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時間和經濟成本統一叫什麼
擴展閱讀
寮國萬象有什麼資源 2025-02-07 20:43:01
批量精裝半包成本價多少 2025-02-07 20:26:17
石灰石鑽石用什麼鑽頭好 2025-02-07 20:26:09

時間和經濟成本統一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8-21 03:23:35

① 經濟學中的「機會成本」你了解多少

在經濟學定義中提過資源是稀缺的,你不可能擁有一切,所以必須做好取捨?換句話說,你每做一個選擇,背後都會有放棄。你放棄的其他選項中,最高的價值,就是這個選擇是機會成本?

濃縮成一句話——機會成本就是你放棄的最高價值。

教科書經常會用時間或者金錢的分配來進行舉例。我們先看一個時間分配的例子。

你晚上回到家後,有兩小時空閑時間。這兩小時你可以有很多種選擇,看電影或者讀書,但因為時間有限,兩種樂趣不可兼得。在這里,看書的機會成本就是看電影的樂趣,看電影的機會成本就是看書的樂趣。

如果你覺得看電影更有樂趣,就說明看書的機會成本高。成本高的事,不要選,選成本低的。從經濟學的角度,哪怕你很閑,時間也一樣有成本。

巴菲特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叫「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因為就算是免費的午餐,不花錢也一樣花了時間,時間也有成本。

但是很不幸,國內認可時間機會成本的並不多。舉個例子,養一個孩子的成本是多少?如果按照會計的演算法,就看花出去的錢有多少。從出生開始,要花的錢有奶粉、尿布、服裝、搖籃、玩具等;上學之後,有學費、書本費、伙食費等。把所有這些錢加在一起,看花銷高低,成本大概幾十萬。

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我們考慮成本,從來不是按照支出多少錢來算的,而是看放棄了多少。上面這幾十萬直接花出的錢,是一種放棄,所以要計入成本中。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放棄,比如說孩子出生後,有可能家裡的老人來幫忙照顧,那麼老人就放棄了他們娛樂或者工作的時間。再說孩子父母,為了陪伴和教育小孩,他們減少了自己工作或者加班的時間,減少了工作晉升的機會,減少了出去遊玩、娛樂的時間,犧牲掉了很多享受。

再進一步,小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的卧室,父母不會收孩子的房租。但是如果沒有孩子,那麼可能會把這個空房間租出去收一份租金,也有可能把它改造成書房或者影音娛樂室,獲得一份享受。有了孩子之後,這個房間的價值也放棄了,這種放棄的成本也要計入。

養孩子的過程中,肯定還有很多很多的放棄。所以在經濟學視角下,這種成本是非常高的。

以上是關於時間的機會成本的例子,再說一個錢的分配的例子。

在我准備讀MBA之前,面臨一個選擇。MBA分為兩種:一種是脫產班,周一到周五上課,這個時間你不能再去工作;另一種是在職班,周六、周日上課,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書。脫產班的學費是15萬,在職的學費是30萬。所以我們怎麼衡量這兩個班的成本高低呢?直接按價格來衡量嗎?我們不是學會計的,所以按照經濟學,我們要去衡量機會成本,去考慮自己放棄了什麼。

脫產班首先放棄的是學費15萬;其次要放棄工作脫產兩年,就等於放棄兩年的年薪。所以,當我們考慮放棄的年薪之後,就會發現,即便一個年薪只有10萬的人,他讀脫產班的成本也已經達到了35萬,已經略微超過了在職班的學費。如果年薪更高的話,那麼讀脫產的成本只會大幅高於在職班。

放棄的只有這兩項嗎?應該還不止。越高端的工作,就越會考慮候選人的職業連貫性以及累計的工作年限。工作年限短或者是中間有斷檔,都屬於求職過程中的瑕疵,這種瑕疵有可能讓你無法進入最好的企業,而最好的企業和次好的企業之間,同樣的崗位可能還會存在著10%的年薪差異。多年累積,這種損失也是巨大的。

綜合以上種種,可以算出來,讀脫產班的機會成本可能超過50萬,對高收入的人來說,甚至超過100萬。相較之下,當然是在職班便宜,所以上海的名校MBA,在職班一年能招400個人,脫產班一年只能招30來個人。

聽完這兩個例子,相信你大概已經有點懂什麼叫機會成本了,但是這還不夠。

如果我拿出四張錢,一張100元、一張50元、一張10元、一張1元,你有一個選擇,可以從中選一張。這時候如果你選1元,就要放棄另外三張。另外三張中面值最大的是100元,所以你選1元的機會成本就是100元,選10元或者50元也是同理。只有選100元的時候,機會成本最低,因為你放棄的最大價值是50元,這是教科書教給我們的。

但是,現實生活中沒有這么容易、清晰的選項,以下幾種情況更為常見。

第一種情況:你面前有一個選項,但因為眼界問題,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還隱藏著一堆選項。

講一個20世紀90年代貧民窟美少女的故事,女孩生在窮鄉僻壤,學習不好但唱歌非常有天賦,中學老師推薦她去參加藝考,藝考的老師看到她以後,覺得她長得好看,唱歌又好聽,是一個寶貴的苗子,不管是學音樂還是學表演,前途都不可限量。藝考老師告訴這個孩子,一定要報北京的學校,去改變命運。結果考完後,女孩銷聲匿跡,老師上門去找才發現,村長家到女孩家說了親,彩禮收完,親事已定。老師不忍心她放棄大好前途,反復勸說,但這家人從來沒見過那種生活,在他們看來,嫁給村長家的兒子就等於榮華富貴了,站在門口就能實現理想生活,為什麼要去遙遠的城市呢?

故事講完,大家心裡應該會有各種感慨,記住現在這種情緒和唏噓的感覺。因為直覺是一種感覺記憶,就像人看到黑暗,會感到很害怕,之後當你做選擇的時候,如果有要唏噓的直覺,就說明你開始有了機會成本思維的底子。

第二種情況:商業社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洗腦,比如有商家跟你說,看這里有1元,它超級有價值,你趕快來拿,然後你就被眼前的1元吸引了,別的都忘了,這叫洗腦成功。

假如有一個物品,我們預期它會持續地漲價,每年增長10萬,2020年它值50萬,到2024年會值90萬。那麼,2020年讓你花80萬買,你怎麼計算你的盈利和虧損呢?在商業社會中,商家會天花亂墜地給你宣傳,說5年後它肯定值90萬,你現在花80萬買,5年後就能賺10萬。如此一來,很多人真的就沖過去買了。然而我們在經濟學上要算機會成本,要算放棄的東西。如果你本來能用50萬買到,結果你非要花80萬不可,等於你多放棄了30萬,這就是虧了30萬。你本來能賺40萬,現在只賺10萬,這就是虧損30萬。

我們再回到這4張錢,前面已經說了兩種情況,一是眼界問題,二是洗腦問題。

還有第三種情況:預見性的問題。

比爾·蓋茨在大學期間,輟學去創辦微軟。我們事後當然能看到,當時他選擇繼續讀書的機會成本,就是失去微軟。去創辦微軟的成本,是要中斷學業。我們現在知道微軟很牛,所以知道失去微軟的成本最高,所以不能選成本高的,退學創業是對的。然而在當時結果沒發生的時候,兩個選項是透明的,你根本就看不清楚每張錢到底是什麼價值,所以有可能預判錯誤。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機會成本是最難以讓人理解的,因為它未必是真實發生的,因為你放棄的東西,往往只是一種可能性,能不能預見得到這種潛在的可能性,取決於你的想像力、預見性、規劃能力,以及你的膽量和野心。

茨威格寫過一本書,叫《斷頭王後》。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王後,這個王後出身名門,一生最愛玩樂,她大修宮殿,每天舉辦舞會,買最奢華的衣服珠寶,花光了法國的國庫。20年後,法國大革命爆發,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了斷頭台,史稱「斷頭王後」。

茨威格寫到她早年的奢侈生活時,無比感慨,寫下了非常有名的一句話:「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這個價格是什麼啊-機會成本。

② 時間成本是什麼意思

就是在這段時間內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就是時間成本

③ 經濟成本的含義是什麼

經濟成本是什麼意思呢?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所謂的經濟成本是指由於課稅而使納稅人被迫改變經濟行為所造成的效率損失,又叫稅收無謂損失、稅收超額負擔或者稅收扭曲成本。現代稅制建立的原則之一是稅收要保持中性,但征稅難免會引起相對價格變化,扭曲消費者和生產者的選擇,導致總產出的損失而產生經濟成本,主要表現在:
(1)稅收對生產方面造成的效率損失,包括降低產出水平、扭曲要素組合、 *** 經濟成本資源向低效益部門流動等;
(2)稅收對消費方面造成的效率損失,在理論上主要採用消費者剩餘損失來度量;
(3)稅收干預所導致的尋租活動的成本;
(4)因偷逃稅的存在造成的經濟行為扭曲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會計碩士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會計成本,經濟成本,顯成本和隱成本的含義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簡單說,會計成本是按會計核算原則計算的成本;經濟成本是按經濟原則計算的成本。例如,營業成本,從會計角度說,是不含稅金的此森握成本,增值稅單獨核算;從經濟角度說,是含稅的成本,因為稅金也是企業的支出。會計成本是經濟成本的基礎,兩者僅是角度不同,經濟成本的數據採集要依靠會計成本。
顯性成本是能夠從報表或會計賬里反映的成本,如購買的原材料成本、支付工資的成本等;隱性成本是游離於會計報表之外的成本,如人才使用上,本應用本科生,平均工資5000,而使用了研究生,平均工資8000,這3000元就是隱性成本;再如,信息失真成本(假賬)也屬於隱性成本。
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之間可以轉換。例如材料成本是顯性成本,但如果報廢了還長期掛賬,這部分損失,就轉為隱性成本了。
個人理解,不一定正確,僅供參考吧。

會計成本,經濟成本,顯成本和隱成本的含義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會計成本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實際發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資、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費用、折舊等。會計成本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實際發生的一切成本。
會計成本是顯性成本,它可以用貨幣計量,是可以在會計的賬目上反映出來的。除了會計成本之外,還有另一種隱性成本,區別在於一般來說隱性成本不能直接從帳面上反映出來,因而難以精確計量。比如,機會成本就屬於隱性成本。
經濟成本是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二春衡者之和。

經濟效率的含義是什麼? 10分 經濟效率,即生產要素的投入與產出的比例關系。經濟效率的標准含義是指資源配置實現了最大的價值。
經濟效率
是用時間來衡量的經濟活動的效果。它用單位時間內所完成的某種經濟工作的數量和質量來表示。單位時間完成的經濟任務越多,經濟效率就越高。反之,經濟效率就越低。

什麼是成本概念,成本包括哪些 基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機構投資者的統稱,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在現有的證券市森慶場上的基金,包括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潛能的特點。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因為 *** 和事業單位的出資者不要求投資回報和投資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規定或出資者的意願把資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我們現在說的基金通常指證券投資基金。
編輯本段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形成獨立資產,由基金託管人託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資組合的方法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 *** 投資方式。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共擔投資風險、分享收益。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一般通過銀行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期間基金規模固定,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證券投資基金在美國稱為「共同基金」,英國和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稱為「單位信託基金」,日本和我國台灣地區則稱「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等。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投資於證券的 *** 投資理財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一般是信譽卓著的銀行),由基金管理人(即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資。基金投資人享受證券投資的收益,也承擔因投資虧損而產生的風險。我國基金暫時都是契約型基金,是一種信託投資方式。

成本是什麼意思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它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成本屬於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即成本是構成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耗費的貨幣表現;
2.成本具有補償的性質。它是為了保證企業再生產而應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的價值;
3.成本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犧牲。它作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可以是多種資源的價值犧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資源價值犧牲;甚至從更廣的含義看,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在經營決策中所用的機會成本就有這種含義。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它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成本屬於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即成本是構成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耗費的貨幣表現;
2.成本具有補償的性質。它是為了保證企業再生產而應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的價值;
3.成本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犧牲。它作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可以是多種資源的價值犧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資源價值犧牲;甚至從更廣的含義看,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在經營決策中所用的機會成本就有這種含義。

會計學中、成本與費用的定義是什麼 1.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耗費,如材料耗費、薪金支出、折舊費用等。成本通常可分為產品成本和勞務成本。
2.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費用通常可分為營業成本和期間費用。期間費用按其經濟用途可分為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三項。

經濟增值是什麼意思啊? 經濟增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 又稱經濟利潤、經濟增加值,是一定時期的企業稅後營業凈利潤(NOPAT)與投入資本的資金成本的差額。
經濟附加值是基於稅後營業凈利潤和產生這些利潤所需資本投入總成本的一種企業績效財務評價方法。公司每年創造的經濟增加值等於稅後凈營業利潤與全部資本成本之間的差額。其中資本成本包括債務資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資本的成本。目前,以可口可樂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大都使用EVA指標評價企業業績。

④ 經濟學三大成本是什麼

1,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簡寫為MC或MPC,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的總成本的增量。邊際成本的計算公式為MC(Q)=△TC(Q)/△Q。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
2,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指企業為從事某項經營活動而放棄另一項經營活動的機會,或利用一定資源獲得某種收入時所放棄的另一種收入。另一項經營活動應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種收入即為正從事的經營活動的機會成本。企業應選擇實際收益大於機會成本的經營項目,從而使有限的資源得到最佳配置。
3, 沉沒成本別稱沉落成本、沉入成本、旁置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它表示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存在形式有多種,比如時間、金錢、精力。它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拓展資料
一、機會成本的特點
1,機會是可選擇的項目
機會成本所指的機會必須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若不是決策者可選擇的項目便不屬於決策者的機會。例如某農民只會養豬和養雞,那麼養牛就不會是某農民的機會。
2,機會成本是有收益
放棄的機會中收益最高的項目才是機會成本,即機會成本不是放棄項目的收益總和。例如某農民只能在養豬、養雞和養牛中擇一從事,若三者的收益關系為養牛>養豬>養雞,則養豬和養雞的機會成本皆為養牛,而養牛的機會成本僅為養豬。
3,機會成本與資源稀缺
在稀缺性的世界中選擇一種東西意味著放棄其他東西。一項選擇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所放棄的物品或勞務的價值。機會成本是指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當把一定資源用於某種產品生產時所放棄的用於其他可能得到的最大收益。
二、邊際成本的作用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1,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2, 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3, 但教材沒有涉及邊際收入、邊際利潤,這是其不足之處。
三、邊際成本變化規律
邊際成本的變化規律: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⑤ 經濟成本指的是什麼

經濟成本是項目的經濟成本指國民經濟為興建和經營某一項目而付出的經濟代價,即所投入的全部物質資源,包括政府負擔的代價也包括私人所花的代價。經濟成本一般包括投資成本、營運成本和外差成本。經濟成本相對財務成本而言的。它具有三個明顯的特徵:宏觀性,即它反映的是宏觀經濟,它是站在國家的立場,至少是地區立場上來衡量由於執行某一項目而造成的國民經濟收入的減少,各類資源的分配流向;國民收入的變動性,即鑒別項目的經濟成本是以國民收入增減為依據,而不以貨幣的支付或現金流量的增減為轉移,因此,各類稅收、借款及其償還、折舊、政府補貼等都不屬經濟成本范疇,機會成本為尺度性,即對項目的稀缺資源及(會外匯)資源的機會成本為計值尺度。
應答時間:2020-12-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