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當前價超過了成本價還是虧呢
成本價比當前價低還在虧損原因如下:
1、有些股票分析系統沒有把你交易時產生的稅和傭金算進去。
2、有些股票分析系統卻把雙向交易費用都算進去了。
3、有的所顯示的成本價只算單向的交易費用。
所以得先自己算下買進和賣出的交易成本是多少,一般的證券交易網"交割單"回報和資金明細帳單回報。
② 股票的當前價比參考成本價高,為什麼盈虧還是負的呢
因為你的成本價只是算到了買進的成本而已,沒有算到保體價,所以股票當前價稍微比你的參考成本價高,還是負的。
③ 為什麼我的股票漲幅超過了成本價,參考盈虧還是顯示是虧的
首先告訴你的買賣收費標准
買進費用:
1.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2%-0.3%,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你買進600股的實際手續費
傭金:12.191*600*0.003=21.9
過戶費:1
通訊費:5
實際每股成本:12.237
這個成本的價格是低於現價的,理論上應該是獲利的,但是為什麼會虧損。唯一的解釋就是你是不是曾經買賣過這個股票,而且是以虧損的的價格賣出的!那麼你虧損的部分系統會自動記錄,在你再次買進同一個股票的時候,這虧損的部分就會平攤的到你現在的成本當中。
比如我10元買了一個股票,在8元賣出了,然後在6元又買進,那麼在8元賣出時候的虧損成本會自動計入你在6元買進時候的成本!
還有一種解釋就是你再高價買進過大同煤業,一直沒有賣出。在12.191再次買進600股降低成本之後,實際總成本是高於現在股價的,差額乘以你的股本數,就是你虧損的金額
這不是系統的原因,也不是軟體的原因!!
④ 現價已經高於我的成本價,但我的股票顯示還是虧的
股票投資是隨市場變化波動的,漲或跌都是有可能的。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況下,股票漲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如您需了解股票行情,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股票期貨-證券服務查詢信息。
溫馨提示:
1、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相關產品由對應平台或公司發行與管理,我行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等責任;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2-01-1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⑤ 為什麼股票市價高於成本價了還虧
原因是這個虧損的錢是你賣出的手續費和印花稅來的。有些軟體當你買入之後,它會提前幫你算好你賣出時候,所需要的手續費和印花稅,然後顯示在賬面上,所以你看到你還是虧錢的,但這筆錢跟你的股票是沒關系的,是手續費和印花稅來的,不管你盈虧只要你賣出都是要交的。
成本價低於現價仍在虧損的原因如下:
1、有些股票分析系統不考慮交易時產生的稅費和傭金。
2、一些股票分析系統考慮了雙向交易成本。
3、一些顯示的成本價只是單向交易成本。
因此,我們首先要計算自己買賣的交易成本,一般證券交易網的『交割單』的回報和資金明細賬但回報。
股票中的成本價是指用戶購買股票時發生的總成本,大陸股市規定購買時只有手續費沒有印花稅,然後總金額除以用戶購買的股票總數就是用戶目前看到的成本價。現行規定是買的時候交手續費,賣的時候交手續費和印花稅,交易傭金每筆交易最低傭金為5元,一般為交易金額的0.1%-0.3%。
拓展資料
股票成本價如何計算?
股票的成本一般包括股票的購買成本和交易成本,即股票的成本價=(股票的購買成本+交易成本)/股票數量。
如果投資者在購買該股後頻繁買賣,他們的成本價計算公式是不同的。
賣出成本價計算公式:股票成本價=(所有買入股票的成交金額+所有交易費用-成交已平倉股票的金額)/剩餘股票數量。
連續買入成本價的計算公式為=(每次買入股票的成本+交易成本)/股票數量。
如果是滿倉或者重倉,可以採取T+0的方法高拋低吸。雖然目前a股市場是T+1,第二天可以結算,但是當天賣出的資金可以是加倉,盤中的交易規則和股價波動可以用來做差價,降低成本。
第一種方法是向下差價法。股價上漲後賣出股票,股價下跌後回購,最後持有該股。此類操作應根據股價波動靈活控制,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快速降低成本,不需要更換持倉股票,不僅適合平倉,也適合各種操作,尤其是盤中波動較大的股票,但是這需要短線的良好基礎,一旦把握不好,容易出錯,最後的結果就是補倉。
第二種是採用向上價差法。股票被套後,預計短線探底時會在低點買入持倉股票,反彈到一定高度時,估計會在短線高點賣出,如此反復多次,降低了股票成本,彌補了損失,平倉完成。前提是准確判斷個股的短線支撐水平。
⑥ 為什麼我賣價比成本價高,盈虧還是負的
買入均價不是成本價,成本價還有手續費等,所以成本價要比成交價稍微高一點,所以浮動盈虧還是負的
⑦ 為什麼產品單價高於單位可變成本時企業就會虧損呢
你先要搞清楚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變動成本一般指生產產品的直接成本,包括原材輔料,水電等等。
產品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利潤。
當產品售價>單位變動成本+單位固定成本時,就是有利潤的。
當產品售價>變動成本,但是售價<變動成本+固定成本的時候,就是虧損的。在此種情況企業還是要去生產的。至少可以賺出一部分固定成本。
當產品售價<變動成本的時候,企業就沒有必要進行生產了。因為生產的越多,虧損的越嚴重。
(7)市場價比成本價高為什麼還是虧擴展閱讀
虧損,英文可譯為loss,指損害或缺損、容貌或身體受損傷、收入不夠支出或者虧折。虧損產品虧損產品是指銷售收入不能補償生產成本的產品。
企業經常遇到產品是否應該停產的決策問題。通常管理人員會認為,企業長期的虧損產品應該停產或轉產。虧損產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者是質量較次,款式陳舊;或者是市場供過於求,缺乏銷路;或者是成本過高,缺乏競爭力,等等。
決策
按其虧損情況分為兩類:一類是實虧產品,即銷售收入低於變動成本,貢獻邊際亦為負數;這種產品生產越多,虧損越多,必須停止生產;但如果是國計民生的產品,應從宏觀角度出發,即使虧損仍應生產。另一類是虛虧產品,即銷售收入高於變動成本,能提供貢獻邊際,這種產品對企業還是有貢獻的。總之,對虧損產品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決策。
相對剩餘生產能力無法轉移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虧損產品滿足以下任何一個條件,就不應當停產:
·單位變動成小於單價;
·單位貢獻邊際大於零;
·銷售收入大於變動成本;
·貢獻邊際總額大於零;
·貢獻邊際率大於零;
·變動成本率小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