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北方養鴨子如何降低成本
擴展閱讀
仔豬到出欄需多少成本 2025-02-13 00:39:24
紹興市自然資源局怎麼樣 2025-02-12 23:59:26

北方養鴨子如何降低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7-23 23:19:23

① 飼料是成本開支的一部分,養肉鴨節約飼料有什麼方法

很多飼養者喜歡把飼料撒在塑料布上讓鴨子自由採食,這不僅容易使飼料被鴨子的糞便污染,而且在採食過程中容易掉到地上,造成浪費。所有家禽都是 "能量依賴型日糧"。當日糧能量水平高時,飼料攝入量就低。當日糧能量水平低時,採食量就高。因此,肉鴨飼料中蛋白質和能量的比例應該平衡,否則,飼料消耗量會增加,造成一些營養物質的浪費。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② 飼料是成本開支的一部分,養肉鴨節約飼料有哪些方法

鴨子是需要更多飼料的養殖家禽。尤其是飼養肉鴨,飼料成本往往占總飼養成本的80%左右。因此,節約飼料是降低肉鴨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措施。本文介紹了肉鴨飼養中如何節約飼料。品種優良的肉鴨生產性能遺傳潛力高,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飼料利用率高。在相同的年齡和消耗相同的飼料量下,它們的增重速度比其他肉鴨快得多。肉鴨適宜的生長溫度一般在12-24°C之間,在此溫度范圍內飼料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因此,要盡可能創造條件,如採取冬暖棚養、夏涼棚遮陽等措施,通過保暖降溫提高飼料報酬。肉鴨飼料中蛋白質和能量的比例要平衡,能量值要合適。如果能量值過高,飼料消耗會增加,從而造成一些營養物質的浪費。

制備的飼料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餅粕和殘料,適當減少魚粉的用量,並添加一定量的蛋氨酸和賴氨酸,可以提高鴨對蛋白質的消化利用率。此外,定期飼喂適量的沙子也能提高消化率3%-10%,鴨飼料中添加0.1%的小蘇打能促進營養吸收,節約飼料。天氣熱時,飼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質含量應增加,天氣冷時,飼料的能量應適度增加。飼料報酬低的原因之一是病鴨、弱鴨、殘疾鴨飼料不夠,長不大。應加強飼養管理,及時淘汰病、弱、殘鴨,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和合理的鴨群組合。我們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預防重於治療」的方針。按時接種疫苗和預防性給葯,特別是慢性病的預防和治療。

③ 降低養鴨生產成本的措施有哪些

降低養鴨的生產成本,除了注意肉鴨的品種、鴨苗的質量、科學的防疫和精心的飼養管理外,科學的用葯和用料會進一步降低養鴨的生產成本。

(1)有針對性給葯應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給葯,避免因用葯不對症或劑量不適當,造成浪費或引起中毒。(2)分清預防性投葯和治療性投葯的區別許多養鴨戶預防性投葯也使用或超量使用治療量,結果不但加大了葯費開支,還常常造成鴨中毒。(3)要選擇廉價、高效的葯物有些價格較貴而效果很好的葯物可用於小鴨,但用於大鴨時很不劃算。(4)避免亂用葯物用一種葯物能治療的病盡量不同時用兩種葯物,亂用葯物常因配伍不當、劑量不足或過大而事倍功半,人為地增大了葯費開支。(5)慎重使用全群用葯不要因全群中有幾只鴨發病就作為全群用葯的依據,能隔離治療就不要全群用葯。同時,疫苗接種要常抓不懈。(6)使用全價飼料可以提高飼料報酬全價飼料是根據飼養標准,按科學配方配製的,能滿足鴨的營養需要,飼料轉化率高。使用這種飼料,雖然單位數量價格高,但綜合經濟效益好。(7)減少飼料浪費要避免一次加料過多。用食槽喂鴨時,一次飼料加入量不能超過料槽深度的1/3。如果是人工上料,上完後要進行1~2次的勻料。飼養員要有責任心,如果上料不精心,致使少部分撒落到地面,這樣日積月累,不僅浪費飼料,而且容易滋生病原菌,影響其生產性能的發揮。(8)及時出欄肉鴨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應實行高水平飼養,喂給高能量、高蛋白飼料,以促進其生長。肉大鴨一般在50天左右出欄較合適,因為這時肉鴨增重、飼料報酬已達高峰,經濟效益最佳。在50日齡後肉鴨增重速度下降,飼料報酬降低。(9)溫度的控制肉鴨的適宜生長溫度一般在12~24℃之間,在此溫度范圍內可有效地利用飼料。因此要盡量創造條件,以保溫和降溫來提高飼料報酬。(10)合理使用添加劑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性添加劑是必需的,其他的非營養性添加劑如桿菌肽鋅等抑菌促生長劑對提高肉鴨增重和飼料利用率有明顯效果。

④ 菜鴨養殖技術怎樣才能把成本降到最低。利潤最高

一)肉鴨的生物學特性
I.生長速度俠,生產周期非常短。正常飼養情況下,28天的毛鴨活重2000克,45天的毛鴨活重3500克,均可出欄。一年飼養出欄8批商品鴨是很正常和輕松的。
2.營養代謝旺盛,飼料報酬高。在28天肉鴨體重達2000克時消耗全價顆粒飼料不到3500克,平均每1000克肉鴨消耗的飼料量在1750克以下。
3,種鴨性早熟、繁殖力強。母鴨21周左右開產,生產期一年,最多可產蛋290多枚。
4.喜水性強。但不喜歡潮濕環境和陰雨天氣。
5.喜歡群體生活,膽小怕驚。
6.嗅覺和味覺靈敏性差。
7.對環境溫度反映敏感,耐寒怕熱。春秋季節氣溫適宜時肉鴨生長增重快,夏季炎熱高溫時不愛吃料長得慢,冬季氣溫低時吃料多長得慢。
8.抗病力強。與其它家禽相比患病少,死亡率低。
(二)肉鴨的品種 目前,國內飼養數量比較多的有北京鴨、奧白星肉鴨和櫻桃谷肉鴨三個品種,但以櫻桃谷肉鴨的數量為最多。它是英國櫻桃谷公司用北京鴨和埃里斯伯里鴨通過雜交育成,目前國內規模化飼養肉鴨基本全是櫻桃谷肉鴨,是肉鴨養殖中的一個較好品種。羽毛白色,喙、脛、蹼橘黃色,頭大脛粗,體軀長方,背寬平,胸豐滿,腿短粗。成年公鴨4.5千克,母鴨3.5-4千克,22-23周開始見蛋,50周產蛋280個,目標蛋重86克。
(三)雛鴨的飼養管理
1.雛鴨的飼養方式。(1)網上平養:在地面60厘米左右高度搭架,上面鋪設塑料網,糞便可由空隙中漏下去。網上飼養肉鴨不用墊料,具有佔地少,鴨床干凈,管理方便等優點。但也有產前投入多,肉鴨活動空間小,飼養密度比較大,易患啄羽症等缺點。(2)地面平養:在鴨床上撒上墊料即可養鴨。一般墊料用麥秸或稻殼。若出現潮濕、及時更換墊料。這種管理方式的優點是前期投入小,生產操作方便。缺點是需要大量墊料,增加了飼養成本。但合理重復使用可以減少飼養成本。各口齡肉鴨均可採用這種飼養管理方式。
2.肉鴨的育雛期。人們習慣上把0-3周齡的肉鴨稱為鴨苗或雛鴨,把這段時間肉鴨的生產管理稱為育雛期。這是肉鴨飼養最為重要的階段,育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鴨的成活率.生長速度,與經濟效益關系十分密切。因此必須認真仔細,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科學管理,給雛鴨創造理想的環境和條件,如適宜的溫度,濕度、通風、光照.密度、飲水、消毒.喂料、用葯等,盡量減少應激的影響,使雛鴨發揮最大的生產潛力,為成鴨出欄打下良好的基礎。
3.育雛前的准備工作。育雛前要對鴨舍進行檢查維修尤其是取暖火爐不能漏煙;育雛舍做妤保溫處理;對育雛器具,喂料喂水設施進行消毒。要對育雛舍徹底進行清潔消毒。劉原來已使用過的鴨舍應全部清除墊料,合內地面清掃干凈,飲水島清理干凈,疏通水溝,排除污水。然後對舍內舍外徹底消毒,面面俱到,不可遺漏。消毒方法有噴灑法,薰蒸法等。舍內用甲醛和高錳酸鉀薰蒸消毒後要通風2~3天,以便晾乾和消除異味。 所有設備、用具在洗凈之後用百毒殺戎地面用2%苛性鈉溶液消毒。育雛室採用熏蒸法消毒時,可將所有洗凈的設備,用具放入舍內 關閉門窗,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溶液l 5毫升和高錳酸鉀7.5克,加少許水混合後,人迅速離開,密閉2天以上。消毒後牢置幾天。
雛鴨進舍前一天,應鋪好墊料。墊料要求干凈、乾燥、柔軟,無尖硬雜物,切忌霉爛。一般用麥秸或稻殼鋪4-5厘米厚。其次要准備好飲水器,雛鴨需的飲水器不宜過大或太小,以雛鴨不能進到裡面洗澡為宜。
4.育雛期的溫度控制。目前,多數地方的鴨農都採用火爐取暖和高溫育雛。實踐證明,在育雛期間,特別是在第一周要保持適當高的溫度是育雛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北方常用火爐煙道供熱。1日齡時的室內溫度保持在34—35℃。此後每天降1℃。育雛溫度應隨口齡增長,由高到低而逐漸下降。至3周齡,即20天左右時,應把育雛溫度降到與室溫大致相當(20~25度)的水平。舍內溫度計應吊掛在舍的兩側,不要靠牆和立柱,高度以不讓雛鴨嘴觸到為宜。育雛溫度是否合適,除根據溫度計外,還可以從雛鴨的動態觀察出來,這是最簡易實用的方法。當育雛溫度合適時,雛鴨活潑奸動,採食積極,飲水適量,過夜時均勻散開;若溫度過低,則雛鴨密集聚堆,靠近熱源,若溫度過高,雛鴨遠離熱源,張口喘氣,飲水量增加,食慾降低,活動減少;飼養人員應該根據雛鴨對溫度反應的動態,及時調整育雛溫度,提高雛鴨的成活率。高溫育雛有助干卵黃快速吸收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進而提高成活率,有力後期育肥。
5.育雛期的濕度控制。濕度是指雛鴨牛活環境周圍寧氣中水分的含量:空氣中水分含量少,空氣於燥,加上室內溫度很高,再供水不足,會導致雛鴨脫水甚至死亡,如果空氣中水分含量多,舍內溫度很高,會導致鴨苗有悶熱感。如此時舍內濕度大,溫度偏低,會導致鴨苗有濕冷的感覺,聚大堆,刁;愛動,不採食。影響雛鴨的生長和健康。高濕高溫,低溫高濕、低濕低溫都會使鴨苗正常生物活動受到嚴重影響,易誘發多種疾病。所以,要求在保證適宜溫度的前提下,將育雛舍的濕度調整控制在約70%左右。地面墊料平養時特別要防止高濕。墊料濕度過大,太涼影響卵黃快速吸收。以後隨日齡增加,要注意保持舍的乾燥,一般把相對濕度控制在6 0%—75%范圍內。
6.育雛期的密度控制。密度是指每平方米地面或網上單位面積飼養雛鴨數。密度要適當。密度過大,雛鴨活動不開,採食、飲水困難,空氣污濁,不利於雛鴨生長,密度過小,鴨舍利用率低,生產成本高。不同的飼養方式,雛鴨飼養密度略有區別。地面墊料平養:育雛期雛鴨的飼養密度30~35隻/平方米,育成期5隻/個方米。網上高床飼養:育雛期雛鴨的飼養密度40—50 31/平方米,育成期6隻/平方米。
7.育雛期的光照控制。適當的光照強度可以促進雛鴨的採食和運動,有利於雛鴨的健康生長。育雛前期光照時間長。強度大。隨著雛鴨日齡的增加,光照時間逐漸縮短,強度逐步減小。l~2日齡24小時光照:3-4日齡22小時:5-6日齡20/1、時:7日齡後視情況控制在16一18小時之間。光照強度在育雛初期使用100度白熾燈或36瓦節能燈。大強度光照有利於雛鴨興奮,增加採食。在7日齡以後,白天利用自然光照,夜間也逐漸降低燈泡瓦數,夜間提供燈光量度以肉鴨能看清採食、飲水的設備為宜,便於雛鴨熟悉環境,尋食和飲水。一般多用8瓦左右的節能燈,既省電,又可保持鴨群安靜。
8,育雛期的通風調節。由於育雛期間為了保持鴨舍內的溫度,採取了多種封閉保溫措施,減少了鴨舍內空氣的流通。但雛鴨的飼養密度人,排泄物多,氨氣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也增多。因此,必須注意通風換氣,排除有害氣體,(以排出氨氣最為重要)。適當的通風可以保持舍內空氣新鮮。良好的通風對於加快肉鴨迅速生長非常重要。夏季加大通風還有利於降低鴨舍內溫度『冬季通風時注意保溫,防止「賊風」,防止因通風導致鴨舍內的溫度大幅度下降。

⑤ 果園養鴨可以節約成本,果園養鴨有哪些方法

節約飼料是降低養鴨成本的常用方法,但作為養鴨戶,飼養肉鴨如何節約飼料成本?同時能保證鴨的健康生長發育?據了解,選擇優質鴨種、控制飼養環境溫度、合理投喂、及時出欄都是影響肉鴨飼料利用率的因素,應引起重視。

第七,及時屠宰肉鴨

一般40 ~ 48天屠宰比較合適,因為肉鴨此時增重和飼料報酬已經達到高峰,50天齡以後肉鴨增重和飼料報酬下降。所以及時宰殺也是節約飼料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