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進銷存與成本有什麼關系
擴展閱讀
理財產品最高能贖回多少 2025-02-09 01:03:01

進銷存與成本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 2023-08-12 22:30:09

㈠ 統計進銷存的目的是為了結轉主營業務成本嗎

庫存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已經進了成本,這是進了生產成本。這個成本是用來歸集商品的生產費用的。商品完工後,該成本全部轉入庫存商品裡面,形成資產,反映存貨的成本價值。已銷售的庫存商品要結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這個成本是銷售成本。商品銷售,形成收入,按照配比原則,與該部分商品相對應的存貨成本應予以抵銷,才能計算出來利潤。主營業務成本,是損益類科目。

㈡ 進銷存核算方法

其實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種「品種法、訂單法、分步法」。這三種方法可以核算大部分企業的產品成本。
但如果進銷存數據不規范,這三種方法都卡住了。
不得不返過來規范進銷存數據。
先是規范單據設置。
首先要弄清楚有哪些單據是計入產品成本的?有哪些單據是費用領用的。
很多公司輔料領用,是使用費用性單據的,按部門屬性計入製造費用。(或是管理費用等。)
直接計入產品成本的單據,如工單領料單、退料單、補料單。(補料單,是超過正常生產工單的領料用量,則使用補料單,增加生產成本。)
然後,是規范倉位。
很多中小企業,是沒有設置車間倉位的。(車間倉位,是統計倉庫發料到車間,扣除完工產品用料後的材料結存。)
核算車間倉庫存金額,核對材料成本結轉有很大幫助,可以驗證成本結轉的准確性。(一般是在制產品不分攤人工和製造費用,那車間倉庫存金額與生產成本科目余額是一致的,這樣便於核對。)
所以,車間倉設置對檢驗成本核算的准確性很重要。
發出委託加工材料倉位設置。
用於統計倉庫發給加工商多少材料,扣除加工回來的半成品用料,材料結存即是寄存在加工商的存貨。
首先,加工前材料編號與加工後半成品編號,要有對應關系。
這樣,就便於核算加工後的材料成本扣除。
最後,是處理進銷存數據異常。
負庫存。
要查明引起負庫存的原因是什麼?通常系統核算進銷存數據,是根據審核日期來記賬的。
如果領料單與入庫單的審核邏輯不符時,比如A物料,期初庫存5個,月末31號,發料10個,入庫10個,按理說是不會引起負庫存的。但倉庫先是審核了發料單,入庫單據在次月才審核。
則月末,核算進銷存數據時,就出現負5個。
單價為空。
引起月末加權平均單價異常。很多中小企業,因為歷史原因,進銷存數據里,很多是沒有單價的。
當期初為負庫存、且單價為空。則計算出來的月末加權單價通常會虛高(為什麼會虛高,自己想一想)。
所以,材料單價的維護要及時,從采購環節開始維護。對賬環節,再一次檢查系統單價的准確性,這樣才能保證進銷存單價數據准確。

㈢ 進銷存如何確認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的確認:

1、銷售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或已提供勞務的勞務成本以及其他銷售的業務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兩部分,其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半成品以及提供工業性勞務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其他業務成本是企業銷售材料、出租包裝物、出租固定資產等業務所形成的成本。

2、對於主營業務成本,應以產品的銷售數量或提供的勞務數量和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為基礎進行確認,其計算公式為:主營業務成本=產品銷售數量或提供勞務數量×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或單位勞務成本。

3、就銷售產品而言,產品銷售數量可直接在"庫存商品明細賬"上取得;產品單位生產成本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確定,如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但企業一經選定某一種方法後,不得隨意變動,這是會計核算一貫性原則的要求。

核算方法:

產品銷售成本是指企業所銷售產成品的生產成本。企業為了核算這部分已銷售產品的成本,設置了"產品銷售成本"賬戶。該賬戶的借方登記售出產品按照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成本流動假設計算的製造成本,貸方登記期末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由本期產品銷售收入補償的售出產品的製造成本,結轉後該賬戶無余額。

㈣ 進銷存經營情況表中的銷售成本怎麼得來的

怎麼說呢 這個比較復雜,現在進銷存中能做到成本的也不多:

基本上是這樣吧。僅供參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