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機會成本指的是什麼生活中有哪些機會成本的例子
機會成本指的是為了獲得某個東西或某種利益而放棄另一種東西或另一種收益的機會,這就是機會成本。在生活中,機會成本的案例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投資股市、購買車或購買房的選擇等。總的來說,機會成本指的就是在經營一件事情的同時,就放棄掉經營另一件事情所獲得的收益。在生活中,我們能夠看到諸多的案例,如果覺得難以取捨,站在機會成本的角度分析,利益最大化為最佳,也是最優選擇。
② 到底什麼是機會成本誰能給我舉幾個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一下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那麼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
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下面舉幾個生活上的例子:
1、比如,晚上媽媽叫你去外婆家,說外婆要送你一台筆記本電腦,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說奶奶給你買了一輛自行車,這是姐姐叫你晚上去吃肯德基去。
這時就有三種選擇,你要開始選擇了,於是你選擇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棄肯德基和自行車,這時比較自行車和肯德基,取價值大的自行車,所以你去外婆家獲得筆記本電腦的機會成本就是一輛自行車。
2、比如,農民在土地上養殖動物,有豬、雞、鴨三種可供選擇,如果選擇養豬就不能選擇養其他家禽,那麼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放棄養雞或養鴨的收益。
假設養豬可以獲得9萬元,養雞可以獲得7萬元,養鴨可以獲得8萬元,那麼養豬的機會成本就是8萬元。
3、比如,一個老闆有一堆材料,可以造20輛汽車和200輛自行車,汽車可以獲利50萬,自行車可以獲利40萬。
那麼老闆當然選擇造汽車了,但是造了汽車就不能造自行車了,那麼機會成本就是自行車的獲利,也就是40萬。
4、比如,投資者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於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凈收益為450元。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凈收益。
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投資者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投資者股票收益為130元,那麼考慮機會成本,投資者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50元。
5、最後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去教室自習還是窩在宿舍打游戲之間選擇。那麼在教室看書學習的機會成本是少享受打游戲帶來的快樂,享受打游戲的機會成本是失去了在教室看書學習所得到的東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會成本
③ 什麼是機會成本舉個例子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
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案例:
投資者王某可以選擇股票和儲蓄存款兩種投資方式。他於1999年9月1日用1萬元購進某種股票,經過一年的操作,到2000年9月1日,投資股票的凈收益為450元。如果當時他將這1萬元存入銀行,一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年利率為2.25%,扣除利息稅,則有180元的實際利息凈收益。
從上例可以看出,這180元就是王某投資股票而放棄儲蓄存款的機會成本。若考慮機會成本,王某的實際收益應為270元,而不是450元。如果到2000年9月1日,王某投資股票獲得的凈收益為150元,若考慮機會成本,他的實際收益則是虧損30元。
拓展資料:
貼現現金流量法已成為投資決策的主要方法,機會成本成為投資決策中現金流出量測算的重要一項。投資中若利用了企業原有的資產,企業雖然不必動用資金購買該資產,沒有發生現金流出,但該資產的成本必須以現行市價計入現金流出量。
因為該資產雖然沒有引起現金流出,但該資產不用於此投資項目就可在市場上出售或出租獲得收入,該資產用於本企業的機會成本是在市場上獲得的收入。因此在項目出策中必須引人機會成本,否則會造成項目評估不準確。
投資決策中只將與項目有關的相關成本計算在內,非相關成本不與考慮。在企業的資本成本與資本結構決策中,現代會計學也引入了機會成本,必刪將所有者投入資金的成本計人資率成率。制定部門之間的資產轉移價格時,也使用了機會成本。
④ 什麼是機會成本及其在生活中的實例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是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在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
也指做一個選擇後所喪失的不做該選擇而可能獲得的最大利益。
實例:
你本來買了股票A,後來賣掉了,再買了股票B。結果你買股票B虧了5000元,而如果繼續持有股
票A可以賺2000元。這個時候機會成本=5000+2000=7000元 機會成本一般指喪失的收益。
2.今晚你媽媽叫你去外婆家,說外婆要送你一台筆記本電腦,而你爸爸叫你去奶奶家,說奶奶給你買了一
輛自行車,姐姐叫你吃肯德基去; 總共有3種可能 ,如果你選擇去外婆家,那你就要放棄筆記本電腦和肯德基還有自行車;
你選擇了筆記本電腦,放棄自行車和肯德基,比較後兩者,取價值大的自行車,所以你去外婆家獲得筆記
本電腦的機會成本就是一輛自行車。
3.當一個廠商決定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生產一輛汽車時,這就意味著該廠商不可能再利用相同
的經濟資源來生產200輛自行車。
於是,可以說,生產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所放棄生產的200輛自行車。如果用貨幣數量來代替對實
物商品數量的表述,且假定200輛自行車的價值為10萬元,則可以說,一輛汽車的機會成本是價值為
10萬元的其他商品。
4.某企業有50萬元資金,擬投資快餐業,預計年收益為3萬元。而投資房地產,預計年收益是10萬
元,則投資房地產的機會成本是3萬元。
拓展資料:
通過對機會成本的分析,要求企業在經營中正確選擇經營項目,其依據是實際收益必須大於機會成本,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機會成本遞增法則是指:在既定的經濟資源和生產技術條件下,每增加一單位一種產品的產量所產生的機會成本遞增,即要放棄更多其他產品的產量。
如果在選擇中放棄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首選),那麼其機會成本將會是首選。而作出選擇時,應該要選擇最高價值的選項(機會成本最低的選項),而放棄選擇機會成本最高的選項,即失去越少越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