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日常生活成本相當於什麼檔次
擴展閱讀

日常生活成本相當於什麼檔次

發布時間: 2023-07-31 17:15:03

❶ 大學生活費,到底給多少合適他們的日常開銷有哪些

大學生生活費到底多少合適,與當地的消費水平、學校消費水平有關,其實男生和女生之間也是有差距的。

1、當地的消費水平占很大的因素,不同的城市差距有點大,下面是不同城市大學生生活費的一個統計

①吃:

早餐5元 30×5=150元

午餐10元 30×12=300元

晚餐8元 30×8=240元

水果零食日均5元 30×5=15元

聚餐2次100元月總支出:940元

日用支出:

日用品:紙巾+洗具+其他=100元

通訊:話費+交通費+網費=100元

學慣用品:筆+本子+其他=50元

月總支出=100+50+100=250元

③其他:社交娛樂共200元

總支出:940+250+200=1390元

根據以上得出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1500元差不多,但是這只是建立在沒有其他花費的情況下。比如,出去旅遊,遠距離交通,或者買一些服飾,飾品,或者談一下男女朋友,再或者遇到突發情況。那麼這1500還是有點不夠。

其實無論生活費多與少,花錢都得有度。不得亂花錢,現在用的錢都是爸爸媽媽辛苦掙來的。如果自己想要花錢,能自己去兼職掙一些錢是最好。

❷ 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你更喜歡哪個

許多年輕人都喜歡去一線城市發展,因為在一線城市收入會更高一些。不僅是年輕人們,一些年長的打工者也很喜歡去一些城市打工,例如北上廣深這些城市。但是,這些人或許沒有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一線城市的物價水平會更高,租房成本也會更高,總之生活成本也更高。有人問,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一線城市和三線城市你更喜歡哪個?自己更喜歡三線城市。首先,三線城市的生活節奏更慢。其次,三線城市的房價更低。最後,三線城市的交通狀況更好。

三、三線城市的交通狀況更好

與此同時,三線城市的人口是沒有一線城市多的。因此,在三線城市日常交通狀況也會更理想一些。如此一來,出行成本變得更低,想去哪裡都可以很快到達。所以,自己比較喜歡住在三線城市。

因此,通過上述分析大家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自己喜歡住在三線城市了。或許大家的想法不太一樣,會更喜歡一線城市。不管是在什麼城市發展,只要自己過得開心就好。大家覺得呢?

❸ 北京生活成本到底有多高

想當初我在北京的時候
那會工資還低,剛開始到北京是1200的工資包吃住,剛畢業,感覺,卧槽,1200,好高啊。
吃是吃的單位的員工餐,住呢,是單位在天通苑給租的地下室,當時感覺也很不錯,能洗衣服,也不像電視里說的那麼潮濕,挺不錯的。
主要開銷是在地鐵費用上。一天來回4塊,一個月要花100左右。這樣除了買衣服,吃零食,還有500元的結余。
到後來,3個月後,換了一家公司,所以就把住的地方搬到離公司不遠的地方了,是在朝陽區東八間房,住的是民宅,不是公寓,也不是單元房,印象里應該就是600一個月吧。跟我的小夥伴一起住,一人300美滋滋。工資大概在3000左右,一頓飯10元左右算是高配了,在我的印象里,上班一族早上都是不吃飯的,小弟愛吃早飯,加上公司離的近,步行也才10分鍾,早上5元標准,豆腐腦+油條,實際上算下來 一天也就30元,30天1000。這是日常的花銷。工資能剩下1500左右。兩個月後攢的錢還買了一台筆記本~
再往後,就回老家了。近兩年,聽說在北京的同志們都不太好過,現在隨隨便便一個單元樓都要5000+,不過說,1W的工資在北京,如果沒有房貸車貸壓力的話,安安穩穩做個月光族還是很滋潤的。不想合租就自己住,房租5000+吃飯一天按照100標準是3000+2000的盈餘用來買衣服或者聚餐。
僅此~~~~~~~~~~~~~~~~~~~~~~~分割線
這些說的都是單身狗的生活哈,如果是兩個人生活,那就另算了,兩個人一起生活,兩個人一起上班吃飯可以剩下不少,最起碼房租不是可以省一半嘛~但是要考慮好,工資卡是不可能在你的手裡拿著啦~
祝每一個在外拼搏的小朋友都能成為成功~!

❹ 大學生正常生活費多少

1、4000元以上的。在大學中,如果一個月的生活費能夠在4000元以上,那麼在大學生活中可以算得上是「大佬」了,他們大學生活會「多姿多彩」,他們會出入各種場合,進入一些高檔的地方。他們的這個圈子讓很多普通的學生「望塵莫及」。

2、3000元到4000元的。在大學生活中一個月的生活費能夠達到3000到4000元的學生,家庭條件都是比較好的,學生可以在學校過上「小資生活」。足以支撐孩子進行許多的活動,甚至偶爾的還可以買一些奢侈品。

3、2000元到3000元的。一般在大學生活中一個月的生活費在2000到3000元足以支撐一個學生的正常支出。甚至還可以定期改善一下生活,參加一些班級或者宿舍的小型聚會。「足以溫飽」,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

4、1000元到2000元之間的。在這個檔位的學生佔到了大多數,一般普通家庭能夠給予孩子的也只有這些。如果一個月有這些生活費也足可以「衣食無憂」但是想要改善一下生活就需要提前計劃好了這個月的支出。

5、1000元以下的。如果一個月的生活費在1000元以下,可能就是一些「寒門子弟」了,有的時候他們還要為生活費所去奔波。比如利用課余時間去做一些兼職等來減輕家庭的負擔。每天都要計劃好生活所需,確保可以在這一個月中保證「溫飽」。

❺ 北京生活成本是怎麼樣

作為十年新北京人(有北京戶口的後來打工者),對北京生活成本有一些切身體會。你年薪20萬,都感嘆在北京生存有多難?其實,你這個收入水平已經跑贏95%的國人了。可是為什麼感覺很難再北京生存呢?分析生活成本,沒有太大的意義。歸根到底就是房價太高,沒買房的人,不敢消費,攢錢速度又追不上房價的漲幅,兩頭受堵啊。

12年前,我從家鄉小城來到北京,一晃12年了。2008年剛來的時候,那時候房價一萬多,相比小城的工資來說,覺得這是天價,沒有下狠手買房。掙了幾年「高薪」,把家鄉房子賣了幾個錢,在12年那波下跌中買的,付款的時候比起2008年時的房價,簡直是割肉般疼痛,但也算是抄到底了。當時用公積金貸款,利息才2.5%,貸到款就是賺到了。有房之後,生活消費就進入系統化。

在說具體成本之前,先說一下前幾天的事情:各大平台巨頭在社區團購「拼刺刀」的時候,我遇到了菜市場的老大哥,他們一家三口靠擺菜攤生活,每次見到我們夫婦,老遠就打招呼。前幾天,他們搬走了,因為他的果蔬攤已經難以為繼,被社區團購擠兌垮了。社區團購打補貼戰,現在便宜,以後未必,這是誰都知道的結局。

我們小區周邊有五種超市(市場):一是高檔超市,進口瓜果,有機蔬菜,起步價就比菜攤貴幾倍。二是北京當地超市,價格還算親民。三是某輝平價超市,基本都是老頭老太的天下,圖的就是便宜。四是菜市場,有大棚有空調有瓷磚鋪地那種市場。五是小區路邊的菜攤瓜果攤。

至少讓人提供了五種消費層次。同樣的一根黃瓜,高檔超市裡買有機黃瓜一根5元,到路邊菜攤上就一根5毛。所以,放心地告訴你,在北京的生活成本並不高,由於大物流的優勢,經常搞的促銷,還有動不動就搞補貼大戰,日常消費比小縣城還便宜。

還有就是買衣服,消費也不高,檔次也不低。我在家鄉小城市買一件鱷魚T恤,五六百,一分錢不讓。你到北京那種正品折扣店,一百元就買一件。你買名牌運動裝,小城市不打折,北京打折得讓人沖動,一件阿迪T恤才賣幾十塊錢。

但是,你想高消費,多少錢都有地方讓你盡情砸。小區不遠處就有奢侈品商店,幾十萬一個的包包,上千萬的手錶,晃得人眼睛睜不開。你想省錢,路邊的假包包,十幾塊錢一個。

所以,我們分析北京成本,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學(教育)這五個方面,不管有錢沒錢,誰都繞不過去這五個主要剛需。忠告即將北漂的職場新人,看懂以下這7點實情,你的心裡就有數了。

【六】其他消費雜項。

北京看病難,但總體不貴,因為有醫保。優質單位一般也給員工買補充醫療保險,基本可以保險到95%。北京的醫療資源,這是全國得天獨厚的。

文化消費。你在北京,不可能不旅遊,不可能不看演唱會,不可能買點書。這些消費,不是剛性的,但你避免不了,這個文化氛圍在這兒呢。

健康消費。你的鍛煉方式,就是散步跑步,消費不高。北京公園多,健身器材也多,自己免費玩玩不花錢。但凡你有其他愛好,基本也要燒錢。打羽毛球吧,場地費每小時起步價40元。打籃球,好的場地每小時600元。你去健身房,辦張卡也是大幾千元。

娛樂消費。年輕人在北京,難免要看電影,雖然不是剛需,但每年也不少消費。

聚會應酬。你不可能不聚會不應酬吧。北京下館子,檔次千差萬別,但只要你不燒包,這項支出可控,總體也不貴。一般聚會,人均200元就夠。如果輪流坐莊,相當於AA制,一年幾千元可以包住。

通訊雜費。租房也會產生水費電費,手機通訊費,一個月300元就包死了,可以忽略不計。

人情往來。主要是結婚隨禮、回老家送紅包。這個沒有辦法統計,因人而異,少的一年幾千元,多的一年幾萬元。不管怎麼樣,掙錢了,就要想著給父母寄點錢,不要當月光族。

【七】消費與投資是相對的,北京是一個讓人升值的地方,不要被消費嚇倒。

北京這座城市,我奮斗居住了12年,感覺到,北京除了房價高和教育投入大之外,其他都不叫事兒。房價高,也有對沖的辦法,就是努力掙錢,凡是用錢能解決的難題,就不是難題。

北京是最公平的城市之一。幹事創業的機會多,競賽機制公平,另外,就是賺錢的渠道多元。

只要你努力干,可以多渠道賺錢。比如,你業余時間開滴滴、擺地攤、跑跑腿,都能日入兩三百元。這在小城市是不可能的,也沒有這么大的市場和空間。

最重要的就是競賽機制公平。我有個同學年薪兩百萬元,他就是技術專家,一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他這種人,在小城市就是一個小職員,根本不容易混起來,但是在北京,在大公司里,他埋頭苦幹,有干貨有實力,身價就值幾百萬,不用考慮他是不是圓滑世故。

還有一點就是收入多元化,這一點在小城市不可能實現。我認識一位朋友,體制內的小職員,他喜歡讀書,他組建了讀書社群,每周雙休日給各大書店搞活動,一天能掙一萬元,一個月掙8萬元。他在單位不聲不響的,仕途有限,但他通過自己的愛好實現年入百萬。如果他在小城市,他就是一個書獃子,基本沒有出頭之日,還被人譏笑。

綜上,從我奮斗12年的經歷來看,北京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高房價這一座大山。上帝關上一扇門,但是打開一扇窗。北京給你提供了更多可實現的彈性空間和實現夢想的平台。北京充滿了生機活力,同時提供公平競賽的機制,只要你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多元化增加收入,當你買得起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在北京生活,消費不高,且豐富多彩。

很多人都追求一個夢想:財富自由。按照前幾年的標准,在北京實現財富自由需要2.7億元,2020年的新標准增長到3.6億元。北京是世界上千萬、億萬級富豪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基本上每百人中有個千萬富翁,每千人中有個億萬富翁。所以,你會覺得北京人怎麼這么有錢啊!頓時感覺自己很LOW,不禁產生自卑感,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你別忘了,全國的富豪都住到北京來了,有點錢的人都想在北京安個家。你年薪20萬,在北京活得像個草根,其實放眼全國,你已經跑贏了95%的人。

❻ 年輕人生活成本究竟有多少

一個成年人,普通一天的生活成本

以在沈陽租房的小夥子為例。

一日三餐的消費情況:早餐5元、午餐12元、晚餐15元

每天的交通出行費:地鐵往返共計6元

每天的房租水電費:42元

每天的煙錢:10元

粗略算下來,每天的花費是80元,每個月統計下來基本花銷是2400元。

除此之外,還有每個月的話費、買衣服鞋子的錢、跟女朋友一起吃飯、看電影,節假日送禮物的錢等等,算作每個月是3000元打底。

這也就意味著,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成本,一個月可能是5000元左右。

而這還只是一個沒有房貸、車貸壓力的普通人,生活成本就已經這般高了。

一個成年人,背負的是多個家庭的生活壓力

一個人的生活總是瀟灑,可是對於大多數成家育兒的人來說,需要承擔的是來自多個家庭的生活壓力。尤其是對於一些正值壯年的80、90後,很多都是獨生子女,也就意味著,一個成年人,不僅要承擔自己的小家,還有雙方老人家庭。

如果雙方老人沒有一些養老保障金或者醫療保險類的保障,生活是不是更加的雪上加霜,不僅是自己小家的日常花銷,還要包括孩子的教育、休閑娛樂等等,老人的養老、保健及住院醫療等費用。成家的人,生活壓力是一個人的N倍。

不論是哪方面的生活成本,都不能被拋棄,再多的苦,再難的罪,都得一個人來承受。

哪怕是遇見負債的問題,也只能咬咬牙,挺下去。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沒有得天獨厚的財務優勢,也沒有點石成金的吸金能力,每個人的日常都是在和這些生活成本做斗爭。

只有贏過生活成本,才有一個正常有序的生活,否則就會成為負債人,陷入到負債的深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