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員工工資1萬企業用工成本多少
擴展閱讀
電焊接線工具有哪些 2025-02-12 14:51:51
鍛造產品需要多久 2025-02-12 14:50:56

員工工資1萬企業用工成本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7-27 15:50:35

⑴ 企業員工工資應占企業成本多少

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
一般工業企業料、工、費的成本比例是各佔1/3,但機械化程度越高,人工比重應該越低,不能簡單用人工工資占收入的比重考量。

一般商業企業,職工工資占總收入的比例會很低的,一般在4%-8%
不過老闆們記住一句話:員工工資越高,企業成本就越低

⑵ 關於工廠生產成本,請問工人工資占生產成本多少比例合理

關於工廠生產成本,請問工人工資占生產成本多少比例合理?

隨著經濟的不斷的向前發展,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許多的家庭出現了許多的閑置資金,有些家庭將這些閑置資金存入到相關的銀行裡面進行增值保值,這種方法它的風險是非常的小的,但是同樣他的利潤也是非常的低的。

雖然前期機器人的投入是非常的大的,但是它的效率是遠遠的超過人類 ,從長遠來看,人工成本是非常的高的,而機器人的成本是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 。所以說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盲目的進行比較,這種方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

⑶ 工資一個月到手8000,公司一個月要在你身上實際花多少錢

到手工資每月8000是指稅後實際收入,看似不高的工資,其實稅前工資和公司僱傭你的成本非常高昂,很多人不會算賬,所以很容易抱怨自己工資低;如果說到手工資每月8000元,那麼公司花在你身上的錢即僱傭成本,粗略的計算都是稅後工資的200%,也就是8000*200%=16000元/月。

所以對比過後,我們發現要大致估算企業僱傭一個員工的總體成本,可以簡便的套用公式:

僱傭成本=稅後收入×200%

就可以大致為企業招聘人員做出預算,從而合理進行企業人員配置。

⑷ 用人成本

一、原話

僱用一個人的成本始終至少是他的周薪或月薪的3倍。他需要工作的場所、供暖、燈光,在盥洗室中需林有儲物櫃。他在工作中需要使用物資、辦公用品、電話等等。他需要有人管理他。他產生成本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是看不見的。

二、解讀

1、企業僱用員工,企業實際花費成本巨大,大到是員工實領薪資的3倍甚至以上;

2、因為企業除了支付員工工資外,還會在與員工工作相關的硬體條件、軟體管理等多方面進行了資源投入;

3、比如:硬體投入包括員工工作活動過程中所用到的辦公場地、辦公設備、辦公用品、工作服、電話、水電消耗……

4、比如:管理投入包括對員工的培訓、容錯、管理、督導、反饋……,

5、其他,比如:員工在崗後所消耗的其他合適人員無法入職的機會成本;

6、盡管企業在員工工資外所花費的開支、消耗的資源、耽誤的機會遠比支付員工工資與福利成本大得多,但這些成本卻往往不被人注意到;

三、體會

1、企業用人成本極高,是員工實領工資的3倍甚至以上,驚人啊;

2、所以企業用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讓用人最具性價比,是企業高效經營、成果最大化的必需條件;

3、如果企業發現企業的員工不合適,一定不要將就,因為不被人注意的那些多倍成本會直接搞垮企業;

四、反省

1、我錯以為,企業的用人成本就等於員工工資加福利;
      我沒認識到,企業實際用人成本是除員工工資和福利外,還有硬體條件、軟體管理、機會成本等多種巨大成本的;

2、我錯以為,一個員工如果不合適崗位、不勝任,對企業的影響不會很大;
      我沒認識到,如果留用不勝任的員工,由於企業在非員工工資上所付的成本非常巨大,使企業實際虧損達到員工工資的4倍甚至以上,這嚴重超出經營預算,將極大的加速企業的滅亡;

⑸ 平均人工成本怎樣計算

計算公式為: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 同期同口徑職工人數)。

人均人工成本,表示用人單位僱用一名職工所要支出的平均人工費用水平。這一指標可以用於一個企業,也可以用於一個行業、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人工成本水平。

即行業平均人工成本或社會平均人工成本。國際勞工組織統計發表的各國人工成本指標,就是按行業分類的平均人工成本額。

計算公式為: 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時期內人工成本總額/ 同期同口徑職工人數) 通過這一公式,可以分析企業間人工成本的結構差異,對各自競爭潛力和用工效率產生的影響,為調整人工成本使用方向和提高使用效益提供參照。

(5)員工工資1萬企業用工成本多少擴展閱讀:

人工成本分析指標體系主要分三類:一是人工成本總量指標;二是人工成本結構性指標;三是人工成本的效益指標。

1、總量指標

人工成本總量指標反映的是企業人工成本的總量水平。

由於不同企業職工人數不同,因此常用人均人工成本來反映企業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該指標可以顯示本企業職工平均收入的高低,企業聘用一名職工大致需要多少人工成本支出,企業在勞動力市場上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有多大等。

人均人工成本能夠表示企業職工的工資和保險福利水平,也就能作為企業向勞動力市場提供的勞動力價格信號。企業要提高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吸引高素質的勞動者到企業來,就需要建立人均人工成本指標,以便企業對人工成本水平進行更全面的分析和控制,有利於企業的生產發展。

2、結構性指標

人工成本結構指標是指人工成本各組成項目占人工成本總額的比例,它可反映人工成本投入構成的情況與合理性。其中,工資占人工成本的比重是結構指標中的主要項目。

3、效益指標

人工成本效益指標(人工成本分析比率型指標)是人工成本分析的核心指標,是進行企業人工成本分析控制常用的指標,是一組能夠將人工成本與經濟效益聯系起來的相對數。

人工成本效益指標包括勞動分配率、人事費用率、人工成本利潤率、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重指標。其中勞動分配率、人事費用率為主要指標。

(1)勞動分配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量與增加值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時期內新創造的價值中用於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它反映分配關系和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產出關系。

(2)人事費用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量與銷售(營業)收入的比率。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總價值中用於支付人工成本的比例。

同時也表示企業職工人均收入與勞動生產率的比例關系,生產與分配的關系,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產出關系。它的倒數表明每投入一個單位人工成本能夠實現的銷售收入。

(3)人工成本利潤率,是指人工成本總額與利潤總額的比率。它反映了企業人工成本投入的獲利水平。

(4)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總額/總成本)×100%

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反映活勞動對物化勞動的吸附程度,這一比值愈低,反映活勞動所推動的物化勞動愈大,反之,活勞動所推動的物化勞動愈小。

該指標用於衡量企業有機構成高低和確定人工費用定額。由於各行業要素密集程度不同,有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因此,不同行業人工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這一指標可能差異很大。

⑹ 稅前月薪2w公司支付成本是多少

公司支付成本在3w左右。稅前月薪2w,公司的支付成本一般包括:除了支付給員工的稅前月薪2w,還要加上公司給員工繳納的五險一金。五險一般分別為:1、養老保險:公司13,個人8。2、工傷:公司承擔1,個人不承擔。3、失業:公司承擔1,個人不承擔。4、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公司承擔2,個人承擔0.5。以上合計:用人單位承擔:17,個人承擔8.5。(繳納工資繳費比例就可以得出繳納多少錢的。)公積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承擔的比例以各5為基準線,合計10。
拓展資料:
1、如果員工稅前月薪10000,公司實際支出是多少?以單位購買的全額社保為限,計算如下:醫療保險:個人2%,單位8%;養老保險:個人8%,單位20%;失業保險:個人1%,單位2%;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因行業而異)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因行業而異)公積金:個人7%,單位7%。 (8%~12%,已統一調整為12%)另外,保險不是根據你的工資,而是根據你所在單位設定的繳費基數。醫療保險至少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礎。
所以如果是三險的話,自己交11%,公司再交30%。如果是五險,你自己承擔18%,公司承擔39%。換句話說,如果你一年交1800,公司就要交3900。所以如果一年交1500保險,公司要交3000左右。這就是企業經營的難點。除了繳納應交的稅款外,還要承擔超額的人工成本。
2、例如10000名員工稅前月工資只能拿到7454.30元,而公司實際支付的工資是14410元。
稅前月工資10000元,五險一金,個人所得稅6955.70元。月稅前工資10000元,每月五險一金,個人所得稅加起來6955.70元。好像有問題。可能有人會問,再加上個人所得稅,能不能拿到3000元的稅後。這就是我不明白,五險一金除了個人支付的部分,主要還是靠企業。
個人繳費,社保及公積金繳費明細:養老保險8%:800元;醫保2%:203(200+3)元;失業保險0.2%:20元;住房公積金12%:1200元。個人繳費總額:2223元。個人所得稅:應交稅金總額4277元,繳納個人所得稅322.70元。單位支付部分,社保及公積金繳費明細:養老保險20%:2000元;醫保10%:1000元;失業保險1%:100元;工傷保險0.3%:30元;生育保險0.8%:80元;住房公積金12%:1200元。單位支付總額:4410元。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如果稅前月薪是10000,員工實際收入:10000-2223-322.70=7454.3元單位勞動總支出:10000+4410=14410.00元

⑺ 員工真實成本一般是工資的多少倍

2倍以上。

對於很多小微民營企業來說,員工的用工成本確實非常高,這還不算其他的福利支出,如工會經費、節日禮品、額外商業保險等等。所以有很多民營企業不為職工繳納住房公積金和企業年金,對於養老、醫療、失業、工傷保險等強制繳納的項目也往往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繳納。

舉例:

當稅前工資是13400元的時候,職工到手的收入是10000元。且看公司為了讓你拿到這10000元的到手工資,花了多少錢?

1、養老保險:公司繳納工資比例的19%,個人繳納8%。即公司交2546元,個人交1072元。

2、醫療保險:公司繳納工資比例的10%,個人繳納2%。即公司交1340元,個人交268元。

3、失業保險:公司繳納工資比例的0.8%,個人繳納0.2%。即公司交107.2元,個人交26.8元。

4、工傷保險:公司繳納工資比例的1.9%,個人繳納0。即公司交254.6元,個人交0元。

5、生育保險:公司繳納工資比例的0.8%,個人繳納0。即公司交107.2元,個人交0元。

6、住房公積金:公司繳納工資比例的12%,個人繳納12%。即公司交1608元,個人交1608元。

7、企業年金:公司繳納工資比例的8%,個人繳納2%。即公司交1072元,個人交268元。

8、個人所得稅:按照扣完社保後的公司還要交154.72元的個人所得稅,由公司代個人繳納。

通過以上計算:員工的到手工資是13400-1072-268-26.8-1608-268-154.72=10002.48元,約等於10000元。

那公司為員工付出了多少錢呢?13400+2546+1340+107.2+254.6+107.2+1608+1072=20435元。

企業該如何合法合規的降低用人成本呢?

這里有幾種應對方式,例如:

1、增加員工的工作飽和度,讓每個人能充分利用時間,獨當一面的處理事情。

2、砍掉不必要的業務環節,主抓高產出的核心業務板塊。

3、砍掉不必要的支出,開源節流,杜絕公司浪費。

4、招募適合的新鮮人才,通過企業強化培訓讓員工快速勝任該崗位的工作。

5、業務外包,通過與專業的渠道及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降低用人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