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賬面成本如何算出買價
擴展閱讀
中石油有什麼優良傳統 2025-02-12 11:39:22

賬面成本如何算出買價

發布時間: 2023-07-28 15:49:40

㈠ 存貨賬面價值計算是怎樣的

賬面價值是指該某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金額。而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賬面價值=賬面余額-存貨跌價准備。

存貨入賬價值怎麼算有如下情況:

1.外購存貨,

入賬價值=采購價(不含稅)+進項稅+其它稅金(不含增值稅)+運雜費,

2.加工存貨,

入賬價值=製造費用+直接人工,

3.投資者投入的存貨,

入賬價值=按照投資合同的公允價值,

4.盤盈存貨,

入賬價值=重置成本。

㈡ 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怎麼算

1、先進先出法:對應商品的成本單價
2、個別計價法:對應商品的成本單價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存貨總成本+本期收入存貨的總成本)/(期初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4、移動加權平均法 :
存貨移動平均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5、毛利率法
①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②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③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④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⑤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⑥期末成本單價=期末存貨成本/庫存數量
6、零售價法
①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總成本/總售價
②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售價總額×成本率
③期末成本單價=期末存貨成本/庫存數量
7、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①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
②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③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④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⑤期末成本單價=期末存貨成本/庫存數量
8、計劃成本法
①本期存貨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存貨的成本差異+本月收入存貨成本差異總額)/(月初結存存貨計劃成本+本月收入存貨計劃成本總額)=總差異/總計劃成本
②存貨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③期末結存商品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額=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存貨成本差異率
④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期末結存商品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額

㈢ 什麼是賬面成本麻煩告訴我,謝謝

賬面成本,就是實際成本,就是購買時的實際價格,也叫歷史成本,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數據,
但在實際生產經營中,特別是現在引入了新的財務觀點,叫公允價值,那麼存貨和資產是企業較重要的兩大塊,這兩塊的價值就會引起企業的資產價值變化,所以用備抵賬戶來調節,以達到真實反應的目的
例:機床一台,購價10萬,兩年後,由於技術更新,同功能的機床只要5萬了,如果原購機床按10年折,不考慮其他條件,年折1萬,兩年後折了2萬,賬面價值是8萬,現評估,只值5萬,那麼3萬就是要備抵的,計提轉到備抵帳戶,則報表就是(10-2)-3=5萬,這樣就是公允價值

㈣ 已知成本和毛利率,如何計算出銷售價格

一、計算公式:

售價-成本=毛利;

毛利率=毛利/售價;

售價=成本/(1-毛利率)

二、舉例:

某批發公司2008年4月初A類商品庫存50000元,本月購進50000元,本月銷售收入111000元,發生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為1000元,上月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本月已銷售商品和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凈額=111000-1000=110000元

銷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

本月銷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

庫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

(4)賬面成本如何算出買價擴展閱讀:

毛利率有多種分類方式,按商品大類分,有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按行業分。

有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還有按區域劃分的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等。

計算毛利率的毛利額和收入額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種方式劃分的一定期間的毛利額和收入額,與某種劃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間相對應,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上的計算口徑一致。

對於工商企業,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收入,對於建造施工企業,收入為含稅收入,特別注意的是,商業一般納稅人企業,成本是按不含進項稅額的單價計算確定的。

對於工商企業,毛利額的大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數量因素,即銷售數量的多少,另一個是質量因素,即單位毛利的大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毛利率法


㈤ 賬面成本和賬面價值有什麼區別怎麼計算

賬面成本和賬面價值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賬面成本是指在賬面登記的成本,它包括賬面記錄的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也指一項資產賬面上反映的獲取成本。

賬面價值是指按照會計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計量的企業價值。《國際評估准則》指出,企業的賬面價值,是企業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的企業全部資產(扣除折舊、損耗和攤銷)與企業全部負債之間的差額,與賬面資產、凈值和股東權益是同義的。

2、表現形式不同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

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3、計算方法不同

資產的賬面成本一般是其賬面價值,如各項存貨的賬面成本和各類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等。如有備抵賬戶的,其賬面成本應以扣除其備抵後的凈值來反映。如固定資產賬面原始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稱為賬面凈值,或賬面凈成本等。

存貨的賬面價值=賬面成本—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金額。

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賬面余額-資產折舊或攤銷-資產減值准備。



(5)賬面成本如何算出買價擴展閱讀:

分類

對於股份公司來講: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

對固定資產來講: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債券賬面價值是:指債券持有人的實際投資額,等於價格扣除應計息票收入,即債券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所以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是:賬面余額扣減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㈥ 賬面成本和賬面價值有什麼區別怎麼計算

賬面成本和賬面價值有什麼區別?怎麼計算

網路編輯

賬面成本是指在賬面登記的成本,它包括賬面記錄的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也指一項資產賬面上反映的獲取成本。

資產的賬面成本一般是其賬面價值,如各項存貨的賬面成本和各類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等。如有備抵賬戶的,其賬面成本應以扣除其備抵後的凈值來反映。如固定資產賬面原始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額、稱為賬面凈值,或賬面凈成本等 [1]

存貨的賬面價值=賬面成本—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金額

例如,對於一般納稅人購進免稅農產品時,購進企業購入農產品的賬面成本應該等於其實際成本,也即購買價格減去其可以用來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所以,購入免稅農產品的實際成本(賬面成本)小於其購買價格。

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 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作為不扣除該科目備抵的項目(如累計折舊、相關資產的減值准備等)。

賬面凈值是指(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

成本與賬面價值有什麼區別?

賬面成本是指在賬面登記的成本,它包括賬面記錄的產品生產的實際成本,也指一項資產賬面上反映的獲取成本。
資產的賬面成本是其賬面價值,如各項存貨的賬面成本和各類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等。如有備抵賬戶的,其賬面成本應以扣除其備抵後的凈值來反映。如固定資產賬面原始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後的余團哪額、稱為賬面凈值,或賬面凈成本等。

存貨的賬面成本和賬面價值

正確

凈值,賬面成本,賬面價值,賬面余額的區別

1、資產的賬面價值=資產賬面余額-資產折舊或攤銷-資產減值准備
2、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如應收賬款賬塌毀碼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為賬面價值。
3、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如累計折舊、相關資產的減值准備等)。
4、賬面凈值指(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再減掉(減值)准備
對固定資產來講——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5、「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關系用公式表示為:
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
如——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固定資產成本扣減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長期債券投資的賬面價值是:賬面余額扣減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其中,賬面余額=面值+應計利息+尚未攤銷的溢價(或-尚未攤銷的折價)。

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有什麼區別呢?

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所有的資產賬面價值-所有負債的賬面價值,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是包括商譽的。
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可辨認資產的賬面價值-可辨認負債的賬面價值,一般情況下,負債均是可辨認的,而可辨認資產=總資產-商譽,因為商譽是不可辨認的資產。
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可辨認負債的公允價值
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可辨認凈資產的余森公允價值+商譽
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包括商譽)就是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商譽

股票的賬面價值與票面價值有什麼區別?

股票票面價值,它是指股票標明的金額,它的主要功用是確定每股股票在公司中所佔份額,當股票在市場上發行時,股票的價格便和原來的面值分離,不再發生直接關系了,其價格由市場的供需規律重新決定,也就是由買進股票的人所願付出的價格和賣出股票的人所願意接受的價格來決定。
股票帳面價值,股票的帳面價值即股票凈值。這一指標大體反映每股所代表的公司資產,它是由公司的財務報表所計算出來的。
股票市值。股票的市值,即股票行市,是指在證券交易中某一時刻股票所真正代表的價值。

股票的票面價值和賬面價值有什麼區別,求普及?

股票票面價值又稱「股票票值」、「票面價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票面上標明的票面金額,它以元/股為單位,其作用是用來表明每一份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在我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票面價值均為每股1元。
股票賬面價值又稱股票凈值或每股凈資產,是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實際資產的價值。每股賬面價值是以公司總凈資產減去優先股賬面價值後,除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票的股數求得的數據。
很顯然,股票票面價值只是股份公司發行股票時表明每一份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也就是說你投入該公司1000元資本,你就可獲得公司的1000股股票。而股票賬面價值反映的是該公司股票所具有的每股凈值(這個凈值是否准確還有待投資者自己研究、判斷)。
股票票面價值不會隨著公司的發展而改變,而每股股票賬面價值會隨著該公司盈利的好壞而增減。

market value(市價)和book value(賬面價值)有什麼區別

book value 指的是帳面上公司的價值。
market value指的是公司的市場價值。計算方法是:股價*發行的股票數
定期存款利息是一定的,但隨著經濟活動的變化,利率會改變,因此market value(現利率計算的價值)會比book value(賬面利率計算的價值)的小。

賬面價值 公允價值 有什麼區別啊

簡單舉個例子,就像你買股票,買的時候股價5元,賬面價值就是5元,等你賣的時候股價變成6元,那6元就是公允價值

會計中,賬面價值、賬面凈值有啥區別?

「賬面價值」與「賬面余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賬面價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後的凈額。如應收賬款賬面余額減去相應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為賬面價值。賬面余額是指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如累計折舊、相關資產的減值准備等)。 新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財會(2000)25號]規定,各項主要資產如短期投資、應收款項、存貨、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以及委託貸款都要計提資產減值准備。上述項目除固定資產外,其他七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全部採用凈值反映,即按照期末有關資產的「賬面價值」填列。 對固定資產來講: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的原價-計提的減值准備-計提的累計折舊(即:固定資產凈額)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 與此相關的還有兩個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資產凈值」與「固定資產凈額」。它們之間的關系用公式表示為: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額=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減值准備。 對於企業其他的資產,只涉及賬面價值和賬面余額的概念。賬面價值都是減去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賬面余額都是各自賬戶結余的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