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軟體有個平均成本,當股價在上漲而平均成本卻在下降,是不是說明很多人在拋售
是的,之前以較低價位買進股票的人開始賣出股票,而新接手的人們的成本也就比較高.這樣也就拉動了平均成本出現股價上漲確有所下降的情況. 關於「平均持倉成本」
剛看到一段話,對其中的「平均持倉成本」不是很理解。
「 一、成交量。股諺日「量為價先導」,量是價的先行者,股價的上漲,一定要有量的配合。成交量的放大,意味著換手率的提高,平均持倉成本的上升,上檔拋壓因此減輕,股價才會持續上漲。有時,在莊家籌碼鎖定良好的情況下,股價也可能縮量上攻,但縮量上攻的局面不會持續太久,否則平均持倉成本無法提高,拋壓大增,股票缺乏持續上升動能。因此,短線操作一定要選擇帶量的股票,對底部放量的股票尤其應加以關注。」
首先,這個平均持倉成本是什麼意識?是怎麼計算的?為什麼說成交量的放大,意味著換手率的提高,平均持倉成本的上升?而且為什麼接著說上檔拋壓因此減輕? 平均持倉成本是指莊家與參與的散戶持倉價格的平均值,這個持倉成本不用你計算,軟體中看籌碼分布圖就能看出來平均成本價格是多少。
舉例說,一個莊家低位大量吃進10元的籌碼,他的成本都是10元,吃到一定程度開始拉升,這時的表現就是放量拉升,散戶或者分析人士馬上能注意到,就會跟隨著一堆薦股,股評人,技術高手來推薦這個是莊家開始拉升了,都開始追進,這時巨大的成交量繼續維持著,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從而造就了高換手率,隨著量價齊升比如漲到15元,從10元拉到15元,中間肯定有13進的14進的,本身莊家也需要對倒,這時平均成本就不再是10元了,而是13或者14甚至15元,隨著拉升至20元,這一路莊家可以逐漸的拋出當時10元進的成本籌碼,讓散戶接走,以便完成派發,至此在股價高位,莊家已經成功撤退,留下的都是散戶高位籌碼,一旦有風吹草動,沒有庄的股票就會散戶殺跌散戶一跌到底,跌透了,莊家又來了吸籌了,如此循環往復。就是股票的起起落落。
這樣一看,平均成本提升就會減輕上面的拋壓就不難理解了,試想如果都是12元平均成本,漲到18元,散戶為什麼不拋呢,賺了不少了對吧。但如果平均成本17元,漲到18元,誰會願意拋呢,這就導致拋壓減輕了。這就是股票為什麼漲漲就要跌一跌,就是為了讓散戶出去,讓出低成本籌碼,然後讓你踏空了你再進來,接高價籌碼,以達到提升總平均成本的目的。否則散戶說跑就跑了,拋壓太大,不利於拉升。
Ⅱ 為什麼籌碼平均成本變得很低了,股價也很低是主力走了嗎
一般是主力深度介入的並且在低位的股票才適合長期持有。一支股票中主力可能並不是只有一個,而且一般的股票都不能滿足主力深度介入的條件,所以股票交易主力都要和對方博弈才能找到合適的策略。
Ⅲ 一個股票在一段時間內,有時漲,有時跌,但它的平均成本越來越高,說明什麼
股票漲與跌是正常賀昌含的,平均成本增加是說禪笑明有人在暗中收集籌碼,你選擇一段時間1--3個月看看交易量,再看看是否在這段時間每個跌下來的最低點都在抬高,再看看大盤好不好,都可以的話不妨呵呵,只是個人看法如何考慮還得你個人決定,套迅檔一句老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Ⅳ 主力凈90日平均成本不斷在降低,說明主力在吸籌嗎
1、主力吸籌的可能性很大,主力一般是邊洗邊進,拿到盡可能多的低價籌碼,達到一定控盤後才拉升。
2、主要還要看主力吸籌的量是不是很大,成交量不斷放大,那麼後市上漲的幾率才高一些。
Ⅳ 請問股票移動平均線向上移動,說明平均成本增加,增加了又說明什麼
增加就代表賺錢了呀,只有平均線向上,才是賺錢的標志,如果向下就套了呀!均線向上一般表示後期看好,當然有的是故意的拉升,圈錢的目的!所以都是雙刃劍,樓主要分析好才下手!
Ⅵ 當前平均持倉成本上移是什麼意思
就是持有時間長的,股價較低的那些人都出逃了,拍橋籌碼持有中純均價就會上升。一般股價拉升,但是籌碼並未上移多少的股票,在回調的時候都還是可以買進的,就是說還有上升潛力。
籌碼上移意味著股市下方市場的籌碼開始出現松動,賣出的情況增多,這通常反映出投資機構襲培猛和投資者判斷相關股票的漲勢已經見頂,而開始出現拋售離場的意願。籌碼上移通常代表著主力資金的撤退跡象,以及一些散戶會已經出現拋售的情況。
Ⅶ 股票里,MCST市場平均成本,怎麼理解增加與減少,增加代表什麼,減少意示什麼謝謝!
MCST指標是個比較有參考意義指標,它揭示持股人的平均成本。 MCST是市場平均成本價格悶伏,MCST上升表明市場籌碼平均持有成本上升,MCST下降表明市場籌碼平均持有成本下降。 在股市中,投資者必須要了解市場主力資金螞信攜的成本,這就需要衡量的尺度。最先是應用最簡單的移動平均線(MA),隨後發展為指數平均數坦睜(EXPMA),再後來就是根據加權成交金額發明的市場成本(MCST)。
Ⅷ 股票平均成本越來越低表示什麼
平均成本在持續降低,很明顯是主力跑路散戶接盤,如果是主力控盤只會讓平均成本拉高,再看看籌碼分布,高位的都下來了,主力出貨那麼明顯,還有人當拖唱多
Ⅸ 股票平均成本說明著什麼
平均成本體現的是市場參與者周期內平均成本的概念。當K線始終運行於均線L方的時候,表示的是大家的成本都在當前價格以下平均成本,大家都是處於獲利狀態,上方沒有套牢盤拋壓,平均成本價格上漲的壓力就比較小;
反之平均成本,當K線始終運行於均線下方的時候,顯示市場大部分參與者都處於浮虧狀態,一旦價格反彈接近均線.就會有解套盤的壓力出現,從而對價格產生阻力.這就是均線阻力支撐作用產生的根本原因。而在這個阻力支撐的判斷上,時間周期就是一個前提概念。
拓展資料:
股票投資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股票投資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現金流出,包括股票的買價成本和交易費用兩部分。
買價成本是企業買入股票時向股票出售人所支付的價格。買價成本既可以是股票在發行市場上的發行價,也可以是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
交易費用是企業買賣股票時支付給為股票交易提供幫助的單位的報酬及向國家交納的與股票交易有關的稅款的總稱,包括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和委託手續費,前三者的含義和收取辦法,與債券買賣相同。
委託手續費是企業在辦理委託買賣股票時向交易所和經紀商所支付的一項費用,在我國,委託手續費的收費標準是由交易所和經紀商共同制定並徵得主管機關認可後執行的。因此,委託手續費標准也不統一。一般來說,交易所所在地較低,異地則較高。下面兩表分別列示了深、滬兩市證券交易費用情況。
股票投資成本的計算,也包括買價成本的計算和交易費用的計算。這里只說明交易費用的計算問題。由於股票投資中的印花稅和過戶費,不但計算方法與債券完全相同,而且現行收費標准也完全一致。因此,在此僅就股票買賣交易費用計算中的兩個特殊問題作以討論。
1.委託手續費的計算
委託手續費的計算,是交易費用計算中最具特點的一項,它既不採用起點計算的辦法,也不採用按比例計算的辦法,而是採用按委託買賣股票的筆數(即次數)計算的辦法。目前上海交易所的規定為:上海本地每筆1元,異地每筆5元,深圳交易所的規定也大體相同。
2.傭金計算的比例
股票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與債券買賣中傭金的計算基礎相同,也是成交金額,但所規定的計算比例卻有較大的差異。其具體規定是:A種股票買賣的計算比例為0.35%,但最低起點為10元。
B種股票買賣則按成交金額的大小,規定不同的計算比例。成交金額在50萬元以下的,比例為0.6%,起點為20元;成交金額在50萬元—500萬元的,比例為0.5%;成交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比例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