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豬如何減少成本
1、雞糞喂豬:為了降低養豬成本,養豬戶應同時飼養一定數量的雞,利用雞糞喂豬。雞糞經過加工處理、烘(曬)干殺菌,或鮮收加在飼料中喂豬,不降低營養水平,能達到節約飼料的效果。
2、開豆腐坊養豬:加工豆腐中,產生的豆腐渣和豆漿水粗蛋白質含量高,用來喂豬,豬增重快、出欄早。
3、開油坊養豬:配製全價飼料,需要豆餅。市售豆餅一般價格很高,加工油料,可利用榨油後的豆餅,也可利用榨油後的胡麻餅、葵花籽餅、花生餅、菜籽餅、油籽餅(和豆餅營養價值相當)調配全價飼料,這樣可降低養豬成本。
4、種草養豬:種草即是種青飼料,青飼料要選擇產量高、營養價值高、適合豬食用的品種,並要多品種搭配,使各種青飼料的營養互補,同時還要有利於青貯。如能滿足豬全年青飼料的需求,可代替50-60%精料。
5、釀酒、釀醋養豬:利用酒糟、醋糟配製全價混合飼料喂豬,豬愛吃,生長快。
2. 農村養豬,如何降低養殖成本
降低養豬成本的主要途徑有兩個方面:一是提高產量,二是盡可能節約一切費用,並即「增產節約」四個字,而要做到這個要求,一是採用先進技術措施,二是要改善經營管理,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 1 )根據豬的生長發育特點,制訂適合本地區,價格便宜的飼料配方,可降低飼料成本。
( 2 )實行自繁自養,可以降孫世低育肥用斷奶仔豬的成本廳滾費用,減少疫病發生,從而降低飼養成本。
( 3 )在保證生產的前提下,節約其他各項開支,壓縮非生產費用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第一,充分合理利用豬舍和各種機具及其他生產設備,盡可能減少產品所應分攤的折舊;第二,節約使用各種原材料,降低消耗,減少浪費,其中包括飼料、墊草、燃料、醫葯費用等;第三,努力提高出勤率和勞動生產率,在實行工資制的勞動報酬時,在每個工作日報酬不變的條件下,勞動生產率越高,產品生產中支付的工資越少;第四,盡可能精簡非生產人員,精打細算,節約企業管理費用。
( 4 )採用科學管理技術,則伏肢為豬的生長育肥創造適宜的條件,加快豬的生長速度,縮短飼養期,即可相對地降低飼養成本。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往採納
3. 如何有效降低養豬成本
豬瘟讓豬的價格暴漲,很多小夥伴吐槽說以後恐怕只能吃菜吃不起肉了,對於養豬的人這算是一場商機,怎麼養豬省錢又長得快呢?
要想豬長得快必須讓豬能夠把吃的飼料充分吸收,做到以下方法最多可以節省10%的成本。
根據調查,建議您使用河南寶林生物科技旗下的「肥88」,該產品能夠被肥豬很好的吸收營養。.
據調查,肥88富含多種名貴中葯維生素以及營養性菌類,以及代謝產物還有發酵物,能夠促進營養的吸收。
由於其口味良好,能夠讓豬胃口大增,增加食量的同時,也易消化,所以吸收好,適合增重。
該產品成分含有一定營養成分,能夠抵抗細菌,避免肉豬生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發病風險。
該產品有助於消化,可以防止豬的腸道內形成病菌還有微生物,其糞便里不會存在不消化的飼料殘渣。
使用三天,豬的食量大增,使用15天,通體光亮,使用20天體重增加能夠形成雙肌背和雙肌臀。
4. 如何降低生豬飼養成本呢
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降低飼料成本。養豬的主要成本來自於豬飼料,而成品飼料價格居高不下,使用飼料發酵劑利用當地盛產的玉米秸稈、木薯渣等廢料自製的青貯飼料,與成品飼料混合使用則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節約飼料費用支出。如母豬飼養管理,合理地飼喂青貯飼料,可減少三分之一以上的配合飼料投放。
根據生豬的生長期合理調整和適度把握飼料飼喂量。在育肥前期,豬生長發育較快,對飼料的營養需求量高,此階段可以讓豬自由採食,充分提高生豬的生長速度。後期肉豬長速開始變慢,累積脂肪,不宜飼喂太久,應考慮適時出欄,減少飼料喂養成本。
強化豬舍清潔衛生,降低隱性成本費用支出。保持豬舍的干凈衛生,不但可以減少病菌及寄生蟲的感染,防止各種豬病的發生,還能有效控制養豬用葯成本。
因地制宜飼養性價比高的特色品種。目前國內主要有對飼料營養水平要求高、生長速度快,但肉質較差的瘦肉型良種豬和耐粗飼料、肉質鮮美,但生長速度慢的土雜豬兩種,一般來說土雜豬豬肉要比瘦肉型豬貴一點。因此,養殖戶要根據自身條件、市場需求有選擇地喂養性價比高的豬種,最大限度地減少飼養成本和增加收入。
提高飼養人員科學管理水平。減少或降低管理人員的費用支出,同時盡可能減少非生產性投入,在飼料成本無法壓縮的情形下,也可有效減少養豬隱性成本,在當前面臨養豬的困境下,對提高養豬效益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
5. 養豬如何降低成本
參考信息:中國畜牧街這有一篇「養豬如何扣成本」看看......
利潤=銷售收入-成本 市場價格我們決定不了,要想實現利潤最大化,只能從成本這個環節入手。由於玉米漲價,飼料、人力、葯物各種成疊加,吞沒了利潤。除了占養豬成本重頭的飼料,還有哪些地方能「摳」出利潤?以牧原公司為例,養豬成本950元~1050元/頭(均重200斤/頭),每頭豬的利潤150-200元,即使是在今年1-6月份豬價低迷時期,公司都沒出現利潤負值。成本控制是關鍵。細分各項生產指標在生產過程中,共有母豬、哺乳仔豬、保育豬等9大指標構成1050元/頭的成本,詳細分析一下這些指標是否有空間可挖,來降低生產成本。第一,2009年牧原公司妊娠母豬分娩率85%,目標是達到90%;母豬窩產活仔數目標是13頭,實際是9.2頭。這個指標還有很大的空間。第二,哺乳仔豬的成活率,目標是98%,09年達到了98.7%,超了一點。第三,保育豬70日齡成活率是97.3%,目標是98%;6-25kg的飼料報酬,目標是1.5:1,實際是1.7:1;70日齡體重目標是30kg,現在只有26kg,這些指標,有需要改進的地方。第四,育肥豬成活率97%,目標也是97%。這個乾的不錯!綜合飼料報酬3.0:1,目標是2.5:1或2.3:1,有待改進。第五,每頭母豬能供上市肉豬20.7頭,目標是25頭,空間較大。還有屠宰率、健康程度、飼養管理等方面需要我們考究。母豬淘汰時機何時淘汰母豬最好?多大體重,幾胎合適?如果8、9胎才淘汰母豬,此時老母豬肉質差、價格低、體重小,效益低。建議生產五胎左右時就淘汰母豬,此時母豬肥壯、體重230-250公斤、肉質很好。母豬在產崽(共產40多頭小豬)的過程中同時體重增加,相當於又長了一頭肉豬。賣這樣一頭母豬,能產生800-1200元額外利潤。從綜合效益來看,若母豬淘汰適時,能降低10 -30元/頭的成本。控制飼料成本飼料成本佔61.94%以上,它的挖掘空間有多大呢?飼料配方方面,對任何階段的豬都要做精準配方,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育肥豬後期和經產妊娠母豬這兩個階段可使用無豆粕日糧。這兩個配方牧原在03年做了對比實驗,與經典玉米—豆粕型日糧相比,在當時豆粕價格高漲時,每頭豬飼料成本下降幅度最高128元,全群料比3:1左右。06年牧原啟動了自己獨特的豬營養體系,將每頭豬飼料成本降低100-150元。在設計配方時,要注意幾個誤區:1、以生長速度和料肉比為衡量指標;2、用提高營養來提高豬生長速度;3、輕理論,重感覺。事實上,豬長得好不一定效益就好,關鍵看成本是否控制的好;不要只盯著料肉比,最終要依據投入產出比來決策;更不要期望用額外的飼料營養代替飼養管理的不足;據四季氣溫、原料行情的變化及時調整配方。此外,合理設計欄舍,如採用水暖和地暖比用管道送熱風能降低五倍的成本。所以,成本壓縮就是從這些管理細節「摳」出來的。
6. 如何有效降低養豬成本
提高生產成績,多產少死快長。提高生產性投入的利用率,盡量節約和降低非生產性支出。具體地說,提高勞動生產率,避免設備、投資和勞動力的閑置;加強飼養管理措施,使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PSY數值,即平均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的數量;提高飼料、飲水和獸葯利用率,避免浪費;把握價格行情,適時適度儲備生產資料。節約和降低非生產性支出,對糞污等進行資源化利用,降低生豬生產成本,才能謀取最大的效益。
7. 養豬如何降低成本
1、及時去勢。在養豬過程中,要想達到提高飼料轉化率,要豬生長的更快,這就要及時去勢,因為性激素的原因,豬好動、易打鬥,導致生長緩慢,還會降低飼料的轉化率。而將豬去勢後,它的性情會溫順很多,易於管理,而且往往是吃完睡,睡完吃,所以生長速度快,這樣能極大的提高飼料的轉化率。一般去勢時是在仔豬一周齡時進行。
2、建立科學規劃的飼喂方法。要根據豬前期生長慢、中期生長快、後期又變慢的發育規律,為了過多更高的飼料報酬,可以採取直線育肥的飼養方式,縮短飼養周期,節約飼料。同時在飼喂時要實行精飼、粗飼以及青綠飼料的合理到,飼喂時實行濕拌料飼喂方式。在每天飼喂時採取日喂三餐餐制,這樣能減少多次飼刺激豬群運動,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及飼料的浪費,降低飼料利用率。
3、定期驅蟲。寄生蟲感染時影響豬群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它是一種營養消耗病,很多養殖戶在養豬過程中會發現,豬每天吃得也挺多的,但是就是不長肉。這就是寄生蟲在搗鬼,它吸收了很多的營養物質,導致豬生長緩慢,所以建議豬場每年需要驅蟲2-3次。可以選擇在春秋兩季進行驅蟲,這時是寄生高發時期,如果寄生蟲比較嚴重,可以相對應的增加驅蟲次數。
4、適宜的環境。豬舍的建設布局喲啊合理,在養殖過程中要保持圈舍乾燥衛生,夏季散熱性好,冬天保暖性好,為豬群生長發育創建一個有利條件,盡可能的減少疾病發生,降低維持消耗,提高飼料利用率。豬的生長適溫在17-21度,過高過低都會導致其生長速度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