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貨入庫的成本,發生客戶退貨後,退貨入庫的成本應該怎麼計算
退貨借記產成品,貸記銷售成本。先入庫,進入待檢貨位,不參與MRP運算。再由品質檢查。因為很少出現還未入庫先做檢查情況。退貨是經常性天天可能有。銷售產品時可能是到岸價格,運費由我們負擔,退回的產品的運費也可能由我們負擔。這部分費用本身不進入產品銷售成本(作業成本可能例外,但會計制度規定是這樣),只能在銷售費用中抵扣,但做成本分析時可以將這費用列入該產品成本之中,也可以列入客戶訂單成本之中。
㈡ 銷售退貨的成本取退貨價合理嗎
銷售退貨的成本取退貨價合理嗎
我認為「銷售退貨的成本取退貨價」是不合理的。理由是:這部分「銷售退貨」在銷售當月按「出庫成本價」已經計算銷售毛利,而現在這樣按「退回價」計算成本,結果是:成本價=退貨價,也就是這批退貨只減了銷售額,而未減毛利。
綜上所述,銷售和退貨的成本計算實行了雙重標准。所以不合理。
銷售退貨成本
你是財務做賬?還是自營業?
如果是財務做賬,最好是按照45元計算退貨成本。財務以資金流動為導向,做賬時考慮的是資金問題。但是以45元計算退貨,財務裡面有15元的虧損,這個虧損是有批發利潤補貼。
如果是自營業務,可以以實際的銷售數量來計算,出多少錢的貨就賺多少錢貨的利潤。按照30元退貨最合理,這樣也便於計算庫存和銷售數量,避免賬款和貨物對不上數。
關於銷售退貨的分錄。
1、其兩者的實質是一樣的,沒有區別,只不過,退貨的處理一般是: 借:應收賬款 -1000(或紅字)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或紅字) 2、銷售退貨的賬務處理: (1)收到退貨: 借:應收賬款-××× (紅字) 貸:主營業務收入(紅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紅字) (2)退貨入庫: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銷售退貨,
附殲慧有銷售退回條件的商品銷售,如果根據以往經驗能夠合理估計退貨可能性且確認相關負債的,通常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不能合理估計退貨可能的,通常應在售出商品退貨期滿時確認收入。
企業比較固定的客戶,根據以往判斷基本能收回多少貨款的部分做收入,年底即使退貨數額和預計不一樣偏差也不會太大,確定不了的就先做預收賬款。。。希望有幫助。。
銷售退貨銷售成本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銷售退回應當在實際發生時直接沖減退回當期的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等。具體分錄為: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銷售退貨先進先出成本法是以當前成本的最先入庫成本入庫嗎? 銷售退貨移動平均成本法是銷售時的成本入庫?
銷售退貨先進先出成本法是以當前成本的最先入庫成本入庫嗎?
銷售退貨移動平均成本法是銷售時的成本入庫?
不管什麼成本演算法,做退貨單你調原銷售或進貨單出來進行退貨!那樣就會關聯當時的出入庫成本完成!
銷售、稅金、退貨氏滾答和成本的會計處理
涉及稅金時題目條件要做修改,答案我放在後面。不涉及稅金時的處理如下:
1)08年8月10日我家進了燈泡100個,每個進價2元,計200元。
借:庫存商品-燈泡 200(100*2)
貸:現金/銀行存款 200
2)08年8月20日成批賣給李老闆50個,單價2.5元,計125元,並優惠5元,實收120元。
商業折扣按照扣除折扣和後的金額確定收入
借:現金/銀行存款 12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0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50*2)
貸:庫存商品-燈泡 100
3)08年8月20日零售了10個,單價2.8元,收28元。
借:現金/銀行存款 28
貸:主營業務收入 28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 (10*2)
貸:庫存商品-燈泡 20
4)08年8月25日李老闆退貨10個,其中有5個壞的,5個好的。
當期退貨時,沖減收入和成本。李老闆買的燈泡實際單價為 2.4=120/50。
退回10個,沖減收入 24=10*2.4,沖回成本:20=10*2,5個好的入庫,5個壞的暫時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
借:主營業務收入 24
貸:現金/銀行存款 24
借:庫存商品-燈泡 10
待處理財產損溢 10
貸:主營業務成本 20
5)08年8月30日我將5個壞的退回廠家換貨,廠家告訴我有2個不屬於換貨范圍,於是換給我3個好的回來。
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處理:3個換貨入庫,2個壞的不換計入營業外備者支出。單價2元/個
借:庫存商品-燈泡 6
營業外支出 4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10
涉及稅金時題目條件要做修改,假定都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率17%。答案:
1)08年8月10日我家進了燈泡100個,每個進價2元,計200元。
修改:進項稅額 200*17%=34,共計支付 234元
借:庫存商品-燈泡 200(100*2)
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稅額) 34
貸:現金/銀行存款 234
2)08年8月20日成批賣給李老闆50個,單價2.5元,計125元,並優惠5元。
修改:將實收金額去掉。商業折扣按照扣除折扣和後的金額確定收入
借:現金/銀行存款 140.4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0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20.4=120*17%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50*2)
貸:庫存商品-燈泡 100
3)08年8月20日零售了10個,單價2.8元,銷售時即收到款項。
修改:將實際收到的金額去掉。
借:現金/銀行存款 32.76
貸:主營業務收入 28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 4.76=28*17%
借:主營業務成本 20 (10*2)
貸:庫存商品-燈泡 20
4)08年8月25日李老闆退貨10個,其中有5個壞的,5個好的。
當期退貨時,沖減收入、成本和稅金。李老闆買的燈泡實際單價為 2.4=120/50。
退回10個,沖減收入 24=10*2.4,沖回成本:20=10*2,5個好的入庫,5個壞的暫時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
借:主營業務收入 24
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稅額)4.08=24*17%
貸:現金/銀行存款 28.08
借:庫存商品-燈泡 10
待處理財產損溢 10
貸:主營業務成本 20
5)08年8月30日我將5個壞的退回廠家換貨,廠家告訴我有2個不屬於換貨范圍,於是換給我3個好的回來。
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的處理:3個換貨入庫,2個壞的不換計入營業外支出。單價2元/個
借:庫存商品-燈泡 6
營業外支出 4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10
速達5000PRO3.16銷售退貨沒有成本
你用的是先進先出法,你要理解這種成本核算辦法是怎麼運算的,所以你要逐筆的查看每個貨品的成本,如果進出特多你是用手工很難查看的,只能相信電腦了,至於你退回來是沒有成本的,你可以在結轉成本中,點選「先進先出成本差異」結轉出成本差額,
第二個問題,估計你用的是加權平均法,這樣他計算成本當然會取小數點後兩位,但是在成本底稿中是保留七位的。系統默認,
補充一下,你的第二個問題如果也是先進先出的話那是軟體本身的問題吧,只能升級,老版本沒有維護了
退貨入庫的成本,發生客戶退貨後,退貨入庫的成本應該怎麼計算?
退貨借記產成品,貸記銷售成本。先入庫,進入待檢貨位,不參與MRP運算。再由品質檢查。因為很少出現還未入庫先做檢查情況。退貨是經常性天天可能有。銷售產品時可能是到岸價格,運費由我們負擔,退回的產品的運費也可能由我們負擔。這部分費用本身不進入產品銷售成本(作業成本可能例外,但會計制度規定是這樣),只能在銷售費用中抵扣,但做成本分析時可以將這費用列入該產品成本之中,也可以列入客戶訂單成本之中。 查看更多答案>>
速達 銷售退貨
你離正確的操作只差一步了。
首先,你跟據超市填制的單據做銷售退貨是沒有錯的。退貨的庫房需要新建一個庫房,比如叫報損之類以便區分
然後,進入盤點單,操作-選擇銷售退貨單,介時選擇退貨單時候自動就添加了貨品,保存檔點單後你們的庫存量就對了。
再次補充,當期的話是可以修改的,除你已對這張銷售退貨收款了,如果這樣一定要刪除收款才可以修改,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操作-沖紅,然後再做一張。但你要注意你的成本核算辦法
㈢ 退回商品的成本該怎麼確定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當月的銷售商品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應當說,退回商品按照原銷售結轉的成本計算沖回,需要查閱原銷售月份的銷售成本,工作量相對較大。而由於企業生產銷售商品通常是大量、連續的,其生產、采購成本波動應當是平穩均衡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退回的商品視為退回後於當月又售出,這樣,就可以將退回的商品數量直接在當月銷售數量中扣除即可,也就是意味著,退回商品沖回的銷售成本按照當月單位成本計算。這種做法,較為簡單,也為較多企業所採用,並不能被視為「虛增、減利潤」。
㈣ 一般納稅人企業銷售商品退回的賬務如何處理
一般納稅人企業銷售商品退回的賬務如何處理?
一般納稅人企業銷售商品退回的賬務處理如下:
退回銷售商品時,做紅字沖銷憑證
借:銀行存款等(紅字)
貸:主營業務收入(紅字)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紅字)
同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紅字)
貸:庫存商品(紅字)
退回商品按照原銷售結轉的成本計算沖回,需要查閱原銷售月份的銷售成本,工作量相對較大。而由於企業生產銷售商品通常是大量、連續的,其生產、采購成本波動應當是平穩均衡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退回的商品視為退回後於當月又售出,這樣,就可以將退回的商品數量直接在當月銷售數量中扣除即可,也就是意味著,退回商品沖回的銷售成本按照當月單位成本計算。
一般納稅人是商貿零售企業 賬務如何處理
商貿零售企業一般採用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購進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金——增值稅(進項)
貸:商品進銷差價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銷售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商品銷售收入
貸:應交稅金——增值稅(銷項)
同時結轉成本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月末結轉進銷差價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商品銷售成本
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給一般納稅人賬務如何處理
跟你們正常的賬務處理是一樣的.
借:應收或貨幣
貸:營業收入
應交稅費-增
企業一般納稅人,銷售農業機械,增值稅免稅賬務如何處理?
增值稅是價外稅,免稅就等於沒有增值稅。
企業一般納稅人,銷售農業機械,增值稅免稅賬務處理是:購進貨物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做認證抵扣,全額計入存貨成本,銷售時增值稅執行0稅率,不可以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直接減免的增值稅會計處理
(一)納稅人全部銷售貨物免徵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銷售收入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2.如果購進貨物或勞務時已經明確要用於免稅項目的生產或者銷售,其購進貨物和費用的進項稅額應計入成本和費用,不用做進項稅額轉出。
3.如果其進項稅額已做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則做進項轉出。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相應成本和費用科目)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二)納稅人銷售的貨物部分免徵增值稅的會計處理
1.銷售免稅部份會計分錄同上(一)1處理。
2.按照增值稅條例規定,為生產免稅貨物而耗用的原材料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也就是要將這部分進項稅轉出計入成本或費用。但是在購進貨物部分用於應稅項目、部分用於免稅項目的情況下,對於免稅項目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按增值稅條例規定,採用比例法,即用免稅項目的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比例來計算分攤應轉出的進項稅額。會計分錄同(一)3處理。
二、即征即退、先征後退、先征後返的增值稅會計處理
借:銀行存款
貸:補貼收入——減免增值稅
年終,將「補貼收入」賬戶的余額結轉至「本年利潤」賬戶中去。
借:補貼收入
貸:本年利潤
請問,一般納稅人銷售免稅農產品應該如何處理賬務?
免稅農產品與非免稅貨物,應當分別核算
1、免稅農產品
1)購入的免稅農產品不得抵扣稅額,直接計入所購材料的成本。
2)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貸:營業外收入
2、非免稅貨物
1)、購進時
借: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2)、銷售時
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上交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銷售退回、銷售折讓等業務,如何處理?
根據國稅函[2003]962號文件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銷售貨物、提供勞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後,如發生銷貨退回、銷售折讓等情況,因購貨方無法退回的專用發票聯和抵扣聯,銷貨方必須收到購貨方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回或索取折讓證明單》後,才能通過防偽稅控系統開具負數專用發票作為扣減銷項稅額的憑證。
一般納稅人購進商品在銷售出這產品賬務如何處理,月末又要做什麼賬務處理?
1、購進時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2.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轉出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銷項減去進項的差額)
4、計提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5.下月繳納稅費時:
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
商品另售企業為一般納稅人企業要關停剩餘的商品如何處理並交稅
企業注銷,剩餘的存貨應當分不同情況計算應納增值稅銷項稅額,按照「本期銷項-本期進項-上期留抵」計算應交增值稅。
存貨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或者無償贈送給他人,應當視同銷售,計算本期銷項稅額;如果已沒有使用價值而廢棄或盤虧,應當作進項稅額轉出。
我是商業一般納稅人,往商場銷售商品,贈品如何做賬
月底匯總,走銷售費用。
服裝企業一般納稅人的賬務處理
跟一般貿易企業沒區別
㈤ 請問銷售發生退貨,退回的貨物成本怎麼確認,有什麼依據。還是想做多少就做多少
請問銷售發生退貨,退回的貨物成本怎麼確認,有什麼依據。
1 如果是產品質量問題,產生的所有費用應生產廠家全部負責;包括:人工費、運輸費用等。
2 如果是用戶原因造成退貨---應收取貨物銷售價5-10%的損失費,
㈥ 商品退回的成本核算
退回時,借記
產成品
,貸記
營業成本
(沖銷銷售時所記成本)
領出時借記原材料,貸記產成品,
拆機入庫,借記原材料(實際入庫的數量)貸記原材料(領出時的數量)
㈦ 銷售退回的成本如何核算
銷售退回的成本應該是當時你結轉的成本進行紅沖就可以了,具
體的賬務處理如下:
發生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發生銷售退回時,
借:銀行存款(負數),
貸:主營業務收入(負數),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負數),
借:主營業務成本(負數),
貸:庫存商品(負數)。
㈧ 退回的商品成本如何處理謝謝求大神幫助
1,小企業本月的銷售商品退回,可以單獨計算退回商品的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如本月銷售商品尚未結轉成本的,也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 2,其他的企業發生的商品銷售退回,在會計上應當這樣來處理: 銷售退回可能發生在企業確認收入之前,這時,只需將已記入"發出商品"等科目的商品成本轉回"庫存商品"等科目,借記"庫存商品",貸記"發出商品";如企業確認收入後,又發生銷售退回的,不論是當年銷售的,還是以前年度銷售的,除特殊情況外,一般應沖減退回當月的銷售收入,同時沖減退回當月的銷售成本;如果該項銷售已經發生現金折扣或銷售折讓的,應在退回當月一並調整;企業發生銷售退回時,如按規定允許扣除當期銷項稅額的,應同時用紅字沖減"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本年度銷售的商品,在年度終了(12月31日)前退回(非資產負債表日後調整事項),沖減退回月份的主營業務收入以及相關的成本、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