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遞增曲線成本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怎麼免費獲得鑽石小視頻 2025-02-13 11:50:54
香港哪裡有賣美寶蓮產品 2025-02-13 11:49:28
燃氣石油是什麼行業 2025-02-13 11:49:14

遞增曲線成本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7-21 09:45:31

① 短期成本曲線如何計算成本曲線包括哪些

計算公式:TC = FC + VC = FC + 0.5 * [MC(0) + MC(Q)] * Q.ATC = TC / Q = FC / Q + MC(0) + 0.5 * MC'(0) * Q.
1)短期總成本曲線(STC):由不變成本(TFC)和可變成本(TVC)構成。不變成本不隨
產量的變化而變化,所以不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平行於橫軸的曲線;可變成本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產量為零,可變成本也為零,所以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從原點出發,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總成本是不變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和,它不從原點出發,而是從不變成本出發,產量為零,總成本也不為零,總成本最小,也要等於不變成本。所以總成本曲線是一條從不變成本出發向右上方傾斜的曲線。
2 )短期平均成本曲線(SAC):由平均不變成本(AFC)平均可變成本(AVC)構成。
平均不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所以平均不變成本是一條右下方傾斜的曲線;平均可變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後上升,所以平均可變成本曲線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曲線;平均成本曲線也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曲線
3)短期邊際成本曲線(SMC):隨著產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後上升,所以邊際成本曲線是一條先下降而後上升的」U」曲線。
拓展資料:
1.短期成本曲線亦稱「經營曲線」。在投入若干生產要素保持不變或不可調整期間內,不同產量下的有關成本函數的圖象表示。它主要說明一定生產規模下的成本與產量的基本關系,用於企業近期的經營管理決策。常規的短期成本曲線見概述圖。TVC為變動成本總額,TFC為固定成本總額,TC為總成本,AFC為平均固定成本,AVC為平均變動成本,ATC為平均總成本,MC為邊際成本。
2.特徵
1)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出發,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增,遞增速度先減後增;不變成本曲線不隨產量變動而變動,因而是一條平行於產量軸的直線;總成本與可變成本之間的距離為不變成本,其形狀及變動規律與可變成本曲線一樣。
2)平均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隨著產量的增加先遞減後增加,即呈現U型。
3)邊際成本曲線隨著產量增加先遞減後增加,也呈現U型。
4)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成本曲線和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都相交於二者的最低點。短期成本曲線的特徵關鍵取決於邊際成本的性質,而邊際成本曲線先下降後上升的性質被稱之為邊際成本遞增規律:在生產中,隨著可變投入的增加,邊際成本在開始時是遞減的,然而,隨著可變投入的繼續增加,邊際成本最終會不斷上升。短期成本曲線共7 條,分別是總成本TC 曲線、總可變成本TVC 曲線、總固定成本TFC 曲線以及相應的平均成本AC 曲線、平均可變成本AVC 曲線、平均固定成本AFC 曲線和邊際成本MC 曲線。

② 混合成本的分類

混合成本的分類有半變動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變動成本和曲線變動成本。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大多數成本與業務量之間的關系處於兩者之間,即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的類型:
1、半變動成本(最基本類型)
2、半固定成本(又叫階梯式變動成本)
3、延期變動成本
4、曲線變動成本(包括遞減曲線成本、遞增曲線成本)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高低點法
優點:計算比較簡單
缺點:只採用了歷史成本資料中的高點和低點兩組數據,代表性較差。
2、回歸分析法
優點:計算較為精確。
3、賬戶分析法
優點:簡單易行
缺點:比較粗糙且帶有主觀判斷。
4、技術測定法(又叫工業工程法)
只適用於投入成本與產出數量之前有規律性聯系的成本分解。
5、合同確認法
要配合賬戶分析法使用。

③ 成本的分類

成本按性態分類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混合成本。

1、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點:固定成本是指在特定的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變動影響,一定期間的總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成本。固定成本的分類:約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

(1)半變動成本

指在初始基數的基礎上隨產量正比例增長的成本

(2)階梯式成本

特點:指成本總額隨業務量呈階梯式增長的成本。也稱為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3)延鏈山洞期變動成本

指在一定業務量范圍內總額保持穩定,超過特定業務量則開始隨業務量比例增長的成本

(4)曲線變動成本

通常有一個不變的初始量,隨著業務量的增加,成本也逐步變化,但它與業務量的關系是非線性的分為遞增曲線成本和遞減曲線成本兩類

④ 經濟學問題(邊際成本遞增)

很簡單的,首先要明確廠商確定產量(供給量)的原則是邊際收益=邊際成本,也就是在邊際成本曲線與邊際收益曲線的交點處獲得最大利潤。

其次,明確邊際成本遞增規律,即邊際成本曲線為一條從左到右,隨產量增加,逐漸上升的曲線。(邊際成本曲線下降的區段屬於不合理生產區域,不予考慮。)

再次,為了簡化問題,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這樣邊際收益曲線和平均收益曲線重合為一條水平線,它們都等於產品的價格。也即個別廠商產量的增加,不會改變產品價格。

最後,在其它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如果價格上升,即邊際收益曲線位置向上移動,這時邊際收益曲線與邊際成本曲線的交點,就會沿邊際成本曲線上升,從而廠商利潤最大化時的產量遞增。

這個問題應該畫圖的,這里不方便,你自己畫吧。一畫圖就一目瞭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