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包括
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產品成本是生產耗費的補償尺度。對於實行經濟核算制的企業來說,必須以自己的產品收入抵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耗費。這個補償數額的多少,是以產品成本作為衡量尺度的。企業的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後的余額為盈利,反之則為虧損。
直接人工是在生產中對材料進行直接加工製成產品所耗用的工人的工資、獎金和各種津貼,以及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
(1)事業單位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規定:第3行「營業成本」: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成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成本填報。
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其「營業成本」只填報「主營業務成本」即可,不需要填報「營業稅金及附加」、「期間費用」及其他業務成本。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減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或減投資損失)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主營業務成本
Ⅱ 所得稅報表中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等報表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64號)文件的規定,營業成本填報按照企業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等國家會計規定核實的營業成本。
因此,季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的「營業成本」不包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事業單位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實施的影響:
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已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與原稅法相比,新稅法在很多方面有突出的變化。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管理司有關負責人最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長遠來看,新稅法對內、外資企業會產生六個方面的積極影響。」
一是使內、外資企業站在公平的競爭起跑線上。新稅法從稅法、稅率、稅前扣除、稅收優惠和徵收管理等五個方面統一了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各類企業的所得稅待遇一致,使內、外資企業在公平的稅收制度環境下平等競爭。
二是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投資能力。新稅法採用法人所得稅制的基本模式,對企業設立的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實行匯總納稅,這就使得同一法人實體內部的收入和成本費用在匯總後計算所得,降低了企業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
新稅法採用25%的法定稅率,在國際上處於適中偏低的水平,有利於降低企業稅收負擔,提高稅後盈餘,從而增加投資動力。新稅法提高了內資企業在工資薪金、捐贈支出、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方面的扣除比例。
同時在固定資產的稅務處理方面不再強調單位價值量和殘值比例的最低限,有利於企業的成本、費用得到及時、足額補償,有利於擴大企業的再生產能力。
Ⅲ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中的營業成本包含什麼內容
企業所得稅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中的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不包括三項期間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這些項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A類》該表中的"營業成本":填報按照會計制度、會計准則等國家會計規定核算的營業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納稅人營業成本數額,不包括稅金及附加和期間費用。
(3)事業單位的營業成本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申報表的填報請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等報表的通知》(國稅函[2008]44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填報企業所得稅月(季)度預繳納稅申報表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635號)文件執行:第2行"營業收入":填報會計制度核算的營業收入,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按其會計制度核算的收入填報。
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一般所稅率得稅的稅率為25%。
Ⅳ 事業單位的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經營費用有什麼區別
1)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廠部、公司)為管理和組織企業的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公司經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護費、董事會費、咨詢費、訴訟費、稅金(指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等)、技術轉讓費、無形資產攤銷、土地損失補償費、技術開發費、壞賬損失、開辦費攤銷、審計費、排污費、綠化費、業務招待費、盈虧損失、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其他管理費用。應注意的是,管理費用中的稅金是一種費用,而增值稅、營業稅、關稅等稅金則直接記入產品成本。
2)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措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的內容有:企業生產經營期內發生的利息支出;外匯市場匯率變動而引起的匯兌凈損失;調劑外匯手續費、金融機構收取的手續費;其他財務費用。
3)經營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自製半成品和提供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各項銷售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等。銷售費用具體包括的內容有:運雜費、包裝費、保險費、廣告費、展覽費、委託代銷手續費、專設銷售價格費用等。
還包括商品商品流通企業在整個購、銷、存環節發生的各種費用。這類費用包括進貨費用、銷售費用、倉儲費用。
4)
業務活動成本,是指民間非營利組織為了實現其業務活動目標、開展其項目活動或者提供服務所發生的費用。如果民間非營利組織從事的項目、提供的服務或者開展的業務比較單一,可以將相關費用全部歸集在「業務活動成本」項目下進行核算和列報;如果民間非營利組織從事的項目、提供的服務或者開展的業務種類較多,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在「業務活動成本」項目下分別項目、服務或者業務大類進行核算和列報。
5)其他業務支出。是指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以外的其他銷售或其他業務所發生的支出,包括銷售材料、提供勞務等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及相關的稅金和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