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標准成本法下 標准成本變動賬務如何處理
標准成本法的實務核算流程
化繁為簡,以材料差異產生的過程為主,而且只是正常生產過程,刪除了返工、代工、試產等形式;為了理解的清楚,把標准成本法中的製造費用、人工等都剔除了,不過,實際生產遠比這些要復雜的多!
1、 采購過程 (每一筆或一批材料)
AR 應計負債 (訂單價格)
DR 原材料-材料 (標准成本)
AR/ DR 原材料-差異 (上述兩者之差)
AR 應付帳款 (發票價格)
DR 應計負債 (訂單價格)
AR/ DR 原材料-差異 (除增值稅稅金外上述差異)
單價更新 AR/ DR原材料-差異 (更新前後新舊標准成本差異)
DR/ AR 原材料-材料 (更新前後新舊標准成本差異)
2、生產過程
發料(按特定製造單批量發料,按單進行成本核算,比如單號01數量為100 的生產單,所需的材料按BOM構成都要發到01里,下面就以01製造單作為一個核算單位)
AR 在製品-材料 (標准價格)
DR 原材料-材料 (標准價格)
單價更新 AR/DR 在製品-差異(更新前後在製品原材料新舊標准成本差異)
DR/AR 在製品-材料 (更新前後在製品原材料新舊標准成本差異)
特定製造單完成關閉任務號
AR/DR 產成品-差異(入庫成品的標准價格*完工數量-發到此特定製造單里的所有原材料的金額)
DR/AR 在製品-材料(入庫成品的標准價格*完工數量-發到此特定製造單里的所有原材料的金額)
3、成品
成本更新
AR/DR 產成品-材料(新舊BOM單差異*庫存數量)
DR/AR 產成品-差異(新舊BOM單差異*庫存數量)
成品出庫時按照當時的標准成本出庫
上述差異科目一共有以下三項
原材料-差異
在製品-差異
產成品-差異
上述只是一種型號的產品生產,每月有數十種不同型號的機器生產,也就是說上述差異只是一個綜合運算產生的結果數,在月末結轉標准成本的時候如何在各項間進行分配,請考慮到每月生產的持續性。同時如何對各部門的業務進行成本管理?
上述只是一個最簡單的標准成本的過程,如果加上標准製造費用、標准稅金、標准人工、標准折舊等項目,會更增加核算的復雜性。
解釋:Bom通俗的說就是把成品分解了,看是由那些原材料構成的,如A成品由1個B、2個C、3個D材料組成,它的標准BOM成本就是B、C、D各自的標准單價*用量,生產的時候如果生產100個A成品,則按照BOM單相應的發100B、200C、300D,如生產損壞,可申請相應的物料,但必須要歸集在此製造單中。
如A成品簡單收發存為
期初庫存 完工入庫 銷售出庫 期末庫存
復雜收發存則為
期初庫存 (完工入庫 返工入庫 采購入庫) (銷售出庫 返工出庫 試驗出庫 贈送出庫) 期末庫存
『貳』 怎樣降低生產成本
問題一: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降低成本要從你生產產品的步驟做起:第一:采購原材料;選擇物美價廉的原材料,其次,要在你公司不遠的地方,這樣可節約省掉很多運費。第二:生產:抓緊質量,盡量減少次品,員工要充分利用,不要東一個在玩,西一個在做事,要知道他們是領工資的。第三:出貨,也就是送貨的時候,最好是公司里有一輛貨車,如果沒有的話,盡量同一個地方的貨要一起送,也可以節省車費。第四:減少機械使用的折舊率。第五:零星支出,不必的大可不要花。
問題二: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方案 降低生產成本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考慮:
戰略成本決策層面:生產模式、流程、工藝、庫存等等
策略成本系統方面:比如使用標准成本法、或者使用作業成本法等
日常管理與價值工程改進方面:比如作業現場的管理5S
成本責任落實方面:比如使用BSC等考核手段
問題三:怎樣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高產品質量、增加產量,引進專業技術人才,進行技術改造。
問題四:如何有效的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一、 建立以人為中心的工廠:降低人力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從我們公司的條件來說,我們無疑占據著巨大的優勢,但是這里說的降低人力成本,並不是降低工人待遇,如果這樣將會出現大量具有豐富技能的勞動力的流失。但是我們真正做到「以人為中心」了嗎?的確,我們的專業廠是以人海戰取勝,專業廠最大的固定資產是人而不是機器設備。可是我們沒有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效能。比如在某些崗位 1 、 2 個人就可以勝任的崗位,我們往往會安排 3 、 4 個人,而那些勞動力較重的崗位往往卻人手不足;這樣就造成勞動力安排不均衡,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在規劃人力的時候就考慮將人力適當的緊張一點?還有我們采購的物品的價格直接與我們采購人員比價議價的能力相關。我聽過一個采購工程師這么說過:東西買的貴不貴不外乎兩個問題,一是能力問題,二是操守問題;所以在操守沒問題的前提下要做好采購就是要能力再加強。
二、 居安思危,成本意識來自強烈的危機感。
降低成本不是某個人要做的事,也不是某個時間段才做的事。因為客戶每年都在對我們公司要求降價,沒有人敢保證客戶明年不會有這樣的要求。這是一個不變的規律。所以客戶的要求迫使降低成本工作不但要持之以恆,而且需要加大力度。在危險中進一步思索危險,是每個專業廠乃至所有奇瑞人都需要仁知的觀念。有的同事認為我們的某些管理指標已經達到極限,要更上一層樓比登天還難!那麼我們降低成本還有沒有空間可言?我們需要再檢討。就某個部門而言還有哪些努力方向?
比如我們日常所需的各種動能,往往在不經意間就會受到無限制的浪費,從公司的暴光欄可以看到:沒人在的工位開著燈,開著電風扇;辦公室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看著日光燈;壓縮管道漏氣卻沒人維修等等,雖然公司有專人在管理,但是仍仍引起不了大家足夠的重視,浪費現象依然存在。難道就沒有人估算一下一盞燈在浪費的狀況下會給公司帶來的損失,況且並不是只有一盞燈在浪費。如果在這方面引起足夠注意的話,也將會給公司節省很大一筆資金,這個數據算出來的話肯定是驚人的。
三、 不斷進行製程改善,努力提高生產率。
以專業廠中的某個工位而言,剛進入每天能生產 80 個件,一個月後由於操作員的熟練程度的提高,產能達到每天 100 個,然而三個月過去了,產能仍舊維持在 100 左右。難道我們的生產環境已經完全沒有問題可以改善,沒有瓶頸可以突破了嗎?當然不是,只是我們自己的要求太低。
我們生產線生產速度幾個月都保持不變,不敢挑戰更高的目標,這是我們安於現狀的惰性在作怪。生產線的速度加快,會產生很多不可預想的異常而無法解決。於是我們寧可安於現狀,也不願意去挑戰更高的目標。
流程設計與工位分配還可以進行適當的簡化與合並,通過重新測定標准工時,縮減或合並工位,精簡人力。我們的設備還需要加強保養,比如定期維護保養,盡可能降低生產線上因為某種設備故障而影響生產。
四、 以「輕巧」和「簡單」取勝:從產品的開始結構設計就考慮降低成本。
技術人員將產品設計成簡單輕巧的結構,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從我們工位器具設計來說,就是盡可能設計高效合理的製程,開發可靠易用的設備和工具,維持生產線的設備正常運轉。目前我們的設備故障率還是影響生產效率的一個很大的因素,這就需要我們加強設備的保養,加強日常點檢制度,建立合理的零部件備用庫存等措施。
問題五:生產製造業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為什麼不考慮提高質量呢 當成本實在沒辦法節省得時候可以用有限的成本製造出質量更好的產品一樣會有很大市場的 追問: 呵呵謝謝!我們公司一直堅持以質量求發展,可是現在一旦涉及到批量,價格就低到沒有辦法接單,你知道現在人工和材料降不下來,我就想問問,批量大的低價活怎樣組織才有可能接單。客戶質量要求不高,但是我不想讓員工把手藝做差了呵呵,怎樣改善? 回答: 是啊 現在什麼東西都漲價厲害 人力也不便宜了 如果是在一起工作很久的老員工 把各方面銜接做好 應該是可以接的 只要數量上有了 沒件價格低點也無所謂 追問: 呵呵真的很感謝!我在想臨時僱用小工和車間實行倒班不知道可否?希望你有更好的建議謝謝? 回答: 應該沒問題 畢竟他們對質量要求不高 如果數量過大還可以考慮接單之後 再派單給一些小廠做 追問: 嗯。我想我們主要貴在管理上,所以還是要從管理入手!提高員工的士氣!呵呵希望你好的案例給我分享。 回答: 員工工作熱情不高嗎?就把生產看作戰爭把 生死存亡的戰爭 工廠需要經常開個會調調員工的積極性 追問: 員工很好!也願意幹活!畢竟在一起風雨多年!但是我們行業工資很高的啊,所以有很多不能兼顧的事情,好在他們跟我多年情同兄弟!呵呵 回答: 你是幸運的 可以考慮招收些新員工就像你說的零時工也可以 多年的好兄弟感情上不好怠慢的 新工和零工工資會低很多 鷹擊長空 的感言: 呵呵你是個感性認真的朋友謝謝!
問題六:在生產過程中怎樣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從以下方面進行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1、成本觀念的更新和現代成本控制
2、改進質量和改進生產力
3、降低庫存和縮短生產線
4、減少機器停機時間和減少空間
5、消除浪費和降低生產交期
6、直接材料成本之降低
7、節省直接人工成本
8、控制銷管費用及間接用人費用
9、改善設備配置降低成本
10、工廠成本管理與控制的關鍵點
11、提升人機系統的和諧性
問題七:怎樣降 *** 造費用 製造費用包括以下內容:工資
福利費
勞動保護費
折舊費(與產量和產能利用率密切相關)
修理費
保險費
差旅費
辦公費
水費
電費
通迅費
運輸費
機物料消耗(與管理水平相關)
低值易耗品攤銷
試驗檢驗費
勞務費零星土建
資源稅
其他
我認為降 *** 造費用的關鍵是(1)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能的利用率。(2)加強資產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維修費用。(3)控制零星費用的開支。(4)不要瞎折騰,明確經營目標。
以上是降 *** 造費用的主要部分。
問題八:如何降低工業企業生產成本? 如何降低產品成本?這個題目比較大,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但是我可以把主要的東西和你說一下:首先,要明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概念:所謂變動成本是指總量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的成本,但是變中有不變,既無論總量隨著產量如何變化,但是攤在單位成本中的變動成本是不變的,這里主要指的是原材料成本。所謂固定成本是指總量不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不變中有變,隨著產量的增加攤在單位成本里的固定成本就越小,這里主要指的是製造費用中的固定資產折舊、工資、固定資產的修理費、外加工費等。根據以上理論,要想降低產品成本,要在總量上做文章,降低變動成本既主要原材料成本,其主要途徑是改進產品設計,採用 新的工藝,減低設計成本,另外要建立健全定額管理,提高材料利用率,重視質量成本,減少生產過程中的損失浪費,提高一次合格率,採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降低百元產值(或銷售收入)的材料成本。此外對固定成本中可以控制的部分要強化考核力度,都要建立考核標准,如工資可採取計件工資的方法,即可提高產量又貫徹了按勞分配的原則。降低固定費用主要的辦法還是努力的提高產量。
以上是一些通常採用的辦法,你可以根據你單位的實際,再拿出一些新的降低成本的辦法。
問題九: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 降低生產成本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考慮:
戰略成本決策層面:生產模式、流程、工藝、庫存等等
策略成本系統方面:比如使用標准成本法、或者使用作業成本法等
日常管理與價值工程改進方面:比如作業現場的管理5S
成本責任落實方面:比如使用BSC等考核手段
『叄』 如何降低企業的單位固定成本、單位變動成本
提高產量是降低單位固定成本的直接方法,因為固定成本保持不變。提高生產效率,改進技術,可以降低單位變動成本。應在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制定經濟批量、制定績效獎金以調動工人積極性、提高良品率等方面入手。
『肆』 公司在去年成本少結轉了,現在應該怎麼做賬務處理
公司在去年成本少結轉了,現在應該怎麼做賬務處理?
根據新《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調整》和《企業會計准則第28號——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的規定,對於本期發現的,屬於以前年度的會計差錯,按以下規定處理:
①非重大會計差錯,是指不足以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對芹雀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作出正確判斷的會計差錯。對於本期發現的,屬於與前期相關的非重大會計差錯,不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但應調整發現當期與前期相同的相關項目,屬於影響損益的,應直接計入本期與上期相同的凈損益項目;屬於不影響損益的,應調整本期與前期相同的相關項目。
②重大會計差錯,對於發生的重大會計差錯,如影響損益,應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應將其對損益的影響數調整發現當期的期初留存收益,會計報表其他相關項目的期初數也應一並調整;如不影響損益,應調整會計報表相關項目的期初數。
所以,公司現在發現去年成本少結轉了,如果屬於數額較大,賬務處理如下: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貸記「庫存商品」。如果屬於數額較小,賬務處理如下:借記「主營業務成本」,貸記「庫存商品」。
成本一次性結轉的,在發生丟貨時應該怎樣做賬務處理
貨物應丟失等發生的非正常損失先計入待處理財產損益,待查明原因以後在做處理,屬於責任人應該賠償的計入其他應收款,假如查不出原因的計入營業外支出
新公司稱注冊資本金,有母公司投入怎麼做賬務處理,還有所有開辦費怎麼做賬務處理。
收到投資款驗資後,
借:銀行存款 2000000
貸:實收資本--XXX公司(母公司)2000000
取現時
借:庫存現金
貸:銀行存款
支付公司開立費用時(注意:雖然沒有發票是收據,但是企業財務入賬是以記載實際發生業務為工作標準的,所以應當依照實際業務進行賬務處理,但是白條不得入賬,這是後期需要納稅調整的問題)
借:嫌含早管理費用--開辦費 580
貸:庫存現金 580
支付銀行開戶、編碼器及驗資的款項、辦公室裝修等支出分別計入管理費用-開辦費和財務費用,不再累述。
籌建期間的費用,可以直接計入管理費用--開辦費進行核算。母公司打入子公司的非投資款項,計入其他往來核算,如果是投資款應當計入實收資本。
1000萬元的注冊資本中300是技術入股,技術入股需要有相關鑒證報告或者協議,做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借:無形資產
貸:實收資本---XXX(技術股對應的股東)
公司購買基金怎麼做賬務處理?
這個可以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來核算:
1.購買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貸: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
2.如果購買的基金要明年再賣,年末需要根據基金凈值和購買成本的差額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上面的是升值的情況,如果是貶值需要做相反分錄。
3.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如果相關稅費是銀行代繳的,那麼按照收到的凈額做「借:銀行存款」就可以了;如果相關稅費需要自己去繳納,則:
借: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
4.如果存在公允價值變動,需要: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公司以前計提的福利費我該怎麼做賬務處理
財企(2007)48號《關於實施修訂後的《企業財務通則》有關問題的通知 》
一、關於職工福利費財務制度改革的銜接問題
修訂後的《企老虧業財務通則》實施後,企業不再按照工資總額14%計提職工福利費,2007年已經計提的職工福利費應當予以沖回。截至2006年12月31日,應付福利費賬面余額(不含外商投資企業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福利及獎勵基金余額)區別以下情況處理,上市公司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一)余額為赤字的,轉入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潤,由此造成年初未分配利潤出現負數的,依次以任意公積金和法定公積金彌補,仍不足彌補的,以2007年及以後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彌補。
(二)余額為結余的,繼續按照原有規定使用,待結余使用完畢後,再按照修訂後的《企業財務通則》執行。如果企業實行公司制改建或者產權轉讓,則應當按照《財政部關於<公司制改建有關國有資本管理與財務處理的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企[2005]12號)轉增資本公積。
車間自用商品該怎麼做賬務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令2008年第50號)規定:
「第四條 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的下列行為,視同銷售貨物:
(一)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銷;
(二)銷售代銷貨物;
(三)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四)將自產或者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
(五)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
(六)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
(七)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分配給股東或者投資者;
(八)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或者個人。
第二十三條 條例第十條第(一)項和本細則所稱非增值稅應稅項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稅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和不動產在建工程。」
車間自用商品,不屬於上述視同銷售貨物的規定范圍,不需要視同銷售。自產產品用於上述視同銷售規定范圍的,如用於其他非增值稅應稅項目的,需要做視同銷售處理,計繳增值稅。
從A公司借6萬元承兌怎麼做賬務處理?
借到時
借:應收票據 60000 貸:其他應付款(長期借款、短期借款) 60000
承兌時
借:銀行存款 60000 貸:應收票據 60000
以前年度少結成本!所得稅已清繳怎麼做賬務處理!2011年成本80萬做了8萬!現在所得稅已交怎麼辦
這個只能向稅務提出書面申請,將所有能夠證明的票據和憑證、會計賬復印一份,作為申請報告的附件,交到稅務,等待審批。
如果批下來,會在第二年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多退少補。
會計做賬 做完哪些賬務處理後開始做稅金及成本的結轉?
把一個月應記的帳全部記完後就結轉成本,然後結轉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以及各項費用,最後做稅務和利潤分配的結轉。
公司給收銀用的零錢怎麼做賬務處理
交給誰,由誰寫借款單據,由老闆簽字批准。
做記賬憑證,借其他應收款-備用金-李四 200,貸現金 200。
按人登記。離職時要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