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虧了全賣再低價買回來為什麼成本變高,第二天開盤成本會變動嗎
因為賣的時候已產生虧損,當天再次低價買進時(假設股票數量不變),系統會按照你的虧損倒推出你的成本價(注意成本價第一次是按買入價計算,後續都是系統根據每次買賣產生的盈虧推算出來的),所以成本價肯定要比此時的現價要高(只有買高了才會導致虧損),但是會比賣出時顯示的成本價低。
一、股票交易的成本
1、印花稅目前股票交易印花稅已由雙邊徵收改為向賣方單邊徵收,收取成交金額的0.1%,由券商代扣,交易所統一代繳,支付給財稅部門。印花稅只有賣股票時才會收取,買股票不會收取,買賣場內基金、債券等交易都不收印花稅。
2、券商傭金根據監管規定,券商股票交易傭金最高為成交金額的0.3%,每筆交易傭金最低5元起,買股票和賣股票都要交費。根據實際情況,目前大部分券商針對個人客戶的傭金通常在萬2到萬3左右。
3、其他雜費其他雜費包括證券監管費和證券交易經手費。證券監管費一般是成交金額的0.002%,證券交易經手費按成交金額雙邊收取0.0087%,兩者合計可以看成是萬分之0.2左右。總的來說,股票交易大頭是印花稅和傭金。以買賣5萬元股票為例,假如傭金水平為萬3,那麼交易傭金總計30元(最低5元),印花稅50元,其他雜費1元,總花費81元左右。
二、股市開盤
股票開盤指每天股市開始交易。股票虧了全賣再低價買回來為什麼成本變高,第二天開盤成本不會變動。因為賣的時候已產生虧損,當天再次低價買進時(假設股票數量不變),系統會按照你的虧損倒推出你的成本價(成本價第一次是按買入價計算,後續都是系統根據每次買賣產生的盈虧推算出來的),所以成本價肯定要比此時的現價要高(只有買高了才會導致虧損),但是會比賣出時顯示的成本價低。
⑵ 股票當天賣出後再買入同一隻股,成本價怎麼算
股票成本計算公式為:
1、買入成本價=(買入成交價x買入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買入成交數量
2、賣出成本價=(賣出成交價x賣出成交數量+傭金+過戶費+印花稅)/賣出成交數量
股票交易手續費包擴:
1.傭金,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規定的交易傭金費率為成交金額的0.3%,實際上每個投資者繳納費率是不一樣的,具體費率由投資者和券商協商。
2.過戶費,買賣雙方都要繳納。中國證監會調整為成交金額的0.02%。
3.印花稅,單向徵收,賣出方繳納(買入方不用繳納),按成交金額的0.1%收取。
日內交易過後,在原來的持股成本價的基礎上加減你當天交易的收益,即為最新持倉成本價。
拓展資料
股票投資成本
1.股票投資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股票投資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現金流出,包括股票的買價成本和交易費用兩部分。買價成本是企業買入股票時向股票出售人所支付的價格。買價成本既可以是股票在發行市場上的發行價,也可以是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
2.交易費用是企業買賣股票時支付給為股票交易提供幫助的單位的報酬及向國家交納的與股票交易有關的稅款的總稱,包括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和委託手續費,前三者的含義和收取辦法,與債券買賣相同。委託手續費是企業在辦理委託買賣股票時向交易所和經紀商所支付的一項費用,在我國,委託手續費的收費標準是由交易所和經紀商共同制定並徵得主管機關認可後執行的。因此,委託手續費標准也不統一。
1.委託手續費的計算
委託手續費的計算,是交易費用計算中最具特點的一項,它既不採用起點計算的辦法,也不採用按比例計算的辦法,而是採用按委託買賣股票的筆數(即次數)計算的辦法。目前上海交易所的規定為:上海本地每筆1元,異地每筆5元,深圳交易所的規定也大體相同。
2.傭金計算的比例
股票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與債券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相同,也是成交金額,但所規定的計算比例卻有較大的差異。其具體規定是:A種股票買賣的計算比例為0.35%,但最低起點為10元。B種股票買賣則按成交金額的大小,規定不同的計算比例。成交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比例為0.6%,起點為20元;成交金額在50萬元—500萬元的,比例為0.5%;成交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0.4%。
⑶ 股票當天賣出接回成本怎麼算
粗略的計算的話,一筆交易來回的綜合費用率大概是萬分之十五的樣子。
也就是說一萬元買進再賣出,大概需要支付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大概15元左右,這是為了簡單估算而總結的一個費率,不是精準數字。
具體到你的股票,你持倉一千股,成本價23元,一買一賣交易金額大概23000元附近,照此計算,大概費用是34.5元,再加上你每股割肉損失的3元,合計3034.5元,加上你的最新購入成本19000元,你的綜合總成本價就是22034.5元,平均一股大概成本價就是22.0345元。
最精確的數字你自己可以在交割單那裡查詢後,手動計算一下,可以精確到分。
如果你不會手動計算,可以追問我,私下裡幫你根據交割單計算,這個涉及到賬戶安全和隱私,所以你要慎重考慮。
⑷ 當天賣出以前買的股票後,再買回,成本價如何計算
股票當日交易是累計計算成本的,股票當天賣出再買入會計算平均成本(包括賣出股票的盈虧、交易羨歲手續費等)。
比如某股票現價為10.2,買入時股價為9元,共持有1000股,那麼股票獲利120元,當天又以10.2的價格買入1000股,那麼股票當日的成本價為(10.2*1000+120)/100=11.4元,不包含手續費。
(4)股票全賣出再接回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購買成長型的股票:過去3年的每股收益至少上漲20%或者更多。而且大多數成長型股票年度現金流也通常高於每股收益20%。段尺
買股票不要僅關注市盈率和股利分紅,投資於最近2個季度每股收益大幅上漲的股票。
投資於最握派高近2季度銷售額百分比上漲的股票,投資於最近稅後利潤率是增長或接近這只股票最高點時稅後利潤率的股票。
⑸ 股票當天清倉後又買入怎樣算成本
投資者當天清倉賣出股票後再買回清倉股票,交易系統會集中進行顯示,不會按照當天的買回價格進行顯示計算。股票清倉以後再接回的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買賣交易手續費-賣出股票的成交金額)÷當前的股票數量。
例如:投資者買入股票的金額為10000元,股票的數量1000股,買賣手續費是2元,當天清倉了該股賣出股票的金額為5000。那麼,股票清倉以後再接回的成本價=(10000+2-5000)÷1000=5左右。
通常情況下,如果投資者買回股票數額較大、股票成本將會越高。反之,如果投資者買回股票數額越小、股票成本將會越低,甚至股票成本價會變為負數。
但是,如果投資者當天清倉並不是當天接回清倉股票,那麼下一個交易日會從新計算。因為,在交易所收盤後會進行交易結算。因此,交易結算後再買回的股票會按照正常買入成本價來計算。
拓展資料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
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例如,有一張票面額為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元÷5%=200元。計算公式是:股票價格=股息/利息率。
可見,股票價格與股息成正比例變化,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變化。如果某個股份公司的營業情況好,股息增多或是預期的股息將要增加,這個股份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反之,則會下跌。
認購新股
一、開戶 包括股東賬戶和資金賬戶,根據交易所的規定,投資者在申購前必須先開戶,滬市新股申購的證券賬戶卡必須辦理好指定交易,並在開戶的證券部營業部存入足額的資金用以申購。
二、申購數量的規定 交易所對申購新股的每個賬戶申購數量是有限制的。首先,申報下限上海是1000股,深圳是500股,上海認購必須是1000股或者其整數倍;深圳認購必須是500股或者其整數倍;其次申購有上限,具體在發行公告中有規定,委託時不能低於下限,也不能超過上限,否則被視為無效委託。
三、重復申購的規定 新股申購只能申購一次,並且不能撤單,重復申購除第一次有效外,其他均無效。而且如果投資者誤操作而導致新股重復申購,券商會重復凍結新股申購款,重復申購部分無效而且不能撤單,這樣會造成投資者資金當天不能使用,只有等到當天收盤後,交易所將其作為無效委託處理,資金第二天回到投資者賬戶內,投資者才能使用。
四、新股申購配號的確認 投資者在辦理完新股申購手續後得到的合同號不是配號,第二天交割單上的成交編號也不是配號,只有在新股發行後的第三個交易日(T+3日)辦理交割手續時交割單上的成交編號才是新股配號。
投資者要查詢新股配號,可以在T+2日到券商處列印交割單,券商也會在該日將所有投資者的新股配號列印出來張貼在營業部的大廳內,投資者可以進行查對。一部分券商還開通了電話查詢配號的服務,投資者也可通過電話委託在查詢新股配號一欄中進行查詢。新股配號是按照每1000股配一個號,按時間順序連續配號,號碼不間斷。每個股票賬戶在交割時只列印一個申購配號,同時列印有效申購股數,例如,交割配號為10003502,有效申購股數為5000股,則該賬戶全部申購配號為5個,依次為10003502、10003503、10003504、10003505、10003506。
五、申購新股資金凍結時間 根據新股申購的有關規定,投資者的申購款於T+3日返還其資金賬戶,也就是說,投資者可於申購新股後的第四個交易日使用該筆資金。
⑹ 同一隻股票當天賣了過幾天再買回來成本怎麼算
這說明你的股票原來的成本價大概是11.74元,這樣子以來,你在11.34賣出的時候,等於虧損了0.40元,等你再次在10.40買入的時候,你的持有成本就變成了10.40+0.40=10.80元。你看明白了嗎?由於交易稅費略有不同,所以這里沒有考慮交易稅費的問題。
以上說的是不考慮交易過程的稅費問題,由於一個買和賣交易稅費的影響大概在萬分之三十三左右,基本上不影響判斷,所以我的解答里直接忽略了稅費造成的差異問題。
這樣子你再順著算下來,就可以理解了,由於你沒有說明你上次的買入成本價,我是給你到退出來的成本價。你第一次買入價格11.74元,然後你熬不住下跌,就以11.34的價格賣出了,導致懸空存在0.40元的損失留著,等你第二次以10.40的價格買進的時候,你的實際持有成本並不是10.40元,而是需要加上上次損失的0.40元,就等於成本價變成了10.80元,相對於你第一次買入的成本價11.74元依然節省了0.94元,你做的很棒,大幅度減低了持有成本。說明你的技能還是很好的。
⑺ 股票當日賣再買,成本價怎麼計算
股票當日賣出在買進,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1).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2).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成本: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該股票的買入價加上交易成本(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有的股份數量, 持有期間不考慮出售股票的收益;
例如:用戶以10元買入1000股,交易成本為50元,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果用戶當天賣出部分股票,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為利潤,不稀釋到剩餘部分的成本價股票;
例如:用戶當天以11元賣出該股票500股,交易成本為25元,現金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利潤部分直接計入總資產,股票成本價仍為10.05元。
如果用戶在該日繼續購買股份,則所持有股份的成本將根據購買成本進行攤薄;
例如:用戶當天以10.50元買入1000股同種股票,交易成本為52元。那麼成本價為{(500*10+25) + (1000*10.5+52)}/1500=10.385。如果用戶在第二天以11元賣出800股,則交易成本為49元。現金金額為800*11-49=8750,利潤部分直接計入總資產,剩餘700股成本仍為10.385元;
2.成本價計算持有期間賣出股票的盈虧: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該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成本(傭金和手續費) 除以持有的股份數量。 持有期間賣出股票有利潤的,應當扣除買入金額。
(1). 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虧金額;
(2). 如果盈虧金額為負,則為虧損,而公式中的負值為正值,所以公式中的分子大於采購金額,成本價格上升; 相反,當賣出股票的盈虧為正時,公式中的分子小於買入金額,成本價下降。
⑻ 股票當天賣出後又接回,成本價是如何計算的
在股市中,股票當天賣出後又接回,成本價是如何計算的?假如我們把股票當天賣出之後然後又再接回,其實我們的股票成本是沒有變化的,因為你賣出之後就相當於這支股票你已經沒有持倉了,然後你再買入之後就算重新開始,如果要仔細計算的話,你只不過是浪費了一次交當我們把一隻股票當我們把一隻股票賣出之後,然後又買回來,其實也算是股票做踢的行為股票,做題的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在日內獲取更大的利潤,當然我們獲取更大的利潤同時也要注意股市中的風險,並不是說所有的做題都是能夠賺錢的,如果做得不好將會適得其反,虧得更多。
一.當天接回股票成本
在股市中我們交易股票時,如果把股票當天賣出後,然後又在當天買回來,我們的成本是如何計算的?其實我們把股票當天賣出後然後再買回來,我們的成本是沒有任何變化的,唯一浪費的就只有我們的手續費,幾乎可以是忽略不計的。因為你賣出該股票之後,這只股票和你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如果你再買回來就相當於重新開始。
看完的小夥伴們希望可以給我點個贊,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