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管理會計不可控成本有哪些
擴展閱讀
如何看待人才資源問題 2024-11-16 09:09:00
怎麼算土雞飼養成本 2024-11-16 08:56:31

管理會計不可控成本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1-23 10:14:55

1. 管理會計不同目的,不同成本

注冊管理會計師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考核等環節中,除了使用財務會計所採用的特定的成本概念外,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運用各種不同的成本概念。
1、 專屬成本與共同成本
專屬成本是指可以明確歸屬某種、某批或某個部門的成本;共同成本則是指需由幾種幾批或有關部門共同分擔的成本。
2、相關成本與無關成本
相關成本是指與決策有關聯的各種形式的未來成本,包括前面所述的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付現成本、重置成本、差量成本、邊際成本、機會成本、估算成本、可控成本、可避免成本、可遞延成本、和專屬成本等;無關成本則是指過去已經發生,或雖未發生但對未來決策沒有影響的成本,包括前面所述的沉浸成本、歷史成本、不可控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遞延成本和共同成本等。
3、可遞延成本與不可遞延成本
可遞延成本是指企業受財力限制。在不影響大局的前提下,對已選用方案推遲執行,而選與該方案有關的成本;反之,會影響大局時,稱為不可遞延成本。
4、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某一考核單位(車間、部門)能控制、要負責的成本;不可控成本則是指不能控制、不能負責的成本。
5、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
這是按照成本習性劃分的成本概念。所謂成本習性,是指成本總額與業務
量(產量或銷售量)總數的依存關系。凡是成本總額的增減變動與業務量總數的變動成正比例的,稱為變動成本,如材料費等;凡是成本總額不受業務量變動的影響而固定不變的,稱為固定成本,如折舊費、管理人員工資等。
必須注意的是,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變動」和「固定」都是指變動成本總額和固定成本總額而言,如果指的是單位成本,則恰恰相反,即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並不變動,單位產品的固定成本卻隨著業務量的增減而成反比例的變動,也就是說業務量越大,單位固定費用越少。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構成產品成本的公式可表示如下:
y=a+bx 其中:y=總成本 a=固定成本總額
b=單位產品變動成本 x=業務量
還需注意的是,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有許多明細項目同時兼有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種不同的性質,它們被統稱為「混合成本」(如維修費等),又可分為「半變動成本」、「半固定成本」和「延期變動成本」三類。
6、付現成本和沉浸成本
付現成本是指需要動用現金等流動資金支付的成本,如耗用的材料、支付的工資等;沉浸成本是指過去已經支付過款項,目前決策時無法改變的成本,如折舊費等。
7、歷史成本與重置成本
歷史成本是指已經發生的實際成本;重置成本則是指目前從市場上購買同一資產時所需支付的成本。
8、可避免成本與不可避免成本
可避免成本是指由於改變某方案的決策而可避免計入該方案總成本的那部分成本;反之,則為不可避免成本。
9、邊際成本與差量成本
邊際成本是指多生產或少生產一種產品時所增加或減少的成本;差量成本則是兩個方案作成本對比時的兩者差異數。
10、機會成本與估算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從各備選方案中選取一種最優方案而放棄次優方案時所喪失的潛在利益或收入,也就是選擇這種方案所支付的代價;估算成本則是指需要通過估計、推算才能確定的機會成本,它是機會成本的特殊形態。
除此以外,在管理會計中還有酌量性固定成本、約束性固定成本、階梯式變動成本、調整准備成本、缺貨成本、可分成本、應計成本、目標成本、資金成本等其他的成本概念。

2. 管理會計對成本是如何分類的各種分類

現代管理會計是從傳統的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與財務會計並列,著重為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資產服務的信息系統,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中「決策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形成了管理與會計交叉學科。
(1)決策與計劃會計。以「決策會計」為核心,利用所掌握的豐富信息資源,對為實現決策目標可供選用的各種方案進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從中權衡利害,比較得失,幫助企業決策者客觀地掌握情況,據以作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以促進企業決策最優化。這是全面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所在。計劃(預算)是以決策為基礎,把通過決策程序選用的有關方案所要達到的目標,用貨幣形式進行計量,形成企業的生產經營預算,並把它們加工、匯總成一個相互協調的預算體系,作為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准繩。
(2)執行會計。以「決策與計劃會計」為基礎,著重於對企業經營活動的進程和效果進行評價徵收控制。它一方面,將企業年度預算所定的各項指標結合主要對象的特點進行分解、落實和具體化,分別建立專業性的計量、控制系(如按照成本形成和積累的特點,建立標准成本系統;按照存貨形成和使用的特點,建立存貨控制系統);另一方面,按照企業內部各個責任中心進行分解、落實和具體化,形成各個「責任中心」的責任預算,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企業內部的責任會計體系。

拓展資料
一、管理會計又稱「內部報告會計」,是指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並通過一系列專門方法,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資料及其他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報告,使企業各級管理人員能據以對日常發生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規劃與控制,並幫助決策者作出各種專門決策的一個會計分支。管理會計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正在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會計的核心理念中,價值的創造與維護是最為重要的兩點。基於此,管理會計是企業的戰略、業務、財務一體化最有效的工具。
管理會計的基本理論:
1、管理會計的對象
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以使用價值為基礎的價值管理。從實質上講,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管理體現經濟效益角度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價值運動;從實踐角度看,管理會計的對象是作業管理和價值管理的復合。
2、管理會計的目標
管理會計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具體目標為:
1)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
2)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3、管理會計的職能
預測、決策、規劃(預算)、控制、評價
4、管理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徵
相關性、准確性、一貫性、客觀性、靈活性、及時性、簡明性、成本效益性

3. 管理會計中單位完全成本里包括哪些

完全成本的概念,除了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製造成本外,再把期間費用也攤到了當期的產品中,當期的產品完全成本等於當期全部的製造成本和期間費用。

4. 管理會計研究生題目--關於成本可控性

第一種。
責任中心所承擔的責任和行使的權力都應是可控的。每個責任中心只能對其責權范圍內可控的成本、收入、利潤和投資負責,在責任預算和業績考核中也只應包括他們能控制的項目。可控是相對於不可控面言的,不同的責任層次,其可控的范圍並不一樣。一般而言,責任層次越高,其可控范圍也就越大。

5. 在管理會計中,將全部成本區分為產品成本和期間成本的分類標志是

成本的可盤存性。
管理會計成本定義——成本是指為生產一定產品而發生的各種生產耗費的貨幣表現,它包括產品生產中耗費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價值。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類。
拓展資料:
(一)成本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企業的成本按照其經濟用途可以區分為製造成本與非製造成本兩類。
(二)成本按性態分類
成本的性態,是指成本總額的變動與產量之間的依存關系,按照成本與產量的依存關系,可將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半變動成本三類。
(三)成本按可控性分類
成本按照可控性可以分為可控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兩類。
(四)成本按可追蹤性分類
按照生產成本可追蹤性可以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類。
(五)成本按可盤存性分類
成本的可盤存性是指一定期間內發生的成本是否計入產品成本,並作為資產結轉下期。據此,一定期間內發生的成本可以分為期間成本和產品成本兩類。
(六)成本按經營決策的不同要求分類
1、差別成本有廣義和狹義。廣義的差別成本,是指不同方案之間的預計成本的差額。狹義的差別成本是指由於生產能力利用程度不同而形成的成本差別。
2、機會成本是指在使用資源的決策分析過程中,選取某個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所喪失的「潛在收益」(即可能實現的所得)。
3、邊際成本是指在企業的生產能力的相關范圍內,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而引起的成本變動。
4、付現成本是指所確定的某項決策方案中,需要以現金支付的成本。
5、應負成本是機會成本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是企業實際支出,也不記帳,是使用某種經濟資源的代價。
6、重置成本是指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購買目前所持有的某項資產所需支付的成本。
7、沉沒成本是指過去發生,無法收回的成本。這種成本與當前決策是無關的。
8、可避免成本是指通過某項決策行動可改變其數額的成本。
9、不可避免成本是同可避免成本相對應的一個成本概念。是指某項決策行動不能改變其數額的成本,也就是同某一特定決策方案沒有直接聯系的成本。
10、可延緩成本是指某一方案已經決定要採用,但如推遲執行,對企業全局影響不大,因此,同這一方案相關聯的成本就稱為可延緩成本。

6. 成本管理會計的難點問題

(一)確認的難點。風險成本的不確定性導致風險成本確認時間與金額的不確定性,而關鍵在於未來經濟利益與風險是否能夠轉移,應在什麼時間確認?是一次確認或多次確認?確認金額多大?應該把它們歸集到什麼會計科目?(3)
(二)計量的難點。不確定風險成本計量的關鍵在於對量化的「可能性」做出正確估計和判斷,然而影響風險成本的因素復雜多變,採用何種科學的計量屬性和計量方法是擺在面前的一大難題。如何對不確定的東西進行量化,它量化的標准和尺度應該怎麼把握,是不是主觀的職業判斷占很大的成分。它的計量可不可以運用財務管理對待風險成本的方法,或者創立一個全新的計量方法和單位這都有待我們思考。
(三)報告的難點。由於風險成本不確定性程度的差異,不同類型的風險成本的披露方面有所不同,風險成本報告模式與現行財務報告的銜接面臨不少問題,如何通過報告的多種方式披露風險成本的相關信息是風險成本管理會計面臨的難題。而且個人認為風險成本要怎麼披露也是一個問題,是通過定性和定量想結合來披露還是選其一種方法披露?對於按什麼標准來決定哪些需要披露哪些不需要披露,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決策與控制的難點。構建風險成本管理會計模式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如何發揮決策與控制的職能,風險成本決策與控制面臨不確定性的影響,它們體系的建立需要傳統模式的創新。
(五)風險成本是否要記錄入資產負債表。作為企業的成本它是否需要記入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來表現企業的真實資產、負債結構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六)風險成本是否要記錄入資產負債表。風險成本的確定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每個企業的風險成本都不一樣,對於同一種風險,是各個行業按各自的行業來確定風險衡量的標准還是按統一的標准不區別行業分化來制定風險的衡量標准呢?
(七)風險成本管理會計的組織體系構建。對於風險成本管理會計的組織體系構建也需要考慮,是就原來的企業高級管理層到中級管理層再到企業會計部門內部兼容風險成本管理會計的操作可行還是獨立的分出一個自上而下的組織體系來進行風險成本管理會計的單獨管理。

7. 管理會計中變動成本的局限性包括哪些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不符合傳統成本概念的要求2隻能為短期經營決策提供信息支持3所確定的成本數據不符合通用會計報表編制的要求.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您滿意,請採納為最佳答案喲。

再次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8. 管理會計的基本假設有哪些

管理會計基本假設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決定管理會計發展和運行的基本前提;它是根據客觀的正常情況或趨勢所做的合乎事理的判斷,是對管理會計實踐中不確定因素的假定,是構成管理會計思想基礎的科學設想。

西方會計學者一直認為管理會計是各種技術方法的綜合應用,因而忽略了包括假設在內的管理會計理論的研究。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國會計學者在引入管理會計學時在基本假設研究方面先天不足。

當前管理會計學研究雖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遺憾的是,至今也未能形成如財務會計那樣為大家所公認的簡潔明了的基本假設。

管理會計假設、原則、目標等僅僅只是在少數文獻中出現,缺乏系統的組織,不能構成一個整體。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在於我們對管理會計學的認識還比較膚淺,對其現象與本質之間關系的把握還不夠深入。

亞里斯多德有一句名言,「每一可論證的科學多半是從未經論證的公理開始的;否則論證的階段就永無止境」。這些「未經論證的公理」就是假設,從這一簡短的論述中,我們能清楚的認識到假設存在的意義。

(8)管理會計不可控成本有哪些擴展閱讀

探尋管理會計基本假設的意義:

探討管理會計基本假設不只是作理論上的擺設,從管理會計學科體系來看,基本假設不僅是構成管理會計完整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要素,是實現管理會計目標的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它對管理會計實踐具有的指導作用。

一方面能夠促進管理會計理論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從根本上促進管理會計實務的發展。

作為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如果它本身沒有被清晰的挖掘出來,沒有得到較為普遍的認可,其後果是嚴重的。例如經濟學是以「經濟人」作為研究起點,如果研究者不能把握住這個基本假設,在分析經濟問題時過多的考慮道德因素,勢必導致其「研究成果」漏洞百出。

目前管理會計學研究存在如此之多的結論相異甚至相反的「成果」,不能說「沒有公認的基本假設」不是一個原因。

9. 管理會計題目

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相關范圍:是指不會改變或破壞特定成本項目固有特徵的時間和業務量的變動范圍。
2.目標利潤:是指企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經過努力應該達到的最優化利潤控制目標,它是企業未來經
3.經營成本:是指在經營期內為滿足正常生產經營而動用現實貨幣資金支付的成本費用,又被稱為付現的營運成本。
4.儲存成本:是指一定期間內(一般為一年)企業為儲存有關材料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5相關收入:是指與特定決策方案相聯系的、能對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必須予以充分考慮的收入,又稱有關收入。
二、單選題
(每小題分,共20分)
1. 下列項目中,不屬於管理會計基本職能的是( 核算經營成果)
A. 規劃經營方針 B.參與經營決策 C. 控制經濟過程D. 核算經營成果
2下列項目中,只能在發生當期予以補償、不可能遞延到下期的成本是(期間成本) A. 直接成本 B. 間接成本 C. 產品成本 D. 期間成本
3如果某企業連續三年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利潤分別為10000元、12000元和11000元。則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確的是(第二年的銷量最大)
A. 第三年的銷量最小 B第二年的銷量最大 C. 第一年的產量比第二年少 D. 第二年的產量比第三年多
4在變動成本法下,產品成本只包括(變動生產成本)
A製造成本 B. 生產成本 C變動生產成本 D. 變動成本
5.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升高,將導致保本點(升高)
A升高 B降低 C. 不變 D忽升忽降
6經營杠桿系數可以揭示利潤受下列指標之一變動影響的敏感程度,該指標是(銷售量) A.單價 B單位變動成本 C.固定成本 D銷售量
7在管理會計中,將決策劃分為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和不確定型決策的分類標志是(決策條件的肯定程度)
A決策的重要程度 B.決策條件的肯定程度 C決策規劃時期的長短 D決策解決的問題內容
8下列指標中,既考慮一定期間經營凈現金流量因素,又受建設期影響的是(D)
A.投資利潤率 B.年平均投資報酬率 C.原始投資回收率 D.靜態投資回收期
9下列指標中,其分母為時期平均指標的是(年平均投資報酬率)
A.投資利潤率 B.年平均投資報酬率 C.原始投資回收率 D.靜態投資回收期
l0.全面預算按其涉及的業務活動領域分為財務預算和(業務預算)
A.業務預算 B銷售預算 C.生產預算 D現金預算
11.資本支出預算屬於( 專門決策預算)
A.財務預算B.生產預算 C.專門決策預算D業務預算2
12.成本差異按照其性質的不同可以劃分為(有利差異和不利差異 )
。A. 數量差異和價格差異 B純差異和混合差異 C. 有利差異和不利差異 D 可控差異和不可控差異
13在下列各項中,屬於標准成本控制系統前提和關鍵的是( 標准成本的制定)。
A.標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異的計算C. 成本差異的分析 D.成本差異賬務處理
14.建立責任會計的目的是為了( 實現責、權、利的協調統一)
A. 實現責、權、利的協調統一B.劃分責任中心 C. 編制責任預算 D.提交責任報告
15,責任會計的主體是(責任中心 )
A.責任中心 B.成本中心 C.生產部門D.管理部門
16.在不確定分析中,如果無法知道決策對象可能出現的後果,或雖然知道可能出現的後果但無法知道它發生的概率大小的情況下,應當採取(非概率分析 )。 A.敏感性分析B.概率分析C、非概率分析 D.定性分析
17.在敏感性分析中,因素不相關的假定又稱為(因素單獨變動假定 )
A有限因素的假定B因素單獨變動假定C相同變動幅度的假定D影響效果相同的假定
18某企業銷售量為不確定因素,有可能達到1000件或1100件。已知達到1000件的概率為0.4,則銷售量的期望值等於(1060 件 )
A400件 B440件 C. 1050件D.1060 件
19.已知上年利潤為100000元,下一年的經營杠桿系數為1.4,銷售量變動率為15%,則可推算出下一年的利潤額為(121000 ) 元。
A140000 B150000 C121000 D125000
20.在短期經營決策中,只要買方出價低於(單位變動成本 ),企業不應接受特殊價格追加定貨。
A.單位產品成本 B單位變動成本C正常價格D.單位固定成本
三、多選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管理會計是由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其中內在因素包括(ABC ) 。
A.社會生產力的進步B現代化大生產C.高度繁榮的市場經濟D.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E.現代管理科學的發展
2,下列各項中,既可以應用於同步分析程序又可以應用於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包括(ABCDE)
A.高低點法 B.散布圖法 C. 回歸直線法 D.直接分析法 E. 技術測定法
3.利用歷史資料分析法的各種具體應用方法建立成本模型時,計算步驟正確的有(ABCD)

A. 先求b後求a B.先確定s後求b C.ab可以同時求得

D.先求r,再求a和b E.先求x和y,再求a和b

4.下列各種決策分析中,可按成本無差別點法作出決策結論的有(DE)。
A.虧損產品的決策 B.是否增產的決策 C. 追加訂貨的決策 D.自製或外購的決策 E. 生產工藝技術方案的決策3

5.標准成本控制系統的內容包括(ABC ) 。
A. 標准成本的制定 B. 成本差異的計算與分析 C. 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
D. 成本差異的分配E. 成本預算的編制
四、簡答題
(每小題5分,共15分)
1. 簡述折現評價指標之間的關系。
答:凈現值NPV,凈現值率NPVR,獲利指數PI和內部收益率IRR指標之間存在以下數量關系,即:當NPV>0時,NPVR>0,PI>i,IRR>ic 當NPV=0時,NPVR=0,
PI=l,IRR=ic 當NPV<0時,NPVR<0,PI<I,IRR<IC .

2. 為什麼說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以實現相互轉化?
答案:成本的可控性是相對的,由於它與責任中心所處管理層次的高低、管理許可權及控制范圍的大小,以及管理條件的變化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在一定空間和時間條件下,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可以實現相互轉化。

3. 什麼是現金流出量,其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現金流出量是指能夠使投資方案的現實貨幣資金減少或需要動用現金的項目。一般情況下,現金流出量的內容包括:
(1)建設投資;(2)流動資金投資;(3)經營成本;(4)各項稅款;(5)其他現金流出。
五、計算題(共40分)
l.(15分)某公司准備投資上一新項目,有關資料如下:①該項目需固定資產投資共80萬元,第一年初和第二年初各投資40萬元。兩年建成投產,投產後一年達到正常生產能力。②投產前需墊支流動資本10萬元。③固定資產可使用5年,按直線法計提折舊,期末殘值為8萬元。④該項目投產後第一年的產品銷售收入為20萬元,以後4年每年為85萬元(假定均於當年收到現金),第一年的經營成本為10萬元,以後各年為;5萬元。⑤企業所得稅率為40%。⑥流動資本於終結點一次收回。要求:計算該項目各年凈現金流量。
固定資產年折舊=(80-8)/5=14.4(萬元) (2分)
NCFo-1=-40(萬元) (2分)
NCF2=-10(萬元) (2分)
NCF3=20-10=10(萬元) (2分)
NCF4-6=(85-55-14.4)X(1-40%)+14.4=23.76(萬元) (3分)
NCF7=(85-55-14.4)X(1-40%)+14.4+8+10=41.76(萬元) (4分)

2.(15分)某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2003年的變動成本總額為84000元,產品單價為10 元,變動成本率為60%,獲營業利潤11000元,假定2004年追加投入廣告費2000元,其他條件不變,要求:
(1)計算2004年該企業的保本額。
答案:貢獻邊際率=1-60%=40%(2分)
銷售收入=8400/60%=140000(元) (2分)
固定成本=140000-84000-11000=45000(元) (3分)
保本額=(45000+2000)/40%=117500(元) (2分)
2)若實現目標利潤20000元,則保利額是多少?
保利額=(45000+2000+2000)/40%=167500(元) (2分)
(3)若2004年銷售量比上年增加20%,則利潤是多少?
2004年的利潤:140000X(1+20%)-(45000+2000)-84000X(1+20%)
=20200(元) (4分)
3.(10分)
某企業現有生產能力40000機器小時,為充分利用生產能力,准備開發新產品有A、B、C三種新產品可供選擇。資料如下:產品名稱A B C 預計售價100、60、30預計單位變動成本(元)50 30 12 單位定額機時40 20 10 要求:已知市場對C產品的年需要量為600件,B產品的年需要量為700件,請做出新產品開發的品種結構決策。

A 產品單位機時貢獻邊際=(100-50)/40=1.25 (2分)
B 產品單位機時貢獻邊際=(60-30)/20=1.5 (2分)
C 產品單位機時貢獻邊際=(30-12)/10=1.8 (2分)
由以上計算可知應優先安排C產品的生產,其次是B產品,再次是A產品。
40000-600*10=34000(機時) (1分)
34000-20*700=20000(機時) (1分)
20000÷40=500(件) (1分)
5 產品開發決策依次為:A產品500件,B產品700件,C產品600件。 (分)

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法 :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法是指以有關方案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指標作為決策評價指標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一般在企業的生產受到某一項資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時或機器台時數有限制時使用在決策時要優先安排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最大的那種產品進行生產。常用於生產經營決策中的互斥方案決策,如新產品開發的品種決策。
單位資源貢獻邊際的計算公式:單位資源貢獻邊際=單位貢獻邊際÷單位產品資源消耗定額
單位資源貢獻邊際是個正指標,根據它做出決策的判斷標準是:選擇該項指標最大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在此基礎上,運用貢獻邊際總額法也可以進行相應的決策結果。
例:已知某企業具備利用某種數量有限的甲材料開發一種新產品的生產經營能力,現有A、B兩個品種可供選擇。A品種的預計單價為200元/件,單位變動成本為160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單耗定額為10千克/件;B品種的預計單價為100元/台,單位變動成本為70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額為6千克/台。開發新品種不需要追加專屬成本。
要求:作出開發何種新品種的決策。
解:∵A品種的單位貢獻邊際=200-160=40(元/件)
B品種的單位貢獻邊際=100-70=30(元/台)
∴開發A品種時可獲得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40/10=4(元/千克)
開發B品種時可獲得的單位資源貢獻邊際=30/6=5(元/千克)∵5>4∴開發B品種比開發A品種更有利。決策結論:應當開發B品種。

10. 管理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1.管理會計理論體系不健全 我國管理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基本上是從西方國家引進的,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聯系我國實際的系統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首先,有關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專著較少,而且研究領域狹隘、信息滯後;管理會計理論研究隊伍薄弱,缺乏高層次的理論研究人員。其次,現有管理會計的技術、方法操作性差,沒有創新能力;對我國已有的管理會計應用的經驗也未能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進行案例總結。這是我國管理會計難以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
2.核算手段落後 我國一部分企業至今仍用手工記賬,雖然大型企業和部分合資企業以及金融系統引用了電算化技術,但計算機的應用程度和利用效率較低,多處於事後記賬的初級水平,沒有事前預測、事中控制的能力。而且現階段企業引用的電算化軟體大多是適用於財務會計體系的,而用於管理會計的軟體系統目前還很少見。
3.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財會人員的素質水平不高 我國企業的決策者一般對管理會計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管理會計工作缺乏應有的重視,導致企業財會人員觀念陳舊,管理會計知識淺薄、應用水平不高。有資料表明,即便是大中型企業,有大專文化水平以上的會計人員僅佔20%左右。多數企業的財會人員對日常財務資料的處理僅限於事後記賬,且分析能力差,很難將有效信息運用到企業的管理決策中去。
4.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的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缺少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從而影響了管理會計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