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加成的前提是什麼
擴展閱讀
如何找資源客戶加微信 2025-04-25 14:33:26

成本加成的前提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8-08 01:23:18

㈠ 成本加成法

成本加成法

【概述】
成本加成法就是在各中間產品的成本基礎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內部利潤作為內部轉讓價格的方法。其內容主要包括加成率的選擇和確定加成的基礎。
【加成率的選擇】
★ 原則
成本加成應使各分部部門所獲得的內部利潤真正地反映它們的貢獻水平。
★ 常用利潤率
目前在價格制訂和利潤考核最常用的有二種利潤率,即成本利潤率和資金利潤率。這二種利潤率各有其優缺點:(1)成本利潤率反映了已耗用資金與利潤的關系,計算也比較簡便;但運用時,轉移價值對利潤的影響過大,容易造成耗料多、配件多的產品利潤率高,處於加工後階段的分部利潤高
的現象,這樣既會使利潤分配不合理,又不利於促進節約物料的消耗。(2)資金利潤率反映了資金佔用與利潤的聯系;但是用此率則不能直接促進節約資金和加速資金周轉,而且確定各產品的資金佔用額比較困難。
【加成的基礎】
原理 各分部、分廠按中間產品的加工成本,即按本分部、分廠內發生的料、工和費用加成,而把上一分部、分廠轉來的成本從加成基礎上剔除掉,避免重復計算。
注意 實務中計算產品外部銷售價格時,加成的基礎是該產品的全部成本。在制訂內部轉讓價格時,若加成的基礎仍選用中間產品的全部成本,則買方分部就會在計算內部利潤中佔便宜,賣方分部就會吃虧。

稅務機關在日常實際工作中,只對不符合獨立核算原則(也稱正常交易原則)的關聯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價格進行調整。因此,只要你公司採用「成本加成法」或其他方法來確定正常業務利潤後形成的關聯交易價格,不違背獨立核算原則並有充分的理據支持即可。
「成本加成法」中的成本是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企業會計制度》以及獨立核算原則所應計算及定價的成本項目。

㈡ 物流成本計算的前提條件是什麼

物流成本計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第一步,是收集物流活動經濟數據的主要渠道和途徑,使物流過程透明化。
物流成本計算的前提條件:
(1)了解企業物流成本內涵及形成機制
企業物流成本的形成和整個運作流程,對於物流管理人員而言是不陌生的,但物流成本計算通常由會計人員來完成。由於企業部門職責和人員分工的細化,會計人員往往只負責產品成本的核算以及其他財務管理工作,而不能以系統和全局的觀點了解和掌握物流的運作過程,且由於傳統產品成本計算思路的影響,對物流成本計算會不自主地產生抵制情緒。因此,准確計算物流成本,首先是會計人員或其他成本計算人員必須了解物流及物流成本的內涵,了解企業物流成本形成的過程。對企業會計人員而言,物流成本計算的准確程度取決於其對物流及物流成本內涵的把握程度。
(2)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各有關部門密切協作
物流成本計算可與產品成本計算同步,也可在期末單獨計算,無論哪種方式,均要求有健全規范的會計工作流程,有完整可靠的原始資料記錄。物流成本計算是對會計數據提取和分離的過程,尤其對於間接成本,當前主要是根據有關實物量的消耗進行分配,因此會計原始憑證中一定要清晰記錄有關實物的數量,為間接成本分配提供依據。同時,作為分配基礎的很多實物數據來源於其他部門,所以財務部門必須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和聯系,才能夠取得所需要的業務數據,從而使物流成本計算的依據尤其是間接成本的分配依據更為可靠,使物流成本計算工作順利實施。

㈢ 什麼是成本加成法成本加成法的可比性分析內容有哪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特別納稅調查調整及相互協商程序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6號)規定:「 第十九條 成本加成法以關聯交易發生的合理成本加上可比非關聯交易毛利後的金額作為關聯交易的公平成交價格。其計算公式如下:
公平成交價格=關聯交易發生的合理成本×(1+可比非關聯交易成本加成率)?
可比非關聯交易成本加成率=可比非關聯交易毛利/可比非關聯交易成本×100%?
成本加成法一般適用於有形資產使用權或者所有權的轉讓、資金融通、勞務交易等關聯交易。
成本加成法的可比性分析,應當特別考察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中企業執行的功能、承擔的風險、使用的資產和合同條款上的差異,以及影響成本加成率的其他因素,具體包括製造、加工、安裝及測試功能,市場及匯兌風險,機器、設備的價值及使用年限,無形資產的使用及價值,商業經驗,會計處理,生產及管理效率等。
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在以上方面存在重大差異的,應當就該差異對成本加成率的影響進行合理調整,無法合理調整的,應當選擇其他合理的轉讓定價方法。」

㈣ 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缺點

一、成本導向定價法的主要優點。

(1)是它比需求導向定價法更簡單明了;

(2)是在考慮生產者合理利潤的前提下,當顧客需求量大時,價格顯得更公道些--服務企業會維持一個適當的盈利水平,當需求旺盛時,顧客購買費用可以合理降低。

許多服務企業在制定服務價格時運用成本導向定價法。在實踐中,企業可以採用成本加成的方(即在服務成本的基礎上加一定的加成率)來定價。成本導向法簡單易用,因而被廣泛採用。

二、其缺點在於:

(1)是不考慮市場價格及需求變動的關系;

(2)是不考慮市場的競爭問題。

(3)是不利於企業降低產品成本。為了克服成本加成定價法的不足之處,企業可按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的大小來確定成本加成比例。由於成本加成比例確定得恰當與否,價格確定得恰當與否依賴於需求價格彈性估計的准確程度。

這就迫使企業必須密切注視市場,只有通過對市場進行大量的調查,詳細地分析,才能估計出較准確的需求價格彈性來,從而制定出正確的產品價格,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增加企業的利潤。

成本導向定價法是通過一個個假想的期望銷售數字計算出的定價,如果銷售數字沒達到預期要求,則必然無法達到預期利潤。

㈤ 經濟學中什麼叫成本加成

成本加成就是在成本的基礎上加一定的比例.
常用的比如銷售定價,例如某產品成本100元,加成20%,那麼售價為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