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叫做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即能被某個責任單位或個人的行為所制約的成本。
② 通訊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是什麼
所有企業的成本管理幾乎相同,你可以參考其他行業的。
現代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企業產品質量與價格的競爭,若質量已達最優,價廉便成了首要的競爭手段。此時,成本是否領先便成為競爭成敗的關鍵。為此。筆者結合福建實達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企業」)實際成本管理實踐,通過不斷調查、研究,總結出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十要點,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組織機構是成本管理的關鍵
企業應當建立寶塔式的成本管理組織機構,由上至下包括成本管理委員會、成本管理辦公室及基層成本管理組,這些組織機構能否高效運作決定了成本管理的效能。成本管理委員會是實施全面成本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由企業總經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財務總監等經營班子成員組成,其職責是:制定成本管理的總體政策,確定成本管理目標,審議成本分析報告,進行成本重大決策;成本管理辦公室執行成本管理委員會的任務,由各部門負責人和企業管理部組成,其職責是:制定企業成本管理的具體制度和規定,指導、審查企業各部門編製成本預算方案並編制企業的總預算,監督企業成本控制的執行,對成本控制執行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基層成本管理組由各部門和車間的成本管理員組成,其職責是:負責本部門成本預算的編制、實施、控制和總結。
健全的成本管理組織機構必須與企業組織機構相適應,與企業業務特點和規模相協調;必須明確職責許可權,形成科學、有效的分工合作機制;必須有利於提高成本管理效能,促進成本控制有效實施。
二、基礎工作是成本管理的前提
抓成本管理,首先要從基礎工作抓起,扎實的基礎工作是順利開展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管理基礎工作主要包括原始記錄、統計報表、技術經濟情報以及數據管理和資料貯存等管理工作。
企業應當加強成本管理的原始記錄和統計報表的統一管理,責成企業管理部主管這項工作,統一規定成本管理的原始記錄和統計報表的格式、內容和計算方法以及填寫、簽署、報送和存檔等管理辦法。
企業應當做好經濟情報工作,根據企業成本管理的實際需要組織情報收集、明確情報重點、進行情報加工,為企業開展成本管理提供相關的經濟情報。
企業應當建立電子計算機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對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商品銷售等數據進行收集、存貯和檢索,把數據變為信息。信息工作涉及企業所有科室和車間,各部門應加強審核,認真、負責地完成各項成本管理的數據記錄。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企業成本管理基礎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關繫到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有些企業成本管理混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成本管理基礎工作沒有做好。一旦重視了這項工作,就可以很快扭轉被動局面,所以有人比喻企業成本管理好像一棵大樹,基礎工作是樹根,只有根深才能葉茂。
三、材料采購是成本管理的源頭
采購成本作為企業最大費用構成部分,在整個製造成本中始終占據主要位置。可以說。采購行為提前決定了企業最終產品的成本,是成本管理的源頭。
企業應當成立以總經理為主任,副總經理為副主任,供應、生產、技術、質量、財務和審計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采購招標委員會,其主要職責為:供應市場調研分析,供應商審核與選擇,控制材料采購數量和質量。招標委員會中專門設立信息小組,廣泛收集各種材料的市場信息,綜合測評材料市場產量、質量和價格,給競標提供采購可比價;招標委員會中還要設立材料成本分析小組,對所采購的材料成本開展分析,提出材料采購參考價,作為競標的重要指標。
企業招標委員會通過網站、報紙、雜志和電視廣告等發出招標公告,加大采購材料內容的公開力度。在公正、公開的方式下,通過現場競爭、事後評審辦法,擇優選用供應商。評審必須充分考慮供應商的信譽和財務狀況,材料的數量、質量和價格以及供貨時間等因素。
實踐證明,企業實行材料公開競標采購,既保證了采購材料的數量和質量,又杜絕了因回扣導致的腐敗行為,可大大降低材料采購成本。
四、成本設計是成本管理的出發點
企業應當加大新產品投入研究和老產品技術改造的力度。改變過去新產品設計或老產品改造時主要注重產品質量、加工工藝、使用設備等,很少考慮產品成本高低的局面。對產品設計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選擇最佳方案,以控制投產後的產品成本。
具體辦法為:首先為它確定一個目標成本,作為設計成本的控制界限。新產品的目標成本根據競爭價格和目標利潤求得,老產品的目標成本參照國內先進水平或原來成本基礎上考慮一個降低額求得。產品目標成本確定後。為了確保其實現,應用成本一功能分析,確定功能重要性系數,將產品目標成本分解為各系統、部件乃至零件,使產品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有一個具體的、明確的目標成本,作為評價各技術設計方案經濟效果的依據,從而使設計方案能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佳效能。
實踐證明,產品成本的絕大部分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已確定,如產品工藝流程、使用材料等,待產品投入生產後再採取措施降低威本難度很大,因此,企業成本管理強調管理的重心從產品生產階段轉移到產品的開發設計階段。
五、成本責任是成本管理的重點
企業應當推行成本責任制度,實行成本費用分級分口管理責任制。具體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從縱向上明確從廠部到車間、班組以至個人在成本費用控制方面的內容;二是從橫向上明確各職能部門成本費用管理的內容。年初對企業本年成本費用指標進行全面預算,在充分考慮企業內外各項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制定出合適的成本目標,轉化成各項具體指標層層下達至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使成本費用預算落到實處。
企業應當形成成本責任的三級管理體制:成本管理辦公室負責成本指標的制定,並對各項指標的執行情況進行控制、分析及月末考核;車間和部門單設核算點,負責跟蹤各項成本費用發生的情況,編製成本費用表,每月需對本車間和本部門的成本進行分析。找出成本超支的原因;班組主要負責管理生產中的能耗與物耗兩項實物量指標,從生產的源頭控製成本的支出。
在成本管理上,嚴格區分可控與不可控成本費用,凡是責任單位或責任人有權核準的成本,該項成本便為可控成本,單位或個人就得負責控制此成本的開支。
成本責任是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充分考慮企業規模和自身生產經營特點;考慮企業目標管理和提高整體效益的需要;考慮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發展後勁;考慮各責任單位的責權利的統一;只有把成本責任科學、准確、合理地分配到單位或個人,成本控制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六、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手段
企業應當開展成本分析,把一定時期的實際成本同預算成本進行比較,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對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變動對成本升降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產品設計、生產工藝和勞動組織等方面挖掘節約生產耗費的潛力;對同類型企業的同類產品單位成本進行分析,尋找差距。
企業成本管理辦公室把成本與生產、技術、勞動組織和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聯系起來進行綜合研究,全面分析成本情況,查明節約或浪費的原因,分清成本超支的責任,總結成本管理的經驗教訓,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消除影響成本的不利因素,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之目的。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手段。通過成本分析,可以正確認識和掌握成本變動規律i可以對成本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對執行結果進行正確的評價;可以為編製成本預算和制訂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i可以給未來的成本管理工作指出努力方向。
七、溝通協調是成本管理的保證
在成本管理過程中,各部門因為成本控制問題常常發生矛盾,這些矛盾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成本控制的標准與實際指標差額較大;另一種是成本控制和各部門之間出現矛盾,需要解決。對於前一種問題,成本管理辦公室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差額產生的主客觀原因,若是由於成本控制部門工作的原因造成的,則與該部門一起研究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辦法;若是由於成本控制標准制定得不夠合理,則提出修改成本控制標準的意見。經過一定程序審批後加以修正。對於後一個問題,成本管理辦公室要先查清原因,在有利於生產經營的原則下,動員相關部門協商。達成比較滿意的協議。若協商無果,成本管理辦公室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仲裁,以維護部門或個人的合法權益。
要通過溝通協調解決好成本管理中出現的矛盾,維護各單位的經濟利益,保證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八、勞動效率是成本管理的著眼點
生產過程的低效率是人工成本的極大損失。提高工作效率關鍵是提高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做到生產管理中人力資源配置最優。杜絕人浮於事。勞動效率差異產生的原因,既有機器設備性能、材料質量和生產工藝以及產品設計等外因,也有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勞動紀律和勞動態度等內因。所以,企業應當通過改革生產工藝、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改善勞動條件和勞動組織、改進操作規程、使用新的材料以及進行員工培訓等措施,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單位產品中的勞動消耗。
由此可見,成本管理要著眼於科學地組織人們的勞動,合理地使用勞動力,採用先進的勞動組織形式,將企業投入的各種生產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正確地處理勞動過程中的分工協作關系。從而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
九、全員參與是成本管理的思想
企業應當開展成本指標分解到人、合理化建議、成本管理提案建設等活動,年終對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室、車間、班級和個人,評出「先進單位或先進個人」,給予總經理特別獎勵。
通過開展這些活動,鼓勵了先進,鞭策了落後,以先進典型帶動和影響後進,可充分調動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積極性和創造性,改變了過去那種「廠部算、基層干、盈虧與我不相干」的局面。促使員工從自身做起,結合自身工作特點,主動尋找降低成本的方式與方法,為成本的降低出謀獻策。
實踐證明,企業成本www.shnhbxg.com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企業的所有部門和全體員工,只有充分調動全體員工力量,共同努力管理成本,才能促使目標成本順利完成。
十、信息化是成本管理的創新
企業實現信息化後。處理市場信息、應對市場需求的能力大為增強,企業的營銷模式由過去的按庫存生產變為按市場需求、按用戶訂單生產,使企業生產營銷的決策管理建立在真實、及時的市場信息上,從而減少了決策的盲目性,避免了無效生產的浪費。
企業實現信息化後,克服了既有成本核算模糊和滯後的弊端,實現了實時、准確的成本核算,使企業決策建立在可靠、真實的信息上,財務運作變得透明而易於監控,比較好地解決了企業賬目不實、「跑冒滴漏」和「暗箱操作」等一系列問題。
企業實現信息化後,通過網路辦公,加強了內部員工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決策管理者與一線員工之間的溝通,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辦公成本。
實踐證明,信息化建設使企業成本管理方式全面創新,由於信息的靈敏、准確,使企業生產、銷售和財務各環節運轉大大加快,從而節約了成本。
綜上所述,成本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對於加強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增強市場競爭力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成本管理不僅要減少支出,而且要通過對業務模式創新、流程優化、提高員工技能和能動性等措施達到高效運營、最大化運用資源之目的。
③ 什麼是可控費用
可控費用是你可以通過良好地運作而向有利的方面發展的那些費用。同時,這些費用也可以很快就失去控制。這里給你歸納了幾種可控費用:
銷售成本:這類費用包括食物和飲料成本。銷售成本表示你在原材料上的花費,反映了購買菜單相關原料時所花費的金錢。由於原料價格是波動的,支出費用也會變化。如果購買奶油和乳製品的價格很高,你的冰淇淋自然也會賣得比較貴。
如果你出售其他東西,如圓領襯衫或者是訂制的辣醬,你為了把這些東西賣給顧客,進貨時支出的費用就可以認為是這類費用。工資表:這類總的費用包括薪水和工資,還包括其他與員工相關的費用,如福利、稅收以及員工的工傷保險。產生的銷量越多,員工工作的時間越長,你要支付給他們的工資也就越多,同樣要繳納的稅收和要支出的一些福利也就越多。所以,預算開支時要把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
薪水可能並不像是一種可控費用,因為你每次給經理發放的薪水數目都是一樣的,不管他在餐館里工作了10個小時還是110個小時。但是,如果你的銷量最終無法承受另一個經理的薪水,你就不能僱用一個經理。合著者邁克爾在餐館中設立了一個額外的賣酒計劃,利用賣酒的收入來僱用一個酒侍或是酒類專家。盡管他現在的預算可以支撐這份額外的薪水,但是他發現他根本就不需要一個酒侍,這樣他每年就能在這里節約幾千美元。其他可控費用:這包括以下幾種。
● 直接經營費用:這里指的是一些雜項費用,如制服、亞麻布製品、餐桌器具、紙張、清潔用具,等等,這些費用都是你必須支出的。對每一個餐館來說,這些費用是經營過程的產物,在某種程度來說是必需的。
● 音樂和娛樂設施:包括現場演奏家、衛星電視或音響系統等。
● 營銷費用:你可以控制支出的費用,但是許多餐館都會在廣告活動、促銷以及市場調研(趨勢、競爭性分析以及行業信息)上花掉一些錢。
● 能源和公共設施:這些都是可以控制的,因為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隨手關燈關水龍頭。
● 人事和行政管理:這類包括辦公室用品,郵遞、電話、稅金以及分期付款。還有專業費用,這里指的是律師費用。此外,還有你以餐館業主的身份支付以及銀行收取的信用卡費用。
● 維修保養費用:這類費用包括儀器設備的保養維修。
④ 可控成本指的是什麼成本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可控成本指的是可由負責該部門的經理人員的行為所左右的成本。
馬上就要2015年下半年CMA資格考試了,在這里祝大家好好考試,每個人都超常發揮,取得好成績!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⑤ 可控固定成本和不可控固定成本分別有哪些
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區分是相對的與成本責任中心所處的管理層次的高低、管理許可權的大小及控制的范圍的大小有關同成本發生的空間有關。
可控成本(驅動成本的客觀因素)是指在一個期間內隨合理地為負責該項成本的管理人員所能控制的成本;與此相反的,即為不可控成本(驅動成本的主觀因素)。
1、可控成本是你能夠通過控制增加或者減少的成本 ,如:辦公費、招待費、差旅費、汽車費用、通訊費用、其他、福利費、燃料及動力、工資、製造費用、主營業務成本這些費用你可以多花,也可以少花。不可控成本是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產生變化的成本,如稅金及附加、銀行貸款利率、銀行手續費等。
2、區分成本的可控與不可控,目的是為了區分成本責任。成本責任中心只對自己可以控制的成本負責,不可控成本不應成為業績考核的內容。
3、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的區分同成本發生的空間有關。有些成本,即使是處於同一層次的成本責任中心,對有些中心是可控的,對有些中心則是不可控的。例如,材料采購成本的高低對於負責采購工作的供應部門來說是可控的,而耗用材料的生產車間卻無法控制材料價格的高低,他們只對材料單耗負責。變動成本,是指隨業務量變化而變化的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不隨業務量大而變化的成本,雖然名為固定成本,但也只是相對業務量來講,並不是說這個成本全部是固定不變的,他也能變化,管理精細就能控制小一些。
那麼對應的可變化的固定成本就屬於可控成本,不能變化的固定成本就屬於不可控成本。
折舊費,房租費,員工保障工資,各種長期待攤費用等就屬於不可控固定成本。
那麼可以變化的,比如管理人員績效工資、水電費,辦公費等費用,管理精細一些就能使該費用少一些,這些就是可控固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