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轉移成本有哪些
擴展閱讀
一款產品利潤多少 2025-04-24 13:13:37
電化工具怎麼使用 2025-04-24 13:13:36

轉移成本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8-15 17:47:47

『壹』 轉換成本包括哪些方面

轉換成本
轉換成本是指客戶從購買一個供應商的產品轉向購買另一個供應商的產品時所增加的費用,如增加新設備、重新設計產品、調整檢測工具、對使用者進行再培訓等發生的費用。[1]「轉換成本」(Conversion Cost)最早是由邁克·波特在1980年提出,指的是當消費者從一個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轉向另一個提供者時所產生的一次性成本。 這種成本不僅僅是經濟上的,也是時間、精力和情感上的,它是構成企業競爭壁壘的重要因素。如果顧客從一個企業轉向另一個企業,可能會損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和關系,那麼即使他們對企業的服務不是完全滿意,也會三思而行。

中文名
轉換成本

外文名
Conversion Cost

提出者
邁克·波特

提出時間
1980年

概述
措施
企業要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首先應該考慮如果自己的顧客轉投競爭對手,將會在程序、財政和情感三方面有哪些損失進行仔細的評估。然後通過提高顧客的轉換成本,來增加顧客轉換的難度和代價。有的企業通過宣傳產品、服務的特殊性,讓顧客意識到他們的轉換成本很高。

原理
例如,公司可以向顧客宣傳其產品和服務的復雜性和學習過程很長,讓他們感知到程序轉換成本很高,因此不願意輕易更改服務提供商。同樣,通過宣傳企業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為消費者提供一整套適合他們的不同功能產品和服務,來增加顧客對他們的依賴性,有效抵擋其他企業忠誠計劃的誘惑。 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定製化的產品,與顧客建立情感層面的一對一的關系,也將大大增加消費者的程序和情感成本。如花旗銀行將顧客的照片印在信用卡上,MCI世界通訊公司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專供家庭成員使用的直撥家庭電話系統,使用這個通話系統,家庭成員之間可以花費很少。

重點應用
許多酒店、航空公司等忠誠計劃的先行者已經將忠誠營銷的重點,從原來的提高程序和財政轉換成本,轉為提高情感轉換成本,因為,情感轉換成本比起程序和財政轉換成本來說,更加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轉換成本效應定義:轉換成本效應是指,更換供應商所需要的投資越大,消費者對於現有供應商的商品的價格敏感性越低。換句話說,更換供應商的附加成本越大,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敏感性越低。這是因為,許多商品需要消費者進行一系列的配套投資以保證使用

案例
例如:航空公司一般不願意更換飛機供應商,因為如果將波音換為空客,那麼重新培訓機械師、投資購置新的備用部件等會增加很多成本。轉換成本效應舉例分析 當然,與轉換成本聯系在一起的忠誠並不是永恆不變的。當輔助投資環境發生改變時,消費者的價格敏感性就會提高。例如:在電子商務時代,那些仍然只依賴於傳統渠道進行銷售的企業可能會逐漸喪失其優勢,而那些將傳統渠道與電子商務渠道結合起來的企業則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為了削弱轉換成本效應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以通過吸收或降低轉換成本的方式來激勵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例如:給予顧客更多的折扣或者提供附加價值更高的服務等。當轉換成本被有效降低時,企業就可以與市場上的替代產品進行競爭。

『貳』 什麼是「轉移購買成本」。

轉移購買成本是消費者在購買一件商品以取代原有商品的過程中,過渡所需要支付的費用。比方說在19世紀的美國,南方使用的是5英尺軌距的鐵軌,而北方使用的是4.85英尺軌距的鐵軌。南北戰爭之後,北方獲得了勝利,所以便決定統一南北方的軌距。

如果我們將統一南北方軌距視作是一項消費行為的話,那麼北方用來造新的鋼軌和新的路基的費用屬於消費成本的話,那麼為了使南方的火車能夠適用於4.85英尺軌距的鐵軌而改造火車軌距的費用就屬於轉移成本。

(2)轉移成本有哪些擴展閱讀:

轉移成本的成因

在網路經濟下,消費者的轉移壁壘或被廠商鎖定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市場的網路外部性特徵,即消費者的效用會隨著使用該商品的人數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與之相對應的,消費者在不兼容的品牌之間轉移則意味著網路效用的損失或不同網路效用的替代差異。在網路經濟中,鎖定和轉移成本是規律,而不是例外。

『叄』 什麼是產品轉移成本

產品轉移成本是:「會令用戶變更產品或供應商的行為變得困難或付出更大代價的所有因素」,注意是所有因素。

具體到比如網站、手機等等科技產品的時候,就是會包含「用戶在從一個網站轉換到另一個網站的過程中感知的貨幣成本和感知的時間、精力的損失以及心理上的障礙等非貨幣成本」

這么說很抽象,用樓上的例子來舉例順便做一些誇張的假設,iPhone和Nokia,作為一個Nokia用戶,可能盡管我覺得Nokia體驗極差除了砸核桃沒有其他用處,但我之前被Apple面試拒了,所以我對apple存在極大的偏見,立下毒誓此生不再使用apple的產品。

當然,上面的例子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回到定義上來,根據國內外對轉移成本的定義,多數情況下轉移成本會包含以下的三類:程序型、財務型和關系型。

首先,程序型的轉移成本最典型的的比如注冊、填表等諸如此類的paper work,書面意思為:「當顧客要獲得一項產品或服務時,他們必須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這就使得顧客在購買過程中進行更多地投入」。

用校內和微博舉例,我的校內用的好好的,現在讓我去開一個微博,但是注冊的時候一會兒要填身份證、一會兒要填手機號、密碼必須有大小寫數字和符號……這些都增加了微博的轉移成本,亦即要從校內轉移到微博上的成本較高。

其次,財務型轉移成本,我在網吧A充了200塊的會員,網吧B說我這里上網比網吧A便宜五毛錢,對於多數的用戶,是不會放棄網吧A的200塊的,至少是在花完之前。

最後是關系型,這一點其實屬於心理層面的東西。社交網路是個很好的樣本。QQ上有我多數的好友,而微信和QQ關聯之後,只要QQ好友有微信我便可以在微信上找到他,那麼我從QQ轉移到微信的「成本」是很低的。

而如果我這時候去用人人網,可能我剛開始的一段時間一個好友都沒有,那這里損失掉聯系的好友就會很多;當然這個例子有一個硬傷,就是我可以兩個都用。

更直觀的例子是某一個原料換供應商、換采購商的時候,之前合作的越久的供應商和采購商,其關系型的轉移成本就越高,因為如果轉移新的合作夥伴,就需要重新去建立接觸、洽談、信任、默契等等。當然如果通過某些方法比較之後發現盈利會大於這些轉移成本,那也是有可能發生轉移的。

『肆』 轉換成本的類別

大多學者都認同了顧客轉換成本的存在,但就其類別,即表現形式,不同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在有關顧客轉換成本類別的研究中,以營銷學者伯罕姆(Burnham)等人的劃分最具代表性,其在文獻的回顧以及群眾訪談的基礎上,實證測量了顧客轉換成本的類別,最終將轉換成本分為三大類別:程序性轉換成本、財務性轉換成本、關系性轉換成本。
程序性轉換成本
(Proceral Switching Costs)
該種成本主要是指顧客在時間和精力上的付出,由以下四種類別構成:
(1)經濟風險成本(Economic Risk Costs)
經濟風險成本是對轉換可能帶來較低產品/服務質量的感知。即顧客如果轉購其他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可能會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原因為自己帶來潛在的負面結果,這種不確定構成了風險成本。比如說產品的性能並不盡如人意、使用不方便等;這種經濟風險成本在服務行業表現得尤為明顯。
(2)評估成本(Evaluation Costs)
評估成本是指顧客如果轉向其他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信息搜尋和評估;通過必要的信息搜集並加以評估潛在可替代的供應商才能做出明智的購買決定。
(3)學習成本(Learning Costs)
學習成本是指顧客如果轉向其他企業的產品和服務,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學習產品和服務的使用方法及技巧。如學習使用一種新的電腦軟體、數碼相機等;學習上的投資往往和某一具體供應商相關,這意味著顧客必須做出新的投資以適應新的供應商。
(4)建立成本(Setup Costs)
建立成本是指顧客轉向其他企業,必須耗費時間和精力與新的產品/服務提供商建立關系;如果選擇一個新的服務提供商則首先需要進行信息上的交換才能保證提供的服務准確無誤。
財務性轉換成本
(Financial Switching Costs)
該種成本主要是指顧客可計量的財務資源的損失,由以下兩種類別構成:
(1)利益損失成本(Benefit Loss Costs)
利益損失成本的產生源於企業會給忠誠顧客提供很多經濟、服務等方面的優惠,如果顧客轉向其他企業,將會失去這些優惠條件。
(2)金錢損失成本(Monetary Loss Costs)
金錢損失成本是指如果顧客轉向其他企業可能會帶來一次性的財務支出,比如可能又要繳納一次性的注冊費用等,以往投資的一些專用性資產也因為不能與新產品兼容而損失掉。
關系性轉換成本
(Relational Switching Cost)
該種成本主要是指顧客在情感上或心理上的損失,涉及了因為身份或契約關系的打破而導致的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不舒服。由以下兩種類別構成:
(1)個人關系損失成本(Personal Relationship Loss Costs)
個人關系損失成本是指顧客轉向其他企業會由於身份關系的打破而導致相關情感的損失,即可能會造成人際關繫上的損失。比如顧客與以往供應商非常熟悉,顧客因此而享受的優質服務水平,新的供應商無法立即達到。
(2)品牌關系損失成本(Brand Relationship Loss Costs)
與打破身份關系而導致的相關情感損失相類似,品牌關系是顧客與其喜歡的公司品牌或公司之間所形成的良好關系。品牌關系損失成本是指顧客轉向其他企業可能會失去和原有企業的品牌關聯度,造成在品牌支持和社會認同等方面的損失。
上述分類肯定了用成本學理論詮釋顧客轉換成本的意義,因為程序性轉換成本、財務性轉換成本、關系性轉換成本分別代表了顧客在購買過程中所擁有的來自時間/精力、財力、情感/心理三方面的資源,三種資源的損失構成了顧客轉換成本。如果顧客從一個企業轉向另一個企業會損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和關系利益,那麼即使他們對企業的產品/服務不是完全滿意,也會留下繼續使用該企業的產品/服務。鑒於此,企業便可有針對性地實施不同的營銷策略。

『伍』 什麼叫轉移成本

轉移成本是指客戶從一個企業轉向另一個企業需要面臨多大障礙或增加多少成本,即客戶為更換企業所需付出的各種代價的總和。

轉移成本可以歸為一下三類:第一類是時間和精力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學習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等;第二類是經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利益損失成本、金錢損失成本等;第三類是情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個人關系損失成本、品牌關系損失成本。相比較而言,情感轉換成本比起另外兩個轉換成本更加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

(5)轉移成本有哪些擴展閱讀:

轉移成本的成因

在網路經濟下,消費者的轉移壁壘或被廠商鎖定的成本很大程度來源於市場網路外部性特徵,即消費者的效用會隨著使用該商品的人數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與之相對應的,消費者在不兼容的品牌之間轉移則意味著網路效用的損失或不同網路效用的替代差異。在網路經濟中,鎖定和轉移成本是規律,而不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