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固定成本總額公式
固定成本總額公式是:固定成本總額=最高點業務量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高點業務量=最低點業務量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低點業務量。
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變動成本×業務量,對固定資產項目,我國准則要求列示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固定資產凈值三項,但不包括土地。
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❷ 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銷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單位可變成本*產量=單位售價*產量。
固定成本總額=最高點業務量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高點業務量或 =最低點業務量成本-單位變動成本×最低點業務量。
相關信息:
企業管理當局在會計年度開始前,根據經營、財力等情況確定的計劃期間的預算額而形成的固定成本,如新產品開發費、廣告費、職工培訓費等。
由於這類成本的預算數只在預算期內有效,企業領導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變化,確定不同預算期的預算數,所以,也稱為自定性固定成本。這類成本的數額不具有約束性,可以斟酌不同的情況加以確定。
❸ 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計算公式是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銷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加單位可變成本乘產量等於單位售價乘產量。固定成本總額等於最高點業務量成本減單位變動成本乘最高點業務量或等於最低點業務量成本減單位變動成本乘最低點業務量。
變動成本的計算公式說明
產品成本等於直接材料成本加直接人工成本加變動製造費用,變動成本法把固定製造費用視同期間成本全額計入當期損益。在變動成本法下,利潤的計算通常採用貢獻式利潤表。該表一般應包括營業收入、變動成本、邊際貢獻、固定成本、利潤等項目。其中,變動成本包括變動生產成本和變動非生產成本兩部分,固定成本包括固定生產成本和固定非生產成本兩部分。
❹ 如何計算固定成本
盈虧平衡原理:固定成本+可變成本=銷售收入。即,固定成本+單位可變成本*產量=單位售價*產量
列方程既可以算出盈虧平衡點產量,假設為X件,
(1)當固定成本為50萬元時,則500000+10X=20X
X=50000(件)
(2)當固定成本為60萬元時,則600000+10X=20X
X=60000(件)
答案補充
盈虧平衡點實際就是:總成本=產品總收入(在假設能全部售出的前提下)時的產量
當固定成本為50萬元時圖如下:
我現在暫不能提供圖,過會兒我試試看
答案補充
作圖方法:
畫一坐標,以O點向右延伸的橫軸X表示產量(件),向上延伸的縱軸Y表示成本和產量(單位為元)。
圖上畫3條直線:
第一條,平行於X軸,代表固定成本。
第二條,以Y軸上固定成本始點出發向右上方畫一斜線(斜率較小),此線表示變動成本
雖產量的增加而增加。
第三條,自原點O出發向右上方畫斜線(斜率較大),表示銷售收入雖產量增加而增加。該線在坐標右上方與第二條線相交,此交點對應的X軸數值表示盈虧點產量。
交點對應的Y軸數值表示總成本即「固定成本+總變動成本」,也表示總收入。此時,總成本=總收入,盈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