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什麼情況下增值稅計入購貨成本什麼情況下不計入成本
增值稅是價外稅,稅款在價格之外由買方承擔,所以通常購進時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是不計入成本的,而做為進項稅金可抵扣銷項稅金。
從是否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角度來說:對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為增值稅屬於價外稅,購進時所支付的增值稅稅款是不計入采購實際成本,而進項稅可抵扣銷項金, 對於小規模納稅人,由於不能抵扣進項,所以要將購入商品或生產材料的增值稅進項計入成本。
特殊的,一般納稅人購入的商品或材料用於不得抵扣增值稅項目時,購入時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入成本。
其中,不得抵扣的項目,如:
1、用於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2、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及相關的應稅勞務。
3、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
4、國務院財政部門、稅務主管部門規定的納稅人自用消費品。
(1)支付的稅費為什麼要算入成本擴展閱讀:
由於增值稅實行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稅款的制度,因此對納稅人的會計核算水平要求較高,要求能夠准確核算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
但實際情況是有眾多的納稅人達不到這一要求,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將納稅人按其經營規模大小以及會計核算是否健全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
一、一般納稅人
(1)生產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以生產貨物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即納稅人的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年銷售額占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超過50萬的;
(2)從事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經營,年應稅銷售額超過80萬元的。
二、小規模納稅人
(1)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的納稅人,以及從事貨物生產或者提供應稅勞務為主(即納稅人的貨物生產或者提供勞務的年銷售額占年應稅銷售額的比重在50%以上),並兼營貨物批發或者零售的納稅人,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簡稱應稅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
(2)除上述規定以外的納稅人,年應稅銷售額在80萬元以下(含本數)。
『貳』 哪些稅應該計入相關資產成本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第八條規定:外購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歸屬於該項資產的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結合《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
財〔2008〕170號文件規定:
一、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下同)或者自製(包括改擴建、安裝,下同)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以下簡稱增值稅扣稅憑證)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其進項稅額應當記入「應交稅金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因此,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允許抵扣,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而非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進項稅額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叄』 為什麼有些稅費要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有些要計入管理費用,還有的要計入成本呢
根據會計原理及《企業會計准則》,將由不同業務情況下產生的不同稅種分別計入不同科目進行歸集核算。
一、型腔營業稅金及附加,是反映企業經營主要業務應負擔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對於企業來說,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三大流轉稅種,是由此租局於企業主要業務產生的,除增值稅根據稅法價外稅的處理直接計入負債,營業稅和消費稅及以此三種稅繳納金額為計稅基礎的城建、教附、地方教附(即附加稅)都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
二、管理費用,是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因此,房產稅、車船稅、土地使用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及一些地方規費等,這些稅種有些是不受主要經營業務影響,即使沒有業務發生例如停產、歇業等也需要繳納(例如車船稅、土地使用稅等),有些雖然是由業務產生(例如購銷合同印花稅),但與業務實際發生額沒有直接關系。這些稅種非常符合管理費用的定義,因此屬於管理費用,在發生時記入管理費用科森讓目。
三、其他業務成本,指企業除主營業務活動以外的其他經營活動所發生的成本。為了體現會計原理的收入費用配比原則,其他業務產生的的各項稅費,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四、購置資產發生的稅費,按企業會計准則之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准則,購置時發生的相關稅費計入各資產購置成本。
『肆』 為什麼一般納稅企業進口應稅消費品支付的消費稅,應計入存貨成本
因為進口應稅消費品。在進口環節應交的消費稅,計入該項物資的成本。
基本上記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銷售商品應交的消費稅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計入成本。
2、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如用於在建工程,消費稅計入工程的成本。
3、需要交納消費稅的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用於直接銷售的,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記入「委託加工物資」的成本。委託加工物資收回後用於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按規定準予抵扣的,應按已由受託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科目,貸記「應付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待用委託加工的應稅消費品生產出應納消費稅的產品銷售時,再交納消費稅。
(4)支付的稅費為什麼要算入成本擴展閱讀:
消費稅(Consumption tax/Excise Duty)(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征稅對象的各種稅收的統稱。是政府向消費品徵收的稅項,可從批發商或零售商徵收。消費稅是典型的間接稅。消費稅是1994年稅制改革在流轉稅中新設置的一個稅種。
消費稅實行價內稅,只在應稅消費品的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環節繳納,在以後的批發、零售等環節,因為價款中已包含消費稅,因此不用再繳納消費稅,稅款最終由消費者承擔。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
消費稅是以特定消費品為課稅對象所徵收的一種稅,屬於流轉稅的范疇。在對貨物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消費品再徵收一道消費稅,目的是為了調節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保證國家財政收入。
「消費稅是對特定貨物與勞務徵收的一種間接稅,就其本質而言,是特種貨物與勞務稅,而不是特指在零售(消費)環節徵收的稅。消費稅之「消費」,不是零售環節購買貨物或勞務之「消費」。」 ----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
消費稅的納稅人是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具體包括:
在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其他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單位、個體經營者及其他個人。根據《國務院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在我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應稅消費品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也是消費稅的納稅人。
消費稅是國家為體現消費政策,對生產、委託加工、零售和進口的應稅消費品徵收的一種稅。
消費稅是對在中國境內從事生產和進口稅法規定的應稅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的一種流轉稅,是對特定的消費品和消費行為在特定的環節徵收的一種間接稅。
應稅消費品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在生產銷售、移送、進口時應當繳納消費稅的消費品。
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規定的在生產銷售、移送、進口時應當繳納消費稅的消費品。
主要包括五種類型的產品:
第一類:一些過度消費會對人類健康、社會秩序、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費品,如煙、酒、鞭炮、焰火、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等;
第二類:奢侈品、非生活必需品,如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檔手錶、化妝品、高爾夫球及球具等;
第三類:高能耗及高檔消費品,如遊艇、小汽車、摩托車(氣缸容量在250毫升以上)等;
第四類: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類消費品,如成品油等;
第五類:具有一定財政意義的產品,如汽車輪胎等(已於2014年12月1日停止徵收)。
『伍』 為什麼購入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稅金要都計入資產成本中
因為購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後,不進入流轉環節(未出售),所以不用能抵扣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的稅金部分,都要計入資產成本中,做為提取折舊或攤銷的基數。
外購的固定資產的成本包括買價、增值稅、進口關稅等相關稅費,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可直接歸屬於該資產的其他支出,如場地整理費、運輸費、裝卸費、安裝費和專業人員服務費等。
(5)支付的稅費為什麼要算入成本擴展閱讀
購入資產的成本計算:
用購買方式來取得資產,是企業取得資產的--種主要方式。其實際成本包括為購買該資產所支付的全部價款,以及使其達到預期工:作狀態所支付的各種合理支出+具體來說,各種資產的計價標准如下:
1.存貨。存貨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合理損耗、整理挑選費用等。商業企業購進商品則--般按支付價款計算成本,運雜費等其他費用不作為存貨的成本。
2.固定資產。固定資產購入成本是指購買固定資產中發生的、一直到固定資產達到可使用狀態為止的全部資金耗費。包括買價、途中運雜費、保險費、安裝費和試車費等。
3.投資。企業為了獲利或其他目的,而把自己的資金投到其他單位。從而取得的一種權利,就叫投資:投資的成本即取得這-,權利所付出的代價。包括買價、手續費、支付的佣 金、稅金等,
4.其他,如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等,也都是按實際取得成本來計價的。
『陸』 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另支付的相關稅費是不是要計入成本
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另支付的相關稅費是要計入到管理費里的。具體如下:
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相關費用是計入到管理費用的,而非企業合並為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支付的相關稅費是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中。
相關稅費與交易費用可以理解是一個意思。不同方式下入賬是不同的,注意這個交易費用影響的是初始投資成本,不受後續計量(成本法、權益法)的直接影響。
長期股權投資的股權意義
長期股權投資是企業為獲取另一企業的股權所進行的長期投資,通常為長期持有,不準備隨時變現,投資企業作為被投資企業的股東。
與短期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不同,長期股權投資的首要目的並非為了獲取的投資收益,而是為了強化與其他企業(如本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商或商品經銷商等)的商業紐帶,或者是為了影響,甚至控制其關聯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和財務政策。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長期股權投資
『柒』 購買材料的的增值稅怎麼處理,要計入成本嗎
購買材料的的增值稅要計入成本。
一般納稅人,在購進原材料和商品時,如果取得的發票是專用發票,那麼進項稅不計入成本,允許抵扣進項稅。如果購進時,取得的發票是普通發票,那麼進項稅也不允許抵扣,一並計入材料成本。
如果采購單位是小規模納稅人,因為實行的是百分之三的徵收率,不允許抵扣進項稅,所以購進材料時的增值稅稅就必須計入材料采購成本。
增值稅是以商品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百分之十七;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百分之十一: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百分之六;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