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管理特點是什麼
擴展閱讀

成本管理特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7-31 12:49:43

A. 成本控制的特點是什麼

成本控制的特點
1.目的的轉變
成本控制的目的由單一的降低成本轉向建立和保持企業長期的競爭優勢。長期以來,計劃經濟的影子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仍能體現,企業將成本管理控制的目的歸結為降低成本。誠然,降低成本確實是成本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從現代成本管理的角度來分析就不難發現,成本降低是有條件的,某些情況下對成本費用的控制,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的下降,因而這種成本管理是一種消極的而不是一種積極的成本管理。在新經濟環境下,成本控制的目的不僅僅在於降低成本,而是在獲取最大利益的前提下,相對降低成本支出,其目的是從成本與效益的對比中尋求成本最小化,也就是探求提高其競爭地位的成本降低途徑,以建立和保持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
2.范圍的擴展
成本控制的范圍由生產領域向企業整體價值鏈擴展。一直以來,我國企業成本管理重視生產過程,而忽視了供應過程和銷售過程,以及產品研發、設計及生產要素的合理組織,對企業管理的全局、企業與外部的關系更是很少考慮,使企業未能獲得全面的發展競爭戰略。運用價值鏈分析方法。波特教授認為企業每項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其創造價值的經濟活動,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關聯的生產經營活動構成了創造價值的一個動態過程,即價值鏈。通過分析企業內部的戰略價值鏈可以使企業從全局角度來看待企業生產過程,優化企業內部價值鏈,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因此,成本管理范圍不僅包括生產領域成本控制,還應包括研發設計階段、采購階段、銷售階段的成本控制,且更應重視研發、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
3.成本動因的擴展
成本控制由對有形成本動因的分析向無形成本動因的擴展。成本動因是指導致成本發生的因素。現代成本管理控制以無形成本動因的分析作為核心內容。
對於企業來說,每一個成本動因都可能成為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的來源,選擇對企業有利的成本動因作為企業間競爭的突破口是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策略。
4.人員的擴充
成本控制由單一會計人員向全員成本管理擴展。現代企業管理推崇的是一種全員管理,即要求上至管理決策階層、下至一線員工集體參與企業管理,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當然也不例外。而在我國很多企業中,只有會計人員從事成本管理工作,他們在從事日常會計工作的同時,又兼顧成本規劃工作,這樣就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管理對成本信息的要求。成本的特殊性導致了成本管理上的特殊性,任何單獨設置的成本管理機構都無法孤立的實施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主體應該包括各種影響企業成本的參與者,如會計人員、管理決策階層、技術人員、采購供應人員、銷售人員、生產工人等都應包括在成本管理主體這一集合中。企業應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新精神,並將成本控制意識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在日常成本管理中,積極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成果,努力在職工行為規范中引入一種內在的約束與激勵機制。
5.手段的轉變
成本控制的手段由計算機取代手工核算。在新經濟環境下,網路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必將使成本管理的手段更加先進。成本會計電算化,不僅使計算機更快、更准確,而且能進行手工所不能進行的計算,從而使成本會計適應了現代成本管理對成本的要求,並充分發揮成本會計的作用。計算機管理環境下的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已把市場預測、物資采購、產品設計、生產、財務、銷售等各個管理環節一體化。成本會計電算化將是實行新的成本會計方法的技術前提,沒有會計電算化,新的成本會計方法就難以取得實際效果。

B.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具備什麼特點

代企業成本管理的概念及特點
1、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含義
狹義的成本管理含義並非僅指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耗費的顯性成本,還包括企業失去市場,委託代理成本等一些非顯性的成本。對顯性成本,成本管理側重於尋求合理的能夠使公司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成本水平。廣義企業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員運用專門方法提供企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而創造競爭優勢,以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的目的。成本優勢是企業成本管理的核心,而傳統的成本管理是要實現"降低成本"。
2、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特點--長期性、全局性、外延性
長期性:企業成本管理的宗旨是為了取得長期持久的競爭優勢,以便企業長期生存和發展,立足於長遠的戰略目標。而傳統的成本管理則立足於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從長遠的持續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慮屬於戰術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業進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業宜僱傭年齡相對較大、技術熟練程度高的員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優勢"標准衡量企業宜從長遠出發僱傭對年輕、文化程度高的員工,利用學習曲線,以獲得較長時期的成本優勢。
全局性:企業成本管理以企業的全局為對象,根據企業總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它把企業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綜合起來,企業的價值鏈貫穿於企業內部自身價值創造作業和企業外部價值轉移作業的二維空間,價值鏈不同於價值增值,它是更廣闊的外在於企業的價值系統鏈,企業不過是整個價值創造作業全部鏈節中的一個鏈節。
外延性:企業成本管理的粉眼點是外部環境,將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購環節,乃至研究開發與設計環節,向後還必須考慮也後服務環節。既要,視與上游供應商的聯系,也應重視與下遊客戶和經銷商的聯結。總之,應把企業成本管理納入整個市場環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對企業所處環境的正確分析和判斷,才能預測和控制風險,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確定和實施正確適當的管理戰略,把握機遇主動積極地適應和駕馭外界環境,在競爭中取得主動,最終實現預定的企業戰略目標。而傳統成本管理的對象主要是企業內部的生產過程,而對企業的供應與銷售環節則考慮不多,對於企業外部的價值鏈更是視而不見。
二、現代企業成本管理方法產生的必然性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的重要性逐漸下降,第三產業-服務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迅速發展的第三產業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產業結構,這種影響隨著旅遊業、銀行業、保險業、以及電信業等市場的開放而擴大。相對傳統的製造業來說,服務業的最終產品成本結構難以區分,傳統的變動成本管理方法並不適用,因為這些產品不但產品本身難以確認,而且其產品中的混合成本也遠大於易於區分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同時,許多製造業由於從傳統的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也面臨眾多的新成本問題,如:全面質量成本、顧客滿意度等。因此,成本會計人員必須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尋求更恰當的成本管理方法,為管理提供與新經濟環境相適應的成本信息。
在高科技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隨著計算機數控機床和人工智慧工具、電腦輔助設備等高科技成果在生產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企業的生產方式與產品成本管理方法已顯示出許多根本性的變革。由於當前許多企業已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生產轉變為資本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生產,直接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率逐年下降。但其成本構成內容也更復雜,這就要求成本會計人員必須更深入地了解間接製造成本產生的原因,即其成本動因,為管理提供適用的成本信息。
在全球社會經濟變化的浪潮中,管理會計的內容有很大的豐富和發展。西方許多先進企業已經運用作業成本法、平衡記分卡、經濟增加值及價值鏈會計等新的理念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代管理會計方法的重新整合,有效地促進了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我們必須直面市場經濟最前沿,系統總結各種已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新方法,抽象為整合框架,推動現代管理會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C. 質量成本管理有哪些內容特徵

質量成本管理的特徵:
1、廣泛性
質量成本具有廣泛的內涵,它要求功能、成本、服務、環境、心理等諸方面都能滿足用戶需要,它既適用於有形的產品,也適用於無形的勞務,如服務質量、工作質量、管理質量、決策質量等。因此,現代質量成本不僅反映物質生產部門的質量成本狀況,而且還要覆蓋非物質生產部門質量管理的效益狀況。質量成本除了反映現實的內容外,還應研究反映潛在的和隱含的質量成本支出。
2、動態性
質量成本是個相對的、變化的、發展的概念,它隨著地域、時期、使用對象、社會環境、市場競爭的變化而賦予不同的內容和要求,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知識的更新,其內涵與要求也不斷地更新和豐富。因此,質量成本作為服務於質量經營和體現產品質量適用性的專項成本,必須保持自身的動態性,隨著產品質量適用性的變化而變化。如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現代新型產品必須具有環保、無污染、節能和更高的安全性等質量要求,這都是新型產品質量成本投入新的增長點。
3、多樣性
由於不同的質量成本主體所要達到的目的各不相同,質量成本的考核方法有多種多樣,因此,質量成本除了主要採用貨幣計量形式外,還要兼用其他的計量形式,從而從各個側面反映質量成本的內在屬性。
4、收益性
質量成本作為服務於企業資本增值盈利的管理成本,目的是通過核算和反映一定量的質量改進資本投入與由此產生的質量收益之間的相互關系,尋求兩者之間的最佳結構,從而為質量經營決策提供全面的價值依據。因此,現代質量成本不僅應能及時、有效地反映企業的質量成本支出,而且還要反映質量收益,進行質量成本的經濟效益核算和決策,以便企業在市場競爭、顧客的需求和企業生存、獲利之間進行權衡。
由國家技術監督總局擬定的國家標准《質量成本管理導則》(第二稿)中規定質量成本的內涵是: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費用。它包括預防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在特殊情況下,還需增加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質量成本管理的內容:
質量成本管理是對產品從市場調研、產品設計、試制、生產製造到售後服務的整個過程進行的質量管理,是全員參加的對生產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具體來說,質量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產品開發系統的質量成本管理;
(2)生產過程的質量成本管理;
(3)銷售過程的質量成本管理;
(4)質量成本的日常控制;

D. 成本控制的特點

成本控制的特點
成本控制具有全面性、連續性和系統性的特點。
1
成本控制方案具有可選擇性,既然成本控制的被控對象存在多種發展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可以採取一定的控制方法,使之朝著我們所選定的方向發展,這也是實施控制的主要目的。在成本控制過程中,為了對某項經濟業務實施控制,可提出若干成本控制的模型、方法等方案以供選擇。提出供選擇方案的多少、好壞,方案選擇是否准確,是反映成本控制人員素質高低的重要標志。
2
成本控制的全面性表現在它對企業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每個環節都要實施控制。我們知道,成本控制主要是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到成本費用的經濟業務進行控制,而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每個環節都涉及到這些業務。所以,成本控制深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對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著全面的控制;
3
成本控制的連續性表現在它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控制不是間斷的,而是連續進行的。企業的會計工作是建立在各種假定基礎之上的,持續經營假設是一項重要的會計原則。既然企業是連續經營的,成本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也是連續不斷的,成本控制連續性的特點是其他控制系統無法比擬的;
4
成本控制的系統性表現在它是從系統的角度進行控制的,也就是說它在實施成本控制時,不是從局部的利益出發,而是要統籌兼顧、相互聯系、協調平衡各方面的關系,從整個企業的角度進行控制的。
成本控制應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即全面的成本控制。凡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涉及到價值運動,都包括在成本控制的范圍之內,其基本內容包括:產品生產前預測階段的成本控制;產品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材料采購、供應階段的成本控制;生產階段的成本控制;銷售階段的成本費用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