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質量成本的管理
質量成本核算是以貨幣的形式綜合反映企業質量管理活動的狀況和成效,是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具體包括:
1、質量成本數據的收集和統計。質量成本數據來源於記錄質量成本數據的有關原始憑證,主要指發生在一個報告期內的相關質量費用。具體來說,預防成本的數據由質量管理部門及檢驗、產品開發、工藝等有關部門根據費用憑證進行統計;鑒別成本數據由檢驗和開發部門根據檢驗、試驗的費用憑證進行統計;內部質量損失成本數據由檢驗部門和車間根據廢品報告和生產返工等有關憑證統計;外部質量損失成本數據由市場、銷售服務等部門根據客戶的反饋信息進行統計。
2、質量成本的核算。企業質量成本的核算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應該以會計核算為主、統計核算為輔的原則進行。如果企業已經設置比較完善的質量成本科目,即:「質量成本」一級科目和「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二級科目以及二級科目展開的三級科目,則也應同時設立相應的總分類台賬和明細表,即:質量成本總分類台賬、質量成本預提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鑒定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內部損失費用明細賬、質量成本外部損失費用明細賬。
企業在進行質量成本核算時,既要利用現代會計制度,又不能幹擾企業會計系統的正常運作,要按規定的工作程序對相關的科目進行分解、還原、歸集。
3、質量成本的分析。質量成本分析是通過分析質量成本的構成比例找出影響質量成本的關鍵因素,主要為質量改進提供信息,指出改進方向,降低產品成本。因此,質量成本分析是質量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質量成本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內容:目標質量成本完成情況分析、質量成本變化情況分析、質量成本結構分析、質量成本與其它相關指標對比分析、質量成本靈敏度分析等。 質量成本考核是實行質量成本管理的必備環節。為了進行有效的考核,一般要建立從廠部到班組直至責任人的考核指標體系,並和經濟責任制、「質量否決權」、「成本否決權」等結合起來,制定相應的考核獎懲辦法,嚴格執行,強化管理,定期進行獎懲,鼓勵先進,鞭策先進,保證質量成本管理的實施和質量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