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蘋果為什麼值三萬億,不就是賣手機和筆記本嗎
用華為的架構體系,蘋果僅僅做了消費者終端業務,所以如今圍繞蘋果的終端產品有iPhone(手機)、iPad(平板)、Mac(電腦)、Watch(手錶)、AirPods(無線耳機)等系列這些產品,但在蘋果核心的業務下,這些產品特別是前三個產品手機、平板和電腦都是在行業銷量榜上有名的,而且蘋果的利潤也特別高,所以硬體方面賺錢是非常可觀的!
當硬體賣出去多了,覆蓋面多了,那麼蘋果自然就能想像到,兩端通吃的現象就會有了;蘋果應用商店周圍圍繞著的就是APP大軍,IOS開發可是和安卓一樣特別火熱的,既然谷歌的安卓都能獨立存活,IOS也不會差。基於IOS的手機系統下,也集成了很多的應用體系、支付體系、消費場景,這個蘋果是可以抽佣的,由於抽佣比較厲害,蘋果的這方面利潤也被戲稱為「蘋果稅」。
軟體方面給蘋果貢獻的營收也是非常可觀的,所以蘋果能夠占據智能手機領域的利潤半壁江山,還是硬體部分,那加上軟體應該不低了!別急,這還沒完!
蘋果還收購了很多企業,最知名的企業莫過於Beats電子和Beats音樂;如今看到很多耳機或者印象上面有一個logo「B」的圖標的耳機或者音箱就是這家企業生產的,而且主打的還是高端專業的,有很多音樂製作、電影級的企業都比較熱衷採用他們家的耳機。而且他們的印象也和很多企業、KTV、 汽車 等領域合作!
除了這些還有收購瑞薩晶元、Novauris、Beats、Siri、Emagic、Nothing Real、Power、NeXT Inc.、Proximity、P.A. Semi、Lala、Quattro、Intrinsity、Placebase、Shazam、IKinema、 Primephonic等系列企業!
當然這些收購的企業當中,有些是直接能夠產生造血功能,直接獲取利潤的,有些企業則是為了更好的豐富蘋果的軟體產品和硬體產品的!
為什麼2022年開年,蘋果的市值能夠這么高,價值三萬億,也有相關的專業人士分析是這樣的:
蘋果最厲害的不是其產品創造能力而是技術資源的整合,能夠把世界先進的 科技 技術整合的到自己的產品中並通過自己的產品實現這些技術的價值這讓蘋果現在成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蘋果擁有的技術中真正的自己研發的其實並不多,更多的是通過整合後獲得的。
通信基帶技術買的,晶元設計技術買的,蘋果唯一屬於自己研發的就是軟體系統,也正是這套系統讓蘋果從IBM打壓下生存下來了,也是因為這套系統成功的讓自己沒有被打上微軟的標識,成為了一個完全自主的企業,也是通過這套系統經過不斷的技術整合之後成為了現在市值最高的企業。
對 科技 界最沒有貢獻的企業卻成為了商業價值最高的企業,這算是對蘋果比較中肯的一個評價,在 科技 領域唯一的貢獻就是那一套系統軟體還是不是開源的,再有的話就是他們的產品的外觀設計了吧。其領導者喬布斯到現在的庫克都不是什麼技術上的大牛而是天生的商業奇才。
蘋果是一個極其成功的品牌
一個把電子產品做到奢侈品的品牌
你以為只是賣手機筆記本?
錯了,喬布斯從來不這樣認為。
蘋果有世界獨一無二的軟硬體生態和卓越的工業設計體系,幾乎每款產品都是引領潮流和 時尚 ,當然值得三萬億!
蘋果作為全球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可謂是家喻戶曉。2021年1月3日,蘋果公司市值首次突破3萬億美元,位列全球市值排名第一,同時在福布斯全球品牌價值100強中位居榜首。
自1998年推出的個人計算機iMac到2001年推出後風靡全球的音樂播放器iPod,再到2006年一經問世便好評如潮的MacBook,2007年引爆業界革命的iPhone,2010年開創 歷史 先河的平板電腦iPod,蘋果一直以「引領者」的角色推動著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
2012年8月21日,蘋果公司市值創紀錄地達到了6235億美元,打破了微軟創造的記錄,成為有史以來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也成為全球價值最高的消費電子企業,同時,蘋果還是全球市值最高、最賺錢的 科技 企業。
2020年,蘋果營收規模達2745億美元,較上一年度增長5%,凈利潤同比增長3.9%至574億美元,蘋果手機利潤佔比為2/3,拿走了全球手機市場66%的利潤。蘋果公司為何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下面筆者就為大家作一具體分析,捋一捋蘋果的成功之道:
一、創新是蘋果的靈魂,也是蘋果的企業精神
蘋果公司之所以被稱為創新和創意的代名詞,是因為它推出的幾乎任何一款產品都包含創新元素,使得全球手機用戶為之瘋狂。蘋果的創新體現在,通過設計創新保持其產品的新鮮度和時代感。
在蘋果公司,設計師們對每一項新的設計都要拿出10個完全不同的模擬方案,從中挑選出3個,最終決定挑選出一個最優秀的設計方案。並且要求這10個方案都必須要有充足的創新空間,這就保證了蘋果的產品能夠很好地保持著對人們的吸引力,使得蘋果的手機具有新鮮度。
不僅如此,蘋果公司對於一件新產品的研發,還會召開兩次非常重要的設計會議。一次是頭腦風暴會議,進行自由創新;第二次則將重心轉移到應用的開發,挖掘更多的潛在發展可能。由此可見,這一系列嚴謹、科學的設計方法締造了完美的產品。
iPhone高昂價格的背後,有領先的工業設計、強大的A系列晶元、流暢而穩定的ios系統作為支撐。
二、強大的研發能力
毫無疑問,蘋果公司具有十分強大的研發能力,正如喬布斯在發布iPhone一代時說過的一句話:「今天,蘋果要重新發明手機。「
蘋果善於自行研發各種配件,比如CPU、GPU,收購AR公司,指紋識別公司,感測器公司等。數據統計顯示,蘋果28年收購了74家公司。例如,2002年蘋果以30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名為Emagic的公司,當時這家公司的產品Logic Pro音樂軟體幾乎為所有的音樂愛好者所知。
成功收購這家公司後,蘋果就有了很好的音樂播放體驗。不可否認,蘋果有著超強的吸收和整合技術的能力。
三、有效的控制製造成本
蘋果採取了各種有效的控製成本的策略,首先,選擇大型有實力的代工廠,最大限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其次,集中采購,減少型號數量等,都有助於蘋果控製成本。據分析蘋果手機的硬體成本只佔到零售價的31.5%。
一般情況下,蘋果一年只發布1到2款iPhone手機,其元器件通用程度很高,這樣就容易形成非常大的訂單。我們都知道」量大優惠「,這一簡單道理,蘋果因此能夠拿到更加優惠價格的製造訂單。
另一方面,大訂單的誘惑使得供應商之間的競爭激烈,導致蘋果拿貨的價格更低。最後,iPhone采購自己生產的A系列處理器,進一步壓縮了價格成本。因此,蘋果具有其他手機廠商所不具備的成本優勢,這也是iPhone手機高利潤率的基礎。
四、奉行極簡,產品必須易於使用
喬布斯在這一點上非常堅持,他是一個極簡主義的推崇者。正因為如此,工業設計也成為蘋果在製造產品時非常關鍵的一環。按照蘋果的製造理念,如果產品不易使用,則認為它對消費者而言是沒有價值的。
這使得蘋果公司從第一天起就注重用戶界面設計,軟體和硬體工程師每天以此鞭策自己。他們製造的產品必須是直觀的,易於理解與學習。隨著技術變得更加復雜,而同時用戶要求更多的功能,保持簡單就是個難以完成的任務了。
即便如此,蘋果仍然是唯一一家把易用性看得比產品本身還重要的公司,而蘋果手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用事實證明了,這項選擇是正確的!
五、先進且與眾不同的管理理念
蘋果公司的管理理念是,產品至上、人才第一、追求完美、敢於殘忍、嫁接藝術、不斷學習、極簡主義、守住秘密、保持團隊、多獎少懲。
六、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積極轉型
自庫克掌舵蘋果以來,蘋果公司積極推進面向服務轉型,以此減少對iPhone的依賴。這也預示著未來以服務為核心的業務將開啟蘋果的新時代,也預示著手機行業的硬體時代即將過去。
蘋果2020年來自服務板塊的營收較上一年同比增長16%至538億美元,占總收入比例提升到20%。作為蘋果公司第二大業務板塊,未來幾年,服務板塊業務有可能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受服務業務轉變推動可穿戴設備的強勁需求,蘋果Apple Watch是全球最暢銷智能手錶。Apple Watch之所以能夠如此暢銷,核心在於 健康 醫療管理,尤其是心率檢測,整體來說,Apple Watch的功能不再局限於一款智能硬體,而成為人們的 健康 生活設備。
新一代Apple Watch Series 6在上一代 健康 功能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推出新功能,可以測量血氧飽和度,從而使用戶更好地掌握他們自身的 健康 狀況。
結語
總之,蘋果公司成功的經驗,告訴人們一個道理,那就是, 創新永無止境! 在快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創新是企業取得進步和成功的唯一動力和源泉,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優勝劣汰加速的市場環境下,只有不斷進取、 探索 、創新,才能勇立潮頭,占據行業發展的制高點。
實際就是資本炒作!
應該不是簡單的手機和電腦 產品,蘋果公司帶動的是一個生態鏈,有一大批 科技 人員給蘋果公司輸入能量。
因為蘋果在市場上銷售的的手機、穿戴設備、電腦等產品,都標配自己研發的晶元和操作系統以及各種專利專項技術,領先全球各大行業,只要你使用其中某項技術,就必須要交稅或者交錢,所以蘋果市值值三萬億。
蘋果無線耳機業務的利潤已經能完爆國產手機廠商了
生態閉環
一個ios都值幾千億了,多少手機廠家遙不可及,
Ⅱ 蘋果價格「跳水」,果農種植效益下降。種植戶應該如何控製成本
今年開春以來,冷庫蘋果持續低迷的價格直接影響到早熟蘋果的行情,加之肥料價格上漲幅度大,種植效益下降,果農抱怨吃不消,許多人就尋思著怎樣能控製成本。針對這種現象,我的意見是:在提高果品質量、拓寬銷售渠道上下功夫,而不是一味地控製成本。
2.現在種果樹的基本都是60、70後,子女們大都在城市打拚,有他們的交際圈,這一點完全可以利用起來。附近有位果農,女兒在成都上班,開始只是在自己居住的小區鄰居們之間介紹家鄉酥梨,寄過去10件試試,結果口口相傳,相繼售出1千多箱,他家的梨子就這樣賣完了。廣大果農朋友可以讓在外的孩子們效仿著試試。
針對蘋果生產不景氣的狀況,果農朋友首先要做的是如何科學務園,生產優質果,而不是想著怎樣控製成本。其實科學施肥澆水、及早預防病蟲害和合理的修剪間伐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壓縮了生產成本,並提升了果品質量,如果能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那提質增效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Ⅲ iPhone估將打破平均銷售單價紀錄,蘋果的利潤率是怎麼提高上去的
iPhone估將打破平均銷售單價紀錄,蘋果的利潤率是怎麼提高上去的首先是通過讓一些中國國內的企業代加工來降低生產的成本,其次就是新一代的蘋果手機會沿用上一代很多的技術創新程度不是很大所以也保證了利潤空間,再者就是蘋果手機的很多供貨商都是一些性價比很高的供貨商,另外就是蘋果手機操作系統處於生態閉環的狀態所以他們的服務成本相對較低,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iPhone估將打破平均銷售單價紀錄,蘋果的利潤率是怎麼提高上去的。
一、 通過讓一些中國國內的企業代加工來降低生產的成本
首先就是通過讓一些中國國內的企業代加工來降低生產的成本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具有很強大的代加工的能力並且勞動力相對廉價所以很多的外資企業喜歡和這些中國企業長期合作。
蘋果公司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多渠道的創新能力。
Ⅳ iPhone公司為了節約成本,都干過什麼事情
作為全球最賺錢的手機公司,蘋果最近幾年經常會“偷工減料”。在節約成本方面,蘋果的一些做法是讓果粉很氣憤的。廉價的5W充電適配器在快充技術方面,蘋果一直比較落後。值得欣慰的是,自iPhone 8系列以後的手機都支持快充了,並且支持18W的快充。然而,蘋果標配的卻是廉價的5W充電適配器。
使用高通的基帶,蘋果需要繳納更高的專利授權費用。長達一年多的專利訴訟後,蘋果向高通支付了45億美元的和解費用。如果不是因為廉價,蘋果不會用英特爾的基帶。相比高通的基帶,英特爾基帶性能差,而且信號不穩定。總之,在喬布斯去世後,蘋果給消費者的印象就是,為了節約成本絲毫不考慮用戶體驗。比如,廉價的5W充電器,還有糟糕的電池續航,這都是蘋果節約成本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