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核定進項稅沖減成本是什麼意思
不予以抵扣
進項稅額轉出沖減成本
答:因為是出口退稅不得免抵的部分,當初你購進的原材料是為了出口產品而發生的,一般是抵扣了17%的稅金,但現在你的退稅率如果只有13%的話,那麼你的4%的差額部分就要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將你的抵扣稅率調整到與退稅率一樣.
換種想法,假如你購進貨物是普通發票,那麼你的發票金額就要全部進入成本,但有增值稅發票後進入成本只是抵扣稅後的了,如果當初進項稅就不讓你抵扣,你不是也要進入成本嗎?是一個道理的.
轉出部分就是稅差.
1、出口稅差是某單位的徵收稅率與出口退稅率之間的差額,如:該單位的稅率是17%,退稅率是9%,則稅差是8%.
2、根據出口貨物徵收率與退稅率之間的差額計算出進項稅,該進項稅是不允許抵扣的,需作進項稅額轉出,但這是征對執行免抵退的工業企業來說的,其計算公式:
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徵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該部分稅額作進項稅轉出,計入主營業務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出口銷售時的會計憑證
借:應收帳款(應收外匯)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進項稅額轉出怎麼理解?
答:進項稅額轉出包括: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常損失,以及將購進貨物改變用途,如用於非應稅項目、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等,其抵扣的進項稅額應通過"進項稅額轉出"轉入有關科目,不予以抵扣.
❷ 長期股權投資中"沖減投資成本"通俗講是啥意思呀是投資成本減少了
投資是為了獲利,因此通俗的講,沖減投資成本是非正常的對投資成本進行調整減少,如進行股票投資時,入賬價值100萬元,投資後發現有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確認收益時就要沖減當時的投資成本;
投資成本收回是正常的對投資成本進行減少(即獲利),如在按成本法核算的情況下,被投資單位確認收益,投資方同時確認收益時,對投資成本的減少叫收回。
❸ 沖回成本和沖減成本有什麼區別
沖回成本:增列以前沒有計入的成本,將減少當期權益;
沖減成本:計入以前多計的成本,將增加當期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