柔毛或無毛,莖節易生不定根。葉的形狀和顏色常因品種不同而異,有時同一植株的葉形也不同,有完整或3-5條裂隙,寬卵形、三角卵形或線狀披針形裂片,心形或葉基部近平,頂端漸尖,兩側疏生柔毛或近無毛,濃綠、黃綠色、紫綠色等。頂葉顏色是品種特徵之一;葉柄長短不一,疏生柔毛或無毛。聚傘花序腋生,稍粗壯,無毛或有時疏生柔毛;苞片小,披針形,先端芒尖或尖,早落;萼片長圓形或橢圓形,長度不等長,先端突然具芒尖,無毛或疏生緣毛;外面無毛;包含雄蕊和花柱,花絲基部有毛;子房2-4室,有毛或有時無毛。
3. 生長習性:紅薯喜光、喜溫。它是一種不耐陰的作物。低溫對其生長不利。當溫度下降到15℃時,它停止生長。 9℃以下,馬鈴薯逐漸受冷腐爛;在18~32℃范圍內,溫度越高,紅薯生長速度越快。超過35℃對生長不利。塊莖形成和膨大的適宜溫度為20~30℃,以22~24℃最為適宜。地上地下產量高,莖葉茂盛,根系發達,生長迅速,蒸騰作用強,紅薯需水量大。生長前期和後期土壤相對含水量應保持在60-70 ,生長中期為莖葉生長高峰期和馬鈴薯塊莖膨大期,土壤相對含水量應保持在 70-80 。對土壤適應性強,耐酸鹼性能好,能適應土壤pH值4.2~8.3范圍。


⑵ 無土栽培蔬菜成本需要多少

引言:無土栽培蔬菜成本需要多少呢?如何進行無土栽培蔬菜呢?蔬菜營養價值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三、營養價值

蔬菜含水量多,能量低,富含植物化學物質,生物量,營養素膳食纖維和天然抗氧化物的重要來源一般蔬菜裡面含有80%左右的水分,多數蔬菜中含有水分量在90%以上,蔬菜是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各類蔬菜都有其營養價值。

⑶ 種植土豆一畝需成本多少

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都在 種植 土豆,那麼種植土豆一畝需要多少成本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種植土豆一畝的成本,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土豆一畝的成本

地租每畝800元,土豆種每畝200-250斤*2元每斤=400-500元;高氮高鉀復合肥肥料每畝3袋*160=480元;有機肥每畝2袋*50=100元;澆水每畝50元;農葯及葉面肥每畝200元;種植人工以及收獲人工每畝300元;地膜每畝40元;再加上其他的成本,每畝土豆種植成本約2500元。

種植土豆的 方法

一、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馬鈴薯高產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選地整地

馬鈴薯是不耐連作的作物。種植馬鈴薯的地塊要選擇三年內沒有種過馬鈴薯和 其它 茄科作物的地塊。馬鈴薯對連作反應很敏感,生產上一定要避免連作。如果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馬鈴薯,不但引起病害嚴重,如青枯病等,而且引起土壤養分失調,特別是某些微量元素,使馬鈴薯生長不良,植株矮小,產量低,品質差。馬鈴薯與玉米、小麥等植物輪作增產效果較好。

馬鈴薯塊莖膨大需要疏鬆肥沃的土壤。因此,種植馬鈴薯的地塊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且排水良好、耕層深厚、疏鬆的砂壤土。前作收獲後,要進行深耕細耙,然後作畦。畦的寬窄和高低要視地勢、土壤水分而定。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可作寬畦,地勢低,排水不良的則要作窄畦或高畦。

三、施足基肥

馬鈴薯在生長期中形成大量的莖葉和塊莖,因此,需要的營養物質較多。肥料三要素中,以鉀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施足基肥對馬鈴薯增產起著重要的作用。馬鈴薯的基肥要佔總用肥量的3/5或2/3。基肥以腐熟的堆廄肥和人畜糞等有肥機為主,配合磷、鉀肥。一般畝施有肥機1000-1500公斤,過磷酸鈣15-25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基肥應結合作畦或挖穴施於10厘米以下的土層中,以利於植株吸收和疏鬆結薯層。播種時,每畝用腐熟的人畜糞尿20-30擔,或氮素化肥5-8公斤作種肥,使出苗迅速而整齊,促苗健壯生長。

四、種薯處理

(一)精選種薯

在選用良種的基礎上,選擇薯形規整,具有本品種典型特徵,薯皮光滑、色澤鮮明,重量為1-2兩大小適中的健康種薯作種。選擇種薯時,要嚴格去除表皮龜裂、畸形、尖頭、芽眼壞死、生有病斑或臍部黑腐的塊莖。

(二)切塊與小整薯作種

種薯切塊種植,能促進塊莖內外氧氣交換,破除休眠,提早發芽和出苗。但切塊時,易通過切刀傳病,引起爛種、缺苗或增加田間發病率,加快品種退化。切塊過大,用種量大,一般以切成20-30克為宜。切塊時要縱切,使每一個切塊都帶有頂端優勢的芽眼。切塊時要剔除病薯,切塊的用具要嚴格消毒,以防傳病。

小整薯作種,可避免切刀傳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強,播後出苗早而整齊,每穴芽數、主莖數及塊莖數增多。因而採用25克左右健壯小薯作種,有顯著的防病增產效果。但小薯一般生長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長,而且後期常有早衰現象。栽培上需要掌握適當的密度、作好催芽處理,增施鉀肥,並配合相應的氮磷肥,才能發揮小薯作種的生產潛力。

(三)催芽

催芽是馬鈴薯栽培中一個防病豐產的重要 措施 。播前催芽,可以促進早熟,提高產量。同時,催芽過程中,可淘汰病爛薯,減少播種後田間病株率或缺苗斷條,有利於全苗壯苗。催芽方法:將種薯與沙分層相間放置,厚度約3-4層,並保持在20℃左右的最適溫度和經常濕潤的狀態下,種薯經10天左右即可萌芽。催芽時,種薯用0.5-1ppm赤黴素液或0.1-0.2%高錳酸鉀液浸種10-15分鍾或用2%硫脲浸種20分鍾,均可提高催芽效果。

五、適時播種

確定馬鈴薯播種適期的重要條件是生育期的溫度。原則上要使馬鈴薯結薯盛期處在日平均溫度15-25℃條件下。而適於塊莖持續生長的這段時期愈長,總重量也愈高。多數是收了晚稻或中稻以後種植。秋薯以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種為好,冬薯以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播種為宜。

六、合理密植

構成馬鈴薯的產量因素是單位面積株數與單株產量的乘積。單株產量是由單株結薯數字與單薯重確定的。而群體增產與單株增產之間是矛盾的。當單位面積株數增加時,單株產量相應降低,兩者都與栽植密度存在著一定依存關系。在一定密度的范圍內,群體的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單株產量隨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確定密度必須考慮群體產量與個體產量兩個相矛盾因素協調統一。如果密度小時,雖然單株發育好,產量高,但由於單位面積內總株數小,結薯較少,產量不高。如果密度過大,雖然總株數多,但單薯重很低,同樣產量不高。因此,合理密植就是要使單位面積內有一個合理的群體結構,既能使個體發育良好,又能發揮群體的增產作用,以充分利用光能、地力,從而獲得高產。從群體和個體協調發展考慮,馬鈴薯在一般栽培水平下,每畝種6000株左右,每株2-3莖較為適宜。

七、田間管理

(一)查苗補苗

馬鈴薯出齊後,要及時進行查苗,有缺苗的及時補苗,以保證全苗。補苗的方法是:播種時鈄多餘的薯塊密植於田間地頭,用來補苗。補苗時,缺穴中如有病爛薯,要先將病薯和其周圍土挖掉再補苗。土壤乾旱時,應挖穴澆水且結合施用少量肥料後栽苗,以減少緩苗時間,盡快恢復生長。如果沒有備用苗,可從田間出苗的壟行間,選取多苗的穴,自其母薯塊基部掰下多餘的苗,進行移植補苗。

(二)中耕培土

中耕鬆土,使結薯層土壤疏鬆通氣,利於根系生長、匍匐莖伸長和塊莖膨大。出苗前如土面板結,應進行鬆土,以利出苗。齊苗後及時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並結合除草,第一次中耕後10-15天,進行第二次中耕,宜稍淺。現蕾時,進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中耕更淺。並結合培土,培土厚度不超過10厘米,以增厚結薯層,避免薯塊外露,降低品質。

(三)追肥

馬鈴薯從播種到出苗時間較長,出苗後,要及早用清糞水加少量氮素化肥追施芽苗肥,以促進幼苗迅速生長。現蕾期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以鉀肥為主,配合氮肥,施肥量視植株長勢長相而定。開花以後,一般不再施肥,若後期表現脫肥早衰現象,可用磷鉀或結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

(四)防治病蟲害

馬鈴薯的病害較多,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環腐病、瘡痂病、癌腫病等。晚疫病多在 雨水 較多時節和植株花期前後發生。因此,要注意及早用波爾多液或瑞毒霉進行防治。青枯病目前葯劑防治較難,防治方法主要通過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以及用小整薯作種等措施進行防治。

馬鈴薯的害蟲主要有瓢蟲、土蠶、蚜蟲、蠐螬、螻蛄等,可用葯劑或人工捕殺等措施防治。

八、收獲

馬鈴薯當植株生長停止,莖葉大部分枯黃時,塊莖很容易與匍匐莖分離,周皮變硬,比重增磊,干物質含量達最高限度,即為食用塊莖的最適收獲期,利用塊莖應提前5-7天收獲,以減輕生長後期高溫的不利影響,提高種性。

》》》下一頁更多《《《

⑷ 一般大棚蔬菜種植成本需要多少

大棚蔬菜種植成本與利潤主要由大棚建造、維護,以及蔬菜種植管理需要的農資決定。各地情況會有差異,本文以山東地區的蔬菜大棚為例。一般的每畝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500元左右,為了節省造價及延長大棚的使用時間,比較經濟的建造大棚的方法是,做成半圓形,就需要大竹竿、鐵絲、水泥柱以及塑料紙;如此一來既降低了建設成本,也便於日常的使用維護。這樣的大棚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換塑料紙就可以了。每畝每年蔬菜種苗、農葯、肥料等成本大約為700元,土地租用費每年800元左右。(閱讀完本文後,您可以去蔬菜大棚論壇,發布供應或求購信息:蔬菜大棚論壇)結合以上的計算,大棚蔬菜種植成本為,每畝地初期的投入為7000元左右,蔬菜大棚以5年的使用期算,每畝地每年的均攤成本為2500元左右。大棚蔬菜種植
利潤可以達到150%-250%,每年可以出2-3季的蔬菜,如果是種植一般的蔬菜,1-2季的蔬菜基本就可以回收初期的建造及大棚蔬菜管理成本,這樣第一年就可以實現盈利,平均利潤為100%-150%;以後的年份每年的成本就是換些塑料紙。

⑸ 有機蔬菜種植成本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有機蔬果等健康食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有機蔬菜 種植 成本怎麼樣?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有機蔬菜種植成本,希望對您有用。

有機蔬菜種植成本

一般的每畝地的蔬菜大棚骨架需要5500元左右,為了節省造價及延長大棚的使用時間,比較經濟的建造大棚的 方法 是,用菱鎂大棚骨架以及塑料紙;如此一來既降低了建設成本,也便於日常的使用維護。這樣的大棚可以使用5年,每年只需要更換塑料紙就可以了。每畝每年蔬菜種苗、農葯、肥料等成本大約為700元,土地租用費每年800元左右。

結合以上的計算,大棚蔬菜種植成本為,每畝地初期的投入為7000元左右,蔬菜大棚以5年的使用期算,每畝地每年的均攤成本為2500元左右。

種植有機蔬菜的方法

一、產地環境選擇

搜索

產地環境主要包括大氣、水、土壤等因子。首先,基地周圍不得有大氣污染源,環境空氣符合GB3095質量標准;其次,有機地塊排灌系統與常規地塊應有有效的隔離 措施 ,灌溉水質必須符合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准;第三,土壤耕性良好。36個月內未使用違禁物質,不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新開荒地要經過至少12個月的轉換期,常規蔬菜種植向有機蔬菜種植需2a以上轉換期。

二、施肥技術

搜索

施肥的意義在於培育健康肥沃的土壤,為下茬蔬菜收獲向土壤歸還被取走的養分,為蔬菜的根系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1、種類

搜索

適合種植有機蔬菜的肥料種類有:有機肥、堆肥、漚肥、綠肥、礦物源肥料,以及一些廠家生產的允許在有機蔬菜上施用的純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肥。這些肥料在施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用於有機肥堆制的添加微生物必須來自於自然界,而不是基因工程產物;自製有機肥要經過徹底腐熟;堆肥和漚肥必須通過發酵殺滅其中的寄生蟲卵和各種病原菌;沼氣肥製取時要嚴格密閉,且有適量水分,發酵最適溫為25~40℃,碳氮比調節在30~40;沼渣經無害化處理後方可作農肥:種植綠肥要注意在其鮮嫩時通過耕地切碎並翻入土壤,並在其中進行腐熟分解,或者通過堆肥的方式制肥;礦物源肥料中的重金屬含量應符合表1中的限制,施用時要避免各元素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以及存在的拮抗關系。

2、施用技術

搜索

有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蔬菜品種科學施肥,盲目施用有機肥同樣可導致蔬菜中亞硝酸鹽含量超標等危害。例如,在地蛆發生嚴重地區,施用未腐熟有機肥可加重地蛆危害;雞糞養分含量高,尿酸多,施用量不宜超過3kg/m2,否則,會引起燒苗;堆肥的施用量一般為15~30t;漚肥的施用量為2.3x104kg/hm2;豆科綠肥作物按鮮植物體3

375kg/hm2計算,則含有機質225kg,氮素67.5~135kg/hm2,固氮量45~90kg/hm2,相當於225~450kg/hm2硫酸銨。一般可根據肥料養分含量與釋放比例、蔬菜營養需求和產出確定施肥量。

種植有機蔬菜的技巧

1.品種選擇

有機蔬菜的種子和種苗必須符合3個基本要求:一是不具有基因工程生成的轉基因成分,二是不採用禁用的物質進行處理,三是具有較強的抗病蟲性。在有機蔬菜生產中,應選擇已獲認證的有機蔬菜種子和種苗,但種植初始階段如未購買到已獲認證的有機蔬菜種子和種苗,則可選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過的常規種子。此外,還應選擇抗病蟲性強、抗逆性強,且適宜當地土壤和季節種植的蔬菜種類及優良品種,如菠菜、胡蘿卜、蘿卜、大豆、芋、香芋、芹菜、姜、韭菜、大蒜、大蔥、洋蔥等。

2.生產基地要求

有機生產基地應是完整的地塊,其間不能夾有常規生產的地塊,但允許存在有機轉換地塊,有機蔬菜生產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有明顯標記,如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由常規生產向有機生產通常需經過2年的轉換時間,其後播種的蔬菜收獲後才可作為有機產品;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生產者在轉換期間必須完全按有機生產要求操作。

3、栽培管理

有機蔬菜的栽培,主要是配套栽培技術,實行輪作換茬和清潔田園,通過培育壯苗、嫁接換根、起壟。

4、肥料使用

有機蔬菜生產所用肥料主要是有機肥料,包括動物的糞便、植物漚制肥、綠肥、草木灰、餅肥、沼肥等,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1肥料無害化處理

有機肥在施前2個月需進行無害化處理,方法有2個:一是將肥料潑水拌濕堆積,用塑料膜覆蓋,使其充分腐熟,發酵溫度在60 ℃以上,可有效殺滅農家肥中的病蟲草害,且處理後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二是發揮沼氣池作用,將有機肥進入沼氣池發酵,沼液或沼渣是很好有機肥料,沼氣還可用於其他生產。梅州豐華公司建設了一個粵東最大的600 m3的上流式沼氣池,沼液以管道形式送至田間,施用非常方便。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有機蔬菜種植成本”

⑹ 種植一畝地紅薯需要多少成本收入利潤有多少

種紫薯紅薯一畝地成本計算和收入利潤如下:
一畝地年租金估算1200元(根據具體位置推算租金,這個是舉例)。無論紫薯紅薯都在三月育苗,四月扦插。種紅薯可以不用肥,利用上一季收獲完的洪山菜苔、大羅卜、大白菜地翻耕後撒上餅肥、雞糞後起壟備用。到四月中旬將薯藤每4-5寸長斜剪斷放在hb-101稀釋1000倍活力液里浸泡30分鍾,按一尺長間隔扦插進壟上2-3寸深即可,然後澆水收工。因為用hb-101活力液浸泡過,成活率超強。在扦插後一周內每天下午或傍晚須去澆水保障成活。如果在下雨前和雨中扦插,之後的麻煩事就都免了。在生長過程中頭15天里帶上剪刀檢查有沒有死苗,若有,可剪其它長勢好的藤扦插補上。薯藤長到一米左右時須常翻藤,不然每節藤薯根會扎扎進土壤長成小紅薯,多了會影響主藤薯的生長,其結果都長不大。如果不下雨,隔7-8天須澆水一次,另外噴灑hb-101活力液一次,激活植物細胞促進光合作用。從扦插薯苗算起,三個半月、也就是八月份可挖紅薯了。一畝地可收獲紅薯5000斤左右,紫薯3500斤左右。成本計算:1.紅薯5000斤,每斤一元=5000元;2.紫薯3500斤,每斤二元=7000元。3.一畝地年租金1200元,也就是每月100元,用地四個月=400元。4.雞糞40斤60元,餅肥40斤70元,hb-101活力液共噴灑12次計240元,合計370元。5.人工費是自己勞作可不計,若請人看管澆水,每月需要1000元。以上包括購買薯種30元在內總合計:4800元;若省除人工費4000元、hb-101活力液240元,一畝紅薯地生產成本是560元。一、紅薯5000元-生產成本4800元剩餘200元。紫薯7000元-生產成本4800元剩餘2200元。二、省除人工費+hb-101活力液成本:紅薯5000元-生產成本560元剩餘4440元。
紫薯7000元-生產成本560元剩餘6440元。紅薯的收入利潤:畝產可達2000~3000公斤,高的可達5000公斤以上。批發價8毛到1塊一斤算來,一畝可賺2000元到2500不等,出去化肥等費用,大概每畝2000元左右

⑺ 一畝紫番薯種植成本需要多少

一畝紫心番薯的成本大概在1200元左右,其中肥料400元,農葯100元,人工400-500元,整地100元,種苗100-200元,各地根據情況不同有點差異。

紫薯富含人體所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近年來頗受人們青睞,有廣闊的種植空間。而紫薯要想達到高產,在種植、施肥、選種等方面都要做好重視。

六、適時收獲,確保質量

紫薯收獲過早,會顯著降低塊根的產量,收獲過晚,塊根常受低溫冷害的影響,貯耐性大大降低。因此,必須適時收獲。一般在10月中、下旬,當日平均氣溫降至15℃時,莖葉生長和薯塊膨大停止,即可開始收獲,最遲到降霜之前收獲。選擇晴天無雨的天氣收獲紫薯,以免薯塊上有較多的泥土,影響商品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