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賣東西怎麼算成本
兩種演算法:一,就是進貨價格,10元。二、每批衣服的運輸成本除以數量,車費50/100=0.5元,10+0.5=10.5,這就是每件衣服的單位成本。
此外,企業的情況錯綜復雜,要全面考慮具體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生產步驟,根據企業的規模和水平,櫻族科學合理地安排成本計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結合運用,達到最佳的成本計算和鎮譽最優的成本控制。
常見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作業成本法;分類法。
輔助方法有:標准成本法;定額法;責任成本核算;聯產品、副產品和等級品成本的計算。
(1)渠道批發價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1、成本計算公式:
生產成本計算公式,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費用。
銷售成本計算公式,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包括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
2、主營業務成本計算公式:
主營業務成本是全部銷售的商品數量(加工產品數量)×成本價格(加工費價格)之和。
公式:∑銷售(加工)數量×成本價格(加工費價格)。
成本價格=庫存商品某明細帳御頌段余額/本明細帳科目庫存商品數量。
❷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怎麼算成本
成本=銷售額×(1-利潤率)
知道銷售額和利潤率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成本:
成本=銷售額×(1-利潤率)
利潤率=(利潤÷銷售額)×100%
銷售額=利潤+成本
例:700元銷售額,利潤率是40%,求成本是多少?
利潤=700×40%=280元
成本=700-280=420元,或700×(1-40%)=420元
銷售額=利潤+成本=280+420=700元
(2)渠道批發價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各種利潤計算方法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則春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衡卜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咐盯穗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8.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❸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怎麼算成本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求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售價÷(1+利潤率)
基本計算公式:
1、理論銷售價格總公式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稅金
2、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的展開
(1)生產成本=進價—生產利潤—生產稅金
(2)流通費用=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
(3)利潤=生產利潤+商業利潤
(4)稅金=生產稅金+商業稅金
理論銷售價格=進價+運雜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商業利潤+商業稅金
3、商品理論銷售總公式的推導
(1)利息=進貨成本×周轉天數×日利息率
(2)商品損耗=(進貨成本+利息)/(1-損耗率)×損耗率
(3)進貨成本=進價+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
(4)經營管理費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經營管理費率
(5)商業利潤=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利潤率
(6)商業稅金=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稅率商品理論銷售價格
拓展資料:成本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❹ 怎樣計算批發零售的成本
怎樣計算批發零售的成本
:批發業一般採用進價金額核演算法。具體有:
1。加權平均進價法:就是按每一種商品的數量和金額,計算每種商品的平均單價,再乘以每種商品的庫存數量或銷售數量,計算出庫存商品金額和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這種方法適用於前後進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
2。分批實際進價法:就是以每一批商品的實際進價作為每一批銷售商品的成本。採取這種方法,在購進商品時,按照每一批商品分戶,登記「庫存商品」明細帳。這種方法適用於銷售時能分清進貨批次的商
零售業一般採用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❺ 商貿企業採用什麼計算成本
商貿企業採用什麼計算成本?
您好
下面的情況您參考
批發零售業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售價金額核演算法、毛利率法、進價金額核演算法等,成本核算方法並不是硬性規定的,由企業自行選擇,但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
一、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據此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二、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這是在實物負責基礎上,以售價記賬,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建立實物負責制。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經營的品種和地點,劃分為若干櫃組,確定實物負責人,對其經營的商品承擔全部責任。
2.售價記賬,金額控制。庫存商品的進、銷、存一律按銷售價格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反映售價總金額,明細分類賬按實物負責人分設,反映各實物負責人所經營的商品的售價金額,在總賬控制下,隨時反映各實物負責人的經濟責任。
3.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由於「庫存商品」賬戶按售價反映,而商品購攜彎進支付的貨款是按進價計算的;因此,設置「商品進銷差價」賬戶,以反映商品進價與售價之間的差價,正確計算銷售商品的進價成本。
4.加強物價管理。商品按售價核算後,如遇售價變動,就會直接影響庫存商品總額,因此,必須加強物價管理,明碼標價。
5.健全商品盤點制度。「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按售價記賬,沒有數量控制,只有通過盤點才能確定實際數量,因此,必須加強商品盤點,才能檢查庫存商品賬實是否相等及其實物負責人的工作質量和經濟責任。
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減少工作量,是零售企業商品核算的主要方法。其不足之處是由於只記金額,不記數量,庫存商品賬不能提供數量指標以控制商品進、銷、存情況,一旦發生差錯,難以查明原因。
三、進價金額核演算法
這是以進價金額控制庫存商品進、銷、存的一種核算方法。其主要內容包括:
1.庫存商品總分類賬和明細分類賬一律以進價入賬,只記金額,不記數量。
2.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商品大類或櫃組設置,對需要掌握數量的商品,可設置備查簿。
3.平時銷貨賬務處理,只核算銷售收入,不核算銷售成本。月末採取「以存計銷」的方法,通過實地盤點庫存商品,倒擠商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為:
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本期進貨總額-期末庫存商品進價金額
採用進價金額核算方法,可以簡化核算手續高隱橡,節約人力、物力,但手續不夠嚴密,平時不能掌握庫存情況,且對商品損耗或差錯事故不能控制,一般適用於鮮活商品的核算。
商貿企業成本怎樣計算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這種核戚旁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不適用了;
其二是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關於商貿企業成本計算
商貿企業成本計算有兩種方法:
一、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這種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不適用了;
二、是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商業主要的就是進價,工資勞務,房租水電,商業相對工業簡單很多,沒有那麼多復雜的工序。
商貿企業,進貨品種多,規格多,成本計算用什麼方法好
可以用進價金額核算。1、按實物負責人或商品大類設明細賬。
2、購進商品只按進價金額及庫存商品賬,售出商品按實貨收款作為銷售收入。
3、月末通過實際盤點,按最後進價法或加權平均法算出庫存商品成本,再計算出已銷商品進價,結轉銷售成本。計算公式如下:月末盤存商品進價=∑(月末盤存商品數量*最後一次進貨單價或加權平均單價)
已銷商品進價=月初庫存商品進價+本月購進商品進價-月末盤存商品進價
」請教: 商貿企業的成本核算用什麼方法好呢?
商貿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很多,如:售價金額核演算法、毛利率法、進價金額核演算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等。
你可以根據自己單位核算需要,選擇一種適合本企業的核算方法。但是,成本核算的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改變。
商貿企業成本核算用哪個軟體好?
要從幾個方面來決定:
-
公司組織結構,是單一組織還是多組織還是集團型企業;
-
業務模式,有沒有生產、銷售、采購、倉儲和進出口;
-
商品復雜度,是類型產品單一還是復雜多變,幾百種可定義為簡單,幾千上萬種可定義為復雜;
-
主要渠道,是實體店還是網路。
可根據自己公司的體量選擇一套ERP的財務系統,小公司找個知名點的二流企業ERP就行了,上國內頂尖的那幾家ERP費時且貴
商貿企業怎麼做賬成本怎麼轉
進貨時: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存款
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損益: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商貿企業毛利額如何計算
毛利3710-200-150-3159=201,商品可免費安裝,只是對外承若的一種服務,安裝費要計入成本,銷售毛利率=毛利/成本.
小企業按照什麼計算成本?
企業成本涉及到方方面面,我就單講我專業范圍內的一個:差旅成本。
一般來說企業都會遇到以下幾個問題:具體的機票錢酒店錢如何降下來;員工違反規定的行為如何去規避;領導和財務如何能更好地掌握公司的出差成本核算和管理;
但是總的來說,大部分公司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項,即是花很大的力氣去和航司或者差旅管理公司談判如何能夠獲得更低的價格。
低價對公司來說是好事,因為很直觀,但是對於航司來說肯定不是好事,因為它的利潤降低了,而降低利潤意味著在其他地方的服務質量也會同步下降,航司不是傻的,肯定不會做過分讓利的事情,只是這些下降的服務質量一般會分攤在每一個乘機人身上,公司普遍還感受不到,但長遠來看,對雙方都沒有好結果,只會跟現在中國滿大街低價吆喝的街市一樣。
而且企業的成本真的只能通過降價實現嗎?之前航司的人分享過一個企業的案例,為了不要顯得太假,航司連人家HR的名字照片都發上來了,應該是真實案例。
具體的數字不太方便透露,大意就是通過與差旅管理公司聯手,制定嚴格的政策管控,讓員工無法通過漏洞越級享受不該有的差旅服務,例如無法定中午的貴價航班、以及四級員工不能享受一級員工的出差待遇等等。最終總成本下降了10%,再結合航司的大客戶協議,最終整體下降了20%。在這種情況下,帶來的結局才是雙贏的。
以上內容題主可以參考一下。
❻ 公司有批發價,成本價兩種,請問怎麼核算批發價和成本價之間的差別
成本價是企業產品的成本,即不賺錢的價格
批發價是企業對大批量買價的優惠價格,一般肯定大於成本價,但小於零售價
批發價-成本價=毛利
(批發價-成本價)/成本價=毛利率
希望可以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